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二十七

发布时间:2019-06-04 16:51:02作者:心经结缘网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二十七    碣九

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来集注

九斋日(出释氏要览并四天王经)

斋犹戒也过中不食为斋谓外道有以终日不食为戒者世间之人又有饮食无度放逸自恣者皆不得中道佛令比丘日中一食清净自活端肃身心安禅入道以为修行之常法本无月日之数今言正五九之三月及每月之六日为九斋日者以天帝释及四天王等于此月日察人善恶人当食素持斋以修善福此亦如来随机摄化善巧方便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兼举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一正月】天帝释以大宝镜正月照南赡部洲而察人之善恶也又北方毗沙门天王巡察四洲正月在南洲亦如镜之所照故南洲人宜于此月食素持斋修善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毗沙门华言多闻四洲者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二五月】天帝释以大宝镜从正月照南赡部洲二月照西瞿耶尼三月照北郁单越四月照东弗于逮至五月复照此洲而察人之善恶也北方毗沙门天王巡察四洲五月至南洲亦如镜之所照故此洲之人宜于此月食素持斋修善也(梵语瞿耶尼华言牛货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梵语弗于逮华言胜)。

【三九月】天帝释以大宝镜从五月照南赡部洲而六月七月八月次第轮照察余之三洲至九月复照此洲而察人之善恶也北方毗沙门天王巡察四洲亦如镜之所照故此洲之人宜于此月食素持斋修善也(已上为年三长斋月)。

【四每月初八日】天帝释来四天王各治一方至此日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人于此日宜加修善是名斋日。

【五每月十四日】此日四天王遣四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人于此日宜加修善是名斋日。

【六每月十五日】此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有慈孝父母恭敬三宝及尊事长上并修六度等行者诸天相庆则降善锡福注禄增算如不修善持斋惟造恶业诸天忧戚降以不祥减禄除算人于此日宜加修善是名斋日(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七每月二十三日】此日四天王遣辅臣观察与初八日同。

【八每月二十九日】此日四天王遣太子观察与十四日同。

【九每月三十日】此日四天王躬自按行观察与十五日同(已上为六斋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令彼枝条随时荣枯时虽微细固不可见以节气华实之类故知有时是故执时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执方】方即方所谓方论师计东西南北四方皆能生人人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盖谓尽虚空界无不是方是所一切人物或生或死不离方所故执方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

【三执微尘】微尘极细之尘也谓路伽耶论师计色心等法皆从极细所生谓四大极细是常能生粗色虽是极微而体实有以世间粗物无常极微之因不坏是故执极微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梵语路伽耶华言顺世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执空】空即虚空谓口力论师执虚空为万物因以为从空生风从风生火从火生暖暖生水水生冻冻坚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没还归虚空是故执空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五谷者禾麻黍菽麦也)。

【五执大种】谓顺世外道执地水火风四大种子是能生万物之因以为世间万物从四大生灭后还归四大如身根坚相是地湿相是水热相是火动相是风乃知身与万物不离四大是故执四大种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

【六执神我】神我者外道执第八藏识为神我也谓迦毗罗外道论二十五谛之主以为冥初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五尘从五尘生地水火风空五大从五大生眼耳鼻舌身意手足口大遗小遗十一根并神我共成二十五谛以前二十四谛从神我而生依神我为主谓神我常觉明了安处其中常住不坏摄受诸法是故执神我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谓其头如金色尝作僧佉论者是也冥初者又曰冥谛谓外道能观八万劫事八万劫前则冥然不见故也觉者即知觉也我心者即外道我慢之心也)。

【七执胜妙】胜妙者谓那罗延天最胜最妙也盖韦陀论师执那罗延天能生四姓谓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生毗舍两脚生首陀盖那罗延脐中生大莲花莲花之上生梵天梵天能生万物乃以此天是梵天之主最胜最妙是故执此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梵语那罗延华言钩锁力又云坚固梵语韦陀华言智论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刹帝利华言田主即王种也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八执自在天】自在天者即色究竟天三千世界之主也此涂灰外道并诸婆罗门共执自在天是万物之因谓此天有四德一体实二遍三常四能生诸法又计此天有三身一者法身谓体常周遍量同虚空能生万物二受用身谓在色天之上三变化身谓随形六道教化众生是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色究竟天即色界第十八天也涂灰者谓以灰涂身而为苦行因而名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九执大梵天】大梵天色界初禅天也即韦陀论师所执那罗延天能生四姓又从脐中生大莲花莲花之上有梵天祖翁梵天能生一切有命无命之物是故执此天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盘因也(祖翁者谓梵天是万物之祖也)。

