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孺童著《中论讲记》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19-07-05 16:02:21作者:心经结缘网
佛教在线讯 近日,著名学者、佛教居士王孺童先生之新著《中论讲记》,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中论》,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撰成时间约相当于三国魏明帝时,题为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本书系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著作,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大乘中观学说。《中论》的思想,对后来大乘佛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促进了中观派的行成。该论传到中国以后影响亦是很大,先是僧肇据此论义撰写了《不真空论》等多篇论文,后有吉藏撰《中观论疏》,进一步发挥此论的思想,并将此论和《百论》《十二门论》一起作为依据,正式创立了“三论宗”。本书是王孺童先生对《中论》的诠释解读之作,据《大正藏》所收鸠摩罗什译本,逐偈讲解,疏通文意,阐明义理,并对一些关键性的佛教术语做了重点阐释,为研读这一大乘经典开便捷之门径。佛教从释迦牟尼创立以来,经历了从小乘到大乘、从本土到海外的发展过程。所谓“小乘”,其实是后来大乘佛教兴起后,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之蔑称。而这一时期的佛教,更能体现释尊在世时的教法。当时很多追随释尊的弟子,能够亲自听闻释尊之言教,所以他们大多能够在一生之中证入涅槃、获得解脱。在释尊去世后,这些亲随弟子将释尊生前言教进行结集,形成了流传后世的三藏典籍,使得无缘亲听释尊言教的弟子,同样可以有所遵循、有所归止,进而依教奉行、证道解脱。早期佛教弟子严格按照释尊生前确立的制度,过着集体的僧团生活,与世俗社会刻意保持着一定距离。比如按照律制规定,僧团住止修行之“阿兰若处”,必须与世俗聚落相隔“一俱卢舍”的距离。所谓“俱卢舍”,为梵文音译,意译为牛声或鼓声传闻最远之距离,一俱卢舍大约为五里左右。只有在“食时”,僧众才能进入聚落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也不允许与俗人对视交谈,不必向供养者表示感谢。按照沙弥十戒之规定,出家僧众不得观听世俗歌舞,不能接触世俗金钱等。在早期佛教经律中,几乎看不到有佛弟子到世俗中去说法教化的记载。这种极尽摆脱世俗社会,追求个人出世解脱,在外界看来极为神秘之宗教团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僧团自身的生存。出家人也是人,不可能脱离社会人群而独立存在。有鉴于此,在佛教僧团内部,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出家人,开始对守旧的耆宿出家人提出质疑,试图从制度上对传统佛教进行改革。这就造成原始佛教在僧团内部的根本分裂,形成了小乘佛教的诸多的“部派”,其中趋向革新的“大众部”,也为后来大乘佛教之兴起奠定了扬弃之基础。大乘佛教从根本上讲,是对小乘佛教从理论到制度上的彻底改造。过去佛教的话语权是掌握在以出家人为主体的僧团手中,而那些信仰佛教或是想亲近佛教的广大世俗人群,永远处于极为边缘且无知的境地。他们与僧团有着巨大的隔阂,无法从僧团获得佛法的滋润与慰藉。随着这种矛盾的日益凸显,有志于追求佛道的在家人逐渐联合起来,他们一反传统律制的束缚,组建了以在家人为主体的僧团,并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毫无禁忌地与社会各阶层民众接触交流。这种类似于群众路线的改革,使得佛教的影响迅速普及开来。而这些将精力投入到教化普罗大众的在家人,也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喜爱与支持,形成了大乘佛教独有的“菩萨”。