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赞誉的阿弥陀佛
佛教界自古就流传一句话: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于此我们要补充一句:不念无量寿经,不知弥陀伟大!
《无量寿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三部经典之一,另两部为《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
此经又被尊为‘净土第一经’,因它乃净土三经之中心。又佛宣称,在他此次的度生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总共一万二千年)中,此经乃最后才灭的经,亦即一切经法都灭了,尚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缘之人。由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及影响之远了!
就在这部震古烁今的经典里,佛很详细的叙述阿弥陀佛如何由人成佛,以及如何创造极乐世界的伟大事迹。
那是在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是在世自在王佛住世的时代。当时有一国王,即妙喜国的世饶王,常去听佛讲经说法,听了以后,不但欢喜,而且理解,随即发起无上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舍弃国家、王位,皈投在世自在王佛座前,出家为僧,法号叫做法藏比丘。
这位法藏比丘,卓而不群,胸怀大志,人家顶多为社会、为国家或为民族著想而已,而他却是为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著想。他眼见芸芸众生,业障深重,福慧浅薄,加之生命又很短促,即使发心修道,也是障道的恶缘多,助道的善缘少,甭说成佛,就是想跳出三界,脱离六道轮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时常都在心中想:要如何才能帮助这些众生脱离茫茫苦海?如何才能使众生早日成佛?
类似问题,终日缠绕心头,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那就是: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以便吸引十方无量众生的注目;并要建立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以便一切众生都乐意往生;同时还要有一个绝妙的修行法门,以便十方众生万修万人去。
答案是找到了,但不知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十方都赞誉的佛?和哪一种国土最美好?哪一种法门最微妙?于是他去请教老师世自在王佛,他向佛禀白:‘我想成佛,乃想成为一位超越十方一切诸佛的佛!同时希望我将来的佛国,也是一个超越十方诸佛刹土的净土!请问像我这样的心愿能实现吗?’
听了这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心声,世自在王佛对他说:‘譬如一望无际的海水,如果有人用斗去量,经过很多劫的长时间,海水尚且可以量尽。只要人的意志坚定,至心求道,加上不断的努力,就连成佛都不成问题,还有什么心愿不能兑现的呢?’
佛的话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于是他跪在佛面前:‘请佛慈悲垂示十方诸佛美好的净土,以及庄严净土之法,我听了一定如教修行。’
佛感其至诚,就为他详细的开示各种的修行方法,并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境界。不仅如此,还以不思议自在神力,将所说的诸佛刹土,一一的展现在他的面前,让他清清楚楚的亲眼目睹,身历其境。
资质超卓、绝顶聪明的法藏比丘,即将所见到的诸佛刹土,选其‘胜’而舍其‘劣’,发现其中西方净土,最为殊胜,于是决定在西方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又将所听到的各种修行方法,舍其‘难’而选其‘易’,发现其中持名念佛一法,第一方便,于是决定以之作为自己将来普度众生的无上法宝。
这样的精挑细选,去芜存菁,再加上自己的精心设计,总共经历了五劫长的时间,才完成构思其心目中的集十方佛国之美好于一身的绝妙净土。
在这五劫的长时中,他一面构思,一面修行,同时还集结了许多庄严其净土和帮助一切众生修证佛果的大愿。
此时他又回去见佛,向佛作一个修行的报告。他禀告佛:‘我已成功构思我的美妙净土!同时也已成功清净之行了!’
由他后面的这一句话,证明他此时已修到心不起分别、已证入无所执的清净境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以清净心为因,将来所证的果报国土,一定也庄严、清净。
佛见他修行已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就无限欣喜的吩咐他道:‘你现在可以具体的宣布,你那普令一切众生皆大欢喜的大愿了!’