九种转变(出楞伽经)

转即运动变即改易此是外道妄计形相等九种各有迁变之不一也盖外道不了法从缘生本无自性一切境界起灭唯心而妄计有无遂成邪执如来恐诸末世众生堕斯等见故于楞伽会上对大慧菩萨说此九种邪计之相也(梵语楞伽华言不可往)。

【一形处转变】形处即四大诸根形质之处也外道见其形质随时变异衰谢不常遂计为转变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相转变】相即诸法生灭之相外道见念念之间生住灭相迁流不停遂计为转变也。

【三因转变】因即所作之因也外道见一切所作之因渐渐成熟熟必感果展转相因遂计为转变也。

【四成转变】成即所成之果也外道见果藉因成成必有坏因是相仍遂计为转变也。

【五见转变】眼能观色曰见外道以见能随物迁改未曾暂停遂计为转变也。

【六性转变】性即根性外道计自性随业流转生生不息无有穷尽遂计为转变也。

【七缘分明转变】缘即一切事缘分明者见处明了也外道见一切因缘之事分明晓了皆从变灭遂计为转变也。

【八所作分明转变】所作即一切造作也外道见世间诸所作为分明晓了生灭不定遂计为转变也。

【九事转变】事即有为之世事也外道见诸世事迁换无常新新不住遂计为转变也。

鬼分九类(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赡部洲南边直下深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都纵广之量亦尔其处有三种鬼一者无财二者少财三者多财无财复有三种一者炬口二者针口三者臭口少财亦有三种一者针毛二者臭毛三者瘿鬼多财亦有三种一者希祠二者希弃三者大势合之而有九类也(梵语赡部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琰魔华言静息梵语逾缮那即由旬华言限量)。

【一炬口鬼】谓此鬼口中常吐猛焰炽然不息身如被燎多罗树形盖其因中极悭故招如是苦果也(梵语多罗华言岸形如此方棕榈树也)。

【二针口鬼】谓此鬼腹大量如山谷咽如针孔虽见种种上妙饮食不能吞咽饥渴难忍也。

【三臭口鬼】谓此鬼口中恒出极恶腐烂臭气过于粪秽恶气自薰恒空呕逆设遇饮食亦不能受常被饥渴所恼也(已上三类无财鬼也)。

【四针毛鬼】谓此鬼身毛坚刚铦利不可附近内钻自体外射他身如鹿中箭毒脪(香靳切)狂走苦痛难忍时逢不净少济饥渴也(毒脪者毒气脪痛也)。

【五臭毛鬼】谓此鬼身毛臭过粪秽熏烂饥骨蒸坌(蒲闷切)肠腹冲喉变呕荼毒难忍攫(厥缚切)体?毛伤裂皮肤转加剧苦时逢不净少济饥渴也。

【六瘿鬼】谓此鬼由恶业故于咽上而生大瘿犹如痈肿热脪酸疼更相?(普碑切)?(子礼切手搦也)臭脓涌出争共取食少得充饥也(已上三种少财鬼也)。

【七希祀鬼】谓此鬼恒时向祠祀中飨受他祭能历异方如鸟凌空往还无碍盖由先世积集赀财心常悭吝不能布施故生此鬼中又由先世预起希望谓我若命终诸子孙等必常祀我资具饮食故为此鬼住本舍边便秽等处希望子孙追念以时祭祀也。

【八希弃鬼】谓此鬼时常希望他人所弃吐残等物用充其食由彼宿生悭吝是以于有饮食之处或见秽物或复见空或乐净物而又见秽此类之鬼随其宿业厚薄不同所求之食或得丰饶也。

【九大势鬼】谓诸药义及逻刹娑恭畔茶等或依树林或住灵庙或居山谷或处空宫所受富乐与诸天同其势大也(已上三类多财鬼也梵语药叉亦云夜义华言勇健梵语逻刹娑华言护士梵语恭畔茶即鸠盘茶华言瓮形)。

九心成轮(出宗镜录)

