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法云寺禅三十五开示

发布时间:2023-10-23 10:49:02作者:结缘网

  法云寺禅三十五开示

  2000/8/29于美国法云寺

  首先,非常的欢迎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到这里参加禅七。可能各位都拿到了禅七手册这个小册子。

  我们共同地学习「禅」这件事,这件事究竟是做什么事情呢?简要地说,应该说是修学圣道,应该是这样解释的。但是这一句话,也还是不太明白,如果换一句话来说,就是破除去我们内心里面的执着。什么叫做禅?就是破执的意思,破除去我们内心的执着,这就叫做禅。

  但是这件事,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对我们的开示:学禅之前,有一个先决的条件,才可以学习圣道、才可以坐禅的。什么条件呢?就是我们内心里边,要有一个坚定的愿望才可以。「愿望」这句话,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有所求,有所希求的意思。在《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里面说,「以涅槃为上首!」就是说我们希望能得到涅槃;要有这样的愿望,然后坐禅,那叫做修学圣道。如果你并没有希望得涅槃,那你的坐禅,不是修学圣道。

  愿望这句话,我刚才说是有所求,有所求也表示我们内心里面有所弃舍,弃舍了我们不高兴的事情。我们希求成就一个满意的事情,也就像我们通常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有「欣」、「厌」两个字;修学圣道亦复如是,也需要有欣、有厌的。

  这个「厌」就是不高兴的事情,弃舍这个不高兴的事情,叫做厌。什么事情是我们应该弃舍的呢?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里边欢喜的事情,我们需要对我们所欢喜的事情,能看见它的过患,它是有过失的,我们不应该一直地希求这件事。

  什么是我们所欢喜的事情呢?我们不修学圣道的时候,我们心里面都是有一种欢喜的事情,不断地工作来希求所欢喜的事情。我现在明白一点说,什么是我们欢喜的事情?就是想要做皇帝!当然,我这样说,各位同学可能不同意:「我没想做皇帝啊!」所以对我这句话可能不同意。我用这个字就是代表所有的、所希求满意的事情,都用「皇帝」这个字来代表的意思;当然,我也同意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做皇帝,这是少数人有这样的想法。

  我现在举一个例子,表示我们应该弃舍这些迷惑人的事情。《金刚经》上有一句话:「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这一段文,「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当然不是说我们一般的凡夫境界,是说在佛法里面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就是得无生法忍以上的圣人,他们成就了清净无漏的般若的智慧,就是无所得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发大悲心,广修六波罗蜜,普度众生;他这样子做所成就的功德,由这样的功德招感他清净功德庄严的法身,那个法身是非常高大的,所以叫「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当然那个身体是无漏功德所成就的,不是我们肉眼所能见,我们肉眼是见不到。但是那个身体有什么好呢?就是永远是健康的,不会像我们这个身体有老、病、死。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自己感觉到很好,很爱着这个身体,但是这个身体,就是令我们不如意,就是老、病、死。但是,这些得无生法忍的圣人所成就的,如须弥山王那么高大的身体,没有老、病、死,而且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

  说是那个身体,我们若是读《金刚经》读到这里的话,你若作如是观、作如是思惟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怎么想?你有什么感觉?当然,我们很快地会感觉到我们的身体不满意;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就是刚才说的,这个身体终究是要老、病、死。修不净观的时候,就是很明显地会知道,这个身体是个臭皮囊,我们自己都不感觉满意。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人,对自己的身体都是不满意的。我们看佛菩萨的清净法身、无量功德庄严的身体,那是令人满意的。从这里我们会感觉到,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在这个世界上所希求的一切满意的事情,完全被老、病、死破坏了!不管你的智慧怎么大,所有的事情最后都是很苦恼的走了,都是这样子。

  其它的,我们不用一样一样的说,就从自己生命体的老、病、死,和佛菩萨永远健康的那个法身来对比,我们应该生厌离心,对世间上如意的事情,都应该生厌离心;我们应该对佛菩萨所成就的圣道、所成就的涅槃生欢喜心,生仰慕、希求的愿,建立了这样坚强的愿,然后我们修学圣道,就名之为圣道,名之为禅。我们先应该有这样的愿。

