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力挽狂澜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12-21 09:39:44作者:结缘网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87. 5. 21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色蕴─身体的健康

  现代人多慢性病─医不好,也死不了

  脉塞病生

  禅坐与气血

  禅坐治病

  受蕴─情绪的平稳

  想蕴─心识的清明

  行蕴─内外的统一

  识蕴─身心的蜕化

  从修行看

  小结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各位既来禅坐,相信对禅修功效已有基本的肯定。但如果我们不能对它有全盘了解的话,这种肯定还是不够的。所以乃形成很多人,有空才来打坐,没空不坐也没关系。以此「一日打渔,三天晒网」的消极态度,就想把打坐的功课作好是不可能的。尤其目前,法门出笼,琳琅满目;似每种方法听起来都不错,于是乃更心猿意马也。

  因此若不能真肯定禅修对现代生活的意义,或对修行上的特殊功效;欲冀其安心于禅坐,也难矣!因此我今天愿意在此作一次综合说明,以了解禅修对现代的意义─此意义既包括生活层面,也包括修行层面。然不管从生活面.或修行面,我皆用「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来说明:

  色蕴─身体的健康

  首先讲色蕴,色乃指我们的身体。打坐对身体的健康,绝是有帮助的。这我先举某些人的例子:最初我到台中教授禅坐时,有些人虽也来打坐,可是还花更多的时间在看病上。禅坐共修,一星期才一次;而看病共诊,一星期就好几次。这些人未必一起来打坐,却一齐去看病。所以我都嘲讽他们不是朝圣团,而是看病团。每次看病,就互相邀约,一车载不了,再找另一车;且必每车都叫客载满了,才出发。而看病的地点,有时远在高雄.台南,他们竟乐此不疲─好象远足一般的心情。

  于是每次我知道他们去看病后,就开口骂人:「似你们这样奔波劳累,不要说把病看好;就算没病者,也要累出病来!」我是无法禁止他们去看病的,故只得鼓励他们多禅坐。于是时间久了,看病的次数乃日益减少。到目前,已很少听说有人再去看医生了。

  为什么我这么斗胆:居然叫生病的人,不去看医生呢?其实我们早被误导:以为既生病,就要赶快找医生;不然,病情将愈来愈严重,甚至不治死亡。缺德的医生,想多赚钱,当然如此喧哗。

  各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何以一般人生病时,都会身体疲惫,心里厌倦呢?其实身体疲惫.心里厌倦,就是暗示你当好好放松.休息。而放松休息时,我们内在的医生─现代人称为的「免疫」系统,才能有效地工作。而工作,即是为我治病也。

  我天生的体质好,故从小就很少生病。但在禅坐通调气脉的过程中,却让我明白此道理:为了打通某阻塞的脉位,势必调度其他部位的气血;以便集中火力,攻克关卡。所以其他部位的官能,不得不萎缩一些。同理,当我们生病时(生病即为有某脉穴不通故,中医的针炙学早已证明此事。)内在的免疫系统为治此病,势必调度全身的气血,以便集中病位,而求打通也。于是其他部位,以气血不足故;自形成「身体疲惫.心里厌倦」的感觉。

  所以放松休息,才是治病最重要的方剂。当然如能用禅坐的方法,以帮助放松休息,则必更事半功倍也。因此若生病时,不当紧张烦乱地急找医生;若不放松休息,我敢保证你的病,绝对会愈来愈严重。

  现代人多慢性病─医不好,也死不了

  现代人的病据我了解,多不是像过去霍乱、痢疾等急性病,三天不治就会死掉。现代人的病,倒多是慢性病;我说「慢性病」者,医不好,也死不了。虽每天看病,也没有好转多少;反之,十天八天不去看病,也严重不到那里去。何以现代人多为慢性病呢?

  非细茵感染,非营养不足;而是气血循环不好─脉塞病生。现代的医学尤其是西方的系统,都在强调细菌的感染:像感冒.肺炎等病,如真检查的话,确也可以检查出有某细菌的存在。但我认为:细菌的存在,是果而不是因。为什么呢?其实细菌到处都存在着,但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同理,在感冒正流行的地方,也有的人受感染,有的人不受感染。所以不是细菌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你的体质够不够好?受不受感染尔。

  何以有些人虽有细菌,而不感染成病呢?唯气血循环好,脉较通也!这种情况就像水沟里面长满了杂草,不是因为草的种子掉入水沟中,就一定能长出草来。而是因为水沟不通,所以草的种子才能附着生根,而致发芽成长。而待成长拙壮后,水沟便更不通矣!

