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同一个学校,既有学生,也有老师。只是老师的分类比较多,讲师只是其中之一。对于讲师有些人只知道表面的意思,却不知道它的含义。那僧职中的讲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讲师,与国司共掌国内僧尼之事,亦兼讲说经论之职 ,原称为国师,或国讲师,有大小之别。
好的老师就像好的医生一样。好的医生对不同的病人不会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药,而是先检查病人,了解病人的个别体质、病症与需要,然后才给予适合病人本身情况的药。
同理,好的老师对不同的学生不会千篇一律地教授,而是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个别性行、烦恼与需要,然后才给予适合学生本身情况的修行方法。
好的讲师需要具备哪些资格呢?
(一)他自己本身有所体证。
如果讲师本身走过了修行的道路,那么他才有资格引导别人修行。有些人很会「纸上谈兵」,只因为他们读过很多关于修行的书,谈起话来就好像他们很懂得修行的道路如何走。然而,一旦谈到实际修行的体验时,他们就被难倒了。
对于讲师而言,亲身的体证是很重要的条件。亲身的体证可以证明他所学的理论确实能够运用在实际修行的复杂情况里。
(二)他博学。
博学者由于亲近过各个不同的讲师,所以他所给的教导以及对问题的回答已得到净化。他会从各处引用经典与理由,解释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之后,给学生正确的指示,就好像在幽秘森林里行走的大象一样。
换句话说,讲师必须很善巧。
然而,许多讲师往往忘了这种常识。在教导修行时,他们忘了听者的心灵层次,一味地坚持只用最究竟的观点给予教授,而这对多数初学者而言是不契机的。讲师给予的教授特别要针对学生的性行,能够对治学生特有的烦恼,开发学生特具的潜能,这样的教授才是契机的。
因此,如果能找到一位良师,修行就成功一半了。精勤的修行再加上良师指导,这就像「如虎添翼」一般。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