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十恶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则必须息恶行善。可以来世永致清升之乐果。是以次十恶而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行二种。皆名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一不杀生即是止善。止前杀生之恶行。善者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即是止善。止前盗他财物之恶行。善者当行布施之善。
三不邪淫即是止善。止前于非妻妾淫欲之恶行。善者当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语即是止善。止前虚言诳他之恶行。善者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即是止善。止前构斗两边之恶行。善者当行和合之善。
六不恶口即是止善。止前恶言加人之恶行。善者当行软语之善。
七不绮语即是止善。止前绮侧乖理之恶语行。善者当行有义语饶益之善。
八不贪欲即是止善。止前引取无厌之恶行。善者当行不净观。观诸六尘皆欺诳不净之观行善。
九不嗔恚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恶行。善者当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见即是止善。止前拨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恶行。善者当行正信归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
三归戒初门第十三
一归佛二归法三归僧。
次十善而辨三归者。如来未兴于世。尔时已有十善之化。是为世间旧善。岂有三宝之可归。大圣初成正觉。方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圣之根本。三乘行者。归宗进行。此为初首也。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岂同十善之旧法耶。问曰。十二门禅亦是旧法。今何故不三归前说。答曰。若依说教时节实如所问。但今欲次论修行戒定之次。则不得尔。今次三归之下。备出诸戒科目。并同此意。
一归依佛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者以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凭心灵觉。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天神也。
二归依法达磨秦言法。法云可轨。大圣所说。若教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
三归依僧僧伽秦言众。众名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与佛所说事理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归。依者凭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五戒初门第十四
一不杀生戒二不偷盗戒三不邪淫戒四不妄语戒五不饮酒戒。
次三归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论云。念佛如医王。念法如服药。念僧如瞻病人。念戒如药禁忌。今所以次三归而明诸戒品。意在此也。故佛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归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信士女。故经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则违五星。在地则违五岳。在方则违五帝。在身则违五藏。如是等世间违犯无量。若约出世。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能坚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故名防止。
一不杀生戒云何名杀生。若实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起身业有作已。是名杀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其余系闭鞭打等。是杀方便非正罪。
二不偷盗戒云何名盗。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其余计校乃至手捉未离地等。是盗方便非正罪。
三不邪淫戒云何名邪淫。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守护。若出家戒法护。乃至自妇受一日戒法。若有娠乳儿。及非道处。如是犯者。名为邪淫。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其余言戏。以物相要。乃至捉手触身。未遂淫事。皆为邪淫方便非正罪。
四不妄语戒云何名妄语。不净心欲诳他。隐覆实事。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妄语之罪。从言声相解生。若不相解。虽不实语。皆是妄语方便。不谓正罪。
五不饮酒戒云何名酒。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药酒。若干若湿。若浊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动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也。
次此应明在家优婆塞优婆夷。一日一夜八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十种得戒。五篇七聚相。乃至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及三千威仪。八万律仪。是中皆应次第略出科目。辨大圣从粗至细制戒之意。事转繁多具列(云云)。今欲且逐要出诸禅定智慧法门科目次第。此诸戒中事数。至下第六卷。别更随要者出之。
四禅初门第十五
一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上所明戒相。虽复粗细有殊。终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既未除细乱。岂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罗皎洁。志在禅门。专修五法(五法在下别出科目)则色界清净四大自现身中缘。是以次第获得根本四禅种种胜妙支林功德尔乃因超欲网果居色界。通名禅者。禅是西土之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今不具释。而言根本者。以无量心背舍胜处一切处神通变化及无漏观慧等种种诸禅三昧。悉从四禅中出。故称根本。
初禅有五支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为觉。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
二观支细心分别名为观。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
三喜支欣庆之心名为喜。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获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为乐。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踊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安快。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之散。若受喜乐心。自然与定法一。故名一心支。
二禅有四支一内净支二喜支三乐支四一心支。
一内净支心无观觉之浑浊。故名内净。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净。故名内净支也。
二喜支欣庆之心名之为喜。行者初得内净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为喜支。
三乐支怡悦之心名之为乐。行者喜踊之情既息则恬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为乐支也。
四一心支心与定法一。谓之一心。行者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停不动。故名为一心支。
三禅有五支一舍支二念支三慧支四乐支五一心支。
一舍支离喜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
二念支念名爱念。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息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
三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遍身。若非善巧之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
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之为乐。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受乐安快三禅之乐。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一。澄渟不动。名一心支。
四禅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支四一心支。
一不苦不乐支中庸之心。不苦不乐。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