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佛法不在庙里,也不在某个僧人处,而是在佛教经典里,在人的心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僧俗二众应该把学佛落实在做人做事当中。这样,信仰才有根底,学佛才有落实的地方。“幸福人生”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善生经》里处处是妙方,只要善于应用,幸福人生的愿望就可圆成。
第一讲 在家必读《善生经》
《善生经》是一部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翻译较早的经典。这部经典在后汉的时候就翻译出来了。后汉有一位译经大德叫安世高。安世高,公元2世纪时人,于东汉恒帝建元初年(公元147年)来到洛阳,译述佛经约二十年。安世高让人们了解佛教,萌发了译述佛经的宏愿。安世高共译佛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经。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译师。他活动的时间远比摄摩腾、竺法兰要早,翻译的经典也比他们两位多。
《善生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因为它是专门针对在家佛教徒讲的,所以在佛教的弘扬方面,一直没有真正受到重视,只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太虚法师才开始重视并讲解这部经典。从太虚法师开始,《善生经》才有了注解。它的道理很浅显,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任和义务都讲得非常到位、非常明确。
《善生经》的不受重视,说明佛法在中国流传将近两千年当中,佛教往往只重视哲理上的探求,而对于如何从做人开始、在具体的生活当中落实佛法的修行,没有十分重视,特别是随着译典的越来越丰富,修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部经更是被人们所遗忘。
1
讲这部经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我们所提倡的生活禅虽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肯定,但也不是没有异议。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怎么会有禅呢?禅就是禅,禅怎么会是生活呢?有一些人把禅看得高深莫测,把生活看得低俗平凡,认为这两者无法融合。
实际上,生活禅这种提法渊源甚深,在我之前也有人涉及。把它作为佛法修行的具体法门来提倡,是我在1992至1993年之间正式提出的。于是1993年就有了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至今连续举办了很多届了。
提出生活禅,是不是在佛教乃至禅宗典籍当中毫无根据呢?不是的。大家如果读过《华严经.净行品》,就会知道,佛菩萨每做一件事都要当愿众生如何如何,一天从早上到晚上,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自己如何,也当愿众生如何如何。《华严经.净行品》就是佛经上生活禅的一个最典型、最重要的经典读本。生活禅在论点方面也有很多依据。佛法究竟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在家居士没有办法看到比丘二百五十条戒,但也有许多人受了菩萨戒。菩萨戒所告诉我们的,就是生活的理念、生活的方式、生活的归宿,如此而已。大家不要把佛法看得那么玄,佛法一点都不玄;不要把佛法看得离我们有十万八千里,佛法就在我们心中,佛法就在我们一言一行当中。
那么,去哪里找佛法?怎么落实佛法?又怎么样来修习佛法呢?佛没有告诉我们别的什么,就是教我们在身口意三业方面,去三毒,修三学,如此而已。三毒怎么去?三学怎么修?必须有可操作性。《善生经》最有可操作性,它指导我们在面对一切人时怎么样定好位。怎么定位呢?就是责任和义务的问题。在责任和义务中定好位就是修行。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诸如家庭问题、生活问题、夫妻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都是因为相互之间责任和义务没有定好位。
以前,我碰到一位居士,她说她老伴以前对她蛮好,最近忽然打她一顿。我问:为什么打你呢?她说:我的女儿把不信教的人都搞到家里来,吃呀、喝呀、说呀、笑呀,我就把她们撵出去了,我就不要那些不信教的人到我家来。这是在责任和义务中定好位了吗?不是。所以我对她说:这个错不是你老伴的,是你的。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家里,不信教的人是汪洋大海,信教的人只是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水泡而已。水泡不能离开大海,离开了大海,水泡也就没有了。这就是说,如果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水泡就会干涸。当然,这个比喻不算很确切。佛陀有一个更恰当的比喻:个人是一滴水,众生是大海。信教的人只是海里的一滴水而已。我们要修行,要行菩萨道,你这一滴水,一定不要离开大海,否则就会干涸,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在责任和义务上定好位,要时时刻刻摄受不信教的人,团结、尊重不信教的人,才有可能落实修行,否则就是空头大话而已。连不信教的人到家里来都不高兴,怎么度众生呢?