于是法藏比丘即在佛前,在大众之中,发下他那冠绝古今、脍炙人口的四十八大愿:
一、国无恶道愿 二、不堕恶趣愿
三、身悉金色愿 四、三十二相愿
五、身无差别愿 六、宿命通愿
七、天眼通愿 八、天耳通愿
九、他心通愿 十、神足通愿
十一、遍供诸佛愿 十二、定成正觉愿
十三、光明无量愿 十四、触光安乐愿
十五、寿命无量愿 十六、声闻无数愿
十七、诸佛称叹愿 十八、十念必生愿
十九、闻名发心愿 二十、临终接引愿
二一、悔过得生愿 二二、国无女人愿
二三、厌女转男愿 二四、莲花化生愿
二五、天人礼敬愿 二六、闻名得福愿
二七、修殊胜行愿 二八、国无不善愿
二九、住正定聚愿 三十、乐如漏尽愿
三一、不贪计身愿 三二、那罗延身愿
三三、光明慧辩愿 三四、善谈法要愿
三五、一生补处愿 三六、教化随意愿
三七、衣食自至愿 三八、应念受供愿
三九、庄严无尽愿 四十、无量色树愿
四一、树现佛刹愿 四二、彻照十方愿
四三、宝香普熏愿 四四、普等三昧愿
四五、定中供佛愿 四六、获陀罗尼愿
四七、闻名得忍愿 四八、现证不退愿
他的愿,愿愿庄严净土,愿愿济度众生。并在每发一愿之后皆说:‘若不尔者,誓不成佛。’这是展现他誓要每一愿皆兑现的决心。
他这样是踏著古来诸佛的步伐前进。古来诸佛,无不先立大愿,后依愿起行。因为:立大愿是立大志,立了大志才有大行,有了大行才会有大成就,当愿行圆满之日,即是成佛之时。
职是之故,法藏比丘在发愿后,对修行更加精进,生生世世,不管生在何处,也不管是何身分,他都一本初衷,勇猛精进地修行,常以四事(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供养一切诸佛和众生,并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福慧双修。他就是这样的在无央数劫的长时中,成功的积累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今天,法藏比丘已经‘愿行圆满’而成佛了!据《阿弥陀经》说,他成佛以来,已有十劫,佛号‘阿弥陀’,其美妙绝伦的国土名‘极乐’,地点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离此十万亿佛土。
法藏比丘在未成佛以前,便已是一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誓给一切众生安乐,愿拔一切众生痛苦的最伟大人物!成佛之后,更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所以他所成就的国土,为一切往生者提供最完善的生活环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场,和他亲自教导众生修行,使人人都能一生成佛;尤其他的万德洪名,能令闻者、念者,无不获得绝大利益!
盖‘阿弥陀’三字,乃‘无量’之义,他的寿命、光明、智慧、功德、神通、道力、慈悲、相好......等等,无一不无量,故我们可以称他为‘无量寿佛’,也可以称他为‘无量光佛’。
实际上,十方三世诸佛,哪一位不也是样样皆无量呢?可见‘阿弥陀’这一个称号,也是十方诸佛的德号,念‘阿弥陀佛’,即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即一切啊!
根据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说法,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摄法身愿(包括第13、15、17三愿);二、摄净土愿(包括第42、43两愿);三、摄众生愿(包括其余之四十三愿)。从比例上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摄受众生’才是四十八愿的主要内容,此亦显示,阿弥陀佛发愿要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目的是为了救度众生,他要一切众生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人人都跟他一样,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样样皆无量、圆满。
世人由佛这种伟大的‘愿’,而认识到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是一切众生的救度者,故此人人皆以无比虔诚的心,敬仰他、皈依他,希望能得到他伟大的愿力加持,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所以佛教界还流传著一句‘家家弥陀佛’的话,那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念‘阿弥陀佛’的意思,由此亦可见世人对其崇拜敬仰之一斑。
也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对众生的关注太广了,对世人的慈悲太切了,所以古德有偈赞曰: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站在理(体)上讲,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佛与佛的道法既平等,则其果位亦平等,我们切不可妄生分别心,以为佛位有等级之别,那就大错特错了;但站在事(相)上言,阿弥陀佛九品度众生,与众生所结的缘最深最广,胜过十方诸佛,又他的极乐世界,广博庄严,超越十方诸佛净土,的的确确阿弥陀第一啊!
阿弥陀佛的伟大,就连十方诸佛亦都同声赞扬,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在《无量寿经》里说: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说: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你看,佛不但放光利乐一切有情,还‘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啊!你能不死心塌地的皈依他吗?
我们今天既知阿弥陀佛放光注照一切众生,摄取不舍一切念佛众生,相应的,就应该时时忆佛念佛,以便我们的心与佛的心,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这正如阳光虽然普照大地,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但也要您决心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方能接触到它的光明和温暖一样。
此外,阿弥陀佛,由人成佛,创造世界,其事迹还给世人带来几个非常明晰的讯息:
1、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皆可成佛。阿弥陀佛由人修行成佛,便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2、十方佛国净土,是可以随人的心力、愿力而创造的,正如《维摩经》所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3、法藏比丘既可凭其愿力功德成就极乐世界和普度众生,而我们也可藉著忆佛念佛的愿力功德,往生西方,见佛成佛。
这样的讯息,才是全人类的真正福音啊!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