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十二章 四禅修证法

发布时间:2023-07-19 10:22:56作者:结缘网
达照法师:永嘉禅法 第十二章 四禅修证法

第十二章 四禅修证法

从初禅到三禅的修证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禅定的深入是一个逐步舍离动相、渐渐深入本体的过程。禅定的本体就如同天空一样,心的动相就是妄想,如同天空里的云朵一样变幻莫测,我们修学禅定的初步目的就是要让天空的云朵变化得有规律,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地调整天气,控制好情绪。

如果心很散乱,我们感觉到快乐是因为痛苦的存在,比如我们没有钱很痛苦,得到钱我们就觉得很快乐,因此以物质获得为快乐就是欲界的快乐。当心专注了以后,四大开始有规律地调节,身体就会生起一种快乐的觉受。这种觉受不需要依靠外在物质来满足,因此我们也不会害怕失去,心就能够很安,越来越专注就能够感觉越来越快乐。所以三界当中,惟独我们的心感觉到快乐了,才是真正的快乐。

那么从初禅到四禅的修证过程中,心越来越远离散乱,越来越专注,所以禅定的五支越到后面内容也越少。初禅需要寻伺喜乐舍五支俱全。二禅就把寻伺两支舍掉,不再寻伺,只有喜乐舍这三支了,称为无觉无观三昧。到了三禅又把喜支舍掉了,只剩下是乐舍两支,那么把乐支再舍去,就进入了第四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三界的快乐原理就是这样的,也就是对外界的依赖越少,就会越感觉快乐。比如欲界六层天的快乐,必须依靠外境支持,所以是最粗重的。我们的心专注下来、越来越细以后,对外界的要求自然就越来越少,心中的快乐就越来越高,这是在欲界的物质上和色界的精神上所共同的原理。而对于修行人来讲,心中的牵挂越来越少了,心胸自然越来越宽广,适应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最后就达到解脱的境界了。

这个过程如果用蓝天和云朵来比喻,可以更加形象一些,初禅就如同我们通过专注,使天气不再狂风暴雨、天灾人祸得无法应付了,地水火风四大交换得很规律,能风调雨顺了,所以初禅的十六触会让我们感觉很舒服、但也很动摇。二禅就只有白云在天上萦绕,乌云再也没有了,全是快乐了。三禅呢,白云也消失了,只有蓝天,碧空万里,非常美好。但蓝天还不是真实的天空,它是天空中微小颗粒反射出来的颜色,所以还是天空的动相,真正的天空应该是无色的。四禅就进入了这个无色的天空,达到了色界进入无色界的临界状态,因此第四禅非常重要。

一、四禅名相

初禅至第四禅共有舍支,也就是这四禅的共通性就是都需要用心去专注。我们的心如果不专注,很散乱,就是欲界的五趣杂居,杂乱的心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当我们慢慢地习惯专注以后,心随时都可以调节到专注的状态里,那么专注的心对于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以及妄想杂念的内心精神世界,又开始得到不同的觉受,专注程度的不同就导致了四种不同的禅定觉受。从禅定层次的角度来讲,因为前面有初禅、二禅、三禅的境界,四禅的境界比三禅更高,所以叫做第四禅,第四禅又叫不动定、舍俱禅,或者叫心一境性。

四禅也叫不动禅,不动包括两方面,就是对于顺逆都不动摇。痛苦和快乐都不能左右我们,这才是真正的不动。苏东坡的诗里有一句叫做“八风吹不动”,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世间八法。衰毁讥苦就是倒霉、损毁、讥笑和苦难四种逆境,利誉称乐就是利益、名声、赞叹、享乐四种顺境。一般人很难忍受逆境,衰毁讥苦四境现前就很痛苦,这就是被逆风吹动了。修行人比较容易抵挡逆风,觉得应该能忍受这些苦难,不随它转,结果就忘记也要忍受顺境了,所以顺风就难防了。世间的名闻利养,包括禅定的快乐这些佛法的利益等等一现前,我们就会很欢喜,这也是随境界转了,心还是在动摇。真正的不动是顺境、逆境都不动摇,到第四禅的人就能达到这点。