谓众生一念之心缘于尘境随有九种之相如轮旋转周而复始无有休息故云九心成轮也。

【一有分心】有分即心本有之分谓如众生初受生时心虽未能分别亦有自然任运缘境之分也。

【二能引发心】谓众生一念之心既有境对遂于此境能引发分别也。

【三见心】谓此一念之心于所缘之境既能引发分别则内外照瞩一一明见也。

【四寻求心】谓此一念之心于境既能明见即起希慕追寻求觅也。

【五贯彻心】谓此一念之心于境既能求觅则贯透通彻知其善恶也。

【六安立心】谓此一念之心于境既已通达善恶遂能安立言语分别是非也。

【七势用心】谓此一念之心既于善恶有所安立遂起动作之势用也。

【八返缘心】谓此一念之心动作既兴遂休废道业返缘所作之事也。

【九有分体心】谓此一念之心既返缘已还归前有分之体任运缘境相续无已也。

九结(出阿毗达磨集论)

结即系缚之义谓一切众生因此妄惑造作诸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爱结】谓诸众生为贪爱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爱结(广行不善者谓广作杀盗[淫-壬+(工/山)]妄等恶业也)。

【二恚结】谓诸众生为瞋恚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恚结。

【三慢结】谓诸众生为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慢结(慢者同类相傲也过慢者相似法中执己为胜也慢过慢者他本胜己强谓胜他也我慢者恃己凌他也增上慢者未得之法自谓已得也下劣慢者己本无能反自矜夸也邪慢者执着邪见凌慢他人也)。

【四无明结】谓诸众生为无明所覆于苦法集法不能解了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无明结(苦法者三界生死众苦之法也集法者积集三界有为之法即惑业也)。

【五见结】谓诸众生于身见边见邪见妄兴执着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见结(身见者谓于五阴身中强作主宰计着有我也边见者谓于身见中计断计常各执一边也邪见者谓执有执无及拨无因果也)。

【六取结】取即取着谓诸众生于见取戒取妄计执着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取结(见取者即身见边见邪见也外道取着此等邪见以为正见也戒取者谓外道妄计自身前世从牛狗中来即便食草啖秽取以进行以为戒也)。

【七疑结】谓诸众生于佛法僧宝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疑结。

【八嫉结】谓诸众生耽着利养见他荣富起心嫉妒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嫉结。

【九悭结】谓诸众生耽着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不能舍施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悭结。

三界九地(出释氏要览)

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也本该六趣以阿修罗通于诸趣故但言五杂居者五趣虽果报苦乐不同总居于欲界故也(欲界六天者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

【二离生喜乐地】离生喜乐地者即色界初禅天也谓此天已离欲界欲恶之法得觉观禅定身心凝静而生喜乐住于此定一切苦恼皆不能逼也(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

【三定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者即色界二禅天也谓此天已离初禅觉观动散摄心在定淡然凝静而生胜定喜乐住于此定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也。

【四离喜妙乐地】离喜妙乐地者即色界三禅天也谓此天已离二禅天喜之踊动因摄心谛观泯然入定而得胜妙之乐住于此定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也。

【五舍念清净地】舍念清净地者即色界四禅天也谓此天舍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心无憎爱一念平等清净无杂住于此定空明寂静万像皆现也。

【六空无边处地】空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一天也谓此天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故加功用行灭一切色相而入虚空处定住于此定其心明净无碍自在也。

【七识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二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八无所有处地】无所有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三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识处三世流转无际舍此二处而入无所有处定住于此定怡然寂静诸想不起也。

【九非非想处地】非非想处地者非前识处之有想非无所有处之无想即无色界第四天也谓此天厌无所有处如痴故舍之而入非非想处定住于此定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也。

九想(出禅波罗蜜门)

谓佛为众生贪着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证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一胖胀想】(胖普降切胀知亮切)谓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见其胖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胖胀想(韦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虚盛风则满以譬死尸胖胀之状也)。

【二青瘀想】(瘀依据切)谓修行之人观胖胀已复观死尸风吹日曝皮肉黄赤瘀黑青黤(依槛切)是为青瘀想。

【三坏想】谓修行之人观青瘀已复观死尸风日所变皮肉裂坏六分破碎五脏腐败臭秽流溢是为坏想(六分者头身手足也五脏者脾肺肝心肾也)。

【四血涂漫想】谓修行之人既观坏已复观死尸从头至足遍身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五脓烂想】谓修行之人观涂漫已复观死尸身上九孔虫脓流出皮肉坏烂狼籍在地臭气转增是为脓烂想(九孔者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大便小便也)。

