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成唯识论疏翼 序言

发布时间:2023-09-07 10:22:49作者:结缘网

  序言

  吕新国

\

  人类一直在追求幸福,可追来追去,却连什么是幸福似乎也越来越迷惘了。只有释迦牟尼佛的证悟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为尘世众生留下了丰富深邃的宝贵教诲,其中的唯识精义是三转*轮的中道了义教法,是其一生言教所有深密意趣的通解之匙。

  唯识无境,是说并没有一个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那只不过是人们的颠倒妄想而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此人们才有可能掌握改造一切的枢纽,从而获得彻底解脱。此唯识义,虽贯穿于释迦佛所有经教之中,但明确形成严整的理论体系,则是在五世纪时,由圣者无着启请慈氏菩萨,慈氏菩萨则依据《解深密经》「慈氏品」中释迦佛所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的基本原理,开展出百卷《瑜伽师地论》和《慈氏五颂》,无着、世亲等诸大论师又依教弘传,形成大乘瑜伽行派,造成了印度大乘佛教最为壮丽的鼎盛时代。

  玄奘法师赴印求法,亲承嫡传,回国之后,集唯识学说之大成,糅译而出《成唯识论》,以其透彻的思想、严谨的结构、博大的体系、精微的分析而激越贤哲,法益九州,促成了中国佛教发展最辉煌的大唐盛期。

  为承续先贤,继千古绝学,明确圣教真义,以利今人学修,韩镜清老师投入了毕生精力。韩老上中学时皈依三宝,适逢国内外学界唯识热潮,遂为佛学之博大精深所吸引,尤为仰慕玄奘大师但求真理不惜身命的精神。一九三二年考进北大哲学系后,矢志继承奘师未竟之业,续译唯识经典,完善经论体系。在汤用彤、周叔迦等师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学语梵藏,对照校勘,深研细磨,精心准备。然世事无常,沧海桑田,酬愿之途竟在壮年被迫中断近三十年,及至七七年要求病退,从此闭门不出,专心《成论》诸本注疏,进行校勘、补正、增译和注释,以精确其义,显发本旨。十年间积累卡片数十箱,又用五年时间梳理成文,终于九二年完成《成唯识论疏翼》一书,对前人的唯识研究成果作了进一步的系统和完善。

  之后,韩老立刻转向实现从藏文大藏补充汉典的夙愿,至今已译出围绕《慈氏五颂》的释论和因明著作等六十余部,配合奘师已译的《瑜伽》大论等,一个完整包括唯识学、三性学和慧度学的慈氏学体系在汉文里便可初具规模。

  在翻译经论的同时,韩老于九三年开始《摄论》讲座,培育后学。在翻译与讲习过程中,韩老渐渐觉得先前译师们合二为一的两个「识」字(了别识,辨别识),还要分译才能把更精微更深密的唯识本义揭示出来。了别识是指依他起法,唯识只能是唯了别识;而辨别识则指在根境相触时生起的认识作用,需要分层次地细究佛陀各种讲法的委曲用意,才能深入理解其在唯识理论中的核心作用。

  韩老特别强调,全部佛法都是在讲能相,否定所相,整个修习过程就是一个认识唯能无所的过程。能遍计心是转染成净的枢纽,处处要在能上下功夫,时时只在因上做文章;而所遍计都是我,都是要彻底拋弃的自性,真正把所空掉之时,能也自然无法独存,便可达到能所双泯之境。

  韩老又力倡三性,认为大乘佛学之核心,相应三法印之根本,究竟圆满地发挥了佛学中道义,清晰明确地解释了所有佛说的甚深意趣,是我们闻思经论和指导修行的明灯。只要不增益遍计所执性,就是不损减圆成实性,这样不执两边,就能实证真如从而如实观见依他起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