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人都是知道佛教五眼的,佛教五眼指的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而今天要讲的是法眼,什么是法眼呢?一个人得到了慧眼之后,能不停滞留恋在「空」的境界里,却体认到:虽然他在不同的境界里所看到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幻相,然而对那一个境界而言,这些幻相即是真的,这个人得到了法眼。
一个只有肉眼的人会坚持只有肉眼所看见的一切是真的,他缺乏对其他境界的知识。一个拥有天眼的人会说红内线的形象、 肉体、骨架、分子的复合体等等都是真的,并执著于这一切。一个拥有慧眼的人 看出这个图上的一切形象全是无常、无实体和虚妄不真的幻相,唯有「空」才是 真实恒久的状态,因此便执著于「空」。
现在一个拥有法眼的人会说,虽然这一切形象确实是无常、虚妄的假相,它们却不是与「空」分得开的另一实体,它们都是同体,然而就它们所在的境界领域而言,它们全都是真的、实有的。 「空」的直接体验给人以大智慧;然而若能把一切虽然都是假相,可是在它自己的境界领域里却是真的这一点认识了,那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无条件的、无差 别的、遍及一切的爱与慈悲。我们认为这种人拥有法眼,在佛教里则称他为菩萨。
一旦一个人达到了「空」的境界而又能克服了对「空」的执著,无条件、无差别、遍及一切的爱与慈悲,便自然而然地从一个「空」的直接经验里产生出来, 那真是人类的奇迹,也因此使得佛法成为最独特、最精深的实践教义。
让我告诉诸位一个故事,用它来说明得到慧眼的阿罗汉与拥有法眼的菩萨间不同之处。
一座大厦失火了,只有一个导向安全的门。许多人──男人、女人、小孩── 在这大厦里玩,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知道火灾的危险。这少数知道危险的人,努力寻求一条出路。路是又长又难走的。最后他们冲出浓烟,出了大厦,当他们再度在户外新鲜的空气里呼吸时,他们是如此地高兴,以致他们就只是躺在地上,再也不想做任何事情了。然而,他们之中却有一个人,不这样想。他记得许多人仍在这大厦里,而不明白火的危险;而且即使他们明白了,他们也不知道通到门口的路。所以,他不顾自己的疲倦和危险,一再跑进大厦,去引导别人走出这危险地方。
这个人就是菩萨。
另一个有名的故事,由赫士唐·史密斯教援(Prof. Houston Smith,他的中文名字是施锡恩)在他的杰作《人类的宗教》里介绍给西方的读者。故事是这样的:三个人为了到远地寻宝而旅行横贯沙漠。他们在烈日下走了一段很长的路,又累又渴,急切需要一个荫凉的地方休息,和一些水或水果来 解他们的焦渴。忽然,他们来到一个有围墙的庄院。他们之中一个人爬上墙头,高兴地喊起来,就跳进了那庄院,第二个旅行者跟著也跳进了庄院。接著第三个旅行者也爬上了墙,他从那里看到一所美丽的花园,在棕榈树的荫蔽下,还有一个有喷泉的大水池。在渴累交迫、赤日黄沙的景况下,这是何等的诱惑!正当他要跳进庄院去的时候,他想起还有许多许多的旅行者仍旧在那可怕的炎日沙漠里 拖著沉重的脚步旁徨,不知道有这个绿洲。他终于拒绝了跳进庄院的诱惑,忍耐著一切的苦,再爬下墙来,回到那漫无边际、炽热的沙漠里,去接引别的旅行者到这个荫凉休息的地方来。
我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不难了解,这第三个人是菩萨。
这里必须指出:这样的慈悲并不是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深不可测的。它没有诸如「因为我喜欢你」或「因为你服从我」一类的先决条件。它是无差别的、无条件的。这种慈悲和爱是从「空」的直接体验而生,是从完全调和、完全平等、 没有任何执著的境界而生。
为了帮助各位更正确地了解法眼,我必须提出非常重要的两点。
第一,法眼能观照真理的无限方面。正如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天文学家指出许多银河、恒星、行星等等一样,在「空」的体验中看出无穷无数的境界,无穷无数的天堂、人间,无穷无数的有情众生和不可计数的活动。
第二,具有法眼的菩萨是没有执著的。在《金刚经》里佛陀一再地说,当菩萨救度众生时,他对主体,例如「自 我」;对客体,例如「你」;对其余的事物,例如行为;或对时间的概念都没有任何执著。因为如果菩萨对任何事物有丝毫执著,他便不能称为菩萨。
说到这里,我希望诸位对肉眼、天眼、慧眼及法眼这四种眼已经有了清楚的观念。下面是禅宗里两首有名的偈及关于它们的故事。
中国唐朝时候,有一次禅宗的五祖要他的弟子们都写一首偈给他看,以显示他们对佛法的了解。神秀上座呈了如下的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评论说,神秀只到了门口,还没有登堂入室。
一个名叫惠能的俗人也在寺内。虽然他没有接受过五祖的教诲,却是一个有大利根的人。当惠能听到这首偈时,他不以为然,便说:「我也有一首偈。」于是就宣读他的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来,惠能做了五祖的弟子并证到大觉大悟,成为禅宗史上最有名的六祖。 他对不同根性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诲。虽然没有这样的记载,我敢说,六祖会毫不犹疑地告诉一个来求教的初学者: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现在我想问:神秀是用了那种眼作他的偈?惠能又是用了那种眼不同意神秀 而念出他的偈?为什么在他成了六祖之后,他却可以用他先前所不同意的偈来教人?现在六祖用的又是那一种眼呢?我不回答这些问题,愿意把它们留给诸位,以便诸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上面就是关于法眼的讲解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而且我们要尽可能坚持每天都去修行的。当然我们修行佛法一定要按照正确的仪轨来修行。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