2
进一步来讲,学佛怎么学呢?一天念几遍大悲咒,家里人可能不高兴,因为你信他不信。你可以在事前与他约法三章:我念经小点声,你看电视也小点声,咱们来一个信与不信互不干扰,互相尊重。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好,怎么修行?怎么去度化呢?如果学佛的人单单把念经当作修行,念经归念经,发无明火归发无明火,吵架归吵架,那我保证你三辈子也达不到一心不乱。因为你在念经的时候,二心三心四心五心都有了。所以,一心不乱不是那么容易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要在你遇到烦恼的时候不烦,遇到逆境的时候处之泰然,那才是定、才是慧、才是戒。吵了一顿再来持戒是没有用的,发火之后再来念佛,半天也静不下来。不能真正把佛法落实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分分秒秒的生活当中,你就永远做不到一心不乱。
讲解《善生经》、提倡《善生经》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提倡学佛先从做人开始,使我们在会的僧俗二众,把学佛落实在做人做事当中。这样,信仰才有根底,学佛才有落实的地方。
提倡《善生经》的第二个目的,是想通过讲解,使生活禅的内容更加具体,不至于修行无从下手。《善生经》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它的生命力和重要性在今天并没有过时,而是越来越让我们感觉到切合学佛人的需要。
《善生经》在中国翻译过四次,而且都是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第一次翻译是后汉安息国的安世高,题目是《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尸迦罗越就是善生子;第二次翻译是西晋的竺法护,所译叫《善生子经》;第三次是姚秦的佛陀耶舍、竺佛念所翻译的,就叫《善生经》,收在《长阿含经》卷十一,前几年出版的《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中收集的《善生经》就是第三译;我讲的译本是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也叫《善生经》,收在《中阿含经》三十三卷。太虚大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所讲的《善生经》本子,就是第四个译本。这个译本对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条目说得更加具体,经文前后更加完整。这就是翻译《善生经》的简略过程。
3
善生是一位长者的名字,他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名字,就好像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智慧第一”的美誉)一样。舍利弗是他父亲的名字,儿子加以继承,也叫舍利弗。在国外,这样的事例很多。在我们中国,儿子不能用父亲的名字,用了就是犯上,用同一个字都不行。毕竟,中外文化有很大的差别。我觉得,在印度这个佛教国家,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名字,体现了文化理念上所具备的平等性。
讲到经题,我想在“善”字上多说几句。因为我们平常总在讲要多行善,多做善事,就把学佛和行善看作是一回事。佛教对于善与不善的界定是,一切顺益现世后世善因善果之法名为善,一切违背现世后世善因善果之法名为恶。
佛经从四个方面来界定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
第一是胜义善。本身就是善法,是无可争议的,是任何人无可否定的,也叫做真实善,指的就是涅槃和解脱,这是界定善法的最高标准。
第二是自性善。有些法本身就是善法,不要借助其他的法,自性就是善的。这个善法有五种,分别是惭、愧、不贪、不嗔、不痴,叫自性善。
第三是相应善,也叫相属善。在善法方面,唯识宗把人的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状况分为五十一种,其中善法有十一种。所说的相属善,就是指十一个善法当中的信、勤等善法。这些善法只有与上面所说的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相应的时候才是善法,与此五法不相应就不是善法,所以叫相应善。比如说信,不一定就是善。信了邪教,那就不是善了。比如说勤,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之中,勤就是“精进”,勤如果不是与五度相应而起,就不是正精进;如果不是与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同步而起,不是为了五种自性善而产生的勤,就有可能是做坏事的勤。比如说做小偷,也要勤,不勤,慢一点儿就被别人抓住了。这个勤是邪的,是邪精进、恶精进。