前面的三禅都有动相,初禅有觉有观,二禅有喜乐,三禅有乐,这些都是内心的动摇之相、快乐之相,心要与快乐相应,因此不是心的本来面目。从第三禅出来以后,把快乐的心也放下来,心完全安住在不动,不再去执着身心的任何一种觉受,才能与第四禅相应,四禅境界现前时,行者的呼吸就停止了,所以四禅也叫作不动禅。

《地持经》又称四禅为舍俱禅。“地持经说名舍俱禅,此定发时,体无苦乐,与微妙舍受俱发。此定与舍根相应故,名舍俱禅。”就是说四禅发起时,苦和乐这两种觉受都舍离了、消除了,禅定是与微妙的舍受一起发出来的。舍受,舍弃觉受以后的这个明朗清澈的心,八风吹不动了,苦乐消除了,如同从蓝天一下进入了清澈透明的天空里的那种感觉,这是四禅舍的功德。比如禅定功夫深的人掌握了四禅的方法后,会有很强的意志力。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比如苦啊、痛啊、高兴啊……只要动一个念头告诉自己不去感受这些,这些烦恼就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这样的心意志力会非常坚强,也非常专注。

二、四禅修证

想进入四禅必须先舍离三禅,前面我们讲过,三禅是三界里最快乐的觉受,如果我们没有强烈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就很难让自己从三禅里出来,就进入不了四禅了,所以有个偈颂说“圣人得能舍,余人舍为难”。如果我们有强烈的出离心,希求解脱的境界;或者通过听闻教理,知道即使不涉及解脱,单就禅定里面的这个妄想心来讲,只要有快乐的感觉,就不是一个好的地方。所以三禅虽然非常快乐,但还有过患,不是一个真正安稳的所在,不是真正的天空,不动的心才是我们的安心处,我们所需要追求的是安心,而不是身体和心灵的那种激动和快乐。这种认识也会促使我们让自己的妄想继续停下来,离开三禅的快乐觉受,进一步地观照自心,从而进入四禅。

和舍离其它禅定觉受一样,要舍离三禅,先要见到三禅里面各种过患,所以我们要修六行,厌离三禅的苦粗障,欣求四禅的胜妙利。

三禅是三界中最高的快乐,那为什么也是苦的呢?三禅的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到:一是三禅的快乐是需要我们去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心勤求去努力打坐、一心专注、方法得当,才可以得到三禅的快乐,这样当然会很辛苦。二是得到三禅以后,我们还要守护它,如果不守护,去打妄想了,觉受就又慢慢失去了。没有的时候很向往,得到的时候又需要勤加守护,怕失去,这就是一种起心动念,一种新的疲劳,新的劳累,所以也是苦的。三是失去了我们会更痛苦,一旦失去了三禅的快乐,内心会非常痛苦忧悔,就很难再进入禅定了。

通过这三点细细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禅定的觉受和欲界没有本质的不同。比如欲界凡夫觉得钱、名闻利养、地位、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等等是快乐的,所以他就去追求。追求到后又兢兢业业地守护,唯恐失去。一旦失去的时候又很痛苦。因此修行时,就把欲界的这些觉受舍弃了,于是得到了禅定的快乐。可是这么一观察,就发觉其实禅定的觉受也是以苦为本质的。

另外,三禅的觉受也是粗浊的,因为还有动摇之相,就是心要去与快乐相应,去感受这种快乐,而且失去了禅定就没有快乐了,所以三禅的快乐是从有到无,也可以从无到有的动态过程。动态就是有生灭的、造作的,所以粗糙、不细腻。又因为动态的缘故,会对心灵的宁静构成一种障碍,阻碍我们进入四禅。这样观察到三禅的苦、粗、障后,我们就想从三禅中跳出来,不想要三禅了,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回归到本有的状态,不再给它增加任何附加的东西。

其实我们痛苦的根源就是心里附加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欲界的快乐,钱财名利这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也不会带来真正的痛苦,那为什么我们还会因为这些附加的东西而痛苦和快乐呢?就是因为我们心里有附加的条件,也就是“有钱了就快乐”这么一个附带条件埋伏在心里,那我们就糊里糊涂地听这个条件的指挥了,就离开了心的清净,生活目的也就变得非常迷茫。所以舍离五欲六尘,并不是把钱财物质都消灭掉,而是要把我们内心的那些附加内容消灭掉。

