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图片来源:资料图)
关于 本来无一物 的思想,在《坛经》文本中,则基本没有涉及。因此,即便从佛理而言,慧能 四句偈 之 本来无一物 亦应为 佛性常清净 。
六祖慧能的 四句偈 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尤其偈中的 本来无一物 一句,更是为世人称颂,甚至成为 禅宗 的招牌。人们因此而以为慧能远比神秀高明,因为神秀的 四句偈 似乎限于 有 的层面,不甚通透;而慧能则一扫 有 之拘泥,何等透妥、疏朗,其意蕴既契合老子之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之旨,亦符合中国空灵的艺术思想,故而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同。
然而,如果我们对慧能的 四句偈 进行抽丝剥茧地分析,则发现 本来无一物 却未必如此完满、妥当,它至少隐含着三重 疑惑 或 障碍 。
其一, 执着障 。人们常将神秀的 有 看作执着,因其 四句偈 中饱含了 有 的因子。破除 有 的方式则是 空 ,但是如果过了头,执着于 空 ,那么这种对 空 的执着又何尝不是 有 呢?须知,慧能乃闻《金刚经》而开悟,《金刚经》则以 去执着 为佛之本怀,其常用的 是 ,非 ,是名 之句式,就是为了破除世人的执着。难道说慧能仍然处于执着之中么?现代佛学家元音老人就曾对之表示怀疑, 如果慧能大师说了 本来无一物 ,那么他其时就尚未真正 见性 。元音老人的质疑实则是从 执着 角度发起的。
其二, 顽空障 。 空 对于 有 而言,无论在世俗层面还是在哲学思维层面皆极富灵动性。然而,若陷入 顽空 (即 一切都必然地是空 )之窠臼,那么将导致一切不可得,一切不可成,一切不可修。诚如是,出家人又何必修行呢?又如何修行呢?其实早期的大乘佛教就对这种 顽空 思想进行了驳斥,譬如2世纪的龙树大师曾著《十八空论》来破斥十八种邪见之空。对于 顽空 之弊,慧能应该了知,缘何他又提出 本来无一物 的偈子呢?退一步讲,假设慧能坚持一切皆 空 ,那么为什么他又高调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呢?因为统观《坛经》,慧能一再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其三, 边见障 或 偏见障 。这里的 边见 或 偏见 ,是从 空有 之整体考量。
执着 有 不可得,执着 空 亦不可得。佛法是圆融的,尤其通过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等大乘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学的圆融思想已深入人心。至于《大乘起信论》的 真妄不二 、 空有不二 、 色法不二 等理论更是将 有、无 纳入一个更高的 佛性 体系之中。考察慧能所处时代,当知其必然受到佛学圆融理论的影响,即便其试图用 方便法门 来破解众生执有之妄念,也断然不可能将 本来无一物 作为禅门要旨进而陷入 边见 之中。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问题在于 版本之误 。因为所传流行版本皆为 本来无一物 ,故而世人皆以为慧能亦作如是言。事实上,《坛经》的版本不一,据考证,《坛经》版本多达二三十种(日本学者宇井伯寿在《禅宗史研究》统计,有20种;杨曾文先生统计则高达30种),这诸多版本的最终来源莫过于四种版本,即敦煌本(俗称 法海本 ,成书于713 801年)、惠昕本(成书于967年)、契嵩本(成书于1056年)及宗宝本(成书于1291年)。而最早的敦煌本的 四句偈 乃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而在惠昕本那里,则改成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对于版本说,不少学者从考证的角度给予确切的证明,自不待言。笔者认为,除了考证学的证明外,其实我们还可利用 佛理 证明。
排除掉版本的各种差异(主要是 四句偈 的差异),《坛经》的 自性说 乃为各种版本所宗。其实,慧能在《坛经 行由品》的开局就开门见山地给出禅宗之宗旨: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纵览整部《坛经》,莫不要求世人在 自性 上下功夫,正如其开悟之时对五祖弘忍大师所言的 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更是一语道破禅宗的 自性 思想。而关于 本来无一物 的思想,在《坛经》文本中,则基本没有涉及。因此,即便从佛理而言,慧能 四句偈 之 本来无一物 亦应为 佛性常清净 。
至于 佛性常清净 何以被置换为 本来无一物 ,则可能是由于后人 置入 了诸种 主观目的 ,譬如过多强调南宗北宗的差异,或者为了圆成 儒释道 的合流,或者是其他目的等,在此姑且不论了。
我们仍旧回到问题本身, 本来无一物 已然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自然不易去除。况且, 本来无一物 这种说法对一般人来说,亦非毫无益处,至少有益于破除 有 之执碍。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佛学研究者而言,则势必要知晓其本来面目,如此,才不至于在义理上出错。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