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仰与科学相互交涉的前提是相互尊重 各施其能
凤凰网科技讯 2月8日消息 有“打假斗士”之称的方舟子与信奉佛教的娱乐明星王菲近日在网络上展开了一场“遭遇战”。两人就一尊火灾中“完好无损”的木制佛像展开了一番关于信仰和科学的辩论,王菲认为方舟子是“科学的不讲理”,方舟子则回敬称王菲“不要信仰地不讲理”。究竟是“科学”不讲理还是“信仰”不讲理?有从事佛教研究的资深人士认为,这个事件从侧面折射了一个老话题:佛教与科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就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凤凰网之前曾经曾经组织过多次的研讨会,宗教界和科学界的专家曾坐在一起进行了智慧的碰撞。我们从中摘取部分观点,借此解读佛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上海佛教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金易明 :
上海佛教协会办公室副主任金易明
对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应注意的关键是:必须厘清科学的真实与佛教的真实的视角之不同;而这种视角的迥异,在于佛教与科学的意趣之差异;佛教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交涉的首要条件是相互尊重,各施其能,在砥砺中的互为补充,共同发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科学的真实—→对于自然的实证—→从客观出发—→印证主观认识的真实性 ;佛教的真实—→对于认识的考虑—→从主观出发—→考虑客观存在的缘起性 。
北京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蒋劲松:
北京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蒋劲松
佛教是一种科学的宗教。佛教和一般科学最主要的差别不过是,一般科学主要关注物质世界的因果规律,而佛教则更加关注人类的心灵;一般科学对于因果联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现世,而佛教还要研究到跨越人的生死过程的三世因果。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徐东来: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徐东来
佛教与科学对科学规律或理论的不同解释。在科学看来,证据是评判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实际具有明显不足。
科学讲求证据。通过证据来确认规律的科学性。然而,即使在科学内部,规律或其理论也有不同的定义。有的是比较宽泛随意的,有的则要求精确。正是由于在科学内部有这种对规律或理论的不同含义,使得它们对所述现象的论证的手段或形式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科学规律或理论的不足,对其权威性构成挑战。
在佛教看来,定义规律的人合法性与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
即使证据是科学规律的唯一标准,它也有自己的不完备性。佛教不关心科学中特例。佛教的目的是在科学的所有发生作用的时间与空间中来找到普适的理论。而科学规律或理论并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情况或现象。它所代表的只有宇宙中的一小部分。佛教对发现或制度规律的人的有效性与合法性提出质疑。因为,在佛教教义中,人类只是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其他五道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和天)。人是存在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他们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以这种有缺陷之身,他们无法找出能够满足所有情况的普遍性真理的。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