  你有这样的愿的话,你对于世间上令人迷惑的事情,你就能弃舍。在你的理智上,你能逐渐、逐渐地弃舍了,世间上的事情不能障碍你修学圣道,这样你才有时间来修学圣道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愿,你是没有时间的。所以应该,所有……不管你是在家的佛教徒、是出家的佛教徒,应该建立这样的圣道的愿望,你应该做好这件事。这是我要和各位谈话的第一段。

  我们有了这样的愿,然后我们再去学习禅。而学习禅这件事,当然我们今天大家集会在一起,是叫做打禅七。按通常的道理来说,我们应该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也就是明白了什么叫做「禅」;不是把经论放在藏经楼上喂虫子吃,给虫子吃,我们不学习经论,就可以学习禅的,我是不同意这种态度的。我们学习经论,明白了怎么叫做禅,然后我们才去实践这件事,拿出时间来学习禅,应该是这样子。但事实上,恐怕不完全是这样子,有的人对于经论是学习过,有的人对经论可能学习得不够,也可能还没有学习过,那对于禅的学习,可能还是门外汉;那样子,你打禅七是不及格的。

  所以,现在我姑且向各位介绍怎么样学习禅。学习禅这件事,在经论上,不管是《楞伽经》、是《解深密经》、是《大般若经》、是《大智度论》、是《瑜伽师地论》,都告诉我们,就是止观叫做禅,就是修习止观。

  《瑜伽师地论》里面,对于止观说得非常的详细,怎么样止、怎么样观,说得清清楚楚的。佛菩萨是知道我们凡夫很笨、很愚痴、没有智慧,学习佛法有困难,所以他说出来话叫你容易懂、叫你容易明白。所以,我们若想要(知道)怎么样坐禅,应该学习《瑜伽师地论》的。

  我本人很幸运,一出家就到佛学院去学了天台教——天台智者大师的这些法语,所以我也感觉到,天台智者大师他关于修止观的书,我们也应该学习。学习它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我们容易知道怎么样用心坐禅。我个人的想法,你学习了《瑜伽师地论》,也还应该学习天台智者大师的书。天台智者大师的书,关于止观说得很多,所以也有人主张,「天台宗可以名之为禅宗」,有人主张这样,我也同意这个说法。

  若学习了天台智者大师说止观的书,和《瑜伽师地论》对比起来,感觉到弥勒菩萨说的还是深了一点。天台智者大师的书我们若学过,就是在我们现在的程度可以向前迈一步!智者大师的书有这样的好处。你若读《释禅波罗蜜》的话,或者《小止观》,你就会有这个感觉;你若直接去读《瑜伽师地论》,你可能还是有一点摸不着头绪,也还是有可能的。所以我认为这两种书都应该学习。那么说这个话,我的意思是说:我玅境没有话能向各位说的,我要说的就是根据这些书上来讲这件事。

  我还是直接说,我们学习止、学习观。当然止和观前面就是戒,我们不管是在家居士、或出家的法师都是有戒。在家居士你若想在佛法里边有成就,你一定要受戒,最低限度要受五戒、或八关斋戒、或者是菩萨戒;出家以后要受比丘戒,沙弥戒、沙弥尼戒、还有式叉摩那女学习六法、或者比丘、比丘尼戒这些戒,要有戒的基础,然后修止观。

  这个止,它的目的就是使令心里面不散乱。不散乱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在自己日常生活的事情,心里面想,东想、西想,没有不想的,非常的自由。现在修止,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就把这些事情都停下来,不要想,叫这一念心明静而住。心里面若昏沉了,就是心里面不明白了;心里面东想西想,不是昏沉,但是心里面动乱。现在不要动乱,不要东想西想,心里面就是寂静住;心里面还是明明了了的,并没有昏沉,所以叫做明。一个明、一个静。

  我们不用功修行的人,睡着觉不做梦,心里面什么也不知道,就是昏沉;什么也不知道,就是昧。等到睡醒了以后,就东想西想;虽然睡醒以后是明了,但是动乱。睡着觉不做梦,心里面可以说是寂静,但是不明。所以,有的时候明而不寂静,寂静而不明。现在,我们坐禅的时候,学习奢摩他,叫心里明而又静、静而又明,这就叫做奢摩他的止。