【六虫啖想】谓修行之人观脓烂已复观死尸虫蛆(子余切)唼(色甲切)食鸟兽咀(在吕切)嚼(疾雀切)残缺剥落是为虫啖想。

【七散想】谓修行之人观虫啖已复观死尸为禽兽所食分裂破散筋断骨离头足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谓修行之人既观散已复观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狼籍如贝如珂是为骨想(贝海中甲虫也珂螺之类也)。

【九烧想】谓修行之人既观骨已复观死尸为火所烧爆裂烟臭白骨俱然薪尽火灭同于灰土是为烧想。

九种食(出增壹阿含经)

食有长养资益之义言九种者世间之食有四以其能资养生死色身也出世间之食有五以其能资益法身慧命也经云佛告诸比丘当共专念舍除世间四种之食求办出世间之食盖令众生但以世间之食资养色身不当贪着须求出世间之法食增长菩提慧命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慧命者以智慧为命也)。

【一假食】假即形假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名假食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令不断坏故也古译经律皆云抟食。

【二触食】触即触对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又第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长养诸根亦名触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着名食岂非触食义耶设触非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也)。

【四识食】识以执持为相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已上四种名世间食第八识即藏识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界中无边识处天等皆用识持以为其食)。

【五禅悦食】谓修行之人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定之乐即能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禅悦食。

【六法喜食】谓修行之人闻法欢喜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法喜食。

【七愿食】愿即誓愿谓修行之人发弘誓愿度脱众生欲断烦恼而证菩提以愿持身常修万行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愿食。

【八念食】念即护念亦忆念也谓修行之人常当忆持所得出世善法存心定意护念不忘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念食。

【九解脱食】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修行之人因修出世圣道断除烦恼惑业之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即得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名解脱食(已上五种即出世间食也)。

九净肉(出涅盘经)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三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砂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谓眼自不曾见其杀也。

【二不闻杀】谓耳自不曾闻其杀亦不从无信人前闻其语为我故杀也。

【三不疑为己杀】僧只律云比丘于檀越家见羊后再往彼见其头脚在地即生疑而问言前所见羊为在何处若言为阿阇黎杀则不应食若言我为祠天故杀是名不疑为己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檀华言施言檀越者华梵兼举谓行施者能超越贫穷之海也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

【四不为己杀】谓因于他事或为他人而杀不专为我而杀也。

【五自死】谓非因人故杀亦非为他物之所伤害乃其命尽报终而死也。

【六鸟残】谓于山林间而为鹰鹯等之所伤害者也。

【七生干】谓不由汤火而熟亦非鹰鹯之所伤残乃因死已日久自干也。

【八不期遇】谓不因期约偶然相遇而食也。

【九前已杀】谓非今时因我而杀乃是前时先已杀者也。

如来十身(出华严教门指掌)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三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是名化身。

【四力持身】谓如来神力任持全身碎身永久不坏作众生福田是名力持身(全身即如来真身也碎身即如来化身灭后舍利也)。

【五相好庄严身】谓如来证得微尘数相好庄严实报之身是名相好庄严身。

【六威势身】谓如来处于众会道场威德广大一切天魔外道无不归伏如月光明掩映众星是名威势身。

【七意生身】谓如来随自他意处处受生度诸有情意有所往身即随到是名意生身。

【八福德身】谓如来福德具足犹如大海无不涵容是名福德身。

【九法身】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十智身】谓如来妙智圆明决了诸法通达无碍是名智身。

十号(出佛说十号经)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兹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以为一号虽开合不同其义则一故两存之(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

【一如来】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

【二应供】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三正遍知】(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四明行足】明即三明也行足者谓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善逝者即妙往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号善逝。

【六世间解无上士】世间解者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也无上士者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

【七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盘故号调御丈夫(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八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九佛】佛梵语具云佛陁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十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瞋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如来十力(出圆觉略钞并大智度论)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盘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有漏行者谓六道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业行而漏落生死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无漏行者谓一乘修戒定慧道品之行而不漏落生死也)。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谓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佛十无碍(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谓卢舍那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应者即真身应身也)。

【一用周无碍】谓佛于刹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业用故经云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又云佛演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满如是等用无量无边法界微尘无不周遍是为用周无碍。

【二相遍无碍】谓佛于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佛刹种种神变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一相众相皆具万德斯圆是为相遍无碍。

