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岭南第一宝剎——南华禅寺

发布时间:2023-07-27 13:35:57作者:结缘网

  岭南第一宝剎——南华禅寺

  释惟因

  南华禅寺座落在曲江县马坝南郊曹溪之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剎,又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禅寺的发源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多年历史。

  据史料载,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航海至粤,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峦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也。”遂建议在此建寺。时韶州牧侯敬中,将此议表奏武帝。天监三年寺建成,梁武帝赐额“宝林寺”。

  相隔一百七十年,即唐高宗仪风二年(公元677年)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来寺弘法,南华禅寺成为禅宗道场。唐代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特赐水晶钵盂磨衲袈裟等物。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将宝林寺赐改为“中与寺”。神龙三年又赐改为“法泉寺”。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敕赐“南华禅寺”沿称至今。

  六祖惠能,诞生于唐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日,是广东新兴人,祖籍北京房山。其父庐公早亡,老母孤遗,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度日。年二十四,往湖北黄梅武东山禅寺参礼五祖学佛法,舂米八月余。一日,五祖命门人各作一偈,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代祖。时有神秀上座,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祖知神秀入门未得,令门人尽诵此偈,惠能不识字,听了亦言有偈,请江洲别驾张日用为书。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己,徒众无不嗟讶。次日,五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能三鼓入室,闻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印证受法,便传顿教及衣钵,为第六代祖。回至四会,避难于猎人队中十五载,后到广州光孝寺剃发受戒。

  六祖惠能到曹溪南华禅寺,传授禅法三十七年,得法弟子四十三人,传播全国各地,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沩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法眼宗远播于泰国、朝鲜,曹洞、临济盛行于日本、云门及临济更远播于欧美,故南华禅寺有祖庭之称。

  唐玄宗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日,六祖示寂于新兴县国恩寺,次年迁真身并所传衣钵回曹溪,师春秋七十有六,门人法海集《六祖法宝坛经》流行于世。事迹载于唐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剌史刘禹锡等碑。

  唐宪宗谥大师曰: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

  宋太宗加谥大鉴真空禅师。

  宋仁宗加谥大鉴真空普觉禅师。

  宋神宗加谥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

  梁考天监初,智药尊者化曹侯开山建宝林寺,其基地似在左边,即今南华精舍之下。唐仪凤初年,六祖来此,已阅一百七十年,旧寺隋末兵火所燹已定,山场归陈姓管业,六祖欲恢复旧寺,时陈亚仙先人坟地已葬寺之右边矣。六祖感动天王定界,亚仙乞留祖墓,保存至今。故当日六祖造寺,其寺墙外为陈亚仙祖坟,墓右为龙潭,六祖降龙脱化,欲湮其潭,以建僧舍,工未半而祖入灭,后弟子奉祖肉身筑塔于亚仙祖坟前。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秋,憨山清公,入山重与祖庭,阅时八载,工程及半,以魔事去,后虽重来,不久示寂。

  康熙年间,经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填塞龙潭,将全寺殿宇移置陈亚仙祖坟右。灵照塔下,即为空地。

  民国23年(公元1934年)虚云和尚承李汉魂居士邀请,从福建鼓山来住持南华寺。新建大雄宝殿,将旧日清代康熙年间平南王尚可喜所建之大殿拆卸,向东移建新大殿于塔前,即以灵照塔作殿之靠背。

\

  经过十年建设,除保存灵照塔及六祖殿外,计自曹溪门,至卓锡泉,由南至北深一百五十一丈;由东边寺墙至禅堂西壁,广三十九丈五尺,总计新建殿堂房宇庵塔约二百四十三楹,塑造大殿及两序大小佛像共计约六百九十尊,内有五丈高全身大佛三尊。

  筑殿基时,土中挖出千佛铁塔一座,高寻丈为清代雍正时造,移铁塔于鼓楼下。建香积厨时,土中挖出千僧大饭锅一具,元代物也,移置大殿后,观音菩萨前。大铜锺,为宋代物,埋土中,出而悬之锺楼。

  设立禅堂,静坐打禅七,以续慧命;设戒律学院,培植僧才;建无尽庵,以为女众清修之所;建海会塔并念佛堂,以利冥阳;订立规章制度,俾资遵守。

  民国32年(公元1943年)虚云和尚移锡云门寺。南华禅寺由复仁和尚住持。

  南华禅寺殿宇属古代建筑,历代几经修建,现寺内所存的建筑物,除灵照塔外,其余殿宇,乃是1934年虚云和尚修建,以后陆续做过修缮。六祖殿在1981年重修。全寺建筑面积有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为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还有锺楼、鼓楼等建筑群组成。寺后有卓锡朱(俗称九龙泉),传说是六祖浣洗袈裟的清泉水,终年流通不绝,清彻冰凉。宝林山中,周围古树繁茂,环境幽静,鸟语花香,特别是几株稀有的老水松,生长期数百年,高数十米,直插云天,更是引人入胜。

  这座千年古剎,还珍藏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我国文化和古建筑、碑铭、玉雕、木刻、泥塑、刺绣、铜铸、冶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有清刻《龙藏》一部,《碛砂藏》一部。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座古寺和寺内外历史文物很重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多次拨款修缮,并发布命令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现在这座千处古剎,依旧“禅光普照,佛日增辉。”它既是佛教徒众的活动场所,又是人民群众参观游览的胜地。

  感谢政府关怀,本寺僧人,有机会学习,还有人民代表,政协委员,落实宗教政策,每天早晚课诵、禅堂静坐、生活安定,办有僧伽培训班,培育青年僧人。近年传戒三次。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与八月初二、两个香会,接待游客过万,有斋堂,供应游客饭菜;有招待所,方便客人住宿,保护历史文物,作出贡献,评为先进单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