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修念佛法门有两种:一者专修;二者圆修。
专修是什么?就是临命终的人,或者说年纪大了,你要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样子是法不契机。要怎么样呢?;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用第十八愿来摄受他,三业专修。你这个时候讲什么都没有用,不是叫你赶快去布施,来不及了!往生不是靠资粮力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这个时候你遇到年纪大的人,你就告诉他说:;你内心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把你过去忘掉,想你的未来就好,就是顺从本愿,‘欲生我国’。;所以他这个时候,善导大师所提的三业专修就很有效了。
这个时候什么叫顺从本愿呢?身业专门礼拜阿弥陀佛,其他的佛一概不拜;口业专门称念阿弥陀佛;意业专门观想阿弥陀佛。万修万人去,这叫三业专修。
第二个是圆修。看蕅益大师的意思他是选择第二个。什么是圆修呢?就是以一门圆摄百千法门,以念佛为正行,以戒定慧整个波罗蜜为助行,他提出了正助双行。但是在这个地方要至心发愿。
三业专修所强调的是一种信心——至心信乐;这个圆修所强调的是——至心发愿,强调的是愿望。
但是专修和圆修当中,要拣别另外一个叫杂修。这个杂修是说有些人是今天念地藏王菩萨,明天念观世音菩萨;今天诵《地藏经》,明天诵《金刚经》。法门通通没有错,错在他的心态没有;信愿具足。你的目标没有明确,那就完了!
那你既不是至心信乐,十八愿也不摄受你;你也不是至心发愿,十九愿也不摄受你,那你就由业力来摄受你。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净土法门要么强调信心,要么强调愿望,其实这二个都是有具足,只是有所偏重。所以窥基大师他综合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讲出一个总结,他说:彼方精微,欲往实难;佛力加持,去之甚易。极乐世界若实论之是一个非常精妙的地方,要往生是很困难的,那是连阿罗汉都没办法去的。但是怎么办呢?佛力加持,去之甚易!
你一定要去触动阿弥陀佛的本愿,唯一的选择就本尊相应法,那么触动弥陀的本愿,从经文当中来看,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选择至心信乐,顺从本愿;第二个,你选择为菩提道求生净土,选择至心发愿。
这二个我们净土宗的思考模式跟修禅宗,跟天台宗的差别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它们都强调正念,都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但是诸位要知道,你修天台圆顿止观也好,修禅宗也好,他的心是观察过去——你从什么地方来。所有的天台止观、圆顿止观都是在探讨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你原来是什么东西、你父母未生之前什么是你本来面目。
净土宗刚好相反,净土宗不问你的过去,你过去造善也好,造恶也罢,它的重点是你将往哪里而去。它不问你从什么地方来的,它问你以后要怎么样,你将往哪里而去,你是不是真实地归依阿弥陀佛、真实地愿意求生净土,这是成败的关键!
所以在大乘的修心法门当中,天台宗是去找他的过去,净土宗是找他的未来,这个地方大家要把心地法门抓到。净土宗是既往不究,它不管过去的,但是你未来很重要。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