到了三禅时,五欲六尘已经舍弃清净了,但还有想感受快乐的附加条件在心里,那失去了三禅的觉受自然就会痛苦了。所以痛苦不是三禅带来的,而是我们自心的附加要求带来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心里面附加条件的反应,而不是心的本身,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了,虽然三禅很美妙,我们也要从三禅出来,去追求心的本相,也就是更清净的四禅。

从三禅到四禅之间,也要经过中间禅,一样不能生忧悔。曾经有一位出家师父,他修学四禅八定后得到三禅的快乐了,还想进四禅,但从三禅出来以后,四禅还没有得到,因为怀念三禅的快乐,又没有学过教理,结果就生了忧悔之心,心里很难受,所有的禅定境界就都失去了,都进不去了,而且无法控制自己想什么,妄想来来去去,他看得很清楚,却控制不了,内心很痛苦。

所以如果没有学过教理,从禅定退出来能不生忧悔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因为他的内心还在贪恋着快乐,还没有清净到一无所求,当然就会痛苦。就像有些人死亡的时候很自在,有些人稍微生一点病就害怕得不行,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心态呢?就是因为内心的附加内容不同,如果认识到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正常现象,那该死就死了,心里也不会痛苦。如果心里要求自己一定要健康,一定要活一百岁,现在才六十岁我怎么能病呢,怎么能死呢?结果给自己造成了强大的压力,构成了内心的痛苦,所以痛苦都是自己找的,快乐也是自己找的,真正的内心是很清净的。没有什么附加的条件,因为有条件就有取舍,有取舍就有动摇,动摇之相就会构成一种障碍,障碍内心的清净本相。

有很多学佛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会见到佛菩萨或者各种光这些好相,看到这些相,往往会很高兴、很激动,到处说。有人告诉他这是着魔了,佛经里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又非常害怕,也搞不清是佛是魔,又到处问。其实学了教理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的心本来是很正常的、很清净、很安详。有了佛菩萨的加持,心会更安、修行的信心会更足、对佛菩萨更恭敬,心胸会更广阔,待人处事会更有智慧。

比如平常你不相信有佛菩萨,结果在定中看到了,噢!你就觉得确实有的,那你就包容了这样一种事情,心胸就比以前广阔了,分别的智慧也就更高了。所以,只要你心更稳定,信心更具足,这就是佛菩萨的加持,你可以相信这是真的佛菩萨在加持我们。如果你见到佛菩萨以后,心乱起来了,到处说,炫耀自己。今天看到了明天还想看到,看不到就着急,以为佛不保佑我了,那这是着魔了,就不是佛菩萨加持了。因为佛菩萨很善巧,他示现给我们看就是来增加我们的定力智慧和善根功德的,不会让我们内心迷乱,生起那种世俗分别的名利心,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动摇?如果心动摇多了,那我们就已经开始堕落了,心的真相就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如果拿水来比喻心,水晃动起来后就产生了波纹,那就看不清水的真相了。或者我们在水里放很多东西也会失去水的本来面目,放白的水就是白的,放红的水就是红的。水还是水,水永远不会失去,却被我们那些附加的东西污染了。我们的心也一样,心其实不会受污染,但因为有很多附加条件,比如名好、利好、禅定好等等,就让我们的心对外界的东西要求很多,而要求来的那些东西,都不是心的真相,不是心的本来面目。

所以一个坐禅的人,要追求的并不是禅定的这些觉受,而是要通过静下来反观内照,看清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状态,找到心的本来面目,这才是禅定的真正目的。那么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禅定会带来很多觉受,我们都要一一舍弃掉。所以六行的前面三种厌离观修好后,我们还要对四禅产生三种欣求,认识到四禅更殊胜、更美妙。三禅还要用快乐的感觉去装饰自己的心,四禅的心就不再有装饰,因此四禅比三禅境界更高,我们就会生起一种强烈的善法欲,促使我们从三禅出来,进入四禅。

如果这样做还不行,我们就要采取学过的三个办法,从三禅的觉受中脱离出来。一是不受不着,二是诃责呵斥,三是观析,直接打破。比如三禅的觉受生起来时我们就让自己去受苦、干重活、去散乱、去跑步等等,不择手段地让自己从三禅的觉受里出来,出来以后再继续用功,还要同样地经过未到定、中间禅,不生忧悔,才能走入四禅。

