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摸象
序人生佛教真义
「人生佛教」这一名词,是太虚大师在四十年前提出来的,散见於大师全书有关人生佛教的各种著迷中。自大师廿八年前圆寂,人生佛教也好像跟他去世了,很少人继起发挥它的真义。近年来,因黄居士等研读大师全书感到兴趣,尤其是爱好人生佛教,并加以倡导,认为最适合现阶段的时代机宜,乃发起组识「人生佛学中心」,再版「人生佛教」一书,作为研究讲说的对象。并曾发表文章介绍人生佛教。因此,人生佛教这一名词,今天在各位听来,应已不感到很陌生了。
我们要知道人生佛教或人生佛学的原理,并非太虚大师独创的,乃大师秉承佛陀思想的启导,加以深入的研究体验而契其理,复由浅出作适应时代的宣扬而契其机,揭示人生佛教的真义,大声疾呼佛教为现实人生、现实社会所极需要而且有大裨益,也纠正了过去佛教在中国的三种偏向:
(一)学佛的人不注重现生求改善,只偏於做功德,贪求後世之增胜;
(二)不注重为现实社会谋福利,只偏向求个人之生死解脱;
(三)不注重生时先学做好人,只偏於求死後好,做个好鬼。
而今人生佛教,就是根据佛教救世的原义,要把偏求死後好的观念,转过来重视现实人生,先把人做好,多修善积德,直由人生两增进佛果,中间不走弯曲的路径。这是直截了当地达到由学佛而成佛的目标。大师注重发挥人生学佛,由人生修善增胜而直趋佛果。是有几条佛理可做根据的:
一、佛法无边,包罗万象:虽广谈十方,却重视此方;虽远穷过去,侈谈未来,却最注重现世;虽详言六道四生,却最注重人道人生。所以佛陀不生在他方世界,而生在此界;不出世在过未,而出世在现世;不在其他五道中成佛,而专在人道中成佛设教施化,以人类为教化的中心对象。这正是佛陀特为人生应世的绝好说明。
二、佛法把所有的众生种类分成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的四圣法界已离苦得乐,不再流转分段生死,姑且不谈;今所需要谈的是重在六凡法界,而六凡中其他的五道凡夫,比人道学佛的机会更少。如诸天耽乐,无意进修,故长寿天列为八难之一。修罗猜疑,难以坚信佛语,且瞠恨心强,无忍多争,亦难学佛。地狱长沦苦处,饿鬼饥渴不堪,畜生愚昧无识,皆少机会学佛;惟人道苦乐参半,善恶分明,如其苦而求其乐,如其善而改其恶,实为上下升沉的总枢。故裴休相国说,六道众生能真有机会学佛的,其能澄心虑、发大心、趣菩提者,唯在人道。所谓「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唯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佛不生天上或他趣而出世在人间,已揭示了人生佛教的原意。
三、人道众生超胜五道众生:还有三个特点,不但为三恶道所不及,就天上的天人也不及人生的幸福!甲、忆念胜:人的忆念力比什都强,小时的事情到老不忘。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千百年来的教育经验,都能代代相传,保持不失。且记忆与智慧有关,人的记忆好,智慧也强,人生一切科哲文化发明都凭过去保留下来的记忆累积,而後日渐进步,日渐发明的。乙、梵行胜:人能依从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力量,克制情欲的冲动,而进修净行;且能保持高度的道德行为,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非他类众生所能做得到的。丙、勇猛胜:即人的精进力特强,遇苦能忍,可以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达致目标,虽天人亦有所不及。婆沙论曾以三义诠释人生:
(1)止息意,谓於六趣中能止息烦恼乱意,莫过於人,即梵行胜;
(2)谓於世顺违,情能安忍,即勇猛胜;
(3)谓於种种技艺而得善巧,能用意识思惟观察作所作事,即忆念胜,亦即智慧胜。
人有此三种特胜,学佛容易成功,故佛陀生在人类,为人类说法,所谓「人身难得」,足证佛教乃人生之佛教,不是天生的佛教,也不是鬼生的佛教。大师研究佛教,发现佛教对人类有如许利益,故竭力倡导人生佛教,以期配合现代人生的文化思想,有应用佛法的需要。大师认为现代世界的文化,虽然各民族各有其特殊的生活思想,而因科学发达、交通利便、已沟通世界人类思想,成为普遍的世界文化,不出三种;
(1)现实人生化;
(2)证据科学化;
(3)组织群众化。
若以佛法配合这三种文化来说:
第一、佛法虽标榜普度一切众生,而为适应现代文化,当珍重佛出人间设化的意义,而设施契时契机的佛学,以人类为主要教化的对象,使佛法符合现实的人生化。
第二、佛法虽容有无我的个人解脱之小乘佛法,而今为适应现代人生之群体组织,应把小乘个人解脱的佛法,转为大悲大智普为群众利益的大乘佛法,使佛法普遍地深入社会,成为适应时机的、群体组织的群众化。
