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简介

中国净土教的大成者、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出生于隋朝大业九年(六一三),往生于唐朝永隆二年(六八一),春秋六十九。亦既隋炀帝之时出生,历经唐之高祖、太宗的时代,而于高宗之时代往生。其...
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简介

念佛法要(民国印光圣量大师文

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以来业障深重,非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求生决定现生得生,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
念佛法要(民国印光圣量大师文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三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三)问:地藏经云‘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发愿早成佛道,广度罪辈,令使无余’,地藏菩萨未出家时,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以上二愿...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十三

本愿念佛讲话-第四讲(一)

本愿念佛讲话-第四讲(一)圣苏法师第四讲答 疑 (之一)(11月 9日下午)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是最能够震撼人心的。从楼下上来,听到这么多人嘹亮的...
本愿念佛讲话-第四讲(一)

《中论要解》第二卷--观本际

《中论要解》第二卷--观本际品第十一中论要解 作者:释智谕观本际品第十一所谓本际,是言众生生死,有根本有开始,谓之本际。佛说众生生死无本际,系明华竟空义,外人却以[众生生死无本际]反...
《中论要解》第二卷--观本际

龙树六论本颂(十四)

龙树六论本颂(十四)偈言:若所量之物 待量而得成 是则所量成 待量然后成此偈明何义。若所量物待量而成。是则以量成彼所量。何以故。所成非成量成所量。又复有义。偈言:若物无量成 是则...
龙树六论本颂(十四)

净土生无生论(十七)

净土生无生论(十七)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若众生等者吴兴曰以证验修则念佛之心不可单约事相而解念存三观佛具三身心破三惑无生忍位方可入焉此本大势至菩萨所证...
净土生无生论(十七)

正信的佛教(15)

§佛教对于中国的贡献是甚么?一些思想偏狭的儒家学者,直到今天,尚在闭起两眼,力竭声嘶地大骂佛教, 其实,到了今天的中国文化之中,除了最近进口的舶来品之外,几乎已很少不曾掺 入了佛教的...
正信的佛教(15)

净土探究(十五)

八、他心悉知愿综观人类及三乘修行者的‘心通’境界本愿是大菩萨的他心通境界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没有他心通,不能够以他心通,知道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
净土探究(十五)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

(“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这三句话都是佛之知见。所以印光大师极赞《要解》说,纵世尊亲作也不能过之。)第一句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什么叫方便呢?通俗说...
《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
  • 首页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尾页
  • 共 164 页
  •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