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中的佛道思想和观点
近年来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越来越多,角度也越来越新颖,而由于原书中不管是从语句、台词还是情节设置,都大量提到了佛道术语和其思想,比如章回名上的道教专属名词:灵根、大道、元神、金公、等。而公认的《西游记》主题之一——"心猿归正",则明显为佛家术语。如果《西游记》不含佛道思想,自然不可能在书中频频运用这些专有名词,因此《西游记》的主题必定与儒释道三教合一有关,此观点已然成定论。
而由于86版《西游记》的深入人心,许多人更倾向于把它当做一个宣扬个性解放的故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说电视中对于《大闹天宫》的频频展现,像前几年被视为国漫崛起希望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是重点从这个角度切入,展现给观众一个天性自由又颇具情义的孙悟空形象。
因此,许多人都忽略了作品本身所带有的儒释道思想。即便是知道一些基本的:比如唐僧一路不畏艰辛求取真经其实是体现了其忠君报国思想,是儒的体现。天宫则都是道家派系,自然属道教;取经行为以及师徒四人都是佛教徒,则是明显的佛家思想的明证。
对于儒,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用多说了,下面主要来说一下《西游记》中的道和佛。
一、《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和观点
黄霖在《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和主要精神Ⅱ》中,对《西游记》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作者本意是宣扬"明心见性"的心学,但在客观上弘扬了自由和人性美,促成了人们自我价值的肯定。其实这个主题和道教亦有不小关联。
(一)清静无为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清朝康乾盛世……无不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针。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主张天人合一,尤其注重修身养性。道教认为"身国同治",视为治国和修身的通用原理。
在《西游记》中,最能体现此思想的是两个人——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
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真正的师傅,孙悟空的一身本领几乎都是他所教授。须菩提是菩提之祖,也称心祖,身兼佛道儒三家之长,其实力高深莫测,且无欲无求,收徒不为回报。而更是除了在故事开端出场,再也不见踪影。其隐居的地方也是世间难寻,菩提祖师实在堪称西游第一隐士。
太上老君的道行比之菩提则要低一些。他未隐居于世外,而是居于天庭,为玉帝所效力但他仍称得上是天宫内最潇洒无求的神仙。当其他同僚甚至上司都被孙悟空搅得大怒之时,唯独太上老君心态豁达。而最初招降孙大圣,亦是太上老君从中周旋,哄得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齐天大圣渐通事理。而天性自由不喜拘束的悟空,在天宫众人中,最要好的也就是太上老君了。
(二)玄妙思想
《道德经》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教的自然情怀、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道教首先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从庄子《逍遥游》中的驰骋想象,到魏晋时期浪漫奇幻的游仙诗,再经由千古大诗人李白的挥洒泼墨,已经在国人心中造就了抹不去的印象。而这种观念又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西游记》中。
《西游记》里各种奇妙的想象,比如遍地无男子的女儿国,又比如师徒四人一路上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皆是道教玄妙思想的体现。蝎子精、白骨精、玉面狐狸、蜘蛛精……怪异诡奇超乎想象。而并不太为人所熟知的荆棘岭木仙庵的杏仙,更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妖"的文化想象,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可看出这种观念对于后世鬼怪小说的影响。
(三)长生不老
《西游记》中的妖怪几乎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在每一个小故事里,唐僧几乎都面临着即将被吃掉的命运。对于长生不老观念的展现集中体现了作者的道教思想。当然,《西游记》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这种思想也可视为道教思想对中国人的长远影响的产物。
以玉皇大帝为代表的天庭众仙,是长生不老的象征。神仙拥有永久的寿命,不会老死。而唐僧为金蝉子转身,吃了唐僧肉可以令寿命有限的人或妖得以长生不老,因此一众妖怪都对唐僧肉趋之若鹜。
长生不老思想一直是道教最为人熟知的特点。从秦始皇求仙寻药到嘉靖寻仙问道,中国历代帝王都想要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的目的也在于长生不老,羽化成仙。长生不老思想也是《西游记》中最明显的一个道教观点。
二、《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和观点
(一)修心正心