我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天早上4点钟,一个女士在家里,她家在3楼,窗户没有防护网,玻璃窗一推,两个小偷就进去了。她的房间与小偷进的房间不是一个房间,她睡得迷迷糊糊,听到屋里有响动,就轻手轻脚地看了一下。一看吓一跳,两个小偷在她的房间里翻东西。这时该怎么办呢?这个人还是蛮有智慧的,她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不去惊动他们,轻轻地打了个电话给她的保姆。可等了半天她的保姆也没有来,两个小偷很认真地翻她的东西,把钱拿走了,BP机拿走了,手机拿走了,她都不做声。最后小偷看到保险箱,拎起来沉甸甸的,满以为是一箱子钞票,就从三楼扔下去了。其实,那保险箱里装的是准备出差用的药,没有钱。她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场劫贼之难,虽有点损失,但人身安全没有受到伤害。那两个贼人要不要精进呢?一定要精进,否则就被别人抓住了。这种精进就是没有与惭、愧、无贪、无嗔、无痴五种自性的善法相结合,所以叫邪精进。想学习佛法,一定要从法义上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
第四种善法是等起善。由我们的身、口二业与胜义善、自性善、相应善同时生起的善法,就叫等起善。比如说,我们在没有贪心、嗔心、痴心的时候,就会发起一种布施心、慈悲心、离欲心,这就是等起善。
佛经所讲善法的种类,就是胜义善、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性善,但是,仅仅有自性善还不能落实善法,还要有等起善把善的意念落实在行动上。
唯识宗所说的十一种善法,其中属于心理活动的有六个,叫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这六个善法偏重在心理活动上。信要正信。我的四句话“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是将正信具体化了。佛经上讲:“信实、信德、信能。”“实”就是真实,一切诸法的真实就是真如、真理;“德”就是三宝殊胜的功德;“能”就是我们自己能够认识这个真理,能够成佛。
生命、生活与善相应叫做善生。善生所表的法,不仅是从个体讲生命,还从全体讲众生、讲生活。“善生”既是儿子,又是父亲。《善生经》就是佛对善生子所说的经。
4 以上我们由善生讲了善,又由善引申讲了信有实、德、能。接下来讲“经”字。经就是不朽的作品,放之四海而皆准,“经”的第一个意思就叫“常”,“经”的第二个意思是贯穿。“经”在梵文里叫“修多罗”,它的字面意思是线,从线的作用来讲就是贯穿。什么是贯穿?就是把零散的东西贯穿在一起。这是一个比喻。大家知道,在印度、缅甸、泰国,人们都喜欢戴鲜花做的花环。虽然它也是个圆圈,但不叫花圈,而是叫花环,因为众生执著,叫花环没关系,如果说把这个花圈给你戴上,你马上就不高兴了。花环中间还有一根线,那根线把一朵一朵地花穿起来。“经典”中的“经”就是从这个形象的比喻中而得名的。佛所说的只言片语,都像黄金一样宝贵、像鲜花一样美丽,必须用一根线来贯穿起来,否则就容易散失。大家天天念经是多么神圣!一个地方摆些鲜花就显得清净庄严、美丽优雅,我们生活中有了佛法也就清净庄严、美丽优雅,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佛就得到受用了。什么是受用?你的生活改变了,人际关系更好了,这就是学佛的受用。不是说坐在那儿几天不动就是受用。坐在那儿几天不动,一动就发无明火,有什么受用呢?佛法的受用很实际,随时随地可以检验,随时随地可以得到证实。
这部经的经文本来是连贯的,没有分成一段一段。这一段一段地分,以作文来讲是把段落大意提出来,佛经上叫做科判。科判就是把经的段落大意、结构层次和主要内容提示出来。现在的分科是太虚大师分的,我是按照他的科判来讲的。
这部经分为三大科,或者三个大段。这三大段又叫做三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每部经都分成这三段。太虚大师用的是证信缘起、应机正说、如何修行。如何修行就是流通分。每部经的主要内容都在正宗分,应机正说就是正宗分。
