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禅院的第一代住持为世高,号退居,他创建了大悲草堂。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至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曹斌(浙江人,武进士)任天津卫守备时修建了大悲禅院,并延请世高在院中传禅。世高原系文人,遂与当时天津诗人结交唱和。
世高(公元1621年——1700年)。据当时天津诗人查曦的《珠风阁诗草》中的《挽世高和尚》云:
塔院悬遗像,尊师双履归。
香花存供养,仕女尽瞻依。
旧社池莲冷,望台野鸟饥。
禅床余锡杖,不肯化龙飞。
诗集以编年序,该诗被编在“庚辰”年,即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这说明,世高离世,应在此年。另有诗人龙震的《忧世高上人病》:“世公年八十,病极强吟诗。”又他的《挽世高上人》诗,编次均在庚辰,可知世高生于明嘉宗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正好八十岁。
当年大悲禅院有个草堂社,是个诗社,为诗人唱和之所。世高是该社的成员之一,擅长诗词。据《天津县志》所载《黄谦》传记:黄谦、张、梁洪、僧世高结草堂社。又据康熙年间津门诗人张的《绿艳亭稿》所载《刻退居诗序》记:“退居老人,性潇洒,好吟诗。读退居中诗,或托物比兴,或与人唱答,虽脱口而出,如不经意,要皆冲闲淡雅,渐近自然,宛有古高士风。”可见,世高既有《退居诗》集问世,在诗词方面又有一定的盛誉,所以他才喜欢接纳诗人,并在其住地雅集,大悲院才可能成为当时天津文化活动是中心之一,这一点已被历史所验证。自世高去世后,大悲禅院就再也没有出现像世高这样的诗僧。没有再现往日繁盛的文化活动。乾隆年间,虽有了凡上人主持修寺,但他的生平和事迹不多见,仅从乾隆年间诗人汪舟的诗稿中见到一二,略留雪泥鸿爪。
了凡之后,从公元1977所发现的“节和中公老和尚塔”来看,大悲禅院也曾有过兴盛时期,也几经浮沉,惜目前尚未发现更多的资料。至光绪年间,先有学文法师,后有祥麟法师曾为大悲禅院住持。
祥麟法师,光绪年间为大悲禅院住持。在动荡的年代中,他主持修缮大悲禅院的殿宇围墙,邀请名僧升座讲经,并向四方宣扬大悲禅院的功德胜迹,使大悲禅院盛名复振,成为天津地区最有影响的寺院。大悲禅院中兴之后,祥麟法师不懈深究佛理,使寺院僧人学习诵读经书蔚然成风,故大悲禅院再度成为北方颇具盛名的十方丛林。同时在此开坛传戒,受戒僧人百名之多。 之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天津的著名居士周叔迦、靳云鹏、龚心湛、王绍贤、刘鹤龄、刘子明、赵化民、张伯龄、李唐民等居士发起“复兴大悲院”之举。并邀请倓虚法师来寺主持重新修建大悲院。
等慈法师是在倓虚复兴大悲禅院过程中,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由倓虚法师推荐,推等慈为大悲禅院住持,并代倓虚法师在天津监修大悲禅院。等慈果不负众望,律己甚严,精勤奋勉,将殿外古佛均供养到寺院中来。并四处募捐,增置法器,使扩建后的殿堂很快充实起来。这样,大悲禅院便成为天津地区僧俗会集的重要场地了。今天大悲禅院的格局就是当年倓虚法师和等慈法师所主持修建的原来状况。当时为重修大悲禅院捐款出力的著名居士有:
周叔迦、靳云鹏、龚心湛、王绍贤、刘鹤龄、刘子明、赵化民、张伯龄、李唐民、刘元忠、阎栋臣、林耕宇、刘世铭、张杰臣等。其中王绍贤曾任上海盐业银行总经理,刘子明为大康盐业公司经理。勒云鹏山东济宁人,曾两次出任国务总理,曾在津组织居士林,为林长。龚心湛安徽合肥人,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代国务总理,1926年退出政坛,在天津经营实业。上述人物为重修大悲禅院做出了贡献,为弘扬佛法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继等慈之后,慧闲法师担任了大悲禅院住持。四十年代慧闲法师携弟子诚祥赴香港侍奉倓虚大师,即留港。
天津解放以后的大悲禅院住持为惠文法师。他是安徽太和县人,俗姓曹,名定生,又名濂溪。清光绪八年二月十六日(公元1882年4月3日)生。四岁因体弱多病,奉父母命寄名僧寺,法名仁果。九岁入蒙学,异常好学。二十岁县试,名列第七,夏季第十一。二十三岁由县官选充小学教员。二十八岁应安庆省试由优附生获选。后入京师财政学堂肄业。三十岁值辛亥革命,家贫无以为生,遂投效毫州巡防营任司书,逾年编入武卫右军旋改安武军任书记长,从此连续十五年未曾离安武军。北伐安武军遣散,赋闲后以王占元保荐曾代理南陵县长,但仅代理两月即去职。适时局不靖,逢变乱,行装尽失,仅以身免。从此万念俱灰,精神无所依托,学佛因缘由是而生。公元1927年,住北京极乐庵依三宝法师,从此专心向佛,研读佛经。公元1933年2月能海法师在北京居士林讲经,常预法席,因有所悟,遂求能海法师为剃度,时年五十三岁。公元1934年去浙江定海普陀山后寺受三坛大戒。戒期圆满返京住东城手帕胡同净莲寺。公元1938年赴青岛湛山精舍时,有施主赠他葡萄园八亩,他说:“出家人不许有田产,以违佛制。”敬却之。五十七岁(公元1942年)、六十一岁时来天津住大悲禅院,任监院,一年后仍回京净莲寺。解放前应慧闲住持邀请仍来大悲禅院。解放后,等慈去北京,慧闲、诚祥去港,大悲禅院无人看守。惠文遂为住持。曾讲《楞严经》、《普贤行愿品》若干经。他于公元1953年参加中国佛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公元1954年当选天津市佛协会主委、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佛协会理事、天津市中苏友好协会理事,天津佛教协会会长。公元1959年7月10日圆寂于寺。(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