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陵奇士顾恺之,人称三绝才画痴。
瓦官寺中绘维摩,妙笔点睛筹善款。
顾门弟子毛惠秀,善以画像解经书。
顾恺之(34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杰出画家,人称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晋陵无锡人氏。顾恺之父亲顾悦之,先做扬州别驾,后任尚书左丞。顾恺之就生活在这样的官僚家庭,自然有优裕的学习条件,所以自幼就打下文学艺术修养的基础,博学多才,名冠一方。兴宁元年(363),顾恺之被大将扬州刺史桓温任为参军,参与军务。太和十七年(392),又被孝武帝亲信荆州刺史殷仲堪任为参军,并且为殷画过肖像,很是传神。后来回到扬州,公元405年,被任为散骑常侍。
顾恺之虽身在宦海,只不过作为绘画练习场而已,故他一生官运并不亨通,然而他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顾恺之任散骑常侍之时,结交当时著名诗人谢瞻,二人经常通夜对酌咏诗,顾恺之由于太专心,竟连谢瞻找来替身都未察觉,故被称为“痴绝”。至于“画绝”,更是播于朝野。
兴宁二年(364),慧力和尚决定在都城建康兴建瓦官寺,于是就向各界善信筹款,在朝官员和学士们都捐出一笔钱,多少不等,最多也不过十万钱。慧力和尚筹到顾恺之名下时,他却在功德簿上写了“一百万”。当时顾恺之还仅二十来岁,众人都以为是吹牛。
顾恺之不但本人是画坛一绝,就连徒弟也是上乘手笔。他曾教授河南武阳毛惠恒、毛惠秀(南齐人)兄弟画画,而弟惠秀尤优。毛惠秀善长画佛像人物,他能按每本经书大意作全堂经像,列佛菩萨天人数百,雍穆生动,精细典雅,后世经变之画,都是依此仿效而来。后毛惠秀在永明年间(南齐武帝萧赜)被召入内廷,封秘阁史。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