【三寂用无碍】谓佛常住三昧为寂无妨利物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经云如来境界不可量寂而能演遍十方是为寂用无碍(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四依起无碍】谓佛虽寂用无心而能依海印三昧之力即起无碍之用经云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是为依起无碍(海印三昧谓香海澄渟湛然不动一切形像皆于中现如印印文以喻如来智海无心一切众生皆在其中顿现也)。

【五真应无碍】真即遮那真身也应即释迦应身也真身是体应身是用全体起用用即是体故释迦遮那圆融自在本无二体经云如来真身本无二应物分形满世间是为真应无碍(遮那梵语具云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梵语释迦华言能仁)。

【六分圆无碍】分即支分圆即全身谓支分不碍全身全身不碍支分故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舍那全身经云佛身一切相悉现无量佛是为分圆无碍。

【七因果无碍】谓佛往昔本生行菩萨行修习波罗蜜因而证遮那佛果故所受报身及所成事业亦现十方一切菩萨身云自在无碍经云佛以本愿现神通一切十方无不照如佛往昔修治行光明网中皆演说是为因果无碍(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八依正无碍】依谓依报即佛所依之国土正谓正报即佛能依之色身依正相入二皆无碍经云或作日月游虚空或作河池泉井水是为依正无碍。

【九潜入无碍】谓佛智潜入众生心内即名如来藏虽作众生不失自性如大海水因风成波而不失湿性佛亦如是随众生所感万类殊形而不失自性经云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是为潜入无碍。

【十圆通无碍】谓佛融大法界而为其身理无不具事无不摄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此彼无碍经云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是为圆通无碍。

佛十种化不失时(出华严经)

【一成等正觉化不失时】谓如来出现世间成佛道已随机应感适彼时缘而起化导是为成等正觉化不失时。

【二成熟有缘化不失时】谓如来了知众生善根成熟随时化度咸令解脱是为成熟有缘化不失时。

【三授菩萨记化不失时】谓如来能知菩萨久修梵行功业成就者即与授菩提之记是为授菩萨记化不失时(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示现神力化不失时】谓如来随其众生所宜示现威神之力令生信乐而得开解是为示现神力化不失时。

【五示现佛身化不失时】谓如来随顺众生所宜而现相好之身令其咸获利益是为示现佛身化不失时。

【六住于大舍化不失时】谓如来修无着行具大舍心随顺时缘化利一切众生而不见有能化所化之相是为住于大舍化不失时。

【七入诸聚落化不失时】谓如来以大悲心随顺时缘摄化一切众生遍入城邑聚落普作饶益是入诸聚落化不失时。

【八摄诸净信化不失时】谓如来具无碍智能知众生清净信心随顺时缘而摄化之是为摄诸净信化不失时。

【九调恶众生化不失时】谓如来以夫威神之力调伏暴恶众生令其舍恶迁善不失时宜是为调恶众生化不失时。

【十现佛神通化不失时】谓如来以不思议力示现神通于一念中饶益一切众生不失时宜是为现佛神通化不失时。

说遍十处(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者一菩提场二普光明殿三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天七逝多林也九会者一会菩提场二会普光明殿三会忉利天四会夜摩天五会兜率天六会他化天七会八会皆在普光明殿九会逝多林也)。

【二说遍百亿同类一界】同类一界者以百亿世界与一世界同类也谓如来于一百亿世界说法时而一一世界之中各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于此之时悉见如来坐莲花藏狮子之座为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众之所围绕而演说法故云说遍百亿同类一界(色究竟天即色界第十八天也十佛刹即十方佛土也)。

【三说遍异类树形等刹】谓树形世界江河形世界回转形世界等一切异类形相不同而如来遍于其中转斯法轮故云说遍异类树形等刹。

【四说遍刹种】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谓最中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有世界名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而为世界之种摄二十重佛刹微尘数世界乃至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而如来遍于其中常演说法故云说遍刹种(世界种者种犹本也谓含摄无尽刹海也二十重佛刹者一最胜光遍照二种种香莲华妙庄严三一切宝庄严普照光四种种光明华庄严五普放妙华光六净妙光明七众华焰庄严八出生威力地九出妙音声十金刚幢十一恒出现帝青宝光明十二光明照耀十三娑婆十四寂静离尘光华十五众妙光明灯十六清净光遍照十七宝庄严藏十八离尘十九清净光普照二十妙宝焰也)。

