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城四大名景之一 白马寺 。
2.晋城四大名景之一 孔子回车。可走走碗子城、白陉古道、常平阻击战遗址。也可走碗城村、小口村。
/>3、 晋城四大名景之一 珏山吐月,可顺便走走天子岭、珏山后谷、太极湖。郭壁水库,三零厂。
4、晋城四大名景之一 松林积雪,就是现在的南村镇晋普山。
5、再补上泽州古八景之一、碧落卧云,在西上庄的南连氏村附近。
6、金村镇的女娲补天处
7、金村镇 浮山
8、洞头、东贤子的仙台寨。
9、登南河西的老翁山。
10、探秘南岭黄龙洞 。
11、到磨滩或赵良感受下沁河河谷春意,登下山里泉的纱帽山。
12、围滩,丹河河谷,可以从珏山后谷直接穿越到围滩电站,从铺头这面的申门转上来,也可反向穿越。
13、从铺头过去到青天河,转转孔庄,双窑附近的五松顶。也可从孔庄徒步穿越到南河西,穿越金钱豹保护区,有旧汽车道路。
14、到陵川丈河、看下丈河的九仙台和南岩宫,不啻于悬空寺。寻觅旧石器万年岩画,古人类洞穴。
15、李寨风景区观赏天下第一湾,土岭事件纪念亭、日军古堡,沿沁河徒步到赵良再到九女湖,再从冶河转到李寨。
16、高平定林寺、寺区周围有锣鼓洞、迎客松、跑马坪、瘟神洞、磨磨石等自然景观。廉颇庙、大粮山、走山上步道,沿途观赏七佛山石窟,最后到达七佛山,从景区正门出。
17、大月寺、中月寺、小月寺。
18、小口、东冻水、西东水、云台、草庵沟、窑坡。
19、草庵沟、杨常河、山河。
20、月湖泉、狄河、神农山,原路返回。
21、晋庙铺范谷坨的聚寿山。
22、中华第一陵--羊头山炎帝陵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有祭天坛、神农城 、炎帝高庙 、神农井 、五谷畦 、北魏石窟、千佛碑 等景点。
23、长平之战遗址--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在永录村有一处尸骨坑,白起&
ldquo;活埋了赵国40万战俘。
24、姬氏老宅:元代民居。位于高平市东北15公里陈区镇中庄村内。该宅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面阔进深各3间,悬山顶,举折平缓,屋顶施以素面琉璃脊及布纹瓦。前檐用4根石柱支顶檐面。柱头上设四铺作斗棋,门墩石为青石质。 左墩靠门槛处刻有“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岁次甲午仲口口口姬宅置……”等字样。该民宅外观简洁严整,稳重古朴。建筑手法和风格因袭宋、金,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民间住宅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寺庙观庵----青莲寺 建于唐至清,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题记。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分古寺、新寺两处,相距约五百米,分属净土宗、天台宗道场。两寺依山就势,殿宇楼阁,栉次鳞比;经堂僧舍,错落有致。 古寺 初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公元550—559年),是在慧远草创后,经北齐、北周、隋、唐修建而成要建筑有正殿、南殿。正殿内佛坛宽大,建筑除留有少量宋代遗构外,已被后人修补得面目全非,殿内所存唐代彩塑6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些塑像面容丰满,肌肉健美,身式微曲,姿态自然,皆与唐塑风格一致。南殿彩塑12尊,风格上沿袭唐风,注重写实,生动传情。唐碑《硖石寺大隋慧远法师遗迹记》碑首佛殿图一幅,是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实证资料。南殿面阔三间,内置彩塑十二尊,其中佛坛前部五尊为宋塑。居中为结踟趺坐于莲台的释迦佛,两侧为侍胁文殊、普贤二菩萨及迦叶、阿难两弟子,雕刻手法仍沿袭唐风。碑首线刻弥勒佛殿图(亦称弥勒讲经图):它所显示的佛殿,布局完整,山门、围廊、讲坛、佛殿莫不具备,是研究唐代寺院格局和形制的最好资料。北大殿有文殊、普贤、释迦等唐代塑像,为寺中珍品。 新寺 创建于隋代,原为慧远禅师说法道场,宋以后为天台宗道场。寺分三院,一院为藏经楼,二院为大佛殿,三院为大雄殿。寺院中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对称,掩映在幽静雅洁的环境中。二院大佛殿、罗汉楼、地藏楼有宋代彩塑37尊及500罗汉名号。释迦殿古朴大方、雄伟壮观,悬檐歇山顶,斗拱肥硕、飞檐凌空,当为宋代所建。殿内塑释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贤二弟子,东西配殿上各塑广法天尊,十六罗汉和地藏王、十殿阎王像,个个威严肃 穆、栩栩如生。虽然庙堂殿宇中有的局 部破损,但仍不失为一处较为完整的 庙宇。 府城玉皇庙 位于晋城市区 13公里的泽州县府城村北山岗上,居高临下、气势轩昂,建于宋至清。是古泽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道教庙宇。