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4-04-24 14:10:41作者:结缘网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二、《金刚经》的目的-广度一切众生

(一)不住于相而行布施

(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内以智慧为基础,外以慈悲作表现,福慧圆满,同成佛道

第一讲《金刚经》与心灵环保

一、环保的层面

(一)保护物质的自然环境

(二)保护人间的社会环境

(三)保护自我的内在环境

二、《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一)净化人心

(二)发菩提心

(三)保护初发心

(四)降伏烦恼心

三、《金刚经》的心灵环保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三)「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四、从有到无的心灵环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动-住于过去和未来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状况-住于现在的活动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

(三)解脱者的智慧反映-不住于过去、未来、现在

第二讲《金刚经》与自我提升

一、《金刚经》的自我观

(一)自我的层次

(二)执着的自我

(三)假名的自我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

二、《金刚经》的自我升华

(一)认识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

第三讲《金刚经》与净化社会

一、《金刚经》的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中印度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二)社会环境的接触层面

二、《金刚经》的社会建设

(一)只陀太子的事迹

(二)给孤独长者的事迹

(三)人间社会的互动关系

(四)以布施行与忍辱行建设人间、关怀社会

三、《金刚经》以法布施的心灵环保来净化社会

第四讲《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一、福报与智慧是一体的两面

(一)福报的定义是:过去种福现在有福,现在种福未来有福

(二)智慧的定义是:当做的事要恰到好处地去做,当说的话要适如其份地说

二、《金刚经》的福慧双修

(一)修福当与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从修福中表现

三、依智慧修福德才能无碍自在

(一)戒定慧三无漏学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

附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金刚经讲记》

自序

《金刚经》在中国受到普遍和持久的重视,不仅佛教徒喜欢读诵,一般知识分子也都喜欢阅读。文字简练优美,并且富有超越及空灵的哲理。虽然经义深奥,却又能让读者感到清新和亲切,故在许多的佛经之中,除了简短的《心经》之外,《金刚经》是最能深入中国文化环境的佛经了。

在佛经的流传史上,自从第五世纪初,鸠摩罗什将《金刚经》译成汉文以来,历代均有注释,迄于明朝即有《金刚经五十三家注》的汇集本,到《卍续藏》编成之时为止,已搜集了六十九种,比起其所搜《心经》的注解数量六十种,还多出九种。

以往凡是注解经典,或是讲解经典,都是顺着经文的次第进行,逐句解释,往往使得听众在听完一座经后,尚无法明确其主题所在。因此我于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至四日的四个晚上,假台北巿国父纪念馆大演讲厅,演讲《金刚经》时,便以每晚一个主题的方式讲述,命名为「《金刚经》生活系列讲座」。我从《金刚经》文中摘录出与主题相应相契的经句及段落,配以主题及子题的标示,做了四场专题演讲︰1.《金刚经》与心灵环保;2.《金刚经》与自我提升;3.《金刚经》与净化社会;4.《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我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金刚经》虽是佛法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修行经验的层次厘清,也不难发现其切入现实生活的着力点了。例如,经中的「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心灵环保的指导原则;又如《金刚经》的「无相」,是以精神的「信心」及物质的六尘为基础;自我的提升,是从有相的假我来体验无相的解脱。《金刚经》所强调的布施及忍辱,便是净化社会、净化人心的最佳方法。经中有六次讲到「福德」二字,并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成就为其经名,所以这是一部特别重视修福修慧的经典,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唯有全心力地福慧双修,始能速证解脱自在的无上佛果。

因为我将《金刚经》生活化实用化了,所以讲述之时,深受听众的欢迎,便委请青年女作家梁寒衣,将录音带整理成文,出版问世,我要在此一并致谢。

一九九四年元月十八日释圣严自序

绪言-介绍《金刚经》

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所生,例如,建造一栋房子,必须有许许多多的条件、因素配合,不是一根柱子或一根梁木就可以完成的。我,圣严,今天不过是被佛教界或社会所衬托出来的一个人。我就像一个箭靶或箭CB01819,许多的功德并非是我的,而是跟我有关的周遭的所有弟子、信徒和朋友们,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和相同的认识,所以成就出相同的事来,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所以对我的美言、荣誉,应该不是我的,而是属于所有大众的。

