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
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海天佛国”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的莲花洋上,与五台、峨眉、九华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自唐朝开创不肯去观音院以来,“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推崇第一山”,成为国内最大的观音菩萨供奉地。去普陀山既可礼佛,又可看海,前者有观音道场,后者有壮阔的山海风光和百步沙、千步沙等优质沙滩。
普陀山观音道场始建于唐咸通四年( 863),历朝累有兴废,鼎盛时码头香船林立,曾有3大寺、88庵、128茅棚,号称“五百丛林,三千僧众”。目前尚有普济、法雨、慧济3大寺和大乘、梅福、紫竹林等30余座禅院。南海观音大佛由特殊的亚金铜铸成,熔入佛面黄金6500克,通高33米。普陀山上文物众多,有3件宝物不可错过:元代的多宝塔、南京明故宫拆迁来的九龙殿和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杨枝观音碑。潮音洞、磐陀石、心字石等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点,也是普陀山的一大看点。
距普陀山东南5公里的洋面上,有洛迦山,相传是观音菩萨修行之地,从莲花洋海面远望洛迦山,酷似一尊巨大的卧佛。洛迦山与普陀山同为观音圣地,是朝山礼佛者必到之地。
普济禅寺
普陀山镇山三宝之一的多宝佛塔位于寺内,是全国罕见的元塔
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是全国重点寺院,也是岛上第一大寺,与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
该寺前身是后梁贞明二年(916 )始建的不肯去观音院,后宋神宗于1080年将其改名为“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香火始盛。到南宋嘉定年间,御赐“圆通宝殿”匾额,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
现寺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全寺有六进股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每日4:00可观僧人早课。
法雨禅寺
为普陀三大寺之一
法雨禅寺又称后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1),为全山第二大寺。现存殿宇294间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
整座寺庙宏大高远, 气象超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王安石曾赞之“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天王殿前古樟成林,甬道两侧竖有旗杆两根,这也有别于山上其他寺院。据说,其中一根已变换过七八次,而另一根虽常被香客当作神物,剥皮做药,但仍然巍峨高耸,故有“后寺活旗杆”之称。
殿内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与众不同,据说是为了避免与普济寺重复。观音殿又称九龙殿,大殿内无一梁、一钉,堪称一绝,是目前国内寺院建筑,中规格最大、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佛殿。
慧济寺
此寺有“佛光普照”的绚丽景象
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原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人慧圆创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始建圆通殿、玉泉殿、大悲楼等,扩庵为寺。全寺布局为其他禅林所少见,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条平行线上,颇具浙东园林建筑风格。
与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慧济寺的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两边侍立弟子阿难与迦叶。大殿两厢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主殿屋项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绚丽景象。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