  同理气脉若很畅通,即使有细菌的存在,也不致阻塞生病。反之,若以气脉不通故,而繁衍出很多细菌来,即形成病症也。由是再用现代的仪器,而检查确认有某些细菌的存在;这是我之所以断言「细菌的存在,是果而不是因」的原故。故真正的因,唯脉不通也。

  也有人认为生病,是为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其实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也是果而不是因。因为「因」者,还为气脉阻塞故也。如说到营养的问题,并不是只用仪器去分析:木瓜有什么营养,或苹果有什么成份;你吃了,就能照单全收。事实上,影响到营养更重要的因素,乃「是谁去吃?」因为每个人消化吸收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有的人虽吃了,而不能消化吸收;故呈现出营养不足的现象。也有的人虽消化吸收了,却不能有效的新陈代谢─过时不用者,排泄不出来;故呈现出营养过剩的现象。而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或新陈代谢,皆与脉的阻塞有关系。所以营养,绝不似某些人所说「有多少卡洛里」那么单纯而已!

  比如就以肥胖症来说,现代的美容师都从「卡洛里」的观点,教人如何减肥。但很多瘦子,虽拼命吃,却也胖不起来。所以胖,尤其是「臃肿」,闽南语乃称之为「垃圾肥」。垃圾的意思,便是虽消化吸收,却不能有效地新陈代谢;故垃圾囤积太多,而致肥也。

  能消化吸收,却不能新陈代谢者;为脉路前段通,后段塞也。其如高速公路,以匝道不管制,故车辆上道者多。但于其中,或为车祸,或为修路;于是车道不顺,大摆长龙。或谓:以运动故,消耗能量,故能减肥。吾曰:以运动故,能加速气血循环,而有助于通调气脉;故能减肥。

  所以若肯定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皆是因脉不调才产生的病况;那么直接以禅坐调脉,不是更高明有效吗?所以即使单纯地禅坐,都能有效地减肥。事实上,在禅堂里,也很少看到胖子。

  以上总说:生病的原因,乃为脉不调尔。

  脉塞病生

  或问:那现代人,何以又多慢性病呢?答:现代人的气脉,都普遍比古人更不通。其主要原因有:

  一.运动不足:过去一切工作,都用人工;而现在,很多作务都被机器取代了,于是每个人便明显地运动不足。而既运动不足,血气循环就比较萎弱,故易形成阻塞的现象。

  二.污染过甚:现在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还有吃的食物,都多少受到污染。于是污染之物,在我们脉道里,日积月累便形成阻塞现象。

  三.情绪不稳:在此工商时代,每个人的情绪都比较不平隐。而情绪既偏端,就会造成气脉的失调。于是脉既失调,病即不免矣!

  禅坐与气血

  然禅坐对气血的循环.对气脉的通调,竟有何帮助呢?首先我要申明的是:此气,并不是指我们呼吸的空气。气,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即是物理学上所谓的能量。能量愈高,动力愈足,故气血循环才会顺畅。反之,能量不够,气血衰竭,便容易造成阻塞的现象。

  何以我们禅坐时,自能增加体内的能量?严格来讲,并非增加能量的形成,而是减少能量的消耗。以一般人在生活中,都需消耗能量的。这能量的消耗,既包括劳务工作,也包括讲话沟通;甚至思考的运作,情绪的波动,也会有能量的消耗。最后即使不劳作.不言语,甚至不动心起念,也会消耗能量的;因为我们的体温较高,故随时都在散热状态。然以一向在消耗能量的状态中,故习惯了;反以为常。

  而禅坐者,既不作务,也不言语,更且避免于动心起念;故禅坐的方法,即能有效减免能量的消耗。最后禅坐的姿势,跏趺坐、结手印、舌顶上颚,亦能有效减免能量的消耗。以跏趺坐与结手印故,双手与双腿,乃形成类似「圆」的状态;而圆者,阻力最小,故能减少能量的消耗。又跏趺坐故,身体内摄成类似金字塔的形状;而金字塔状,亦能减少能量的消耗。

  根据物理学上的定律:若物体形状愈集中,便愈能减少能量的浪费。反之,形状愈松散,就愈浪费体内的热能。何以天气变冷时,很多人自然就会屈蹲身体,并将双手结在一起呢?因为这样即能减少能量的消耗,而使我们身体觉得温暖一些。

  因此站着.躺着,都比较容易散气,坐着稍好一些,当然最好是盘腿。因此禅坐的姿势,即能有效减少能量的消耗。故很多人一上座,身体就会发热流汗。因为能量消耗得少,故使能量的生产过剩也。但经一段时间后,体内即将自动调整,而不再有发热流汗的现象。