第三、大乘佛法虽为普令一切众生究竟成佛的圆满法,然大乘有圆渐和圆顿的两个法门,今为适应重徵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文化,当以大乘圆渐佛法为中心,而施以契时契机之人生佛学。如此学佛,当从学习人生本位的人乘佛法开始,进而发展到超人生的菩萨,及超人生的佛陀阶位,由人至佛皆不离人生本位,而置天人教和鬼神教的神化迷信而不论。这接近於孔子的「六和之外存而不论」的现实教育,或「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的现实理论。原来人生佛教早已著眼於此种现实教育的论调,故大师特为揭发,希望人类依此走向现实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础,进一步完成佛陀的高尚文化,使佛法为时代人生所需要,得以生存在现代文化中,而发生灵活的大机大用。又从佛教的教、理、行三方面观察,大师说明现时代现阶段的人类,应从人生佛教为修学佛法的起点。他从教的方面,分成三期三系佛教,即佛灭後五百年间初期的小乘,七百年间的大乘,一千年间的密乘。流传今日的锡缅等地即初期的小乘,为巴利文系的佛教;流传今日中国的为次期的大乘,属华文系的佛教;流传今日西藏的为後期的密乘,属藏文系的佛教。在理的方面分三级三宗的佛教:三级中的初级为五乘共法,重缘起法、因果法;次级的三乘共法,重八正道、三法印;三级的大乘特法,重大悲心、般若智。在这三级法上,建立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在行的方面分三依三趣:
(1)依声闻行果趣发大乘心的正法时期;
(2)依天乘行果趣获得大乘果的像法时期;
(3)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末法时期。
现在正是佛灭後将三千年的末法时期,科学发达,人类生活趋於现实化,一切所为,皆注重现实人生,故若依声闻行果修行,必被世人讥刺为消极逃避现实;若依天乘行果修行,必被人诽谤为迷信神权。两者在今世,皆不契时机,使佛法对人世不生胜用。故在今日之时代,宜依人乘行果修行,而进趣大乘,发大心、修大行;换句话说,即在人言人,站在人的道德本位,修习人乘正法,先完成人格,然後以大乘精神,积极修善,自利利他,净化人生,建设人间净土,便可完成人生佛教的理想目标。
佛教的原理本是一致的,从机感的程度深浅不同,分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及菩萨乘的五乘佛法。而大师所指示的人生佛教,是要由人发心学菩萨法,由人乘法衔接菩萨乘法,直达佛果,中间不必经过神化的天乘,消极的二乘,所谓「立人之极,建佛之因」。即从人乘法以完成人生,发展人生,而走上大乘菩萨的觉路,到达圆满的佛阶,不过其进程仍分列四个阶段:
一、人生的改善:依一般佛经所指示的,以人民五戒之行,轮王十善之化,改善人生,达到净化人生的效果。
二、後世的增胜:人生依业果流转而修行,每多希望自己後世的生活增胜,比今世好。所谓「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如宋朝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青草堂转世为鲁晋公,便是後世增盛的事实表现。
三、生死解脱:智慧较深的人,观察到後世的业果转胜果然好,但仍不免轮回流转,故进一步求生死解脱,达到罗汉的圣果。
四、法界圆明:这是大乘的特法,因二乘虽修我空观破烦恼障,而未达法空智,破所知障,於一切法中未得圆通自在;须要进修到菩萨阶段,得法空智破所知障,隔碍尽去,方能於诸法中得其自在无碍,达到佛果圆明的境界。大师说:佛法东来中国二千年,修学佛法的人多滞於第二程的後世增胜和第三程的生死解脱,故对现实的人生社会少起作用。因此他提倡人生佛教,就要转变学佛的风气,从第一程的人生改善,著重现世切身修集善行,进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直趋佛果。如此做法,一面使佛教与人生发生亲切的关系和实际的受用,一面复能积极救世,舍己为人,跟著大乘圆渐的法门,由因至果,次第圆成,没有蜡等取巧的毛病;同时亦不会老是被人误会佛教是迷信的、消极的、逃避现实的,而使人明白佛教是为人生而施设,与人生最多裨益而切实际的。根据佛陀设教的契理和契机的两大原则,提倡人生佛教既契合佛陀为人类设经的原理,亦最契合现代人类著重现实人生化等机宜;而大师惟恐学者易落於好高骛远,不踏实的毛病,语重心长,再三地要学者践履人乘正法,净化人生,方能建立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其最基本的方法,就在「不杀生而仁爱,不偷窃而义利,不邪淫而礼节,不欺妄而诚信,不服乱性物品而善调身心」。这正老僧常谈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孩童也道得,两八十老翁行不得的事,大师所谈的人生佛教,范围很广,意义很深,我现在所说的一点,好像盲人摸象,未得其全,故奉劝研究人生佛教的同仁,宜多看大师的全书,并应该在高深处著眼,而从浅近处做起,才符合大师「学佛先从做人学起」的人生佛教的理趣!