该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庙分三进,头道山门、二道山门、诸神享亭、玉皇殿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32米,计有殿宇楼亭110间,占地面积3520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山门造型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装饰,与钟鼓楼顶上琉璃孔雀兰构件相互增辉,十分鲜艳。享亭单檐歇山顶,斗拱出现龙头象鼻,有侧角升起。诸神殿居于中院正中,木构楼阁,面阔三问,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古雅朴实,塑有成汤像。东西配殿有东岳、三王塑像。东西两侧分别为药王殿、五道殿、高祺祠,内塑药王、五道将军、文王夫妇。南殿,西为地藏菩萨殿,内塑十殿阎君;东为六瘟殿,内塑六瘟神像。后院大殿为玉皇殿,单檐歇山项,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板门直棂窗。窗台下垫角为水磨石,浮雕花鸟。檐柱柱础为覆盆莲花,柱为圆木,上有卷刹,侧角升起,斗拱为真昂四铺作。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美观,雕刻精细,显示了宋代庙宇建筑的独有风格和泽州先民的艺术才华。正殿内塑有玉皇大帝、普天星君。左右偏殿分别为三垣、四圣塑像。东西廊房为九聡星、六太尉和十二辰、二十八宿塑像。在这个雕塑群中,从天皇、地皇、人皇到神、鬼、人;从风伯、雨师、种桑、养蚕到文贞、武道、中王、马祖;从奶奶求子保婴到华佗、扁鹊劝善送瘟。举凡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神仙世界中有所反映。道教世界中的诸神生灵都以泥塑的形式艺术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在玉皇庙的雕塑中,成就是最高的为我国元代艺术大师刘銮塑的二十八宿,为海内外孤品。 小南村二仙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市区东12公里处泽州县金村镇小南村北,创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为两进院落。庙前山门已毁,现仅存后院正殿、耳殿、香亭、配殿等。现存正殿3间见方,用材硕大,斗拱分布疏朗。殿内塑像,是晋东南仅存的乐氏二仙塑像,与大殿为同时代作品。塑像共6尊,除二仙真人外,另有侍女4尊。所塑人物体态端庄,眉清目秀,为宋塑之佳作。殿内天宫楼阁,由三个单体建筑和一个单拱廊桥组成。斗拱柱枋、构栏门窗、脊与吻兽皆木制而成,是极为精巧的宋代建筑模式。二仙金妆塑像端坐在玲珑剔透的木雕精制的龛阁中。大殿檐下有宋大观年间的创建碑。庙院占地面1232平方米。二仙庙又称真泽宫等,主祀传说由民女成仙的乐氏姐妹,参看历史传说《乐氏女成仙》。 陵川北吉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西隅。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宋、元、明、清历代重修。 陵川南吉祥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20公里的礼义镇平川村,唐贞观年间(627—649)奉敕建造。原在宋家川,宋天圣年间迁此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葺。 高平开化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陈岖镇舍利山腰,寺周松柏茂密,路转峰回,楼台殿阁与山冈泉溪相映,为太行山著名古刹之一。该寺坐北面南,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初名清凉寺。北宋熙宁六年(1073)建大雄宝殿后,改名开化禅院,亦称开化寺。 米山定林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东南5公里米山镇北的七佛山南麓。原名永德寺。因寺侧有定林泉,得名定林寺。 礼义崔府君庙 又名显应王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东北15公里礼义镇东北山岗上,为我国现存少有的汉唐台式建筑。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重修,明清各代皆有修缮。 高平崇明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城东南7.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俗称狼谷寺。现存山门、钟鼓楼、中佛殿、后殿及两庑。为两进院落。据寺内现存宋淳化二年(991)碑文记载,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5)。 梁泉龙岩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北40公里的梁泉村西,坐北向南,为两进院落,存房20余间,过殿面阔、进深各2间。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寺的前身原为龙泉寺,初创于唐总章二年(669),金天会七年(1129)始建过殿,金大定三年(1163)奉诏改今名。 