其实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这样一个舍弃、进步、再舍弃、再进步的过程。在舍弃以后进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心灵的觉受常常是一片空白、一无所有,此时若感觉前途很渺茫、后路又断了,很多人就会后悔、忧恼,这样的感受一生起来,就会障碍心灵境界的进一步提升,甚至把以前的层次也退失掉了,因此一定要慎重。

比如有些人学习了很多教理、很多法门后,就觉得懂了很多,中道、解脱、因缘果报、六度万行都明白了。内心虽然没有禅的这种觉受,可是他很喜欢去布施,去庙里帮忙,甚至很喜欢去弘法,去传教,在生活当中做很多利益他人的事情,自己也觉得好像能度很多人,做很多好事情,感觉修行得很不错。其实他心灵的层次并没有提高,还在欲界的层次里。这样的人如果想得到禅定觉受,就必须在心中把这些做过很多好事的感觉舍弃掉,如果不舍弃,心中总是牵挂着这些事情,那心灵境界就提高不了。

所以修行人如果想进步,就必须先学会放下,从世间有相的事业、物质、欲望到各种思想、各种觉受,包括有为造作的这些法门,都要在心中慢慢地放下,而且放下以后,禅定快乐没有得到之前,绝不要后悔。你不能觉得自己以前能做那么多好事,现在什么都不做了,禅定又没有得到,好像两头都够不着了,这样想就很难过,然后就会认为还不如像以前那样好。这样产生了忧悔,禅定也不想修了,那境界就永远也提高不了。其实放下就意味着进步,比如以前恋着三禅出不来,现在能从三禅出来了,这就是进步了。如果方法得当,我们再接着修,就一定能进四禅,所以根本不用忧悔。

进了四禅我们就发现:以前总觉得有一个快乐才觉得快乐,其实没有快乐的这种觉受,我们的心才真正地安了。当安心的觉受生起来时,我们就知道,原来安心比什么都重要!然后再以安心的感觉把前面的那些觉受都提起来,或者把世间的那些有为善法再提起来。也就是我们在从初禅到四禅的修行过程中,要逐步把所有事情从内心全部放下。放下了以后,我们对自己的心有真正的把握了,心完全专注了,有了这种很好的心安的感觉以后,我们就在这种感觉当中可以去做很多事情,做的过程当中心一直很安,不会被外界所扰乱,这个时候我们的心跟外界的事业就两不妨碍,互相增上了。

三、四禅发相

如果我们从三禅出来,经过中间禅我们也没有忧悔,继续用功,也就是继续守护着自己这颗平静的心、专注的心,什么附加内容都没有,也不需要任何觉受,就停在这样的状态里,这种默然心的训练很重要。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我们身体的反应开始一步步地提高,我们要从身体的反应中出来,再回归到默然的状态,这样我们心灵的开发才会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从欲界定到四禅之间共有四个层次的未到定,都非常相似的,因为此时都是默然心,也就是心只剩下一个,没有第二个心。只有这颗最平静的、最没有动摇的、很宁静的心,如果没有学过教理,禅修行人在未到定和第四禅这两个地方很容易就以为自己明心见性了。因为达到未到定和四禅时,由于定力的缘故,心会专注下来,象虚空一样,什么状态都没有,他就觉得自己现在是无相、无所得、无所住了,这不就是佛经里说的真心的境界吗?而且用这种禅定的心去读佛经时,他会觉得自己都能看懂了,以为佛经不就是讲的这个嘛!

其实佛经讲的不是这个,只是因为他有定力,在定中得到了这种定境,这种定境共有八种,都与真心境界很相似,是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他没有学过教理不了解,结果把定力当成了智慧,就会下错误的结论,那么修行上就会出问题。

以前我有一个学生,刚学了二年佛法,有几天坐得比较好,心里很安,有些禅定受用了,就给我讲他“三藏十二部经典一看就懂”,其实他一点也不懂!因为他智慧并没有打开,没有无漏慧,我执破不了,只是定境现前,就以为自己明心见性了,什么都懂了,再也不需要向别人学习了,所以傲慢心就很容易生起来,觉得别人都不如他,甚至到处炫耀,对三宝一点也不恭敬,那就很危险,不但跟三宝绝缘,而且因为严重的我执冒出来了,以后禅定的觉受也会失去,如果再成大妄语,果报将在无间地狱,那是很可怕的。