  用什么方法,我们心才能明而又静、静而又明呢?智者大师的书和《瑜伽师地论》都告诉我们,要有一个所缘境。

  本来是修行人心里面要离一切境界,我们的心不要有境界,什么境界都没有。这个心啊,禅宗有一句话:「不与万法为伴侣!」就是心里面一切境界都没有。这个「伴侣」,所缘境就是你的伴侣。说「现在有老虎来了,我心里面想这个老虎」,那么这个老虎就给你做伴;说「我心里想一个大莲花」,这莲花就为你做伴,这叫做伴。现在这个修行人「不与万法为伴侣」,心里面没有所缘境。当然这件事我们办不到,这件事要圣人才可以,我们一般的人、不修行的人办不到这件事。

  怎么样才能够明静而住呢?还是要有一个所缘境。要有一个所缘境,经论里面通常说的,就用我们的出入息作所缘境,出息、入息作所缘境。由鼻到肚脐这叫入息,由肚脐到鼻这叫出息,用这个息作所缘境,这是一个很现成的事情。这样子,就能够使令我们的心明静而住,就能做到。

  在「十六特胜」这个法门上,有「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有这两句话,或者说四句话。我们若用这个出入息作所缘境的时候,你一开始你心里面默念这句话:「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然后你就负责「知」:现在这个息是出,你就知,息在入,你也是知,你就负责这件事,其它的事情都不要管,就是这样「知息长、知息短」,这样子。

  如果这样办不到,可以数数,数这个出入息:一、二、三、四、五。我相信各位同学、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可能很久就学习过这个方法。但是也有人这样做,做不来,我知息出、知息入的时候,数这个一、二、三、四、五的时候,心就紧张;心一紧张,这出入息就快,就喘起来了,反倒弄得很辛苦,所以也修不来。那么这样子就得要改变,改变一个方法。改变方法,怎么样改变呢?方法是很多的。

  譬如说,我们现在屋子里面开灯了,这个灯开开以后有光明、灯光,用这个灯的光作所缘境也是可以,也是可以的。怎么样做法呢?也可以这样做:譬如说是黑天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了,屋子里面不开灯,完全所有的灯都关了,关了当然这屋子里面是黑暗的;你用一个手电筒开开向下照,向地面上照,这地面上就现出一个圆的光明,你把这个相貌取下来,取在心里面,用它作所缘境,心里面就思惟这个光明作所缘境,这样也是可以。

  或者说,你用一个大碗装上水,你就看碗里面这一碗水,水是很清澈的;你把这个相貌取下来,你静坐的时候,心里面就忆念这个水的相貌,这个大碗里面水的相貌,这样也可以,用水作所缘境。

  或者说是,你用一块土作所缘境也是可以。你在各地方看,什么样的土你欢喜,用一个木板,把这个土放在木板上,用水和一和,把它弄平了,放在太阳那里,不要大太阳,最好是阴凉的地方,它慢慢地干了,就用这个境界作所缘境也是可以。

  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很多很多都可以作所缘境。用这样的方法作所缘境的时候,你心里面专注在这个所缘境里面,其它的都不要分别,使令内心里面可以明静而住,也是可以。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你坐下来的时候,你心里面注意你的足,你的脚,从这个足趾,足有五个趾头,你是两个足,就是十个趾,你注意这个足的趾头,这五个趾你都要注意,一个、一个地注意,然后慢慢地向上移动,经过这个膝盖,然后一点、一点向上移动,到后面的脊骨,前面有肋条骨,乃至到髑髅——这个头的骨头,慢慢地向上移动;然后再由头至足向下移动,连两个手臂、手指你都要注意,就是慢慢地移动,这样也可以。我认为这个方法,就是修奢摩他止特别有困难的人用这个方法,容易摄心,容易令这个心拒绝、排斥出去其它杂乱的妄想,使令这个心唯独在这里注意,这样也是可以。

  这个奢摩他的止,初开始就是由欲界定,欲界定有九心住,我现在不必个别地说,从这九心住成就了,就是欲界定;然后进一步,再继续用功,就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再进一步,就到色界四禅了。《解深密经》的〈分别瑜伽品〉告诉我们,你静坐修奢摩他的止,到了未到地定以上,可以名之为「奢摩他」了!在欲界定还不及格,到了未到地定以上,这个止是成功,就可以名之为奢摩他了。当然未到地定的止,在我们初开始静坐的人来说,那是很好的境界了,但是还不如色界四禅,你若成就了色界四禅,那是更好了,力量是更大。各位可以这样子修奢摩他的止,用这个所缘境去修止。