学佛先从做人起
佛陀设教,不重神奇,而重平凡切实,事实求是,注重身心的修养,反省与检讨。因此,佛陀在世时,依律制每月召集大众,举行两次的检讨会(即半月诵戒),使每个人来一个自我坦白,自我报告,自我发露,自我批评,有过则纤悔,无过则加勉,养成佛教徒一种不慕虚荣,切实为学、修身、做人的真朴风气,兹举三种典型的佛教徒於後:
多种善因
有一次佛在检讨会中诵戒,既凭戒条来检举功过得失,其中有个名须陀的弟子,听了站起来说:「我自学佛以来,把家财尽量拿出来做善事,虽然家中财产渐渐减少,我的精神却很愉快,因我觉得自己帮助过许多人,做过许多好事。」佛就问他:「你为何如此慷慨去做好事呢?」他说:「因我听了佛说因果,知道作善因会得善果,故乐意如此去做」。佛当时就印可他,不愧是一个依教奉行的善良者。
勤苦悟道
第二个弟子名叫阿迦达站了起来,接著说:「我过去曾独自在深山苦修。严冬苦寒,我不以为苦。毒蛇猛兽,我也不觉怖畏。在饥饿煎迫的时候,我只靠采山里的蔬果来充饥。我觉得此心清净明彻,犹如寒潭止水,湛然不波,一平似镜。佛就问他:「你为何能放下一切,去过这样勤苦的生活呢」?他说:「我曾听佛说过,为佛弟子,要淡泊知足,清心寡欲,才能得道,我因不贪物欲,专习禅定,而获证悟,彻见真理,灵明自在」。佛听至此,也深加赞许,认为他能克苦自励,而得见道,实为一个难得的好弟子。
舍己救人
接著第三个起来发言,是一个断了手臂的,名叫旃陀的弟子。他说:「我自学佛以来,一边自己精勤求学,一边也顾著做利人的事情。有一次我住的一个村庄,洪水泛滥,变成了泽国,所有房屋皆被洪水淹没,乡村里的人逃不出来的,被淹死的很多。当时我坐在一个大木盆中,被水飘浮到邻村,幸而未死,邻村中有位师兄,富有家财,我为了救济同村受难的灾民「向他诉苦求救,他却推说,钱物太少,不能救济多人。後来经我再三苦苦的要求,终於说服了他,得到许多食物和衣物,回村去救济灾民;谁知灾民闻有赈济,欢喜若狂,群来抢食,我在人丛中竟被挤断了一只手臂,但我却不以为苦,因我看到他们有食有穿,神情兴奋,忘却痛苦」。佛就问他:「你又为何如此做法,连自己的手臂残废了,都不以为苦呢?」他说:「因我曾听佛讲,多生以来,修菩萨道,勤求佛法,牺牲为人,才得佛果,为了学佛,所以我也乐意如此去做」。佛听了很为感动,同时也很欢喜,认为自己过去所修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大乘行门,如今也有人实行了。
代表三类佛法
从上面所述三个弟子的学佛经历中,我们知道须陀是乐善好施的,阿加达是勤苦修道的,旃陀是牺牲救人的。这三种人的做法,成了佛弟子的三种典型。这三种典型,正可以代表三类佛法,因佛法广而且博,综合起来,不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三类。
五乘共法
五乘者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共法者,是指人天所修之世间善法,为声闻、缘觉、菩萨所共同修学之善法故。人乘修的善法是五戒:
一、不杀生,近乎仁;二、不偷盗,近乎义;三、不邪淫,近乎礼;四、不妄语,近乎信;五、不饮酒,近乎智。佛谓修此五戒,世世不失人身,且得利乐。天乘所修的善法是十善:即是身业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不贪、不瞠、不痴。修此十善增上,可生天上享受福果。因此人乘法和天乘法是世间善法的根本,学出世的声闻、缘觉、佛,都要从世间的善法学起,学得世间善法,奠定人生道德的根本,进一步才能学出世的三乘善法,如果世间善法的基础都没有,而高谈学出世的三乘善法,正如建筑五层高楼,而没有底下两层,顶上三层如何能安立得住呢?所以说人天戒善之法,是出世三乘人必须共同修学的善法。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如果人的善行不修,连做人的道德都没有,那里谈得上学菩萨、学佛呢?自然说不上了。上面所述第一类弟子,听了佛说的因果之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可以代表了修习五乘共法的类型。
三乘共法