【五说遍华藏】华藏者谓香水海莲华上含藏诸世界也谓一华藏世界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每一种中含摄二十重佛刹微尘数世界乃至各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布列安住此诸世界如来往昔因中修行严净故于其中恒说斯经故云说遍华藏。

【六说遍余刹海】谓华藏世界之外十方各有无尽法界刹海而一一刹海如来遍于其中常说斯经故云说遍余刹海。

【七说遍前六类刹尘】谓上六种各是一类彼诸刹土皆以尘成一一尘中皆有佛刹是故如来遍彼尘内刹中常演斯法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故云说遍前六类刹尘。

【八说遍尽虚空界】谓于此不论成刹之尘唯取尽虚空界但可容一毛端之处各有无边刹海如来于中常转法轮经云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尽虚空量诸毛端一一处刹悉如是故云说遍尽虚空界。

【九说遍犹帝网】谓如来演说此法遍诸刹尘犹如帝网无尽也盖前诸类一一微尘各摄无边刹海此之刹海所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刹海是则尘尘不尽刹刹无穷犹如帝释殿上珠网交光重重无尽而如来遍于其中常演说法亦复如是故云说遍犹帝网(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十余佛同】谓如来遍前九类微尘刹海常演斯法调伏众生令归性海一佛既尔余十方佛亦复如是遍诸刹海恒演斯法故云余佛同。

如来十恩(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苦行恩(剜身千灯者菩萨本行经云佛昔以刀剜身肉千处注以酥油然作千灯求闻一偈时婆罗门为说偈曰常者皆尽高者皆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是也投形饲虎者谓佛昔为萨埵太子游山见虎饥饿投身虎前以济之也雪岭亡躯者谓佛昔为婆罗门于雪山修行有罗刹唱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闻已欲求全偈罗刹饥渴必得肉血食之乃肯为说因得后半偈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遂遍书树石乃以身施之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一向为他恩】谓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自身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未曾一念自为于己是为一向为他恩。

【四垂形六道恩】谓如来垂化身形于天人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六道之中救齐众苦令得安乐是为垂形六道恩。

【五随逐众生恩】谓如来见诸众生无有出离生死之心长劫不舍故运平等大慈随逐救济令其离苦得乐是为随逐众生恩。

【六大悲深重恩】谓如来见众生造恶如割支体心生痛切不能自安复睹众生堕三恶道受种种苦心大忧恼即起大悲而救护之若见作善生大欢喜是为大悲深重恩(三恶道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七隐胜彰劣恩】谓如来为大乘小乘之机而起胜应劣应之用如说华严则为普贤等诸大菩萨示现实报胜应之身有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微妙相好无尽胜德若说三乘之教则隐胜妙之相但彰三十二相劣应之身二乘及小教菩萨方蒙利益也法华经云脱珍御服着弊垢衣执除粪器往到子所是为隐胜彰劣恩(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三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小教菩萨者即小始终顿圆五教中小教之菩萨也)。

【八隐实施权恩】谓如来观诸众生根器狭劣隐蔽大乘实教乃以人天三乘权法诱引众生而令成熟然后以大乘而度脱之是为隐实施权恩。

【九示灭令慕恩】谓如来若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不生难遭之想是故示现灭度令诸众生知佛出世难可值遇心怀恋慕便种善根是为示灭令慕恩(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

【十悲念无尽恩】谓如来悲念一切众生故留余福教以救济之如示同人寿住世百年而八十即入灭者则留二十年余福以荫末法弟子复留三藏教法广令众生依之修行皆成胜果悲愍爱念利益无穷是为悲念无尽恩(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佛十宿缘(出佛说兴起行经)

谓佛在摩竭提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梵语摩竭提华言善胜阿耨梵语具云阿耨达华言无热恼池名也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一孙陀利谤佛缘】佛言往昔波罗柰城有博戏人名净眼时有[淫-壬+(工/山)]女名鹿相净眼诱此女人共车出城至树园中共相娱乐时彼园中有辟支佛修行道法待其入城乞食净眼遂杀鹿相埋其庐中后累辟支佛将至死地净眼见已即起悲心我所造作自当受之故自说罪因彼国王杀时彼净眼者则我身是彼鹿相者孙陀利是以是罪缘无数千岁受无量苦今虽得佛由此余殃故获孙陀利女之谤也(梵语波罗柰华言鹿苑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二奢弥?谤佛缘】佛言过去远劫有婆罗门名延如达常教五百童子复有一梵天婆罗门妇名净音为延如达作檀越饮食衣服皆悉供养后有辟支佛入城乞食净音见已即请供养自是以后日具美食而供养之延如达自觉薄己厚彼便兴嫉妒复令童子谤此道士无有净行与净音通后辟支佛现神变入灭众人乃知延如达虚妄时延如达者则我身是净音者奢弥?是五百童子者五百罗汉是我时起嫉妒心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余殃故受奢弥?之谤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檀华言施言檀越者华梵兼称谓行施者能超越贫穷之海也)。

