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重视礼仪对民众的教化与训导作用。释奠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出征返国,或天子视学,都须行释奠礼。然而,释奠礼的具体行礼过程,《礼记》中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
早至汉代,儒家学派在移风易俗方面的功用已被社会广泛重视。汉高祖出行经过鲁国,特意用太牢祭祀孔子。西汉武帝始立太学。东汉明帝又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后汉书》记载: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虽然亦为一时之大观,但释奠礼却阙而不备。
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采用晋的旧制,并撰写释奠仪注。礼毕,皇帝亲临,宴会群臣。释奠礼一直延续到陈朝。梁陈之间,礼毕后皇帝会举行宴会,太子与群臣吟诗作赋。《隋书经籍志》上有齐释奠会诗一十卷。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亦行释奠之礼,但风俗与南方有所不同。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秦建元七年,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之元子,皆束释奠焉。束是学生入学时所行之礼,与释奠毫不相干,苻坚将二者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到底是战乱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此后,北魏亦多次行释奠礼,主要延请大儒为皇帝讲经。这是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的表现,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北周武帝下诏:诸胄子入学,但束于师,不劳释奠。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即为恒式。显见是学习南朝的制度。然而,北周释奠礼杂祀苍颉,不伦不类。北齐通例,给皇帝讲经后、或皇太子学通一经后,须释奠于孔庙。此外,新立学校与春秋二仲,都须行释奠礼。这种规定,融合了当时南北方的风俗与经书的记载,全面而精当。《隋书》记载,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
唐代的释奠礼在北齐与隋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在具体的细节上则糅合了南朝的制度。《唐六典》国子监条: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祭以太牢,乐用登歌,轩县,六佾之舞。这些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然而,在释奠的行礼过程中,却表现出与前代截然不同的特色。
《旧唐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唐代的几次释奠礼。一为武德七年,高祖幸国子学,亲临释奠。引道士、沙门有学业者,与博士杂相驳难,久之乃罢。后在《儒学》传中补叙:时徐文远讲《孝经》,沙门惠乘讲《波若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一为永泰二年二月的释奠,令京兆尹黎干造食,集诸儒、道、僧,质问竟日。一为同年八月的释奠,京兆府置食,讲论……又有教坊乐府杂会,竟日而罢。《新唐书》也记载了永泰二年的两次释奠礼,杂以教坊工伎、京兆设食,内教坊出音乐俳倡侑宴……又赐钱千万,取子钱供秩饭。其《儒学》传记尹:每释奠,讲辨三教。
与前代相比,唐代释奠礼的特点之一是: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无怪乎宋人林在《源流至论》一书里评论道:唐人外有尊经之名,而不知尊圣之道。圣经杂于释老。故高祖释奠,浮屠惠乘、道士刘进喜乃得与徐文远、陆德明同讲。高宗已数招李元植与方士、浮屠讲经。提倡三教同尊,不始于唐。梁武佞佛,且有《述三教诗》尊崇佛、道。然而,毕竟释奠是儒学大礼,唐以前的讲经还是限于儒家经典。
唐代释奠礼的另一特点是: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据《旧唐书》记载,永泰二年代宗下诏封赏鱼朝恩,于国子监上京兆府造食,内教坊音乐、竿木浑脱,罗列于论堂前。这种用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宋徽宗大观年间下诏:今学校所用,不过春秋释奠。如赐宴辟雍,乃用郑卫之音,杂以俳优之戏,非所以示多士。其自今用雅乐。
由以上文献记录可见,唐代的释奠礼于历朝中都是颇具特色的。为何会产生这些特点呢?既然不是汉地的传统,或许可从外来文化影响的角度加以考虑。《大唐西域记》描述了印度曲女城的法会:佛像前后各百大象,乐人以乘,鼓奏音乐。……馔食已讫,集诸异学,商攉微言,抑扬至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得更为详细,有婆罗门及尼乾外道二千余人,王遣内外并设食。唐代的释奠礼与此颇为类似。此外,唐代所受西域文化的影响也为学界所公认。故而,或许可以推测:唐代的释奠礼是受了西域法会的影响。直至宋代,此风才逐渐被矫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