西溪二仙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庙头村,创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7),宋崇宁年间加封真泽宫。 小会岭二仙庙 宋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17.5公里的小会岭(古称分神岭)。 冶底岱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市区西南15公里的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西,俗称西庙。创建于宋元丰三年(1080)。 庙门口有一棵7000年的银杏树。 高平游仙寺 亦称慈救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南10公里宰李村西的游仙山麓,因山而得名。 高都东岳庙 俗称东大寺。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8公里的泽州县高都镇东北隅。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郜崇寿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8公里的泽州县巴公镇西郜村东。始建于北魏,唐开元七年(719)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今名。 周村东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区西30公里的泽州县周村镇。创建年代不详。 府城关帝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区东北13公里处的府城村东,创建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院分四进,共有古建l60余间。 高平金峰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500米的金峰山,坐西向东,依山势而建,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金、明、清建筑。 高平清梦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北1.25公里陈岖镇铁炉村。宋景定六年(1261)创建,明万历四十年(1612)及清道光四年(1824)修缮,为元、明、清建筑。 大周资圣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南15公里的大周村中,寺内古树葱郁,殿宇巍峨壮丽。该寺创建年代不详,明正德元年(1506)重修。 伯方仙翁庙 亦称纯阳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西北8公里寺庄镇伯方村。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十七年(1538)大修。 团池清化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东北10公里神农镇团池村中,相传为唐代创建。现存为宋、元、明、清建筑。赤祥嘉祥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平市北10公里三甲镇赤祥村西,五代后周文顺年间(951—953)创建。现存为元、明、清建筑。三甲南河村二仙庙 位于高平市北10公里三甲镇南河村。建于唐明宗乾宁二年,后经数次补修。院内红墙碧瓦,雕梁画栋,使用砖、砂石柱,琉璃瓦脊,斗拱飞檐,气宇非凡。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殿内彩绘内容翔实,故事性强,雕石画坊精美典雅。 润城东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东13公里的润城村。始建于宋代。 北留海会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西。创建于唐乾宁元年(1894),初名郭峪院,后扩建,昭宗时赐名龙泉禅院,金大定寺僧重修后更名海会寺。现存3组建筑,即正院、僧院、塔院,总面积为17280平方米。 阳城寿圣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城西北20公里阳陵村。建于五代后唐,原名福庆院。宋改为泅州院,真宗在位时毁弃。宋天禧年间(1017—1021)僧人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1067)赐额为“寿圣禅院”。 屯城东岳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东约15公里的屯城村卧虎山脚下。庙内殿宇房舍近40间,除大殿为金代建筑物外,其余多为明代建筑。 阳城开福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城内,创建于北齐天保四年(553),旧名文殊寺,金大定中(1161—1289)改名福严寺,明洪武初改名开福寺。 