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教僧人用斋时什么要心存五观

发布时间:2019-07-02 17:30:32作者:心经结缘网

佛教僧人用斋时什么要心存五观

邯郸学步

对佛教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佛教僧人把叫吃饭称为“用斋”。这斋饭当然是以素食为主,而僧人用餐的地方叫“斋常”或“五观堂”。为什么要叫“五观堂”呢?就是说僧人们在用餐前首先要诵经,然后在用餐的过程中,心里面还要时时观想五件事。

世人不了解真像,总是以为出家人好吃懒做,只图安逸享受。这一方面是别有用心的人借此污陷出家人,另一方面也存在其它教派的人为了抬高自己的信仰而打压贬低别人的现象。

佛教僧人用斋时什么要心存五观

每个人活着都离不开饮食,但是目的却并不相同,普通人但求温饱,有钱的人则是追求味觉上的享受。佛门弟子过去提倡家禅并重,自食其力,百丈怀海禅师就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行为准则。

学步桥

解放后进行土改运动,寺院田地多数被充公分给农民,农禅并重也就名存实亡了。除了偏远山区的寺院还有少部分地耕种,处在城镇的寺院只能靠信众供养来维持生活。虽然不事耕种,但他们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用餐时一定要心存五观以自励自省: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佛门中向来就有“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的训诫,意在警示大家一定要明白五观的重要性,以此来对治贪嗔痴三毒的染污。佛家的五观分别是: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要观想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获,人力、物力、汗水的付出有多少?而且是施主们为了广修福田,省吃俭用拿来供养三宝,对于这来之不易的粮食,一定要倍加珍惜。

水月观音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审视、省察自己的道德学问,日常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没有资格接受这份供养。由是内心产生大惭愧,激发勇猛精进的信念。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一念才动,万境森罗;心思方生,百万障门开。思忖日常之中,举心动念,无非是过。要时时提防、调御,让心远离一切过失,如同牧牛人执鞭而视,勿令毁犯苗稼。所有的是非、过失,皆由一个“贪”主导,要让这颗本真的心,远离贪念的执染。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佛门通常都把饮食称为“药食”,药可治病,药食是为了延续生命,其理非殊。良药苦口,但是为了病能痊愈,必须要吃。为了不让身体枯竭而亡,要借假修真,完成道业,因此服用药食。如此观想,自然对饮食也就没有了好坏、美味与否的分别。

赵州桥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这一句是承先启后,以四观正确思维后,心里面对饮食的概念已经完全明了,我们的身体需要养活,才精力深入经藏,才能如法禅修,才能完成我们孜孜以求的觉悟,因此我们才能够接受这饮食的供养。

佛家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首偈语就是警示佛门弟子,虚度光阴,虚耗施主供养的因果报应。

霞光

现在国家提倡勤俭节约,推行光盘行动。其实佛门弟子二千多年来一直秉承着这个传统,他们用斋结束后,钵和碗都要用开水冲涮一遍再喝掉。在寺院斋堂里,僧人用过斋后的碗里不会有半粒米或菜,他们惜粮如命的精神,值得世人学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