所以诸位要知道,即便我们有了禅定的受用,特别是体会到了未到定和第四禅的默然心,这个象虚空一样的境界我们要去感受它,但不要把这种感受拿出来说,甚至和同修比较、炫耀。比较和炫耀会使我执越来越强烈,傲慢的习气就会冒出来。而我们在禅定当中去感受的时候,因为定力的缘故,绝对不会有傲慢心冒出来。所以一个学佛有受用的人,他不但对佛会无比的敬仰,对法有无比的信心,而且对所有的出家人、所有的修行人都会非常恭敬,如果有些人有一些境界或者受用后,特别傲慢,谁都瞧不起,那绝对是一个没有禅定的凡夫状态,不是正修行的心态。

经过未到地后,心无动散。心能不散乱、不动摇,第四禅的方便定就可以出现了。那么四禅发相是什么样的呢?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寂静。善法眷属,类如前说。

第四禅出现时,心会豁然开朗,非常安定,呼吸也停止了。用前面的比喻来说,三禅如蓝天一样清澈美好,可是蓝天还不是天空的本来面目。我们继续修行时,忽然蓝天没有了任何颜色,变得一片透明清澈,就有一种豁然开发的感觉。与舍俱生,内心一切感受全部舍离,还归清净的本来,非常通透、明亮,形容为“空明寂静”,这就是四禅发相,也就是第四禅定之相的最大特点。空明就是明了、明白,寂静就是安定不动摇,善法眷属,类如前说,也有和前面一样的禅定功德相伴随。

如果没有教理的基础,空明寂静的境界一出现,禅修行人很容易自我混乱,搞不清自己修行的层次。比如天台宗修止观,寂静就是止,空明就是观;小乘人成就后安住于涅槃不动为定,就是寂静;菩萨以出世之心了解世间法,救度众生为慧,也是空明寂静;大乘佛法讲定慧等持,寂静是定,空明就是慧;甚至佛的最高境界——常寂光净土,寂就是寂静,光就是光明,也就是空明寂静这四个字。

在文字描述上跟成佛的境界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区别,如果不懂得深浅次第,着在文字相上就很容易搞错掉。这就如同四种未到定一样,虽然名称一样,都叫未到定、未来禅,境界描述也一样,什么默然、空白等等,但其实是有深浅区别的。所以我们要有所了解,四禅最大的特点虽然也是空明寂静,但绝不是开悟成佛的境界,还差得非常远。

空明寂静的这种感觉,就是心如明镜不动,亦如净水无波。尔时绝诸乱想,正念坚固,犹如虚空。内心像虚空一样,或者像没有波纹起伏的干净的水一样,我们修止观的时候讲过,自己的身心要象无风时的灯一样,又亮又稳定,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心的相状。心定下来以后,我们不必主动去选择要了解的对象,就自然而然对身心环境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所以四禅的人不会去选择他了解的对象,但心里却很清楚所有的状态,就象无风的灯光可以照耀一切一样。灯光从来不会选择自己所照的对象,不会说这是佛像我就要照他,那是垃圾我就不照,不需要选择。那当你心里有这种定的时候,你无论生活在哪个角落,哪一种状态,就像你身体不舒服啊,心里不舒服啊,也都没有关系。内在的智慧就是知道身心的这种状态,但所知的对象却和知道没有关系,那么嗔心和我们没有关系,贪心也没有关系,从此这个根就给拔掉了。

如果不懂得禅定的境界,我们有时候会被外境所转,进入不了禅定。发现禅修的人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没有进入禅定之前,就会先给禅定设立一种状态,也就是先给禅定境界在心里设立了一个概念。这是凡夫很奇怪的心理,就是外行喜欢冒充内行,总想说内行话,结果说了半天还是外行话。这就象有些人会给修行人下定义,比如很多人会问“和尚怎么还有手机呢”?他心里已经预先设立了一个“和尚不能有手机”的概念,所以觉得奇怪。还有很多人认为,修行人不能坐轿车,不能骑自行车,不能穿好的、吃好的等等,他连修行是什么都不知道,却已经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概念在心里了,其实这些就是偏见,这些偏见会障碍他对修行人的正确认识。