  现在我再说,为什么要修奢摩他的止?就是为了要修毘钵舍那的关系。毘钵舍那是观,观就是用智慧去观察。因为若不修奢摩他的止,智慧的作用也受到影响,就不能见到第一义谛;不能见到第一义谛,你就是个生死凡夫。虽然你得到四禅八定了,你能有神通变化,然而还是个生死凡夫,你还是在生死里流转,你不能得圣道,你不能解脱苦恼。我们没有学习过经论的人,看见有神通,很羡慕这件事;其实有神通的人也一样苦恼,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我们要读《瑜伽师地论》才知道这件事。我们为什么要修奢摩他的止?就是帮助我们修观,去见第一义谛、可以得圣道!目的是这么回事儿,不是为得神通。

\

  但是我们佛教徒也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我看多数人都有这个问题,只愿意修止、而不愿意修观。非佛教徒我们不说,我们佛教徒多数都是有这个问题,就是不愿意修观,只愿意修止。因为修止多少有一点相应的时候,感觉到舒服,感觉到很舒服,所以就爱着这个舒服,所以愿意修止。我们很多的佛教徒都有这个问题。但是这个事情是不对的,不应该这样做,应该也要修观。

  修观这句话,怎么叫做修观?观是智慧,止不是智慧,止是有一点寂静住就是了,成功了名之为定,它还不是太理想,要修智慧,修观。修观,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有很多种观。小乘经论、大乘经论都有相同的地方,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不净观。因为若想要修学圣道,这个男女的欲一定要停下来;如果男女的欲你不停下来,你的止也成不了、观也不能成就,就是障碍了你得圣道,非要把这个欲破了才行。那么怎么样能破这个欲呢?就是修不净观可以破这欲,所以应该修不净观。

  这个不净观的内容,在《大智度论》里面说得很清楚,有现成的文句;在《瑜伽师地论》里边也有现成的文句。我们把那个文句背下来,你要背下来,然后按照那个文去思惟,就可以名之为修不净观了,你不背下来还不行。这是可以修不净观。如果各位需要的话,可以请智中法师把不净观的文影印下来给你们。你不妨拿那个文搋在兜儿里面,静坐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看看,看看,然后你就心里面想,也可以这样做,修不净观。

  修不净观使令我们消灭了男女的欲,我们就可以修学四念住、修学圣道。因为这个欲有障道的力量,障碍我们不能修止观,所以先把这个障碍破除去;然后,我们修无我观也可以,修无常观也可以,修毕竟空观也可以,修唯识观、修法界观、修一心三观都可以。因为没有障碍了,你的智慧就能发生作用。那么这是可以修不净观。

  修不净观不能断烦恼,只能够调伏,把这个欲调伏了,叫它不要动,有这个作用。它不动了,你就可以修无我观、修毕竟空观都可以。若是欲心一动,什么都做不到了,它有障碍作用。所以,修不净观虽然不能够使令我们得圣道,但是能破除障碍圣道的这一切的业障,能破除去,所以应该修不净观。当然也有的人生来,虽然他不是圣人,但是他的欲心好像没有似的,也有这种人;若这样情形,就不需要修不净观,你直接可以修无我观、修毕竟空观、修唯识观都可以。这是修不净观。

  其次,我们也应该修无我观。这个无我观……,当然我玅境读的经论少,我读的经论虽然少,我读的经论里面,我感觉到《瑜伽师地论》对于无我观说得非常的具体、说得非常的完备,使令我们能够认同无我的道理,是无我的!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可得。所以,也可以修无我观。

  也可以修毕竟空观。毕竟空观,就像《中观论》和《大智度论》的空观,这当然要学一个时期,不然的话,不知道怎么叫做空,也是个问题。所以,愿意修止、而不愿意修观,也可能佛法学习得不够、修不来,这也可能是个问题。

  修无我观,如果你成功了,你就是圣人,你就是圣人了。小乘佛教来说,可以到阿罗汉的境界;大乘佛法,究竟圆满就是佛的境界,不可以轻视无我观的。

  当然,我们若学习唯识观,唯识观我感觉到比无我观还难一点,你学习唯识可是不容易。学习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自性的道理要明白了,才能够修唯识观。