在文章里面,甲一是一类标题,乙一是二类标题,丙一是三类标题,丁一是四类标题,戊一是五类标题,己一是六类标题。这部经一共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层次。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根据经文把责任和义务的条目也都一条条分开。比如说当儿子的怎么孝顺父母、当父母怎么去照顾孩子,都分得清清楚楚,可以去落实、去操作,这样学佛就不会显得那么空洞,不管你受过三皈五戒还是没受过三皈五戒,人人都可以照着去做。一共六个层次,二百件事。
5
甲一证信缘起
乙一证信序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饶虾蟆林。
按照传统的分法,这是初分,讲的是以什么样的因缘而引起佛陀说这部经,所以叫证信缘起,证信是指乙一证信序,缘起是指乙二缘起序。证信,一般是叫做六种成就,又叫六种证信,这十七个字,讲了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闻成就:“我闻”。“我”指阿难,阿难尊者亲自从佛所闻,“如是”指这部经典是我(阿难)亲耳所闻。“如是”是信成就。“一时”就是说法的时间成就。“佛”就是说法之人成就,叫主成就,“游王舍城,在饶虾蟆林”是众成就。这些是所有的佛经必须有的内容。有了这些内容,才能够取信于人,所以叫证信序。这是第一段的第一小段。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说法有因有缘。乙二缘起序又分为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科判也不宜太繁琐,讲经看经才能条理清晰,不至于茫然。
6
乙二缘起序
丙一述父嘱
尔时,善生居士子,父临终时,因六方故,遗敕其子,善教善诃曰:“善生!我命终后,汝当叉手向六方礼:东方若有众生者,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已,彼亦当恭敬、供养、礼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众生者,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已,彼亦当恭敬、供养、礼事我。”善生居士子闻父教已,白父言:“唯!当如尊敕。”
这段讲善生子回忆父亲临终时给他讲的话,并且要照父亲的话去做。在《在家教徒必读经典》里的《善生经》没有这一段,文字比较简单。印度的语言习惯和西藏的语言习惯一样,都是一件事要反反复复地讲。实际这段话用十几个字也就够了。
先讲“六方礼”。在印度文化里,六方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阿弥陀经》就讲六方佛。六方的顺序不是东西南北,而是东南西北下上,按照顺时针方向,与天体的运行一致。六方再加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维,就是十方。佛经里也常说十方三世一切佛,这里只讲六方。佛在印度说法,也要和印度文化的传统习惯相结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不离世法,这就是佛法的二世圆融。世间、出世间叫二世。
善生居士在他临终之时告诉儿子,我们婆罗门文化应该重视六方,你每天都要向六方礼拜,因为六方都有众生,对每一个众生我们都要恭敬他、供养他、礼拜他,因为每一位众生都对我有恩德。如果像上文所说的那位居士那样,别人到你家,你却把人家轰走,他就和你形成对立,你念经的时候,他唱歌,你永远也战胜不了他。你应该欢迎他、供养他、给他磕头才对,想着每个众生都对我有恩德,这样就可以感化他了。
我们学这部经,要学这部经的精神,哪一方有众生,我就向那一方礼拜、恭敬、供养,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这就是真正的平等心、慈悲心、感恩心。而我们常常这样想:我挣钱,我吃饭,与你何干?为什么感谢你?你错了。没有别人你到哪儿挣钱?没有别人你挣了钱怎么花呢?你买得了衣服、粮食、蔬菜吗?没有一件事是孤立的,不依靠任何人而独自生存的人是没有的,包括佛在内,因为没有了众生就没有了佛。我们大家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大,看得多么有能耐、了不起。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渺小的,都必须在群体当中才能生存。没有群体,没有社会,没有人类,我们绝对不能生存。所以,这位长者告诉他的儿子,你要向一切众生感恩,恭敬、供养、礼拜。