  于是既体内的能量,愈坐愈足;自能增加气血的循环。尤其若碰到脉穴不通处,因身口意皆不作用故,乃更方便调度气血,以加速打通气脉。由是若把不通处消除了,自能脉通病除。故一个人如安心打坐几个月,很多病就会慢慢消除的。

  禅坐治病

  或问:靠禅坐治病,是否缓不济急?答:若急性病,可能缓不济急;但还好现代人多生慢性病。然以禅坐治病,还有其他好处:

  一.禅坐根本不需要了解你生了何病?才能治病。如世间的医师,皆需应病与药。但如不幸碰到医术不高明的医生,还可能因看错病、下错药而致人于死。而禅坐,你便不用担心;因为从气血循环里,它自动会找到阻塞的部位,而予对治消除。因此禅坐,等于做一次健康检查:若有病的部位,自然会呈现出酸痛麻等现象。而待酸痛麻等现象消除了,即治疗已!

  二.打坐的治疗效果,是全盘性的。因为它不是针对某种病而作治疗,而是针对一切病而作治疗。

  三.禅坐不仅能治已生的病,也能治未生的病。如果气脉愈坐愈顺畅,再阻塞的可能便相对的减少,因此便不容易再生病。

  四.除健康外,也兼具美容的效果。

  因此以禅坐调身,乃既经济又安全。生在这个时代,对身体的保养,实在煞费周章:又是营养食谱,又是有氧运动……搞得七荤八素,却还没有一点保握。但是如我们勤于禅坐,对身体的健康便不再有太多的罣碍。

  受蕴─情绪的平稳

  其次讲受蕴,受可分两部份来讲:第一是感官方面的,如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如果经常禅坐,感官便会比较敏锐.细致;甚至练到最后,如经典所说,能有天眼、天耳等神通。当然神通离我们太遥远了,但禅坐后身心能变得更灵敏.更细致,却是很多人共同的体会。

  其次受,乃属「苦乐忧喜舍」的情绪。现代人的生活形态,乃形成有时候太忙,有时候又太闲。或有的人太忙,有的人太闲。于是忙时虽不免紧张.焦虑.不安;闲时却也未必好过些,因为心没有着落,故也烦燥郁闷.惆怅难安,所以还得想办法打杀时间。于是不管闲的人、忙的人,身心都没办法安定。

  这个时代号称为「资讯时代」,故我们每天都要遭受很多资讯的冲击。于是心乃为境转,而不能安定。在资讯愈发达的地方,很多人的神经都绷得很紧,心总像吊桶一般,七上八下。于是时间久了,每个人都似歇斯底里一般,情绪很容易爆动。或常为一点小事,就闹得鸡飞狗跳;或经不起别人一挑拨煽动,就火烧功德林。

  从新闻媒体的报导中,见到现代的众生,都近乎暴力与神经质。然既生在这个时代,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当不能随共业流转,资讯虽多,但要管制.运用得宜。别人虽冲动,我自隔岸观火.一边凉快去。其次,应以禅修调心,庶几能以静制动.以定治乱。故能于共业中,成为「不共者」。

  想蕴─心识的清明

  第三想蕴,现代人的妄念都很多,甚至多到不能制止的地步。所以我曾听说:有某教授,因没办法制止自己的妄念;便以锯木头来克制妄念。这位教授至少已确认他的妄念很多,而有心制止─虽然方法不甚高明,也算有自知之明了。

  而更多妄想纷飞者,还不自知。妄想纷飞,有什么坏处呢?若不该想的,想一大堆;则欲用心专精思惟时,却使不上力也。比如很多人读书,以心不专故,速度奇慢,效果特差。同理,在作规划时,缺三漏四,总不得完整。若时间久了,既思考能力不足,也理解.记忆受损伤;甚至还将神经衰弱。

  因此我对「老年痴呆症」别有异见。有人说:因以铝锅烹煮食品,故容易罹此症。而我却认为:因这时代的人,普遍用脑过度。于是既年轻时,为想得太多而透支过度,所以到老年时便不得不衰竭也。如就气脉来说,因用得太多,所以气不足;以气不足,故脉不通。所以就形成「老人痴呆症」。

  事实上,上一辈的老人即使用脑偏多,何能比之于这一代的年轻人。因此现代的年轻人,若不知节制;将来罹患「老人痴呆症」的可能性,绝将比现在多得多。这必不会因「将铝锅改成不锈钢锅」即能改善的。