  我自己这么样虚妄分别,我们佛教徒里边,学习唯识的人不是很多,因为什么这样子?不容易学!不容易,你不容易懂这个道理,不容易。所以,难,就使令我们学习的人少。而我们佛教徒里面多数念阿弥陀佛,多数是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因为比较容易,譬如讲《阿弥陀经》也容易讲;讲《无量寿经》也比较容易,但是比《阿弥陀经》难一点;讲《十六观经》;讲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天亲菩萨《往生论》我看比《阿弥陀经》难一点;一般讲个净土法门的开示也比较容易。因为它容易,所以我们很多人就念阿弥陀佛,修唯识观的人非常少,为什么?就是难的关系。

  但是,我们欢喜禅的人,假设你有这样的意愿,你应该不怕难,「你说难,我偏要学习!」应该要这样才对;说难,「我就退了」,当然这也是你的自由,你愿意退就退了吧!

  不过,这里面的意思,修观,少数的观也容易讲,容易明白,其它的观比较难一点,那非要经过长时期的修学圣道才可以。有的人:「我不要学习,不要学习经论,我闭上眼睛开悟!」当然那是最好了,你看,不用辛苦你就明白了,那不是正好!但是世间上没有便宜的事情,没有人能占便宜的,也没有人吃亏的,没有这种事情。那么这是修观。

  我再多说几句,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为什么不就走这条路?「我就闭上眼睛,不要学习经论,我就可以成佛!」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学习经论呢?你可以提出这个问题。不过这样的话,释迦牟尼佛就不要出世好了,那么世间上自然就是佛了,不是更好吗?但是事实不是那样子。要释迦牟尼佛出世、宣扬佛法,众生才有希望得圣道,这是一样。第二样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已经告诉我们了,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告诉你了;念佛是谁?释迦牟尼佛也告诉你了;为什么你自己还要在那儿想?是怎么回事呢?你是瞧不起释迦牟尼佛?他说的不对,你要自己去想,是那么意思?所以,应该学习佛法,然后修学圣道,这是一个正常的道理。

  我说这么多的话,我不知道对各位有没有帮助!不知道有没有帮助。这是修止观这件事,一个止、一个观。

  我再说一点事情,说什么呢?各位可能根性都很利,业障也不是那么重,修止观可能会容易;但是也有的人有问题,就是修不来,止也修不来、观也修不来,那怎么办呢?可以这样做,你盘上腿静坐的时候,你不要先修止;修止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内心,从久远以来习惯了是自由的,内心是非常自由的,东想西想,这妄想非常的多,你想要停下来不想,这是很困难,的确是有这个问题。修止非常困难,你就不要勉强修止,你修观。

  修观,譬如说你欢喜《金刚经》,把《金刚经》完全都背下来最好,不能就背一半也可以,就是那几段你特别欢喜的,你也可以把它背下来,找这个参考书……,这个参考书也是问题,人有了学问、有点文学的话,写一本书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金刚经》的批注非常的多。若是你肯学的话,你心里面就想:「谁说得对呢?」这是一个问题。

  我现在姑妄言之,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批注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谁作的?就是龙树菩萨作的。龙树菩萨在印度佛教、中国佛教,大家共同的都是尊重他,不管是天台宗、华严宗、密宗、禅宗都是尊重他是祖师,所以应该是可以建立信心,我们对他毫无疑问,应该是有这个条件的。他这个《大智度论》解释《大品般若经》。我看《南北朝佛教史》那个作者,他就说出一句话,他说《金刚经》的批注为什么那么多呢?因为它短;《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批注为什么少呢?因为它特别多,你要给它作批注很不容易,因为话说多了就容易说错,言多语失,就自相矛盾,你就不能够自圆其说,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批注非常少。《金刚经》它短,就容易作批注;容易作批注,就容易有错。所以要学习《金刚经》,你要学习《大智度论》,用《大智度论》作《金刚经》的批注,你应该有信心,应该在这里建立信心。