所谓“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之省称。梵文“菩提”是“觉”的意思,梵文“萨埵”是“有情众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令众生觉悟”之义。由于“菩萨”不像“小乘人”只专注于自身解脱,而是将自身的解脱融入到广大众生的解脱中去,所以菩萨不剃发、不穿袈裟,不顾戒律“不香花严身”等规定,从上到下璎珞饰身、珠光宝气,这从现存的佛教造像中就可窥见一斑。在大乘佛教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人物,无过于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菩萨。“龙树”为梵文Nāgārjuna之意译,梵文Nāga意译为“龙”,梵文Arjuna音译“阿周陀那”,为印度树名。他生活于公元二至三世纪,为南印度婆罗门种姓。根据后秦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传》之记载,其母在阿周陀那树下生下了他,他又曾受龙王点化,故号为“龙树”。龙树天生聪颖,早年遍习印度外道之法,还会长生、隐身之术,曾与契友三人一同潜入王宫,与后宫嫔妃淫乱,致使后宫有人怀孕。国王发现后,将其余三人斩杀。龙树侥幸逃脱,便进入深山,在一佛塔处受戒出家。龙树出家以后,在九十天内就学通佛教三藏典籍,到各处辩论皆大获全胜。于是他就认为:“世界上的学说理论有很多,佛经虽然玄妙,但理论上仍有未尽之处,可以继续推理演化。”便想脱离佛教,自己开宗立派。龙树重新修定戒律,制造新的衣服,以代替佛教的戒律和袈裟。龙树给那些拜在自己门下的弟子,传授新的戒律,穿上新的衣服,其目的就是要与传统佛教进行切割。在有了新的形制以后,龙树就开始着手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据说此时龙树已经还俗,并受外道蛊惑企图彻底背离佛教,但受大龙之挽救,终于回归佛法,建立和弘传大乘。龙树的大乘思想,从根本上还是源自于释尊言教,但对固有的佛教理论做了更为大胆的破立。龙树出生于佛灭数百年后,无缘亲听释尊的教诲,为了显示其所撰述各种大乘论典,既具正统佛教的可靠性,又能与传统理论区分,故称他所依据之佛经都是从龙宫中取出,而非当时世间流通之旧有经典。龙树一生著述颇丰,被誉为“千部论主”。随着佛教从印度向世界的传播,其著作也传译至中国汉地及西藏地区。从现存能够确定为龙树所撰的论典来看,其中对佛经进行阐释的“释经论”,以及总结经中要义的“约经论”,占了绝大部分。再除去一些往来信件,以及劝说国王如何信佛教化的内容外,真正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独立论著只有《中论》一部。《中论》,又称《中观论》,故后世便以“中观”作为龙树开创的大乘派别之名。《中论》作为“中观学派”的根本论典,总篇幅大约有五百偈,梵文本、藏译本、汉译本偈数略有差异。就汉译本而言,现存三种,以后秦鸠摩罗什译本流通最广、影响最大,亦为研究“中观学”之定本。本《讲记》所据之论本,即为日本《大正藏》第三十卷所收之罗什译本。该论共分二十七品,基本依佛教十二因缘组织构建,然而对传统佛教“缘起、因果”乃至“解脱、涅槃”等认知,从“空性”角度给予了彻底的剖析,指出这些全都是“空无自性”而没有真实存在,破除了人们内心对“有”的最后执念。如此强调佛法的“毕竟空性”,既是对小乘学人一味拘泥的无情批判,又彰显了龙树对释尊“缘起论”的深刻领悟。身处“末法时代”的学人,如果不研读《中论》,就无法了解大乘佛法的实质,就无法理解空无自性的实相。希望本《讲记》之出版,能够为探寻佛法真谛,起到一点增上饶益的作用。王孺童识于北京木樨斋2018年3月13日自乙未年后半,深感人生无常,遂蒙尘隐之意。至丙申年初,又逢世事变幻,身识俱创。然一切皆苦,本即法印,无可挂怀,为使人生光阴无半寸虚度,故择《中论》以为炼心教授。始于1月4日,讫于12月26日,共历126讲,方有此《讲记》成也。余撰有《中论述义》一部,此番教授即依之而讲。《讲记》偏于疏通文义,而欲探论本科判微言,则当以《述义》为指归。王孺童识于北京木樨斋2016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