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净土法会课仪跋: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愿,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愿为前导,念佛为正修。有以专求一心,不讲信愿,及注重开悟,不求
往生者,皆不知念佛之宗旨者。弃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己智,其自误误人也大矣!念佛之心,必须恳切至诚,如子忆母,纵有他境当前,终不能令此忆母之心或有忘失。当念佛时,
或声或默,均须摄耳谛听,不令一字一句滑口念过,大势至菩萨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者,即此随念随听之一法也。果依此说,
决定往生。若或讨巧,定成大拙,自误误人,害岂有极。第二十三段文,事实上前面我们也已经探讨过相同的文意。“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门”,也就是圣道的教法。除了念阿弥陀佛以外的法门,“都必须要断尽烦惑”,指的就是断尽见思二惑,三界的见思二惑没有断尽,不能解脱生死,所以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脱生死”。“唯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愿,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这样的话,
印光大师又再说了一遍。只要说到往生这一件事情,也就一定强调真信切愿,也就是说做好真信切愿,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仗佛慈力”,印光大师又说了一遍,仗
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念佛往生西方
极乐世界。“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信愿为前导,以念佛为正修”,这样的开示,前面也讲了很多遍,所以念佛行者,一定要把往生三法实实在在的做好。“有以专求一心,不讲信愿”,这是专求一心不乱,也就是要求念佛念到内心不打妄想,一心不乱,所以对于信愿不讲求,反而讲求念佛不打妄想。这一段话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这是指正部份净业行人的修行错误方向。事实上,应该把信
愿做好,佛号当然念的越多越好,念的越有工夫越好,但不是说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乱,才可以往生;也不是说一定念到没有打妄想,才可以往生;也不是说念到工夫成片,才可以往生。如果是这样的道理,那一心不乱、工夫成片、进入
禅定是往生的必要条件,阿弥陀佛一定会在四十八愿的因愿文讲清楚,可是我们读一读四十八愿,从来没有一愿阿弥陀佛说:念我的名号要念到进入
禅定,或者工夫成片,或者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我才加以救度。四十八愿有这样的发愿吗?没有啊!没有。所以,也就是说,念佛工夫好不好的人,只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不会舍弃。……………………………………“及注重开悟,不求往生者”,也有这一类人,念佛求开悟不求往生,这样没有愿,都不能往生。这“都不知道念佛的宗旨”,印光大师说这样的人,“弃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己智”,那这样耽误法身慧命就大了。所以最后一句话印光大师说,“其自误误人也大矣”。请看讲义第十页。“念佛之心,必须恳切至诚”,这是念佛的心态,一定要做到恳切至诚的念佛。“如子忆母”,前面就讲过了,念佛如儿子思念母亲一样。念佛每天思念着阿弥陀佛大慈悲父:“老爸,我来了。”回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把我们当作孩子,我们把阿弥陀佛当作父亲,这样父子至亲,那我们念着阿弥陀佛的圣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不就天经地义了吗?对不对?对。“纵有他境当前,终不能令此忆母之心或有忘失”,也就是任何境界现前,都是一心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