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妙法莲华经第七品浅释

发布时间:2023-10-18 08:29:48作者:结缘网

  妙法莲华经分为七卷,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序品第一至安乐行品第十四)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从地涌出品第十五至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本品叙述无量无边大菩萨,住在下方世界虚空中,他们从地下涌出。为什么?因为要供养妙法莲华经,要护持妙法莲华经的缘故。这些法身大土在往昔时,曾经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现在他们都来弘扬妙法莲华经。

  下面是法华经第七卷的原文及讲解:

  【法华经原文】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 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

  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静水翻译法华经原文】

  佛告诉比丘们说:大通智胜佛寿命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这尊佛当初坐在道场,破了魔王派来的魔军,即将成佛的时候,可是却没成,所以也不讲佛法。这样过了一小劫还是没成,以至过了十小劫,还是没成佛,还是没讲法。就在道场盘着双腿一直打坐,就是<结跏趺坐>,身心不动。

  这期间,忉利天的天人们,首先为大通智胜佛在菩提树下安放了一个师子座,高一由旬。他们心里想:佛坐在这个座上就能成佛了。

  大通智胜佛刚坐到这个坐儿上,这时各个梵天王就撒下很多天花,降落在佛座方圆百由旬的地方,香风不时吹来,把枯萎的花吹去,又降下新花。就这样供养佛满十小劫,一直到佛灭度,始终这样散花供养。

  四王天的天人们为供养佛,始终敲着天鼓,其余各天的天人也都演奏音乐和舞蹈。就这样供养佛满十小劫,到佛灭度一直是这样。

  佛接着对法会大众说,各位比丘,大通智胜佛破了一切魔军以后,整整过了十小劫才成佛!才开始讲佛法。

  【憨山大师的讲解——静水翻译】

  佛告诸比丘(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是说大通智胜佛从法身变现为应化身的过程。

  佛寿五百万亿那由他劫----这是特意举出大通智胜佛应化到世间的缘一共有多长时间。

  说本坐道场----是说从法身变为应化身的开始。

  垂得菩提----因为每一尊佛出兴于世,都必须示现刚刚成道。(垂:就是将要)

  有人说:大通智胜佛成佛既然是示现,那就不必再一次成佛了,就可以直接讲法了,可是佛法却不现前,这是什么意思? 回答说:这就是佛还没开始讲法,是要等待时机,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讲法。

妙法莲华经第七品浅释

  佛的法身就象虚空,随缘显现的功能就象水中现月。众生心水如果清净,那么佛的影儿就会显现在众生心的水中。华严经说:毗卢遮那在一切众生的肉身中成佛。所以知道----佛本身没有身,而是以众生为身。

  现在大通智胜佛有应,可是众生无感,所以大通智胜佛虽然马上就要成道了,可还不最后成,佛法就不能往出讲,这正是因为众生的心还没具备接受佛法的条件,所以又过了十小劫,这就是在等待时机。

  结加趺坐身心不动----是入了<刹那际三昧>,就是序品中说的<无量义处三昧>。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是等了四十年才讲了法华经,这时间难道还算长吗?

  忉利诸天先在菩提树下敷座以待----是表示佛虽然不离菩提树下,可是却能到处去应化。

  适坐此座则诸天雨华作乐乃至灭度----是表示:佛出现在世间,始终都是在<刹那际三昧>当中的。

  序品中,释迦牟尼佛、日月灯明佛,都是在两个眼眉中间放光,在佛光中把<诸佛应化灭度、菩萨精进修行、众生六道轮回>等等,圆满地显现出来。 这是法华经中第一次把诸法实相、佛的知见、法身、佛性,到底是什么样,真真切切地演示出来! 但这些大众会认为:那只不过是光中的景象罢了,会以为不是真实的。

  而这品中,大通智胜佛没有示现放光,却把序品里光中看到的所有的实事儿,直截了当地就显现出来了,而且显现的是整个十方法界,并不单单是东方世界。 这是法华经中第二次把诸法实相、佛的知见、法身、佛性,到底是什么样,真真切切地演示出来! 大众所见到的一切----就是诸法实相、就是佛的知见、就是众生的法身、就是众生的佛性!

  过十小劫佛法现前乃得菩提----这是时机到了,众生有感、佛有应,感应道交,可以讲佛法了,所以佛法现前了。这正是:心和境融而为一,没有相对概念的时候。

  古代大德说:如果要让众生懂得佛性的真正含义,就应当观察时机是否成熟。所以我们知道:佛想要说佛的智慧,是要等待众生的根基成熟的,时机不成熟是不能硬说的!

  附:【憨山大师讲解的原文】

妙法莲华经第七品浅释

  ◎佛告诸比丘(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言大通智胜佛从法垂应之迹也。佛寿五百万亿那由他劫,特举应缘之迹耳。言本坐道场,则出真兆圣应现之始也。垂得菩提,以佛佛出现,必示初成正觉,故云垂得,垂者将也。

  问曰:佛既示现不必更得,而云垂得菩提佛法不现者何耶?

  答:此待机也。所谓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华严经云:毗卢遮那,于一切众生身中,成等正觉,是知佛本非身,以众生为身。今大通智佛有应无感,故垂得菩提,而佛法不现在前,正以众生心器未净,故十小劫以待时耳。

妙法莲华经第七品浅释

  结加趺坐身心不动者,所谓正入刹那际三昧,即首言无量义处三昧也。今释尊应身待四十年,岂为久耶?

  忉利诸天先就菩提树下敷座以待者,正显不离菩提树下而遍应也。

  适坐此座则诸天雨华作乐乃至灭度者,显佛出现始终不起刹那际三昧也。

  序品光中圆现诸佛始终,将谓光中之境耳。今则直显此经皆说光中之实事也。

  过十小劫佛法现前乃得菩提者,机感契会心境绝待之时也。

  古云若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是知今说佛慧因缘,要待机缘契会,非时不敢强说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