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钟声》新版自序
佛法的基本精神是大慈大悲,平等普度众生出苦脱厄,佛法的目标是人人成佛,方法是由戒入定,从定生慧,观照内明,见性成佛。经云一阐提人亦可成佛,又云众生皆有佛性,又说放下屠刀...一念嗔恚火,能烧无量劫善根
生而为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己意或被他人损害,于是自然会生气。这心头火就是佛教讲的“嗔心”。这种愤怒、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会使人们身心产生热...无门直指 第三十节 公案
第三十节 公 案佛果曰:大凡参禅问道,明究自己。不见赵州举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又不见云门道:如今禅和子三个五个聚头,喃喃地便道:这个是上才语句。那个是就身处打出语。不...论开顶之窍穴
论开顶之窍穴陈士东 近来社会人士谈及颇哇法,有严重走偏之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则会使大法蒙尘,于修学者不利,这是我写下此文之目的。 薛俊英先生在《开顶—囟门与百会...论智顗的“一念心”
论智顗的“一念心” 陈坚 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p. 127 提要 “一念心”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佛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何为“一念心”?学界以往...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
...般若与禅定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这不仅由于禅定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戒、定、慧三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还因为由此而产生的解脱智慧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关键所在,最主要的是因...论智顗的“一念”范畴
论智顗的“一念”范畴魏德东 内容提要:在智顗的理论体系中,“一念”范畴具有核心地位。本文认为,智顗的“一念”是众生的日常意识,是识心妄念。“一念”与万法的关系是互具,它既不...明教契嵩的《中庸解》
明教契嵩的《中庸解》韩焕忠 明教契嵩以自设宾主的方式,着《中庸解》五篇,其意虽有取于《礼记·中庸》,但并非为了疏通儒家经义,而是将“中庸”解释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格、一种高妙...藏文佛典导论
藏文佛典导论陈士强 我国的西藏,古称“吐蕃”,它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公元七世纪开始的。七世纪前半叶,以松赞干布(约617—650)为赞普(首领)的雅隆(今西藏山南地区)农牧部落联盟,兼...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