阳城孔圣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城东南隅,创建于宋,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98)大成殿灾毁。道光十九年(1839),大成殿扩为5间,增修崇圣祠东西庑、戟门等。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前院有棂星门(现已不存)、泮池、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后院有大成殿和东西庑。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歇山顶,施琉璃瓦脊。现为阳城县文博馆馆址。该馆藏文物5000多件,有远古时期的动植物化石,有铜铸佛像、琉璃器皿、陶瓷制品等。尤以碑碣石刻、名人字画为最。康熙帝御书《云栖遇雨》诗碑及明代书画家文征明草书石刻堪称精品。明代肖像画家曾鲸的《张慎言画像》,董其昌的行书条幅,解缙的字屏,“扬州八怪”中金农、罗聘、郑板桥的花卉条幅,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陵川崇安寺 俗称凌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陵川县城西北隅之卧龙岗。创建年代无考,唐初名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赐名“崇安寺”,沿袭至今。现存规模为明代重修后形成。明洪武年间(1368—1398),即在该寺设僧会司(管理后,687团、688团由长治等地调往町店芦苇河伏击,在徐海东将军的指挥下,经过激烈战斗,毙伤日军近千人。此后町店人民建碑纪念。 东坞岭歼灭战遗址 东坞岭歼灭战遗址位于沁水县25千米处,曲高公路由此通过。1938年7月29日,决死第七、八总队同国民党93军10师、14军83师各一部,设伏于梅河西岸高地,全歼日军1300余人,取得辉煌战绩。 八路军晋城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晋城办事处旧址位于晋城市城区东街办事处东谷洞内。办事处于1938年12月4日设立,先后在城内外开办了军衣社、供销合作社、军鞋厂、修械所等。 土岭革命烈士纪念地 土岭革命烈士纪念地位于泽州县李寨乡土岭村,建于1990年,以纪念1940 年1月4日因在国民党47军偷袭驻土岭的中共晋阳办事处中所牺牲的烈士。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寓所 朱德寓所位于陵川县平城镇南坡村。1940年6月,朱德总司令南渡时,曾率一个连在南坡村一座“七裹三”的民房内住过20余日。南渡返回时又在此住过数日。 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高平市城西18.5千米的野川镇模凹村(原属杜寨乡)。为高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修械所旧址 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修械所旧址位于高平市城西15千米的野川镇北常庄村。为旧式木构四合院,北有楼房7间,东西各有楼房5间,南为大门。现保存完好。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1943年9月,太岳军区司令部从安泽县的碱土院迁驻士敏县含沁水县西郎村。1989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把这里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文龙纪念馆 孙文龙纪念馆位于阳城河北镇孤堆底村孤山西麓,建于2000年,是民间自发捐资纪念历任阳城、武乡、屯留三县的县委书记孙文龙同志。馆内有阳城县革命历史展览室,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原丰会 联系电话:13834311098。更多... 蚕桑纪念亭 蚕桑纪念亭位于阳城县蚕桑院内,建于1990年4月,是山西省蚕学会和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县政府应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呼声为孙文龙同志而建。30、高平良户村田逢吉的故居蟠龙寨。“名流翰院光留良户,德惠浙江史汇长平”,横额:“来骥天南”。人们用这样一副对联来颂赞清代高平号称“三阁老”之一的浙江巡抚田逢吉的历史功绩。
田逢吉,字凝之,号沛苍,清高平良户村人。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进士,初选翰林编修,累官户部右侍郎,康熙帝经筵讲官及内阁史学士等职,终浙江巡抚。在浙江巡抚任期,适逢“三藩”之耿精忠反叛,他在同总督李之芳督师金衢(金华、衢州)、部署军务时积劳成疾,后告归乡里,卒于家中。田逢吉去世后,朝廷即颁旨官赠其祖父田可耘为通奉大夫、内国史院学士加一级;敕封其父田驭远为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加封通奉大夫、内国史院学士。