三乘共法是声闻人所修的四谛法和缘觉人所修的十二因缘法。四谛中的「苦谛」,是招人生所感的苦果,「集谛」是招感此苦果的业因,因此苦集二谛的真理,说明了我们这个人生苦闷的来源和复杂的现象;我们要离去此苦闷的人生,必须要证得「灭谛」的涅槃,而要证此灭谛的涅槃净境,又必先要修习「道谛」的三十七道品,方能解脱烦恼,离苦得乐。至於缘觉人所修的十二因缘法,更是穷探人生久远的起始,由於根本的无明烦恼而有生死苦恼,轮流不息,若修道,有了智慧,就可以破除无明烦恼的根本,超脱生死的牢狱,离苦得乐。这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虽为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由此而得出世解脱,但菩萨亦须修习此法以为基础,才能断惑证真,诞登彼岸,所以把四谛和十二因缘叫做三乘共法,即是说三乘人在修学的过程中,都要经过此一阶段。上面所述的阿迦达,能勤苦修行而证道果,这就是修习三乘共法的一种类型。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指菩萨人所修的六度法门,是不共世间人天二乘所修戒善之法,只求自得福乐的果报;也不同出世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的四谛、十二因缘之法,只求自我解脱而离苦得乐;他是循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法门,一面消极地自己克苦修道,灭度了悭贪、毁犯、瞠恚、懈怠、散乱、愚痴的六种弊病,同时在另一方面,他又能积极地为诸众生,广作佛事,达成自利利他的任务与目的。这种以利人重於利己的法门,不是贪著世间的福乐的人天二乘,也不是贪著出世涅槃净境,只顾自利为先的出世二乘人所能做到的,所以叫做大乘不共法,即是不共二乘所修,而为大乘菩萨独具的法门。上面所说的旃陀,既能自己精进修道,又能勇於救济灾民,舍己为人,正可代表修习这大乘不共法者的类型。
良好的借镜
这三种典型的佛徒,和他们所修学的三类佛法的学识和精神,对於我们後世发心行善,精勤求道、服务社会的佛弟子,有很好的启示,是可以做一个良好的借镜。
有些人听了佛法因果报应的道理,五戒十善的法门,用心诚实,乐於行善,正好像须陀那样,为争取种善因而得善果,布施自己所有的财物,亦无所吝惜。这是深信因果,以不敢做恶而为善来警策自己,自具一格,可为初机学佛行善的榜样。
若在求学时期,我们学佛的人,应要学习阿迦达的为学精神,为了求道,淡泊物欲和名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心一意,专精学业,结果获得成就:须知古往今来的名贤学者,对於学业有所成就,皆从勤苦夺斗中得来。黄蘖禅师说得好:「学道好比守禁疆,紧把疆城战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读书求学要如此,就业做事亦要如此,如果精神散漫,态度随便,马马虎虎,心不在焉,学业和事业,一定都难望其有所成就的!
佛法的愿望,是在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的宗旨是相同的,但行善的心量大小,程度的浅深,功德的多少,都是有不同的:像须陀所行的 善,布施结缘,只求人天的福果,那只限於世间的善法;而阿迦达的修善,却偏重於求出世的善法,使自己断惑证真,离苦得乐;还不如旃陀所发的大心, 广修善行,他对於善行,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为了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不但牺牲自己的财物,就使牺牲了自己的小我生命,亦无所顾惜,而还以此 种精神来完成互助互济、共存共荣的社会大我。因他听了佛说的多生以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勤求佛法,牺牲为人,乃成佛果,才启发了这一类型不共人 天二乘的大乘行者。
学佛者虽有这三种类型,而当以自利利人的大乘精神,为目前的人类和社 会所需要。所以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应在这三种佛徒类型中,选学大乘行者旃 陀的一类,让菩提心,上求佛道以自利,下济众苦以利他,才有人生最高的价 值和意义。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