我们打坐修行也一样,为什么总也入不了定?就是因为心里已经预先设立了一个禅定的境界,这已经是个妄想了,有妄想怎么能入定呢?很多人一坐下来,就一直告诉自己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其实他总给自己下这种命令,就是一直在想啊!并没有马上停下来真的不想了,真不想了就不用再下命令了。如果一直在下命令一直在想,修行当然上不去了,这叫“所知障”。

所以修行先要把我们心中那些预先设好的东西全部舍弃掉,如何舍弃呢?就是安住在所修的法中,比如念佛,就按照念佛的要求让自己去念,去感受念佛,不需要再想着要一心念、念的时候不打妄想等等。

不能预先设定不打妄想的状态,让心消除外在的一切干扰,只是安住在法中,这样修行才会有切实的受用。

当四禅生起来时,内心会感觉没有任何污染,外在的五欲、内在的法喜乃至各种快乐的觉受都消失了,非常明净,可以用“淡定从容”来形容,就是像没有味道的水一样,非常清淡,心很安定,外在的行为非常从容自在,这就是四禅的境界。

四、四禅的功德支

四禅有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清净支,四一心支。禅定有寻伺喜乐舍五支功德,只有舍支从初禅一直贯穿到四禅,也唯独舍支才能表达四禅的特点。这里讲四支功德也可以,因为其它三支都是依舍支而有的。

第一不苦不乐支,四禅既没有苦也没有乐,就是既不去感受苦也不去感受乐,把苦乐都舍了,所以也是舍,只是把舍具体化、详细化了。

第二就是舍支,就是把一切觉受都舍掉。

第三是念清净支,这个念清净跟清净法身佛的“清净”虽然用词一样,内容却完全不一样。我们讲初禅之人就会梵行清净,是相对于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说的,指初禅的人不会再贪着欲界的淫欲,是世间法、有为法的清净。四禅的念清净是指四禅人不但行为清净,第六意识的起心动念都是清净的,连淫欲乃至各种欲望的念头都不会有。什么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啊,金钱地位美色这些世间的所谓快乐,他想都不会想,当然更不会去追求了,所以行为和念头都非常清净,把世间的这些欲望之乐全部舍掉了,这叫舍念清净。

第四一心支,一心就是心一境性,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第六意识妄想心是以各种觉受为心的,现在都舍了,当然就是一心了,所以四禅功德是以舍支为特点的。

寻伺喜乐舍的舍支其实就是一心,舍是因,一心是果,两者不能分离。舍支是《大智度论》里的叫法,包括一切早期传入中国的禅法都是这么叫的,一心是南传的叫法,只是叫法不同。比如《清净道论》里四禅功德叫作心一境性,心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妄想心,一境就是专注在一个境上。妄想心只是停留在一个境界上,所以我们即便不打妄想全停下来了,也不是我们真心的本来面目,还是停留在心的一个境界里面。什么境界呢?就是不打妄想的境界。

平时我们很容易打妄想的,就算是打坐时五根都关闭了,可是第六意识心——意根还会不停地去追逐法尘。法尘就是我们头脑里的各种概念、观念、思想等等,然后就产生了一连串的妄想,停也停不住,停不住就入不了定。所以打坐时我们就会要求自己不打妄想了。其实“不打妄想”本身就是一个法尘,是第六意识的一个空白状态。当我们定力好,心能停留在这个不打妄想的状态上时,就是心一境性,就是把妄想心回归到不妄想的状态了,回归到妄想心的本来面目了。这就如同电视机,我们打开后什么节目都有,频道非常多,就如同妄想心生起时的样子,如果把电视关上,就是电视机本来的样子。这个样子就如同妄想心停下来了,妄想心呈现了本来面目就叫心一境性。

四禅前面的几种禅定,都不是妄想心本身的境界,都需要用心去观想,或者去享受、感受快乐,第四禅就到了超越世间色法的关键点了,所以不会再有身体的觉受,呼吸会停止掉,这是它超越了物质束缚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所以舍支和一心支其实是一回事。

