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不懂休闲,到集中盲目出游,再到理性选择健身、团聚等休闲方式;即使是旅游,也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集体观光,而是更多追求个性化的农家乐、自驾游等……中国老百姓休闲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不仅折射出中国人休闲理念的日渐成熟,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日趋多元。
62岁的兰州市民张力顺今年早早地就开始考虑如何安排“十一”黄金周的内容。虽然已经退休,张力顺还是觉得过“黄金周”时才算真正的休闲。他的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生子,但快节奏的生活让祖孙三代只有在假期时才能聚齐。
“退休了时间多了,也不缺钱,没必要非在黄金周旅游。最高兴的还是一家人能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几顿团圆饭。”对张大爷来说,这就是休闲的意义所在。
“逛街没什么新意,跟旅游团去旅游怕扎堆,带孙子去科技馆看看展览不错,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大儿子租个车,拉着全家人去拉卜楞寺看看。不用花很多钱,一家人还能放松。”张力顺对这个计划很是满意,边说边笑得眯起眼睛。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从兰州出发去那儿,只要五六个小时。
张力顺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曾经是兰州一家电机厂的职工。由于长期从事焊接工作,他的视力下降得很严重。他工作时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还要干通宵。他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是这样,几乎没有休息的概念。后来,在真切体会到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张力顺也感觉到工作时间的安排越来越科学:从每周只休息一天到实行双休日,从黄金周制度到带薪休假制度出台。
随着休假制度的不断变化,休闲成为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80后”女孩张静在媒体工作,她认为休闲就是图个自在舒服,不能跟风,要符合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个性爱好才行。“工作节奏太快,我回家后也常常觉得心情紧张,难以真正放松。尝试过在假期外出旅游,但去哪人都多,让人败兴而归。现在过黄金周,我不求每天都很精彩,只希望能安安静静做个"宅女",上网、看书、下厨做饭,过规律的生活。”
在银行职员柳千里眼里,起初黄金周里最拥挤的场所当属商场和超市,他曾用过的一个手机就是在“十一”商家促销时买的。“商家正是看准了老百姓钱包越来越鼓,大搞优惠活动,加上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休闲,主要目的就是把钱花出去,因此有不少人习惯憋着劲在黄金周集中购物。但现在不一样了,去书店的人快超过了逛商场的人。”
柳千里认为,人们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样,主要是因为对幸福的追求层次发生了变化。不只是追求对物质的占有,而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