田逢吉故居坐落在村东北高处的蟠龙寨上(俗称阁老寨)。从远望,蟠龙寨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堡寨建筑,这一点同晋东南许多地方一样。由于在明末清初有许多像李自成、张献忠一样的歹人不分黑白劫富,导致有经济实力的山西人在沁河流域陆续修建了许多坚固的城堡以求自保。蟠龙寨分为东西两门,东寨门坐北朝南,为三层阁楼,门洞上方有“蟠龙寨”的石刻横匾;西寨门坐东朝西,临崖而建,门洞上方的横匾“接霄汉”为田逢吉之父田驭远所题。
田逢吉的私邸位于蟠龙寨的正前方,被称为侍郎府。大门开于东南方,单檐歇山顶,檐下四组斗拱,石柱顶檐,两旁各有石狮把守。大门上有后人张贴的对联:先祖爷康熙帝师留下宝贵遗产,今儿孙承继祖业重建美好家园。从田逢吉的任职经历看,做过康熙帝经筵讲官(为皇帝进讲官员为经筵讲官,由翰林出身大臣兼充),看来田逢吉也当过康熙的老师。今人的这幅对联正是颂扬着先祖的荣耀。31、皇城相府古八景:石壁飞鱼、南宅观书、樊溪春晓、静坪红叶、土垸流泉、黄阁青山、梅庄杏花、午亭山庄。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 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暗层内有井、有碾、有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口。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吉祥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正楼主牌"冢宰总宪",边楼分刻"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安牌上刻陈氏一门的官职及功名。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
御书楼:"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载,该楼建成时,上有康熙帝御笔亲书赐陈廷敬及陈壮履诗近二十首、楹联四副和其它题记等,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均为原来之实物。
龟城: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抱内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相互关照,垛口星罗棋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管水固之意……
紫云阡:陈廷敬墓地名曰"紫云阡",占地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十通高大的甬道碑等。后山静坪红叶如画,是旧时皇城八景之一环境幽雅,肃穆壮观。
32、莽河自然保护区:蟒河旅游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南33公里的桑林乡与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处,面积5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72米。蟒河景区有“秀、险、幽、奇”四大特点,享有“北方小桂林”的美誉。这里一年四季均有迷人胜景,尤以秋天看层林尽染最为赏心悦目。蟒河水从蟒河村东流过,水清如碧玉,奔流似巨蟒;莽山又在蟒河村东流过,水清峰错列,鬼斧神工,妙境天成,有千峰拥黛,万壑云飘之象。33、 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位于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的泽州、阳城、济源三县市的交汇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造就了举世罕见的、独特神奇的地质地貌奇观,涛涛的沁河水九曲十八弯盘绕婉延犹如一条蛟龙雄踞在大山深处。
34、王莽岭旅游风景区(Mt.Wangmang scenery spot):包括华北最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王莽岭、世界围棋起源地棋子山、世界奇观挂壁公路和世外桃源锡崖沟等。该景区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典型代表。
35、棋子山风景区:棋子山,又名谋棋山,位于距陵川县城10公里的侯庄乡东北。棋子山山势平缓,主峰海拔1488米。山上松树成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经国家有关部门考察论证,陵川棋子山均为中国围棋发源地。36、陵川锡崖沟--锡崖沟,位于陵川县境最东端,晋豫两省交界处,全村217户人家,840余人散居在面积为11.5平方公里的山沟里。这里群峰环列,洪壑万丈,世世代代的沟里人在这几乎于世隔绝的大山里繁衍生息,每日在悬崖峭壁上爬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丧生,多少农副产品被抛弃。 1962年秋,县委领导来沟里视察,坐骑竟被惊吓而死,党和政府拨来三千元修路款,党支部副书记、复员军人杨文亮受命出征,从龙口炸开一个口子,锡崖沟才有了一条与外界连结的驴驮小道。