【三佛患头痛缘】佛言过去远世罗阅只城谷贵人饥掘百草根以续微命时彼城东有吱(九支切)越村人民众多村东有多鱼池故彼村人各将妻子诣止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取鱼在岸而跳我为小儿以杖打彼鱼头时池中有两种鱼一名?(音夫)鱼一名多舌自相语曰我等不犯人横见若我等后世当报时吱越村人则今释种是小儿者则我身是?鱼者流离王是多舌鱼者婆罗门恶舌是尔时鱼跳我以小杖打彼鱼头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流离王伐释种时我即头痛也(罗越只梵语具云罗阅只伽罗华言王舍城)。

【四佛患骨节烦疼缘】佛言往昔罗阅只城有长者子得病甚困即呼城中大医子曰为我治愈大与卿财医即治之病既差已不报其功于后复病又治之差至三不报后复得病续呼治之医子曰前已三治三差而不见报见欺如此今我治彼当令断命即与非药病遂增剧而死时医子者则我身是病子者今提婆达兜是我时与非药致死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故有骨节烦疼也(梵语提婆达兜即调达华言天热)。

【五佛患背痛缘】佛言往昔罗阅只国节日聚会有两力士一刹帝利种一婆罗门种时共相扑婆罗门语刹帝利曰卿莫扑我当与卿财刹帝利便不尽力二人得称皆受王赏后婆罗门不报所许到后节会复聚相扑亦求如前得赏如上复不相报如是至三刹帝利力士念曰此人数欺我今当使其死便右手捺头左手捉腰蹴之挫折其脊扑地即死王大欢喜赐金钱十万时刹帝利者则我身是婆罗门者提婆达兜是我时贪财瞋恚扑杀力士以是罪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故有背痛也(梵语刹帝利华言田主)。

【六佛被木枪刺脚缘】佛于罗阅只竹园精舍入城乞食忽有木枪迸在佛前心自念言此是宿缘我当受之众见惊愕佛复心念现偿宿缘使众人见不敢造恶便踊身虚空去地一仞木枪逐佛乃至七由延枪亦随之佛于空中化一青石厚??十二由延佛立石上枪即穿石出在佛前复化水火风各厚??十二由延佛立其上枪亦穿过佛复上四天王宫次第乃至梵天枪亦次第而上至于佛前所过诸天与说宿缘佛复从梵天下至罗阅只城枪亦寻下国人随从看此因缘佛恐众人见偿此缘皆当闷死故语众人各自还归亦来诸比丘众各还己房佛便心念当偿宿缘遂叠大衣敷座而坐即展右足木枪便从足趺彻过舍利弗等皆至佛所礼拜慰问为说宿缘往昔有两部主贾客入海取宝后遇水涨争船第二部主与第一部主格战第二部主以镩(七乱切)矛镩第一部主脚彻过即便命终佛告舍利弗尔时第二部主者则我身是第一部主者今提婆达兜是我时镩彼脚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故受木枪刺脚也(梵语由延亦名由旬华言限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梵天即色界初禅天也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

【七佛被掷石出血缘】佛言往昔罗阅只城有须檀长者子名须摩提父命终后有异母弟名修耶舍时须摩提设计不与修耶舍分其家财乃语修耶舍曰共诣耆阇崛山上有所论说弟曰可尔即执弟手上山至高崖上推置崖底以石堆(都回切落也)之即便命终时须摩提则我身是修耶舍者今提婆达兜是我时贪财害彼以是因缘受诸苦报今虽得佛不免残对故我于耆阇崛山经行为提婆达兜举崖石以掷我头山神以手接石石边小片迸陏击我脚指血出受此报也(梵语耆阇崛华言鹫头)。