目前学界所认可的《西游记》的主旨,是借西天取经这一任务,展现主角孙悟空修心得正果的过程。孙悟空作为《西游记》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他从一个无拘无束任性妄为的猴子,在一路取经过程中修得正心最终成佛,显然是印证了佛教"心猿归正"这四个字。
开始的大闹天宫是孙悟空"放心"的过程,而后造成了一系列恶劣影响,搅得天庭人仰马翻,最终被压于五指山下,这是"收心"的开始,而后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尽力护持唐僧求取真经,功德无量,也逐渐地磨练了自己的心性,这由"放心"到"收心"再到"正心"的过程就是《西游记》的主旨思想。
"真假美猴王"一节是最为明显的体现孙悟空"心猿归正"的关键点。孙悟空看不上唐僧肉眼凡胎不识真妖假人,不满唐僧时不时不分青红皂白地紧箍咒相加,一气之下心生恨意,打了唐僧扬长而去,声称以后再不回去。所谓的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其实就是悟空的"二心",因此如来知道悟空来了,便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当六耳猕猴一死,悟空真心归位,从此收心安心护送唐僧上路,再无二心,可见此节是悟空"修心"的关键一节。
除悟空外,此书在对师徒四人进行描写的时候,也多次提及佛教清规戒律,比如戒酒色偷盗等,像八戒贪恋美色犯了淫念被菩萨惩罚就是作者肯定佛教戒律的体现。清规戒律本身也是佛教"修心"的外在表现。
(二)因果轮回和及时行善
因果轮回是佛教观点,前世今生等投胎转世观念俱是源于佛教。《西游记》中屡屡提及的阴曹地府、阎王爷、黑白无常二判官,都是佛教观念在书中的体现。像唐僧的金蝉子转世身世,以及普度众生所传达的现世行善、积善成德以求来世安稳等,都是受因果轮回思想的影响。
孙悟空被压于五指山下五百年,正是他先前大闹天宫的罪业所致。他护送唐僧一路跨越艰难险阻取经,也是有将功赎罪的意思。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界并错投猪胎,由一个威风凛凛的天蓬元帅变为现在类似于丑角的猪八戒,可见报应的厉害。沙僧的经历同样如此。这都体现了佛教的因果观。
另一方面,佛教又重视转世轮回。去西天并不只是方向上的前进,更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而去西天的途径也并不是到达某一个具体地方就可以进入的,而是肉体死去,灵魂升入西天。唐僧过凌云渡时,就是抛去肉体,方成佛进入西天,象征脱胎换骨。因果轮回和由此而来的行善积德观念不时在《西游记》中展现。
(三)普度众生
《西游记》的主线故事是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那取经的目的是什么?自然不是为了背着厚厚的一摞书拿回家放书架上装门面的,而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普度众生。唐玄宗需要佛经普度冤魂,而唐僧作为一名僧人,真经中的理念亦是他的毕生追求,普度众生思想是佛教吸引世人求佛入佛的一个重要观点。
《西游记》曾提到佛祖割肉喂鹰之事,此说是佛经中的一个著名故事,也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众生有自然之道,弱肉强食本是自然规律,但佛教倡导渡众生,因此佛祖能做到舍身渡人。在书中,除了其中的部分妖怪,师徒四人都基本遵守不杀生理念,这都是佛教观点的影响。唐僧几次误会孙悟空错杀好人,甚至为此数次念紧箍咒,逼得悟空险些反悔放弃取经,既是佛教普度众生观念的体现。
三、《西游记》中佛与道的融合:
三教合一思想在唐朝就已出现,到明清更是有所发展交融。作为一部与佛道两教思想都有密切关系的作品,《西游记》中的佛道思想也是有所交融的。
(一)分派并立和互助观点
西游记中的天上神佛有两个明显派别。一个是天庭,以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为代表的神仙,都是道教的体现。而以如来佛祖和观音为代表的西天,则是佛教思想的内容。这两派虽是泾渭分明互不相犯,却也有交融。
孙悟空大闹天宫惹恼的是玉皇大帝,但当天庭无力镇压孙悟空时,佛祖出手了,一下子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而后两派在取经一事上自然达成共识,都在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给予帮助和指点,这体现了两教的融合。
(二)崇佛抑道、佛胜于道
但在《西游记》中,道和佛的地位却大有差异。虽然都是神佛一类,有无上修为,长生不老,但佛教却明显高于道教。
首先,孙悟空闹得天庭无人敢管之时,如来佛祖区区一个手指就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并使得他乖乖听从观音指点,正心收性去陪唐僧取经,可见西天佛教在修为和法力上明显比天庭道教高出一大截。
其次,师徒四人取经去的是西天,主线故事的目标就是西天,普度众生的途径也是去西天求取真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最后修得的也都是皈依佛门,是成佛而非成仙,可见作品在思想倾向上还是偏于佛教的。
《西游记》中含有不少的佛道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不仅仅是作者本人思想的体现,更是集中展现了中国佛道思想文化发展到明朝的状态和在普通人心中的印象。《西游记》的奇不仅在于它故事的精彩奇妙,更在于它其中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交融。了解佛道思想对《西游记》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西游记》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将它当成一部刷怪升级的玩世之作。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