这里有一句话叫“善教善诃”。“诃”字可以用“呵”字。就是说这样的一种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这样的付嘱、这样的对子女的期待就是善法。父亲这样期待儿子,儿子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唯”这个字是表示下一辈对长辈最恭敬的态度。现在这个字用在了反面,叫“唯唯诺诺”,说一个人没有出息,上级怎么说我们就怎么点头、就怎么承诺。我觉得,如果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承诺,那就是一种美德。虚伪的唯唯诺诺是言行不一,那是不足取的。
7
接下来讲缘起序的第二段。第一段是讲父亲怎么教育他,第二段是讲善生子怎么依教而行。
丙二正行礼
于是,善生居士子,父临终后,平旦沐浴,著新刍摩衣,手执生拘舍叶,往至水边,叉手向六方礼:东方若有众生者,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已,彼亦当恭敬、供养、礼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众生者,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已,彼亦当恭敬、供养、礼事我。
印度人有一个习惯,由于气温比较高,每天早上要到恒河里去洗澡。平旦就是早晨,就是早上太阳和我们处在平行位置的时候。洗了澡以后要穿一种礼拜用的衣服叫新刍摩衣。这种衣服就是一块布,类似于袈裟,只是没有勾、没有环。到印度去,看到在家人穿的衣服,他们的民族服装和我们的袈裟形状一样,只是没有一道一道的分隔,而是一整块布。手里拿着一片树叶,是新鲜的。因为印度四季不分明,所以植物生长得非常好,四季都有鲜花来作为供养。这里是讲拿着新鲜的树叶来供养。
在缅甸,老百姓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买花,然后到就近寺院的菩提树下或佛塔下,将花供养在那里,到庙里烧香的不多。刚才说到花环,有一种茉莉花,非常香,那些卖花的人,把茉莉花的小骨朵,用针线串起来,串成一小串一小串的,摆出来,过路的人就来买。有的放在车子里,因为车子里有佛像,这样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车子里无异味。到了寺院,便挂在佛像的脖子上、手上,很有意思。
供花比烧香要安全。中国的寺院由于烧香点蜡烧掉了的,从古到今不知多少。前几年我在武汉归元寺,看到烧香的人大把大把地烧。爆竹的渣子,每天要撮出去几撮子。我就建议昌明大和尚说:“你不要在这里卖香,你卖香实际上就是让这些信徒赶快把寺院烧掉,真把寺院烧掉了,你的责任就大了。”所以,我不鼓励人们烧香放鞭炮。寺院是木质结构,而且面积狭窄,真是危险极了。虽然院子里摆了几大缸水,真烧起来,也无济于事。所以我一直提倡大家多供花,少烧香。当然,要取消烧香也不太可能。所以,上海玉佛寺、龙华寺提倡文明烧香,进门的时候,给五毛钱就给你三支香。
有一次,我到保定的一座小寺院开光,香烧得特别厉害,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个人买了一三轮车的香,堆在那里烧。不过,一车也花不了几个钱,因为那香非常糟糕,就是寺院门口摆着卖的那种用稻草做成的香。我坐在那里实在坐不下去了,觉得脸上非常难受。这就是佛教呀?简直乌烟瘴气。佛教本来很文明、很高雅,绝不是那么庸俗、那么不讲文明。那形象完全是乌烟瘴气,充满迷信。以为烧的香越多,不管是杀了人放了火,老佛爷也会保佑他。哪有这么回事呢?你杀了人,烧再多的香也没有用。从这件事联系起来看,善生子手持生拘舍叶来供养众生,表示对众生的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不也同样很虔诚吗?
第二个问题:“东方若有众生者,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我尽恭敬供养礼事彼已,彼亦当恭敬供养礼事我。”这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有相而求,要人家供养你,是求回报。我们刚开始学佛,当然不可能完全把“我”忘掉,这是实事求是的,不是侃大话,因为礼尚往来嘛,来而无往非礼也,这是他真实的心态。所以佛同样欢喜赞叹。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才能充满喜悦,充满幸福,充满着团结与和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