70年代中期,沟里人又谋划着修条公路,两次动工,均告失败,“狼路”、“羊窑”成了历史的见证。锡崖沟人没有气馁,更不会屈服。1982年11月1日,党支部书记赵全妞带领全村百余名青壮年,手捧殷红的鸡血酒,又一次点响了向天险宣战的炮声。1984年2月4日《中国青年报》用整版篇幅刊发了锡崖沟凿山开路的事迹。1986年1月在筑路工程危急关头,复员军人宋志龙接任了支部书记。他和突击队员成年累月滚爬在隧道里,排险情,攻难关。1991年6月28日,全长7.5公里的锡崖路胜利竣工,为修筑这条路,沟里人义务投工12.3万个,动用土石23万立方米,凿通遂道 1200米,老支书董怀跃,村民宋双保为筑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锡崖沟山青水秀,风光迷人,天然溶洞很多,有人称赞这里是《太行桂林水》、《北国黄山云》、《红胜泰山日》、《秀媲张家界》,这里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这里的矿泉水期待有识之士前来开发。 锡崖沟人终于走出了大山,沟里人正在意气风发笑迎美好未来。36、陵川黄围山 黄围山是太行南部别具特色的著名旅游景区,它位于山西省陵川县东南,景区面积101平方公里,北部与长治地区相通,从太原、长治及晋城等地乘车到陵川县城,距景区仅有25公里。南部与中原地区相连,从河南新乡市、焦作市、辉县坐车到薄壁镇,到景区仅10多公里。黄围山风景区山水相依,植被多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美景,自然风光随季节而变化无穷,有天然氧吧之称,是您游山玩水、驱除身心疲劳、养身健体的好去处。黄围山风景区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省级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相重合的自然生态景观,凝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绝妙的生态环境,有地质遗迹景点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100多处。依照景区地理位置,分为灵湫洞、祖师顶和白陉古道、十里河大峡谷以及红豆杉大峡谷三大系列景区。 37、武家湾大峡谷 武家湾大峡谷旅游区位于陵川县东南50公里处。是太行山南段最深的一条大峡谷,古代出入太行下中原“八径”之一的“白径”指的就是这里。谷底与周围峰岭落差近千米,峡谷的豁口处是马圪当乡政府所在地,海拔只有628米,强烈突变的地势环境形成与境内其它地方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造成这方“北国江南”的山水奇观。主要景观有大峡谷、太行水乡、古石、灵隐寺、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38、凤凰欢乐谷 位于围棋发源地山西省陵川县东南部的夺火乡和马圪当乡境内,地处太行山之巅人迹罕至的山坳中,方圆三百余平方公里。景区内山幽水清、潭瀑遍布、奇峰罗列、风光旖旎、枝蔓缠绕、游鱼浅翔、犹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是一处以山、水、崖、洞、林为特色的避暑休闲生态渡假旅游区。凤凰欢乐谷包括七大景区:凤凰峡、门河峡、乌龙峡、苍龙峡、龙峡湖、武家湾、百里红叶区,共千余处景点。独特的地质石变;泉、溪、潭、瀑、湖如画变幻;千余种植物覆盖其间,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衫、稀有树种白皮松随处成林;珍禽异兽穿林跃涧、蜂飞蝶舞、鸟语花香;清凉圣境的独特气候……形成太行生态峡谷群之经典。景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备,是休闲、度假、摄影、科考、探险必选之地。 39、红叶风景区 位于陵川县城南20公里的老槐树岭至夺火岭北段,是陵川县面积最大的红叶区。该景区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陵(川)修(武)公路蜿蜒于山峦之间。红叶区内崇山峻岭,沟谷深邃,植被茂密。主要树种有柞木、槲树、千捭榆、白皮松、油松、栓皮栎、侧柏、槐、榆、杨等;灌木品种更为丰富,较广泛的有黄栌、山榆、小叶杜鹃、野蔷薇、沙棘、连翘、山桃、胡榛子、山槐、葛等几十种。春夏进节,浓绿浅翠,繁复纷呈的植物将200平方公里的山峦沟旧社会覆盖得象绿毯一般;而当秋季来临,这里便呈现出派灿烂壮阔、色彩纷呈的彩色世界-层林尽染,五彩斑澜。该县红叶节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与北京香山红叶齐名的生态环境游30个节庆之一。 40、历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沁水县西南部,距县城56公里。历山自然生态农耕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历山农耕旅游景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以其特有的气候、峡谷、森林、草地、下川遗址和舜文化。 41、山西阳城郭峪古城 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古城堡式村落。