诸位已经看到这四个讲题的题目:第一天是《金刚经》与心灵环保;第二天是《金刚经》与自我提升;第三天是《金刚经》与净化社会;第四天是《金刚经》与福慧自在。

《金刚经》这部经非常深奥,也非常抽象,很不容易懂,也很不容易讲。要配合着我们实际生活来讲,是非常困难的。我这次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如果尝试失败,还请诸位原谅。

首先介绍《金刚经》,这部经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当高。佛法分成好几个层次,基础的佛法称为「人天乘佛法」,即是以人为标准、以生天的道德律为标准,或者是以「生为人间」的要求,以及「生为天界」的要求为基准。

「人天乘佛法」特别强调因果,即「如是因,而如是果」,是「有漏」、「有为」的,也是有目的的,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做什么事,必定会得到它的结果」,至于不为什么目的而做了什么事,是不是会得到结果呢?一样会得到结果。很多人做好事期望有好报,做坏事希望不得坏报,没有这样的事!所以,以人、天的标准来讲,都是「有为」的,「有为」就是有我的,以自我的利害为出发点,人间就是如此。

人间如此,那么天上呢?任何一个宗教都主张在人间修福报可升至天上,佛教也不例外。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出世的。很多人说佛教是「出世」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呢?出世就是逃避现实、厌离现实。我们的世间充满了烦恼、苦难和种种不合理的现象。生在人间是非常不幸的,即使最有福报的人降生人间,也并不是很舒服。所以,无论生在人间或天上都不究竟,都希望能脱离这个现实的世界,抵达佛家所谓的「涅槃」、「解脱」。但是光停留在这个层次,认为自己离开苦难就够了,至于其他人在苦难中怎样呢?不管他!这种「出世」,其实是「厌世」或「逃避现实」。

第三个层次是真正的入世,叫作「世出世」,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的束缚困扰。虽然也生活在我们的人间,也接受这世间的一切环境,但是心中没有烦恼、没有厌憎,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也正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大乘佛教就是要我们学习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即是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烦恼困扰,在世间没有自我的执着和自我的烦恼,就像《心经》中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即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来勘破、透视我们所处的「五蕴」世界,五蕴世界即是我们身、心所处的环境。从般若智慧的立场来看,五蕴世界是由因缘聚合而成的,只是暂时、临时、不断变化的,因缘聚则聚,因缘散则散。所以,不必把五蕴的身心或环境当作牢不可破、永恒不变的存在。遇到好的,不会兴奋过度,遇到坏的,也不必太难过;花开,自有花谢,冬尽,自有春来。环境、现象皆是无常的,好好坏坏皆不必太认真,这就叫看破、看透、看穿。能够这样,就是有智慧的人。《金刚经》的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是以智慧来帮助我们看清这世界是空的,既然一切是空的,我们还要执着些什么呢?

但是要知道,观念上可以「空」,可是事实上我们还在生活。而且,只有一部分的人有这样的观念,许多的人还没有这样的观念。即使有「空」的观念的人,说得到也不一定做得到,想得到也不一定能够实践。所以,如实修行是不容易的事。

众生不论听到佛法或没有听到佛法,都还在烦恼苦难之中,因此我们要在苦难中帮助所有苦难的人,使人人皆能得自在、得解脱。当到达那样的程度时,就是净土的显现、佛国的出现,这就是菩萨心、菩萨行,也就是《金刚经》的要旨。所以《金刚经》是诸佛经中最好、最高的经典。

一、《金刚经》的地位-诸经中之最高

(一)从有我的烦恼,到无我的解脱

凡是「有我」,一定不离烦恼。假如不把「我」考虑进去,烦恼就会离你而去,即得解脱。「我」是什么?很多人弄不清楚,以为有个真正存在的「我」,认为所谓的「我」,大概就是指我们的身体。事实上,我们仔细分析、考察一下,除了身体之外,还有心理层面的我、精神层面的我,那是非常抽象的,简单地说,就是「心理及超心理的活动」。

心理活动是什么?我们的身体从出生开始,就渐渐地在增加心理活动的频率。刚开始心里一无所有,懵懂、无知,然后自浑蒙中慢慢开始有学问、知识,有种种自己的、他人的,我们的、他们的,个人的、大家的,对的、不对的,有利的、无利的……等的想法、观念,这些都属于心理的活动。由于心理活动的表现,进一步就出现了超心理的精神层面。