  当然,我这么说,你现在还来得及吗?现在要学《金刚经》来得及吗?这是个问题。假设你学习《金刚经》,你坐下来的时候,就按照《金刚经》的道理去思惟,就这样思惟:「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是修无我观,要这样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么你就是这样思惟,这就是如理作意。你不要轻视这个如理作意,可以使令你得圣道的,能使令你得圣道。《金刚经》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也可以,按照这个去思惟也是可以的。思惟了一会儿的时候,就不要思惟,你这时候再修奢摩他的止,就是你自己先要找一个所缘境,心里面在那里寂静住。

  说「原先我修奢摩他修不来」,你修一会儿毘钵舍那的观,然后修止的时候就容易。因为毘钵舍那的如理作意,能为你消除业障,能令你奢摩他的止能好转;可能会寂静住五分钟也就不错了,寂静住三分钟都是了不起,五分钟、十分钟逐渐进步,你就有希望了。你止它十分钟,或者勉强地止它十五分钟、或者三十分钟,然后再修毘钵舍那观。修毘钵舍那观的时候,还是原来的这个观法,你不要怕重复!要继续这样观,然后止而后观、观而后止,逐渐、逐渐就好转了,这也是一个方法。

  我还想说两个意思,是什么呢?你如果只修止,当然你可能,总感觉到这个止的前面有好的境界等待着我、我一直地向前修,这样也是不错,但是智慧的增长不是很理想。若是你能够修观的时候,你的智能很明显的会增长。怎么知道智慧增长了呢?因为你日常生活的时候,在日常的生活里面,你就感觉到你的智慧增长了,因为什么?感觉现在的见地和以前不同,和以前的见地不一样。以前的烦恼很大,现在常常修观的时候,这个烦恼就轻微,这时候你知道修观的力量大。

  若是你完全不修毘钵舍那观,如果你只是修奢摩他的止,如果你没能达到色界定的时候,你心里面还有欲!你止修到未到地定的时候,虽然到未到地定也不错了,但是心里面也还是有欲!你心里面若有欲的话,男女这一关你过不去!你过不去的。若是你常能用毘钵舍那观,帮助你的奢摩他的止,奢摩他的止也会帮助你的毘钵舍那观,那就完全不同。你不但有止的力量,同时还有智慧的力量,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心里还有欲,但是欲不障碍你,你男女这一关还能过去;过去,你就有希望得圣道,有希望得圣道的。所以应该这样子去修止、修观,因为它能增长智慧,帮助你的奢摩他向前进步。你以前认为办不到的事情,现在思想变了,认为能做到这件事,应该是这样做。这是一个方法。

  其次,在我们的禅七的功课表里面,不但是静坐,同时也有拜佛的事情,有忏悔的事情,经行、忏悔。这个拜佛和忏悔实在是一回事,这是做什么呢?我们是打禅七,为什么要我们拜佛呢?拜佛来消除业障,你多拜佛的时候,能帮助你修止观。你忏悔的时候,「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如果你很诚意地念这四句话,然后拜佛的时候,它也有作用,能使令你止观的障碍,能逐渐地消除,也帮助你修止观的。

  我们也可以念大悲咒,多数的佛教徒都和观世音菩萨有缘,就是念大悲咒。观世音菩萨有《法华经》的〈普门品〉,还有大悲咒,还有其它的因缘,所以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我们知道的就比较少,所以这个宣传还是很重要。我们念大悲咒,如果你静坐的时候,止也修不来、观也修不来……,当然我们这个止观修不来,有几种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疲劳了。譬如我早晨很早起来静坐,吃完早餐以后也静坐,吃完午餐也是静坐,但是到晚间的时候就疲劳,这个心的力量不够,身体的力量也不够、心力也不够,一个体力、一个心力都不够,这时候修止也修不来、修观也修不来,也会有这种情形。所以古代禅宗的大德,晚间吃馒头、吃包子,每人给你一个包子吃。当然这个律师看见了:「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子?这是犯戒!」就诃斥这件事。但是这件事,禅宗的祖师,他就开这个缘,晚间给你吃个包子,这个体力就强起来,到那时候参话头这个精神也会强一点,那么我们说修止观的力量也会有,也有这个情形。不过这样的情形,不是太难,这个问题不是大问题,因为我们其它的时间精神都是很好的。这是一件事。

  所以,若是你止也止不来、观也观不来的时候,你可以念大悲咒。假设你《金刚经》能背下来了,你这个时候念《金刚经》。念它七遍大悲咒,或是二十一遍大悲咒以后,精神就来了,精神就会来了,这事情不可思议!