【八佛被旃沙系盂谤缘】佛言往昔有佛名尽胜如来会中有两种比丘一名无胜一名常欢时波罗柰城有大爱长者妇名善幻两种比丘往来其家以为檀越无胜比丘为断漏故供养无乏常欢比丘结未尽故供养微薄常欢比丘兴妒嫉心诽谤无胜与善幻通不以道法供养乃恩爱耳时常欢者则我身是善幻妇者今旃沙是我时谤无胜故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余殃故为外道比丘王臣说法之时却被多舌童女系盂起腹来至我前谤曰沙门何以不说家事乃说他事汝今自乐不知我苦汝先共我通使我有身今当临月事须酥油养于小儿尽当给我尔时众会皆低头默然时释提桓因化作一鼠入其衣里啮盂系断忽然落地众等见已皆大欢喜(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断漏者断除生死之漏也结未尽者谓结业未尽也梵语旃沙华言严帜即多舌童女也)。

【九佛食马麦缘】佛言过去世时有比婆叶如来在盘头摩?城中与大比丘众俱有盘头王与诸臣民请佛供养及比丘僧尔时城中有婆罗门教五百童子王设会先请佛默然许之王还具馔已毕即执香炉启曰惟愿屈尊来受我供佛来大众往诣王宫食毕各还时为病比丘请食而归过婆罗门所时婆罗门见食香美便起妒意此髡头沙门正应食马麦不应食甘馔亦教童子言此等师主皆食马麦时婆罗门者则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五百罗汉是我时言他食马麦故受诸苦报今虽得佛由此残缘我及众等于毗兰邑食马麦九十日以偿残报也。

【十佛经苦行缘】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语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答曰何用见此髡道人如是至三后日护喜复曰可共暂见答曰何用见此髡头道人髡头道人何有佛道于是护喜捉火鬘头曰为汝共见如来火鬘惊怖心念此非小缘必有好事耳火鬘即曰今放我头我共汝去礼迦叶足护喜白佛火鬘不识三宝愿佛开化火鬘睹佛相好心生欢喜出家学道时火鬘者则我身是护喜者我为太子时逾城出家作瓶天子道我者是我时以恶言道迦叶佛故受诸苦报由此余殃今临成佛时复受六年苦行以偿余业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作瓶天子即色界净居天也)。

十种见佛(出华严经?)

谓菩萨修殊胜行离诸障碍称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如是见者乃名真见故云十种见佛也。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盘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着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愿佛出生见】谓如来乘愿出生无处不现菩萨称佛出生而见是名愿佛出生见。

【三业报佛深信见】谓如来修万行善业之因感相好庄严之报盖此净业果报皆由因中深信而起菩萨称佛深信而见是名业报佛深信见。

【四住持佛随顺见】谓如来随顺众生以身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菩萨称佛随顺而见是名住持佛随顺见(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五涅盘佛深入见】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如来化身示现灭度皆由深入涅盘生死境界故能示现菩萨称佛深入而见是名涅盘佛深入见(灭度者谓大灭超度三界)。

【六法界佛普至见】谓如来之身充满清净法界无所不至菩萨称佛普至而见是名法界佛普至见。

【七心佛安住见】谓如来之心湛然不动安住真性菩萨称佛安住而见是名心佛安住见。

【八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清净无量三昧寂然常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称佛无量无依而见是名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九本性佛明了见】谓如来本觉真性清净湛然洞彻明了菩萨称佛明了而见是名本性佛明了见。

【十随乐佛普授见】谓如来随自他意之乐欲普授一切之身菩萨称佛普授而见是名随乐佛普授见。

融三世间十身(出华严经?)

融者通也会也三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三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三种世间以为十身后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三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智正觉世间即佛世间以其一一隔别间差故通称为湛然也递互相作者谓菩萨如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之类此之十身与菩萨自身一一递互相作融通无碍也)。

【一众生身】众生身者谓五蕴众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间诸众生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乃至虚空身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二国土身】国土身者谓山河大地诸器世间刹土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三业报身】业报身者谓烦恼为因所感业报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四声闻身】声闻身者谓闻佛声教悟真谛理所证声闻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声闻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五独觉身】独觉身者谓出无佛之世独宿孤峰观物变化无师自悟所证独觉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独觉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六菩萨身】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证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七如来身】如来身者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如来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八智身】智身者谓智慧圆明一切诸法皆能决了为智慧身也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九法身】法身者谓所证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十虚空身】虚空身者谓非众生国土诸有量身乃是无名无相之虚空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虚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法身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