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对周边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学习,还有许多日本学生到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进行深造唐朝也有一些学者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开元、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事例。鉴真俗姓淳于,是扬州(今江苏扬州)人,自幼受父亲影响,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四岁上正式当了和尚,专心研究佛经。他刻苦好学,又有名师指点,学问长进很快,中年时就已经成为一位学识渊博、名闻遐迩的高僧。到四十五岁上,受他剃度的僧人就达到四万多人。
当时,日本在中国的影响下已开始流行佛教,急需名师去传法布教。日本派到中国来学习的荣睿、普照两名僧人听说鉴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僧,就专程赶到鉴真所在的扬州大明寺,诚恳请求鉴真去日本传法。鉴真被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就把弟子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谁愿意跟他一起去日本。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应声。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弟子站起来说:“日本离我们太远了,中间隔着茫茫大海,路途艰险,恐怕性命难保,谁还敢去呢?”鉴真一听不大高兴,沉着脸说:“为了传播佛法,怎么能怕死呢?既然你们不愿去,我自己去好了。
”众徒弟见师父已经下定决心去日本,都被感动了,纷纷表示愿意随师父东渡。东渡日本的所有准备很快做好了,鉴真正要起航,浙江一带却发生了海盗事件,沿海关防戒备森严,偏偏道航与如海两个弟子又闹起了纠纷,惊动了官府,结果船只被没收了。第一次东渡就这样天折了。不久,鉴真又进行了三次东渡的尝试,可惜都没有成功。天宝七载(748年)夏天,已经六十一岁高龄的鉴真又准备进行第五次东渡。六月的一天晚上,鉴真率领弟子们登上一艘大船出发了,但船刚驶出海岸不远,突然遇上了大风浪,船颠得厉害,无法前进,只得开到附近的小岛上躲避风浪。等风浪稍小,再继续航行,可一连折腾了好几次,耽误了三四个月,直到十月才驶出了浙江海面。鉴真满以为这次可以顺利航行东进了,不料刚行了半天,又是狂风怒号,黑云蔽空,海浪滔天,大船失去控制,随着风浪颠簸漂荡。船上的人都不停地呕吐,只有船工竭力撑着船舵与风浪搏斗,大船才没有被风浪吞没。船上的淡水用完了,只好喝海水,海水又苦又涩,喝后腹胀难耐,大家都绝望了。
到第十四天上,大船终于漂到了一座海岛附近。众人欣喜若狂,拼着力气登上海岸,一打问地点,才知道他们竞被漂到了几乎是国境最南端的振州(治今海南岛崖县)境内。鉴真等人总算侥幸脱离了海上险境,但噩运好像鬼魅一样仍缠住他们不放。先是荣睿经不住长期颠簸病亡,接着鉴真的双眼被暑热蒸得都瞎了。不久,跟随鉴真多年的弟子祥彦也死了。到天宝十载春天,鉴真等人只好又返回扬州。鉴真不甘失败,又着手准备第六次东渡。第二年,恰好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藤原清河来到长安,他对鉴真矢志东渡十分感动,直接请求唐玄宗批准聘请鉴真去日本传教。唐玄宗答应以后,他又专程赶到扬州,用他乘坐的大船接鉴真去日本。扬州的僧人们很热爱崇敬鉴真,一直不愿让他去日本,所以把他严密“监视”起来。鉴真只好设法脱身。
这年十一月的一天晚上,鉴真在弟子仁干禅师的帮助下,带领二十四名弟子,偷偷离开大明寺,乘坐备好的一只小船,驶到黄泗浦,登上了已经等在那里的日本遣唐使的大船。大船立即起锚,扬帆出海,等到大明寺其他僧人发觉以后,鉴真已经走远了。第二年,鉴真等人抵达日本九州岛,第六次东渡终于获得成功。这六次东渡前后经历了十二年,先后有三十六人献出了生命到达日本的时候,鉴真已经六十六岁了。天宝十三载,鉴真来到日本首都奈良,被热情的日本僧人迎进了东大寺。鉴真锲而不舍东渡传教的事迹感动了日本各界人士,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东大寺拜谒。日本天皇赋予他在日本全国传授戒律的大权。鉴真在东大寺设起戒坛,举行盛大的授戒仪式。日本天皇、皇后与皇太子首先登上戒坛,接受鉴真摩顶授戒。鉴真成了全日本僧人公认的领袖。
鉴真在天皇赏赐的一块宅地上着手建造一座新寺院。他多才多艺,亲自设计十建筑方案,亲自指挥监督施工,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拔地而起,鉴真给它取名叫“唐招提寺”整座寺院结构精巧,布局合理,气势雄伟,体现了唐代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对日本以后的建筑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寺院建成以后,鉴真一直在这里讲经授戒,传播佛法,这里也就成了日本佛教的中心鉴真精通中国传统医学。他带去了许多医学书籍,还亲自给人看病,传授中草药知识,推动了日本医学的发展。他还带去了许多绣像、雕像、绘画、书帖等,对日本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七十六岁上,鉴真在唐招提寺溘然长眠。他在日本整整过了十年,为中日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人民把他隆重地安葬在寺中,为他塑了一座夹狞麻像,世世代代供奉纪念。直到今天,这座塑像仍然保存完好,成了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象征。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