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道无处不在,佛性人人皆有

发布时间:2025-01-06 11:44:09作者:结缘网
道无处不在,佛性人人皆有

有僧人问赵州从论禅师:“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的旨意是什么?”从论禅师用手指了指窗外,回答说:“庭(《五灯会元》)前柏树子。”该僧人听到,从论禅师如此回答便有些怀疑地问:“师父莫不是以外境示人?”从论禅师说:“我不拿外境示人。”

柏林寺

那个僧人紧接着继续问到:“那么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的旨意到底是什么?”赵州从论禅师依然回答:“庭前柏树子。”

柏林寺

赵州从论禅师(778-897),曹州(现在山东曹县西南)人,俗家姓郝。从小就在本州鹿通院剃度出家,后来师从南泉普愿得法,往嵩岳琉璃坛受戒以后,仍然返回南泉。

柏林寺

六十岁以后,住持赵州观音院,弘扬大法,世人俗称赵州和尚。所创立的赵州门风,禅门风行。本则故事就是赵州从论禅师展示其示法智慧的一则案例。

柏林寺

“柏树子”是禅门中最有名的公案故事之一。大家知道,“祖师西来意”本来就是禅门中参修最多的话题之一,但几乎所有禅师都没有直接正面回答这个话题的,禅门中认为这是个根本不能言说的问题。

柏林寺

正因如此,他们在不得不回答时,只得所答非所问,答案也就千奇百怪了,如:黄龙和尚回答:“波斯人失手巾。”(《祖堂集》)石头希迁回答:“问取露柱去。”

柏林寺

石霜庆诸回答:“空中一片云。”林阳志端回答:“木马走似烟,石人趁不及。”云门文堰回答:“久雨不晴。”(《五灯会元》)南院慧颙回答(临济宗的兴化存奖法嗣):“五男二女。”

柏林寺

赵州从论禅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时也不相同,如有僧问:“如何是西来意?”他曾经回答过“仲冬严寒”(《祖堂集》)。但最知名的回答还是本则故事。

柏林寺

赵州从论禅师所回答的“庭前柏树子”,其含义可能是两种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当下截断,随便借一外境,截断提问僧人的思想,打消他向外索求的妄执;第二个意思是当下开示,即告诉提问僧人,体味自然看那庭前的柏树子,不就是佛是禅吗?

柏林寺

你问“西来意”的目的不就是想知道如何“成佛作祖”吗?那你就向庭前柏树子来学习好了,它历经风雨,自然生长,“待虚空落地”便自然成佛。

柏林寺

(《祖堂集》)记载:僧人问赵州:“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僧云:“几时成佛?”师云:“待虚空落地。”宋代无门慧开在评价这则公案时,可能就是按第二种情况对待的,他评曰:“若向赵州答处见得亲切,前无释迎,后无弥勒。”

柏林寺

释迦是已出生的佛,弥勒是未生的佛。如果能从“庭前柏树子”中看透赵州从论禅师立言的本意,则当下即悟:我即是释迎,我即是弥勒,还哪有什么过去和未来!

柏林寺

正因为本则公案故事很出名,所以后人的颂赞非常之多,现选一首如下:

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

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

(汾阳善昭的《颂古联珠通集》)

柏林寺

此颂大意是说,道本天成,禅者证道,不必做作苦修,缘至便开悟,正如柏树生长,不待牛犁之耕作然;成佛人道之路千条万条,不仅如此,即使是葱郁的密树稠林,也是“眼目”所及,因为道无处不在,佛性人人皆有。

柏林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