  若是我们有其它的业障,我们也可以拜佛、忏悔,也可能这困难就过去了,我们就能修止观了,这个问题也就过去了。这是我大要地把这件事就说到这里。

  我再说,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上说到几件事,说到这个身口意。我们打禅七不是一个人,这么多人在一起用功,我们这个身口意怎么样来管理它呢?关于身体这一面有动静的不同。譬如说我们盘腿在这里坐,这个身体就寂静住了,寂静下来;开静的时候,经行的时候,就叫做动,身论动静。口论说默,我们说话,这个口能说话,说话的时候,有说、有默。我们平常自由地说话,现在打禅七的时候,不要自由:只有小参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话,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其它的时间,尽量的默然,不要讲话。因为讲话劳神,也会说错话,说错话会引起烦恼;就算是没引起烦恼,你说话会劳神,你劳了神,止观修不来,也影响到修止观,这是劳神的问题。所以尽量的要止语,不要说话。身口意,意论止观,这个意就是一个止、一个观,我们静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修止观;经行的时候,也照样可以修止观的,你不妨试试。走路、经行的时候,也可以修数息观,也能的。若是你欢喜背经,你经行的时候也可以背经,也可以思惟经里面的义,也可以修止观的。

  这样子我们这个三业,身论动静、口论说默、意论止观,把这个身口意三业把它管理好好的,叫它合乎圣道。这样子,我们在五个七里面,有可能会有好消息!如果我们若常常说话,说话就破坏自己静坐的功夫;你静坐的时候有一点境界,然后你和人充壳子,那一点功夫都破坏了,所以尽量的不要说话,这是一件事。

  还有一点时间,我现在再回来说,我们要开始坐禅的时候,不妨自己在佛前磕头的时候发愿:「我厌离世间上这些可爱的事情都弃舍,我愿意修学圣道、能得涅槃!」你在佛前磕头的时候发这个愿,要诚心地发愿才可以有作用。你若有这样的愿的时候,就推动自己不懈怠,能修止、也修观;如果你这个愿好像有若无的样子,好像没有的样子,那就不行;一个是不能推动自己修止观,一方面,就是精进修止观,你也不能得圣道,因为你没那个愿,不行的。这个外道、非佛教徒他们不相信佛教,也没有这个涅槃的愿,他们能得到四禅八定,但还是生死凡夫,还是流转生死,而不能得圣道,问题就是在这里。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愿建立起来,由愿来推动我们精进地去修学止观,那么慢慢就会有成就。

  佛法是很渊博的,就是光是止观两个字,我们也很难完全毕业。所以,若是打禅七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地去修止观;同时,我们又安排了学习《维摩诘所说经》,我们学习这部经,这部经也是讲止观的。这个止虽然很难修,用功修的时候比较难,但是修观是很容易,但是观的道理是很深广的,不是一下子能毕业的。我们学习《维摩诘所说经》帮助我们修观,有这样的好处。

  在禅七里面一方面修止观,一方面也学习第一义谛;禅七圆满了,也应该继续地学习佛法。什么叫做止?什么叫做观?这里面的道理都是很深广的,要继续不断地学习、继续不断地修行,慢慢地才能够有成就。说是我们不学习,我们只是修止观,而不去读经论,还是不行的。你若学习经论,经论,我们说个白话,就是可以「加油」,你修止观的时候,你有时间去读经论,能帮助你修止观的。并且你若常常静坐的时候,你自己会有一点问题,「我这样修行对不对呢?」你可能会有这个问题。但是你若常常读经,「喔!经上这样讲的,这个圣言量是可以相信的,龙树菩萨这样讲是可以相信的,无著菩萨这样讲、弥勒菩萨这样讲是可以相信的。」所以,就给你加油了,你就很平顺地向前继续进步、继续进步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修学止观、一方面也应该阅读经论。当然现在打禅七的时候,是因为平常用功的时候,现在有一点好消息,现在要加功,增加了功夫,一天常常的静坐了很多支香,坐一支香、一支香连续坐,就是比平常的功夫增加了,是精进的意思,是这个意思。如果你平常没有静坐的功课,你不能来参加禅七的,因为参加禅七,腿子痛是个问题,你很难忍得住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