精神的层面是什么呢?是从我们身心的行为而产生的影响力。说得更抽象一点,离开我们的身体以外,我们还有精神的生活,例如,此刻诸位在这里听讲便是一种精神生活。

很多人认为精神生活就是娱乐、艺术或思想,其实,这些都不出乎我们的心理活动。精神层面应该是更高于心理层面,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是非语言、文字、思想所能表达的,它只能意会,不能言宣。凡是能够以想象抵达的状态,还只是心理的层面,不是精神的层面。

所谓意会,也就是体会,只能发出:「啊,我感觉好美!感觉好伟大!」究竟伟大到什么程度?美到什么程度?无法说出,也无法形容,只知道感受如此,这就是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的我、心理层面的我,以及身体、肉体生活层面的我,都叫作「有我」。活在这个层次的我,可以说是通常的、世俗的,是高等动物的本能。

最近,我有一个徒弟离开了我,而且有他自己的发展。

好多信徒对我讲:「你的徒弟离开你,还把你另外的几个弟子也带走了。」

我说:「正常的。」

为什么?

母鸡生蛋,蛋孵成小鸡。小鸡找东西吃是母鸡教它的,吃完后,小鸡是否需要再生一个蛋给母鸡呢?不需要;小鸡需不需要告诉母鸡,这里有东西吃或那里有东西吃呢?不需要。现实的世界中「物性」就是这样子的,也就是说,物质的层面是这样子的。

小鸟孵化后,母鸟需要抓小虫喂它。喂饱,羽毛丰满,翅膀硬了,小鸟飞走,会不会找虫来喂老鸟?多半是不会的。听说有「乌鸦反哺」这样的事,我没见到过,只是有人这么说。

我们大部分的人只活在物质的层面上,还不到心理的层面,在心理的层面即有知识、学问、道德、伦理等观念出现,可以透过教育而完成;不过,透过教育而完成的伦理道德,在能做与不能做、应做或不应做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在印度的佛陀时代不许做的,到了中国、到了我们这个社会,非要你做不可,还是得做;古代的中国人不准许的,现代的中国人可能就没有禁忌了,也就是说,时代不同了。物质的环境、物性的层次,大家普遍都是共通的,但是心理的层次,却没有一定的公是、公非,没有绝对的对和错。这是由于文化背景、风俗地域的不同,伦理、道德的标准也就不一样。

从一个学佛人的立场来看,这一切的现象我都能接受。我看到人们在物质层面的活动,觉得是正常的;看到他们在心理层面的活动,也觉得是正常的。人家说这个人不道德,没有伦理观念,我都觉得是正常的,也都能接受。也可以说,对一个佛教徒而言,没有什么事是不能接受的。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

即使到了精神层面,也没有一定的公是、公非,因为其实这都是「我」的问题。哲学家讲理性、理念,以及最高的原则,但是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琳琅满目,不同的思潮和派别分庭抗礼,各自拥有不同的大师。每一个宗教都宣称自己的神是唯一、最高、最究竟、最好、最伟大、最根本的「神」。所以有一次,一位西方人问我:「师父,今天世界的宗教发生这么多的问题,如何能够解决?」

曾经,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发生战争。一直到现在,在中东,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发生战争;甚至两个伊斯兰教国家,伊拉克和伊朗,也争战不休。更奇怪的是,原本是一个国家,后来一分为二,成为伊拉克和科威特两个国家,也打个不停,都纷纷宣称「神--阿拉站在自己这一边」,对方那边是「假的阿拉」。

所以,从宗教的层面、精神的层面讲「我」,也都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凡是「有我」就有烦恼,不管是最低的物质层面、心理层面,乃至于精神层面。只要有我,就有烦恼,只有「无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金刚经》中的「无我」就是《心经》中的「五蕴皆空」,就是不把个人的存在当作永恒不变、最重要、最可贵;同时,也不要把环境中你、我、他的存在当成永恒不变的。如果能有这种认识,对自己的问题就不会放在心上,对于他人带给你的烦恼,也就不会看得太严重。