主要是以一代名相陈廷敬为首的陈家---老狮院,以明朝右都御使、顺天巡抚张鹏云为首的张家和豪商巨贾王重新为首的王家组成的官宅民居。郭峪古城共有三门,东门为正门名为景阳门,西门为永安门,北门为拱辰门,南边有上下两道水门,为排水之用。城内有城窑627.5 眼,窑洞密密麻麻,酷似蜂窝,故郭峪古城又被称为“蜂窝城”。城内有建于元至正年间的大型宗教建筑——汤帝庙,庙分上下两院,占地1800平方米。庙内殿宇斗拱四出,翼角髙翘,雕甍绣桷,炫彩流丹,宏伟壮观。高33米的瞭望防御建筑----豫楼,村里的好事善事的公告处---申明亭, 这些别具特色的官宅民居被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称赞为“中国民居之瑰宝”。2006年郭峪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郭峪村又被建设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42、沁水县白云洞 位于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北五公里处,有白云洞、七星谭洞、牛鼻子洞、黄道士洞、黑龙洞等溶洞。这些溶洞各有特色,异彩纷呈。白云洞规模较大,景观集中,四周山峦重叠,风光迷人。从停车场下行,经400多级石阶梯,古松盘崖,清流回环。洞外红楼碧瓦相映。石钟乳、石幔、石柱、石笋、石佛等景观30余处。在五彩缤纷的灯光照耀下,白云洞仿佛是一座艺术雕塑迷宫。洞附近还有白云桥等景观。 白云洞的形成距今约4亿多年,是我国北方第一个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天然大溶洞,初步探清洞深2000多米,最高处27米,最宽处30米。白云洞四周峰峦叠嶂、林木参天、芳草遍地、野花丛生、红楼碧瓦、雕梁画栋、古松盘石、环境幽雅,是理想的旅游胜地,洞内气垫雄伟,极为壮观,温度适宜、冬暖夏凉,洞中有洞,时开时合,时隐时现,洞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组成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大家看,这是笑靥如花的“童子迎宾”,这是垂涎三尺的“盗金神龟”,这是精美别致的“玲珑宝塔”、形象逼真的“骆驼仙人”,这是风景秀丽的“江南小景”。请大家再随我往里走,里边还有栩栩如生的“历山三宝”等四十多个景观。洞内滴水成音,余音缭绕,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一座艺术雕塑的宫殿。洞内的穴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穴球,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43、柳氏民居文化旅游区 位于沁水历山舜王坪自然风景区腹地, 是柳宗元后裔隐居地,古村建造于明清二代,工艺精湛、文化内容深厚、风水绝佳。现存八座古院及关帝庙、文昌阁、柳氏宗祠、明代纯石牌坊、永庆门、文庙、古窑洞、明清柳氏地墓穴、果园等景点特色。是现存古民居中的精品。 44、阳城天坛山 天坛山,又名阳洛山,位于晋城市城区西北约31公里处,海拔1711米,为王屋山主峰。绝顶有坛。传为轩辕帝祈天之所,故名天坛;又因与东岳泰山鼎峙,谓之西顶,俗称老爷顶。天坛山高耸入云,独柱凌空。人们登上山顶,翘首太空,云霞眩目;远望黄河,细流如练;俯视群山,宛如阜丘。在早晨和傍晚,有时可看到五色彩云出现,起伏非常,变化多端;在黎明时分,有时可看到天坛全景出现在东方的奇观,人称“天坛倒影”,为济源九景之一。凌晨站立山顶,可最先观赏到东方日出的绚丽景色。山顶旧有玉皇殿、虚皇观、轩辕庙、真君祠等建筑,殿堂辉煌,香烟缭绕。刘禹锡诗云“阳洛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形象地表述了山顶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规模。现仅存明万历年间所建的南天门和明、清碑碣十数通。南天门紧挨南崖,系九脊顶式牌坊,下有三孔拱券门洞。南额正中横书“无极玄穹门”,数十里远望南北通明。 45、晋城愚公山旅游景区 位于泽州县柳树口镇,山地面积约48平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1289米。景区内地形起伏,变化多端,山峰突兀,沟壑纵横,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山、水、林、泉、岩洞融为一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景区还是愚公移山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有一系列象征愚公移山的人文景观,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目前散落着20 余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古村寨,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是体验太行山民俗、民情、民风的绝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