  现代人不只妄想多,而且都在表相上打转,看不到比较深刻的理念─这即所谓「末端发达症」。这个情况就像很多人喜欢发表意见,可是你仔细听听:他竟有何高见呢?也不过都在周边打转.聒噪而已!以西方的思考方式,善于分析而不善统观.直观。所以虽理论愈钻愈精,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生命,却被更切割得支离破碎。这也是前所谓「末端发达症」之源由。

  于是当如何截止妄想,以增加专精思惟的能力?当如何运用直观统合的能力,以增加我们觉悟的可能?这皆有赖禅坐的功夫!因此愈现代化的人,愈效命于尖端行业者,乃愈需要禅坐也。

  行蕴─内外的统一

  下面再讲行蕴,很多人都说:禅坐能增强心力,于是以心力增强故,无所不办。然而心力又是如何集中.增强的呢?其实,乃为一般人既妄想太多,故每个念头便皆相对地没有力量。而现既以禅坐消除大部份的妄想,则随起一念,便相对地很有力量。这也就说:以消除妄想故,才能增强心力。

  而在现时代中,有一种很大的烦恼:就是为选择太多而徒增迷惘。比如想吃饭,到处都是餐厅,你要去那一家呢?而到餐厅后,菜色那么多,你又要选择那一样呢?于是因选择太多,反增加很多的妄想。然如能透过禅坐,以减少妄想和执着;则这种因选择太多而有的迷惘,就能减却也。

  现代人的意志都比较薄弱,这跟选择太多,也有很大的关系。创业不成功,再找另一些事来做。看书也一样,这本翻翻,那本检检,从未把一本书从头看完。或一年换十二个老板,或如鼬鼠虽五技而穷。于是为选择太多而徒然增加流转与轮回的因缘。故当以禅坐功夫,而能重新锻练我们的意志─死心蹋地用一种方法,腿痛,不管它;昏沈,不管它;一切,不管它。直到得力为止!

  所谓锻练意志,其实还非从造作心与攀缘心而成就的,而是从「减却自我中心的执着」而显现的。为什么禅坐能减却自我中心的执着呢?因为自我中心的执着,还是从妄念的起落处而现行的─既贪的是我;也瞋的.慢的.提不起的.放不下的,都是我。现既以禅坐,消除妄念,即亦兼具降伏自我中心的功效也。

  于是若自我中心不再,便可从小我的统一,到大我的统一。而既内外.物我统一,则虽不刻意用心,反能跟诸般因缘搭配得更协调、更圆融。因此虽不用意志,反更有力用也。简言之,为不行故,得行也。

  识蕴─身心的蜕化

\

  最后讲到识蕴,如果我们从受想行识一路推下来,大致而言,受是前五识的作用,想是第六识的作用,行是第七识的作用,而识则是第八识的作用。此第八识,即指我们潜藏而未现行的业识种子─若遇境界,则现行为第六识。

  然所谓「现行」,并非同一时间内只现行一个念头。因何以谓之为「念头」呢?念头乃如浪头,一个大浪头中其实乃包含着无数的细浪。同理,一个念头中,亦包含着无数的微细念相。简言之,念头不是一个,而是一团。

  比如现看到张三这个人,则在看到的当下,过去对他种种的印象便同时俱起。过去觉得这个人贪心.或小气,衣冠不整.或玩世不恭。因此虽只一撇眼,同时相应现行的业识种子却很多。因此在业识种子间,有点像枷锁一般,一个扣一个。又如葡萄,一大堆串在一起。当然这枷锁状态,是从过去无始劫来,即慢慢组织而成。而当组织成了,便是所谓的「成见」。

  于是一个人若成见太顽固了,就算看很多书,或听闻佛法后,却未必受用!因为他遇任何境界,枷锁的成见便又立刻现行了,所以一切依然故我。故若学佛修行,而没办法将成见打散并重新组合;则任听经闻法,皆不成功德也。然如何才能将成见的枷锁打散呢?我认为以禅坐功夫,最具实效。

  过去我曾用「鼓风炉」来比喻禅坐的功效:若采得矿砂回来,则必将之置入鼓风炉里加热。而待加热到适当温度时,矿砂即能溶解。若矿砂溶解了,才能将杂碴弃除,而重新结晶。此矿砂,乃比喻成见或道听涂说之言。鼓风炉,则禅坐功夫也。杂碴,喻为邪见或无用之言。至于结晶,则灵感或智慧也。

  这情况又像电脑里的档案。电脑用久了,里面档案一大堆,有的已过时了,若不把它清除,则会影响电脑的效率。所以用过一段时间后,就得把不要的档案删除,或将现有的档案重新组合。

  所以禅坐,既能消除过时无用的记忆,又能重新组合现有的种子。有些人过去也许曾有什么悲伤的事,然既已时过境迁了,何以悲伤的情绪仍梗梗于怀呢?因为他没办法把废弃不用的档案消除掉。人年纪愈大,何以记忆力愈退化呢?这也因为不该记的,记太多了;以致于该记的,反记不进去。所以当经常以禅坐功夫,清除档案。

  或问:电脑删除档案时,须先「选取」,才有办法删除。至于清除业识种子,是否亦须先选取呢?

