心经结缘网

遵式大师: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新白话版2

发布时间:2024-12-22 07:51:10作者:结缘网
遵式大师: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新白话版2

一是礼忏门

应当天天早晨,在常供养的道场中,穿戴整齐,端庄严肃。在佛像前,亲自烧香,合掌定心,这样唱道:“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常住三宝。”存心遍礼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宝。

拜起,两膝著地。手执香炉,烧众名香,唱道:“愿此香烟云,遍满十方界。无边佛土中,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唱完,静心片刻,想像香云,供养三宝。普熏众生,都往生净土。

想完,放香炉起,作一礼。起身合掌,恭敬恳切。想像面对弥陀,以及一切佛,而赞叹道:“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顶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大智大愿力,普度于群生。令舍热恼身,生彼清凉国。我今净三业,归依及礼赞。愿共诸众生,同生安乐刹。”

赞愿后,就礼拜佛。每一拜存心专对,唱道:“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实报庄严土,阿弥陀如来,微尘相海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方便圣居土,阿弥陀如来,解脱相严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大乘根界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十方化往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教行理三经,极依正宣扬,遍法界尊法。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观世音菩萨,万亿紫金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势至菩萨,无边光智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清净大海众,满分二严身,遍法界圣众。”

接着两膝跪地,手执香炉,烧香至诚,而这样唱道:“我今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

起身,又跪地,手执香炉,唱道:“至心忏悔。(叩)我弟子(某甲),及法界众生。从无始世来,无明所覆,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习不善法。广造十恶,及五无间,一切众罪,无量无边,说不可尽。十方诸佛,常在世间。法音不绝,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净光明,照触一切。常住妙理,遍满虚空。我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昏暗。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以是因缘,长流生死,经历恶道,百千万劫,永无出期。经上说,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所住,名常寂光。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无非佛法。而我不了,随无明流。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于解脱中,而起缠缚。今始觉悟,今始改悔。奉对(叩)诸佛弥陀世尊,发露忏悔。当令我与法界众生,三业六根,无始所作,现作当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若忆不忆,若识不识,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毕竟清净。我忏悔已。六根三业,净无瑕累。所修善根,悉亦清净。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普与众生,同生安养。愿(叩)阿弥陀佛,常来护持。令我善根,现前增进,不失净因。临命终时,身心正念,视听分明。面奉(叩)弥陀,与诸圣众,手执华台,接引于我。一刹那顷,生在佛前。具菩萨道,广度众生,同成种智。”(应当三遍,如果时间紧比较忙,一遍也可以)

起身说:“忏悔发愿完,归命礼敬阿弥陀佛,以及一切三宝。”一拜。

接着旋绕法,或三圈,或七圈,甚至多圈。口里称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薩,南无大势至菩萨薩,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或三遍或七遍或多遍,这样称念,随自己意愿,不限遍数。

然后到佛前,三自归,唱道:“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拜)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拜)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拜)”

然后到别座诵经。诵《弥陀经》,或《十六观经》。如果都不能诵经文,就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自己掌握时间,或再回向总结也可以。

二是十念门

每天清晨穿戴好以后,向西正立,合掌。连声称念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作为一念,这样十气,名叫十念。但随气的长短,不限念佛的数,只是长久,气到极致为度。那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适当。这样的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使心不散乱,因为专精才是功夫。名叫十念,是为了借气约束心念啊。这样念过后,发愿回向等等。

“我弟子(某某),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亦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作这个愿后便可以了,不必礼拜。

要尽这一生,不能有一天的暂时懈怠,只有用不懈怠来约束自心,才能生极乐国。

三是系缘门

凡是在公在私,经历俗务很多,虽然忙乱而内心常常不忘佛,以及忆念净土。譬如世间人有想念的事在心里,虽然经历语言、来去坐卧种种的事务,但不妨碍心里挂念,前事分明。念佛的心,也应当如此,或有时忘了,很快就收回念头,久久成性,常常随意想起。《楞严经》说:“譬如有人,一专为忆,(譬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譬喻众生不念佛)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样的系心,自然常遮一切恶念,如果想作恶,因为忆佛,恶不能成。纵然是随恶作恶业时,心下常是软的,如身上有香气,自然就不臭。又觉得心里微有恶念,就马上忆佛,因为佛力,恶念自然息止。就如人遇到困难,求那强势的援助,必定能脱免。又如果见他人受苦时,用念佛心,怜悯他人,愿他离苦。就像审断案件,因为念佛,生悯念心,虽然是依王法,也应当暗暗发愿说:“我行王法,不是我的本心。愿生净土,发誓要救济。”凡是经历的一切境界,有善有恶。因为心中忆佛,都是心念作愿。所以普贤愿王说:“作一切恶,皆不成就。若作善业,皆悉和合。”就是这意思吧。这样相续不断念佛在心中,能办一切净因功德。恐怕厌烦阅读,不再细说。确实这个门,利益最大。

四是众福门

《普贤观经》说:“若是国王大臣,要忏悔重罪,应当修行五件事。一是应当正心不诽谤三宝,不障碍出家,不干扰破坏修梵行人(对于持戒四众,不要有污行)。二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三是正法治国,不欺害人民。四是在六斋日,命令境内能管到的地方,不要杀生(严禁渔捕,以及不谁奸斗。六斋日是,白月(前十五日)初八日,四天王使者巡查世间。十四日四王太子巡查。十五日四天大王亲自巡查。黑月(后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巡查世间。每月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如果四王亲自下来巡视,一切诸天星宿鬼神都同时随从。如果遇到修福斋戒的,天人就相互庆贺。就为这人添加福寿,护持福业,使他成就。)。五是应当深信因果,信一实道,知佛不灭。”这与《十六观经》说的“三福”大概相同。但《普贤观经》是对王臣说的,所以特别引用。这也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如出家四众,应当依《观经》三福修行。可以按自己的话说,只是随时作一福事,都须要当时或用心念或用口说,有意回向,才成为净土的因了。

劝修行人对于这四种法门,必须天天专持修习,才可以自己决定往生净土。这个四行,就是学修念佛三昧往生的正因。经上说:“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如果有人只听到佛名二菩萨名,就消除无量劫生死的罪,何况忆念?如果是念佛的,当知这人是人中的芬陀利华,观音势至是他的胜友,当坐道场,生到佛家。这人在现世,那佛常派遣无数的化佛,无数的化观世音,化大势至,以及娑婆世界常有二十五菩萨,昼夜拥护。在行住坐卧,在一切时间地点,不使恶鬼有机会。不受一切灾难,常被国王大臣一切人民的敬奉。修行功德,一念之间,不可计算,如佛的辩才,不是能称扬的。除了那顽固不化的人,谁听了不信乐?

旧跋

慈云大师编集了《往生净土忏愿仪》,又为在家人论述了《决疑行愿二门》。但出家人也可以修这行愿。幽溪大师晚年,把行愿奉为每天的功课。临终盘坐,用手指画空中,写“妙法莲华经”五字就往生了。法门的妙,这里有验证了。(顺治四年丁亥仲冬净土弟子正知谨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