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上几次重大法难多与道教相争有关,而佛教也曾给道教带来劫难,此事发生在北齐天宝年间。
南北朝时,金陵出了一位有名的道士,名叫陆修静。那时,金陵地属梁境,梁武帝崇信佛法,陆修静便移入北魏境内,在魏地发展了道教,极为盛行。后经东魏至北齐,齐文帝又是一位崇信佛教的人物,对道教不太理会。陆修静觉得势头不妙,便求见齐文帝,请求与沙门释子斗法,希望借此挽回道教的劣势。齐文帝当即同意,令沙门释子届期赴会,以决胜负。 斗法的时间到了,公卿毕至,少长咸集。陆修静等道士运起咒术,致使僧人身上所穿的僧衣飘动,僧钵及官殿梁柱震动不已,诸僧相顾骇然,无人应对。观众于是大声喧哗,认为道教胜于佛教。陆修静等人也是欢呼雀跃,高声自夸,说自己是神仙中人,又说:「我们这还不过是小术而已,沙门现一术,我们则能现二术,必然胜过沙门释子。」 齐文帝崇信佛法,今见道士恃咒术逞能,佛教无人应对,心中非常着急,遂问僧中的领头人物说:「佛教之中难道真无能人吗?」领头僧人回答说:「陆修静等人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方术小计,儒者俗人都很瞧不起,何况我们出家僧人呢!既然陛下叫我们应对,就让坐在最后的僧人来应付吧!」坐在最后的僧人名叫昙显,此人齐文帝不认识,大多数的僧人也不认识,似乎是位默默无闻的人物,但领头僧即知道他神通广大,犹如神龙,见其首而不见其尾。昙显确实非常人可比,自斗法大会开始时起,他就坐在最后的位置上,不停地喝酒,似乎已喝醉了,连领头僧人所说的话也没听见。领头僧人遂令手下两人将昙显扶到高座之上,令其斗法破敌。 昙显一落座,精神便来了。他笑着向陆修静等道士说:「你们刚才以咒术震动僧人的衣服、宫殿的梁柱,那不过是因为我开了法门,藉以考验你们的道术而已。只要我法门一关,你们的道术就不灵了。」说罢,令一僧人脱下飘动的僧衣铺到地上,上面放上跳动的僧钵,然后念咒作法,僧衣、僧钵立即停止了震动。陆修静师徒合力念诵,僧衣、僧钵仍然静止不动。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