  答:如鼓风炉中的杂碴,不相应者自被过滤出来,不须刻意选取。

  再问:至于如何重新组合档案与目录呢?

  答:或是不作意的,如鼓风炉中的结晶;相应者,自重新结合。或是禅坐时,待一切妄念稍歇时,再刻意思惟或修观也。

  很多人虽听闻佛法,却没办法受用,因为他们修定的功夫太差了。所以除非能将业识种子,重新筛选.组合,否则佛法便没办法落实在生活中。在资讯时代里,我们每天都不得不被灌进很多杂讯;若没办法将之重新筛选.组合,难免愈来愈「抓狂」─人脑连连当机。

  从修行看

  如广义地说,前面身体的健康.情绪的平稳.心识的清明.内外的统一等,皆属修行也。然现所谓的修行,乃就出世法而言。

  我想各位一定都听过「从定发慧」者,定如何发慧呢?首先就闻思而言,听经闻法,一定得先静下心来。既情绪安稳了,也妄想沉淀了,才能真得相应。故有时候同一部经典,在禅坐前阅读与禅坐后阅读,所得感受就很不一样。

  因此我多年来,在台中讲课的方式,是先要听众禅坐一个小时后才开讲。因为经禅坐后,既听得专心,也理得清楚,更记得深刻。同样很多人在禅七中所听的开示,乃更刻骨铭心。所以现在有些信众,也慢慢养成先禅坐再看经的习惯。

  以若我们的心,就像波动的水一般;则外面即使有再好的景物,也无法映照进去。反之,心平如镜,外面的景色就很容易映照清楚。或者若心像抹布一样脏,那再高明的「法印」,也印不上去。相反地,若心已调得非常匀平、非常干净,那这印一盖上去,便永远鲜明亮丽。

  这也就是为何在《阿含经》里,很多外道修行人,只要一听佛的开示,就能当下证果。因为他们已花了很多时间在禅坐,故已把心调理得很平顺了。因此只要法印一烙,便证道矣!而我们现代人,却刚好相反,虽听了很多佛法,可是心还正扭曲不平哩!这是从闻思的基础而论从定发慧。

  第二、观照的灵敏度:所谓「观照」,乃观照我们的动心起念也。有人常开口也修行,闭口也修行。然修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修行,乃修正「身口意」之三行也。能将不合法者,修正成合法者,即是修行也。

  那么除非我们能在身口意业现行的当下,将之观照得很清楚,并判断其合法或不合法,否则我们便没有改正的机会。而很多人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动心起念,无法观照得很清楚;故只能顺着习性或成见做去。而待发现错了时,却已来不及了。

  或问:这种观照的灵敏度,如何训练得来?

  答:从禅坐训练得来。

  这也就是我认为:修定的重点,不在把数字数得很清楚而已;更重要者,若每次妄想一动,都要能很快警觉到「我在打妄想」。因此能对妄想,训练出足够的警觉性。而既能把当下的每个念头看得清楚,我们才有「修正」的机会。

  第三、真正的修行,不只听经闻法,不只思惟观念而已!并且要有切身的体验。而欲得体验,乃须透过「修观」或「参禅」才能取证。而修观或参禅,都需要有修定的基础。否则定力不够,妄想纷飞,如何修观或参禅呢?

  小结

  目前我们听到的佛法,其实已相当多了。可是为何既在生活中受用不上?也在克期专修时,体验不得?原因不外:定力不足而已!以定力不足故,不能从定发慧。

  定者,就像用绳子去绑;而智慧,乃用剑去斩。师父有一本书,名曰《牧牛与寻剑》,就是一方面去看牛,一方面去练剑。可是,很多人乃未发现:牧牛与寻剑,其实有着连带的关系。要把牛找到了.绑紧了,才有办法用剑去击毙这条牛。因为这条牛,乃指我们的妄心。故如果不能用定,降伏此心;则你光有智慧的宝剑,也是下不了手的。因此定力的培养,虽不是最究竟的,可是还不能轻忽怠慢也。

  以上已从生活面与修行面中,揭示禅修对现代的意义。故还期勉各位能解行相应,先从身体力行中,去自觉觉他;更以改造社会风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