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印光大师:悟而未证绝不能了脱生死(文白对照)

发布时间:2019-09-22 09:05:31作者:心经结缘网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脱生死

原文  手书备悉。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非宿有净因,颇难生信。禅者以见性成佛自雄。讲者以宏扬教观自矜。不但不肯提倡,极力破斥者,居其多数。末法众生,不遇净土法门,纵能明心见性,深通教观。谁能不断烦惑,了生脱死。光宿业深重,生甫六月,遂即病目。从此一百八十日,未一开眼。除食息外,昼夜长哭。迨好之后,尚能见天。入塾读书,深中韩欧程朱之毒,幸无诸公之才,否则当受生身陷狱之报。后知彼非,因即出家。宗教门高,无力窥测。唯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十年前,挂搭普陀法雨寺,住闲寮。印光二字,绝不形诸纸笔,故得安乐无扰。民六年,已有二人将与友人书排印数千送人。次年徐蔚如印文钞,此后则日无暇晷矣。光只以净土法门为彼说,一任人谓我无知无识耳。汝既读文钞,安士书,了凡四训等,以此自行化他,足可绰绰有余。若再研究宗教,窃恐见宗语之妙,教理之深,又将净土弁髦视之。反不如老实头一无所知,一心念佛之为稳当也。 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给,以后无极切要事,勿来信,以无目力看与复也。今为汝取法名为师远。远,即晋庐山慧远大师,乃创兴莲宗之祖。以远公为师法,则不至被现今各宗知识所摇惑。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即证初二三果之人,亦难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恶道。证四果者,方了生死。此依小乘说。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七信断思惑尽,方了生死。初信至六信,尚未了生死。初信位菩萨,其神通智慧,已非凡情所能测度。况二三四五六信位乎。参禅之人,每以宗家机锋转语,净宗教宗皆无能答,为道高妙而人不能知。实则起此知见之人,亦不知古人之意。果真知者,必无自雄自矜之态。何以故,以绝妙之语,亦极平常之语。不但会得不济事,即大彻大悟亦不济事。直须完全证得,方为了事。后世能证者,实不多觏。五祖戒禅师,(五祖寺名,师戒禅师为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于宋初名喧宇宙,门庭高峻,若龙门然,死后为苏东坡。(有事迹可证。)东坡以前世慧力,其文字见地,俱不平常,而复不拘小节,其守杭时,尚常邀妓自娱,可知戒师并初果尚未能证。何以故,以初果得道共戒,(自然而然)任运不会犯戒。若不出家,亦娶妻室。纵以杀身之威胁之,令犯邪淫,宁肯就死,决不肯犯。禅者若知此义,何敢藐视净土,高推禅宗。让愚夫愚妇,仗佛力以往生。自己甘处轮回,不愿出离乎。光说此者,恐汝不知所以然。被禅者所屈,而捨佛力以仗自力,致了生死于驴年。(尽未来际亦无驴年)译文

\

你的来信详情知晓。净土法门,是佛法中特别法门,如果不是过去世和净土有缘,此生是非常难以生信心的。修禅的人认为参禅可以见性成佛,而自己以为高人一等,讲经的人又以弘扬教相与观心自我矜夸。不但不肯提倡净土,极力破除排斥的人,往往居多数。然而末法众生,如果不遇到净土法门,纵然可以明心见性,深通教相与观心,谁又能不断除烦恼惑业,了脱生死呢? 印光过去世业力深重,出生才六个月 ,就生眼病,从此一百八十天,未能睁开眼睛。除了吃奶睡觉以外,昼夜长时啼哭。等到好了之后,幸好还能够得以重见天日。后来进入私塾读书,深深中毒于宋朝诸位理学家的思想,幸好没有诸公的才能,否则必定要受到身陷地狱的恶报。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因此随即出家修佛。自知自己根机浅陋, 宗和教二门太高深,没有智慧修习。只期望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摄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二十年前,印光挂单普陀山法雨寺,长期住闲寮,不担任任何职事。偶尔有笔墨差遣,“印光”二个字,绝不写出来让人知道。因此得以安乐无所烦扰。民国六年,已经有二位居士把印光和友人的书信排印数千本送人,书名叫做《印光法师信稿》。第二年,徐蔚如居士来山上访问,于是排印《印光法师文钞》,此后便天天来往应酬,没有闲暇了。印光只以净土法门为有缘人讲说、劝化,任凭他人说我无知无识。你既然读《文钞》、《安士全书》、《了凡四训》等,用这些书中的道理来自己实行劝化他人,就绰绰有余了。如果想要研究宗和教的甚深义趣,窃以为恐怕见到宗门语录的奥妙、教理的深广,就会又把净土法门抛在一边了。这样一来,反而不如无知无识的老实人,一心念佛出离生死轮回来的稳当啊。 印光老了,眼睛和精力都不行,以后没有极其重要的事情,不要写信来。因为没有精力看和回复。在此为你取法名叫做师远,此处的“远”就是晋朝的庐山慧远大师,大师是创立莲宗的初祖,师法远公,便不至于被现在其他各宗的善知识所动摇而有所疑惑。 世间的学佛人,大多数都以开悟为追求,殊不知开悟而未能实证,还是无济于事。即使证得初二、三果的圣人,也难免来生因享福而造作恶业,或许以至于堕落恶道。证得四果的阿罗汉,才可以了脱生死轮回,这个是依照小乘的说法。如果依照大乘圆教的理论,初信位断除见、思二惑,和小乘初果相同。七信位断思惑尽,才可以了生死。初信到六信,尚且未能了生死。初信位菩萨,他的神通智慧,已经不是凡夫的情见所能揣度的了。何况二、三、四、五、六信位呢?可见仗自己的能力了生死,是如此之难。 参禅的人,每每以宗家的机锋转语,净宗教宗的学人都不能对答,而觉得禅宗道法高妙。实则有这种知见的人,也不完全知道古人的用意。果然真知道的人,必定不会有自傲自夸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机锋语录虽然绝妙,也是极其平常的话。不但会对答语录无济于事,即使大彻大悟也无济于事。直到必须完全证得了,才可以了生死。后世修学的人,能够实证的人,实在不多见。比如五祖戒禅师,(五祖寺名,师戒禅师是五祖寺的住持,所以称他为五祖戒。)在宋朝初年名气相当大,门庭徒众相当多,死后转世就是大文豪苏东坡,(有事实可以佐证。)苏东坡因为前世智慧高超,所以他的文采见识,都很不平常。而却不拘于小节,他在镇守杭州的时候,还常常招妓玩乐,出入妓院淫妨,可知五祖戒禅师并未能证得初果圣人,为什么呢?因为证果圣人得到道共戒,自然而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犯戒。这种人,如果不出家,也会取妻室,然而纵然以杀他的身体相威胁,让他犯邪淫,他宁可马上就死,也是决不肯犯的。修禅的人如果知道这个道理,怎么敢藐视净土,抬高禅宗。让丝毫不懂得谈玄说妙的愚夫愚妇,都可以仗佛力往生西方,而自己却甘心仍旧轮回六道,不愿意出离呢? 印光说这些话的意思,是怕你不知道其中的所以然,被参禅的人所折服,而舍弃净土佛力,依仗自己的能力去参禅,以至于了脱生死在驴年。(也就是说办不到的事,因为穷尽未来际也没有驴年。)——《文钞》之《复化凡居士书》(节录)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