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学

三学——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三学是佛教教义。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佛家“三学”即三无漏学,是超脱三界得到漏尽通的修行之道。“无漏”的意思指没有三界生死束缚的缺憾,现世就可以为人们带来益处、止息烦恼。三无漏学包括了“持戒、禅定、智慧”三项,简单的说法就是戒、定、慧,也可以说是证道的三项特殊训练。通过修“戒”来完善个人品德,修“定”来达到内心的静寂,修“慧”来产生和提高般若智慧。这个训练的顺序过程是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慧起修,分别清除众生的“贪、瞋、痴”三毒。

三学的训练

第一、“戒”的训练

“戒”,指戒律,是防非止恶的规范。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守世尊在一切经典里面的教训,比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戒”的修持来说,首先要断恶修善;其次,在诸善中找到生命的自性和方向:然后,还要利益一切众生,佛法的精神就是利人利他的精神。从持戒的形式上看,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然而,真正的持戒是指内在的戒律,修行要有巨大的“愿力”,也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要证道就要发大愿、发大心,这样才能扶持你的道心,经得起考验。

三学的训练

第二、“定”的训练

“定”,指心境稳定,不受外物攀缘,是我们生命达到稳定的一种状态。修“定”,要求内心放下“贪嗔痴慢疑”,于世出世间法没有贪恋的心。心不“定”,无以彻悟。修“定”使我们能顺从自然的规则,使身心每日都能得到滋养,逐渐成长。世俗层面的“定”就是修一颗“止心”,而真正的“定”是对生命势能的有效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于精神的管理。“定”是修行证道过程的枢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没有“定”,持戒就劳而无功,也不会开悟智慧。修“定”就是修清净心,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所污染。

三学的训练

第三、“慧”的训练

“慧”,智慧,是指根本智,能够彻底了知和悟解万物本质的智慧。一般说来,修行时“定”极而“慧”生,所以,“慧”是“定”的产物,是以明了万物本质、洞悉真理为目的。“慧”是在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中产生的,是进入正念和正智的阶段。般若智慧是洞察先机、先知先觉的大智慧,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通过修定、入定,在“定”中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最终见性成佛,这就是“慧”极而“佛”了。

...查看更多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通常被认为是学佛者修行的全部内容。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能使静虑澄心者。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观达真理而断妄惑者。戒定慧三学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依止于戒,心乃得定,依止于定,智慧乃生;再以慧见持戒,持戒才能正确无误,修禅才不至走入魔境,最后依慧而得解脱,故三学中,以慧为根本,以戒为基础,以定为方便。

三学的意义

戒学

戒学又称增上戒学,三学之一,又称戒律。原系佛陀住世时,举外道所作之非行来教诫佛教徒者,适用于出家、在家二众。依广义而言,戒通善恶,凡是善恶习惯都可以称为戒,例如好习惯称为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为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是指净戒、善戒,特别是指佛教徒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

三学的意义

定学

定学亦称增上心学,三学之一。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能令心专注,远离散乱浮沈,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就是定,也称为禅定。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禅定有如此大的功效,是因为自古以来成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

三学的意义

慧学

慧学又称增上慧学,指简择事理之精神作用。为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俱舍论光记》卷一亦有解释,谓能推求、能虑境、能有所成办,故名为慧。慧,梵语prajna,音译般若,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以其境界甚深如海,非世俗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通常直译为“般若”。一般宗教多重视信仰或慈悲的层面,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拥有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拥有般若智慧,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

...查看更多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观点基本一致。对于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人来说,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般若”,比如“菩萨”,等等。而其中,“三学”、“六度”、“八正道”,是最基本的佛学概念。因为在不同的解决途径中,很多核心都是围绕八正道展开的。

三学六度八正道

三学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三学六度八正道

六度:度梵语为波罗密达或是波罗密多,翻译成华语为到彼岸,六度既是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六度是大乘菩萨道的修学总纲,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五种又必须建版立在般若的基础上与般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又称之为般若眷属。

三学六度八正道

八正道:

1、正见。

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通过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静寂)来鉴定见解的正确性;

2、正思维。

又称正志、正思、正分别等。通过正见的原则使得心中勿起贪、嗔之念,这是清净意业的功夫;

3、正语。

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这是清净口业的功夫;

4、正业。

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这是清净身业的功夫;

5、正命。

顺从佛陀的教导,远离五种被认为不正当的职业(相互标榜、乍现奇特、占卜巫术等),从事正当的职 业来获得生活的来源。

6、正方便。

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

7、正念。

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净观等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外物欲念所动摇;

8、正定。

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查看更多

佛教中的“三学”、“六度”是指什么

戒定慧三学,也称三无漏学,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原则。戒定慧三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由戒生...
https://m.xinjingjy.com/fxztqt/sxukje/178336.html

三学与八正道

从佛法修行解脱的角度,只有一乘道,各个法门其实都是方便说。佛告诉我们出离生死的一乘法,从...
https://m.xinjingjy.com/fxztqt/sxukje/178337.html

三学和八正道开示

佛教虽然有众多宗派,但对苦的认知和产生苦的原因,观点基本一致。而在不同的解决途径中,核心...
https://m.xinjingjy.com/fxztqt/sxukje/178338.html

什么是三学

对于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人来说,一些基本概念,是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般若”,比如“菩萨”,等...
https://m.xinjingjy.com/fxztqt/sxukje/178339.html

三学六度八正道

三学是指戒、定、慧,是佛教的实践纲领,是学佛者所必修的课目。《翻译名义集》说:“防非止恶...
https://m.xinjingjy.com/fxztqt/sxukje/178340.html

三学的意义

三学在佛教中百指的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戒:又称称增上戒学,指戒...
https://m.xinjingjy.com/fxztqt/sxukje/178341.html

三学的训练

佛教教义。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
https://m.xinjingjy.com/fxztqt/sxukje/178342.html

结语

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慧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