如果从三界九地的地上讲,初禅是离生喜乐地,二禅是定生喜乐地,三禅是离喜妙乐地,四禅是舍念清净地。到了四禅念头就清净了,把一切念头都舍掉了,感觉很清净,这个状态也只是心的一个层面。

我们打坐时如果细细观察,去感受这颗心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有很多不同的面具、不同的层面,虽然千差万别,但我们都可将其归为两种,一种是唯物的,一种是唯心的。对于唯物观念的人,肯定会对物质有感觉、有执着,这样的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第四禅的清净。所有内心的杂染都没有了,只专注在一个境上面,舍念清净,所以他呼吸会停止,完全脱离物质的依赖却能够生存。色身和觉受都在,这就是色界的最高境界,还不是无色界。如果再进一步清净下去,就进入无色界了。无色界就是彻底看破了物质的虚幻性,也证得了物质的虚幻性,因此能够超越物质而存在,所以四禅的心已经到了物质色法里面的最高境界,对物质的感觉非常清晰却没有任何念头,所以叫舍念清净,这是四禅的功德。

关于四禅境界的体用、深浅、进退,和前面三禅基本是一样的,以功德为用,默然心为体,也有深浅层次。进入四禅后,还要可以退出来。当然,我们如果想知道如何出来,就要先知道怎么进去?现在可能大家都没有这个功夫,因为现今世界的干扰太多了,心很难清净下来,禅定就很难修了。比如我们这颗心妄想执着会很重,念头很多,总以为自己能操纵别人、控制别人,掌握一个团体,或者操纵整个世界,其实我们连自己都操纵不了!

我们苦啊乐啊谁也无法调控,更无法操纵呼吸,所以四禅要舍念清净,舍到能把呼吸都停掉,这个功夫非常深,心要非常微细,细到什么程度呢?说得比较形象一点,就是心要细到可以操纵我们的身体和呼吸,让它快乐就快乐,让它不舒服就不舒服,心到了能操纵身心觉受的程度,我们才有能力把它舍掉,否则就舍弃不了。所以禅定修行的最大特点就是心静下来后,自己就学会管理自己了。首先是情绪管理,把自己的情绪管理起来,再后来能够管理自己的身体、呼吸,让自己能够自由。

所以无论你想操纵哪个境界,甚至想于万法自由,都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我们首先认识它,静下来观察,呼吸为什么会这样,心为什么会痛苦等等都观察清楚。第二我们要去适应它,不适应也不行,比如刚开始坐禅时,我们先要让自己去感受、去适应这个有妄想的感觉,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我们很讨厌痛苦或者各种觉受,那就不可能看清它了。第三我们要去改造它,通过禅定的不停进步,心静下来以后,对各种觉受变化原理很清楚了,就很容易改造它了。第四我们要超越它,超越它我们才会进步,没有超越就会停在那里,停得久了就又会退下来,乱起来。

所以无论世间哪种境界,包括经营大公司、大企业,如果我们觉得现在已经很成功了,总想保持这个样子停在那里,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慢慢就会衰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在改造的过程中超越。如果没有智慧,要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就要靠第四禅。超越了物质世界后就进入了精神世界的领域,也就是四空定的境界,但还是凡夫心。如果我们想超越凡夫心得解脱,就要靠灭尽定再超越四禅八定。

四禅也有离过善心两种功德,离过是离五盖,善心就是具备了不苦不乐支、舍支、念清净支和一心支四支功德。但“独四禅有离忧喜苦乐之过善心”,也就是说唯独四禅有离开忧喜苦乐各种过失的善心。所以善心也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三禅也有离过善心,但这是相对二禅和初禅而言的,三禅心对于二禅、初禅心来讲是善的,但对于四禅无苦无乐之心来讲,就是过失、非善了。四禅要离开三禅的乐心过患,才能生起更清净的善心。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认识到,世间的善恶、心情的苦乐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如果是相对的,就是可变的、不确定的,可以超越和控制的。比如我们都不想感受痛苦,但如果我们快乐时,别人很痛苦,我们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内心还有善、恶的对比,我们就不能永远保持这种快乐,或早或晚心仍然会不安。而四禅就超越了善恶的比对,体会到了非常安心的感觉,因此这种无善、无恶的清净才是世间至善的境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