没有一件事是实在不变的,一切的事皆如同花开、花谢。花尚未开的时候,是不是一定开得出花来?不一定。许多花尚未开放就已雕谢,许多的果实尚未成熟便已坏去。任何一件事皆是因缘所生,也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是真的、是我的,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皆然。

但是大多数人都以为精神层面是最高的,所以许多哲学家为了他的思想、观念拚命与人争,认为「人可以死,但是思想一定得坚持到底」,这就是「有我」,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站在佛法的立场来看,今天的思想很好,可以给人用;到了明天,当自己有更好的思想观念出现,就用来取代昨天的;如果别人的思想观念更好,那就用来取代我的。如果能有这样的想法,才是「无我」。但是,许多哲学家为了争论思想上的「真」,至死方休,甚至延至徒子徒孙仍争个不休,所争的无非我所「见」,这都是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问题。争,即有烦恼,如果懂得《金刚经》,就能无争,也就能解脱。但是无争,是不是就是一个失败主义者呢?不是!而是不坚持己见,不认为自己一定是最好,最高明的。

(二)从现实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现实的生命虽然是假的,但仍是非常可贵的。因为,若没有假的现实,我们不可能知道真的究竟。真的究竟是什么?真的究竟就是「空」。「空」是什么?空是绝对的存在。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会被破坏,只有一样东西不会被破坏,那就是「空」。

空的意思有二:一是空间,一是什么也没有,即「空无」。佛法里所讲的空,不是「空无」的空,而是「空间」的空。

「空间」存在于什么地方?存在于「我」与「我」之间-你我之间有空间,细胞与细胞之间有空间,原子与质子,乃至最小的物质与物质之间都有空间。空间本身能形成「有」的存在。如果没有空间的活动余地,世间的现象就会变成一片死寂、暮气沉沉,因为有空间,所以有回旋的余地。

因此,佛法讲的「空」,不是空无的空,而是空间的空,也才是《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色的意思就是「物质」,物质现象的存在皆在空间之中,世间的现象就是幻起幻灭,从现实的生命,从你、我、他的活动,我们可以认知到究竟的存在是什么。

究竟的存在,就是无我的解脱。解脱以后的无我,必须给它一个假的名字,还是叫「我」,那是一个没有执着的我,但其功德、智慧、悲愿仍是存在的。存在于哪里呢?哪个地方有佛法的功能,就是佛的慈悲、佛的法身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有相」这个「相」是什么?《金刚经》中提到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环绕我们环境的社会现象。什么叫作「社会」?凡是人和人的关系、组织,以及彼此的互通有无,就叫「社会」。

我们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加上环绕周遭的社会现象,就形成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寿者相是什么?并不是胡子很长、头发很白就称为「寿者相」。寿者相是「时间相」的意思,是生命在时间过程中所做的活动。而生命的活动是在社会之中进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是你、我,以及由许多的你与许多的我,加起来形成的众生。《金刚经》提及的「众生」,主要是指人,许多人生活在一起就叫作众生的环境。

然而这些有你、有我、有环境的存在,都是「虚妄相」,因为这些都是经常在变异更动的。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意思,是暂时的、临时的,跟演戏一样,演什么戏就扮什么角色,这角色不是永恒不变的。

我现在请问诸位,今天我是主讲人,诸位是听众,然而,刚刚主持人在台上讲时,我却只是台下听众的一员,我现在在台上,等一下我下台,换另一位上台,譬如司仪,那么我就变成听众,他是主角;所以是互为宾主的,没有一定的立场,主角与配角经常在互动、在替换。又譬如,一对夫妻,两人在家中究竟谁是主人?不一定,有的时候太太是主人,有的时候先生是主人。如果总是太太或先生当主人,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有问题。必须互为宾主,也就是为什么夫妻相处必须相敬如宾-即是「你将我当贵宾,我也将你当贵宾」,如此,才能相处得好。如果老是认为自己是贵宾,自己是主人,一定有问题。

凡是有我,便烦恼无比,付出多少,就想回收多少,甚至想连本带利的回收。付出一块钱,则期待下个月回收一块一毛,拥有一毛的利息。付出一块,如果下个月仍回收一块,心里便想:「啊,倒楣透了!投资错了。」如果投资一块钱,回收两毛钱,便觉得蚀本了,很烦恼。 首页123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