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证道的同与布道的异
在《金刚经》里有这么一句话:“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如果跟最究竟的相比,贤圣们之间就有差别;如果不跟最究竟的相比,大家都是贤、都是圣,都很高、都很有修行。从更浅一层理解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活得有滋有味,觉得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内在很富有。但是,与李白、苏东坡等文豪一比,就都是文盲了。若不跟李白、苏东坡等文豪比,只是跟一般人比,还觉得自己是个知识分子。在这里,李白、苏东坡就相当于无为法,代表了最高、最究竟的境界。
同样,自然界里有很多天人、神仙,还有罗汉、菩萨等,跟我们凡夫相比,他们都很高。但是跟佛相比,他们就不圆满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的修行都很好、都很高,都可以称为贤人、圣人,但是跟最究竟的相比,你们还不够圆满。
实际上耶稣基督、穆罕默德和释迦牟尼佛都是大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得道的。耶稣基督为什么有六年失踪呢?这六年他就是在印度的克什米尔闭关修炼。你们看耶稣基督穿的是什么服装啊?是喇嘛装嘛!他在中东地区传教,为什么穿的是印度服装呢?由此可知,他曾经在印度生活过一段不短的时间。这种印度服装就是一块布,不需要缝,往身上一缠就是一件衣服,而且恰到好处,所以称为“天衣无缝(féng)”。结果我们中国人把它念成了天衣无缝(fèng),意思完全变了。耶稣是在印度拜师修道的,开悟之后回到中东去传教,一直保持着印度的着装。
你们若细读《圣经》和《可兰经》,就会发现耶稣基督和穆罕默德证悟的境界,和对开悟状态的描绘,跟释迦牟尼佛是一样的。只是这两位教主出生在社会最底层。只有悉达多命好,是个太子,他的叔父兄弟六个,加上堂兄三十几个,当时几乎把整个印度都占领了,所以他说话谁都相信。而耶稣基督开悟后回去传教,谁都不相信他。他们说你是那个最穷的女人在马槽里生出来的,就凭你这德性还能开悟?
而当时的穆罕默德开悟之后,对自己说:我回去后跟第一个人——我的老婆说,如果我老婆都不相信,这辈子我就不用再跟别人说了。结果他回到家里,把他开悟的景象跟他老婆一说(他老婆非常聪明,比他大十五岁,出生于非常富贵的家庭),他老婆说:“你说的这一切我都相信!”
穆罕默德得到了极大的鼓舞。男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得到老婆的认可,是不是这样啊?(众笑)最失败的男人,就是老婆不信任他,朋友不认可他。穆罕默德的老婆很有智慧,她说:“我完全相信你,相信你说的都是对的,我相信你已经开悟成圣了,你现在就应该把你的感悟说给周围的亲戚朋友们听。”
穆罕默德的老婆很富有、很有地位,她找了很多有身份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老公讲法,要相信他,欢迎他。”结果在第一场法会上穆罕默德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赞叹。从此以后他就更自信,劲更足,开始出去弘法了,之后就所向披靡了。如果第一次讲法就吃了闭门羹,他就不会再出去传教了,因为他发过誓:“如果我老婆都不相信,从此我就闭口不说了。”
所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牵扯到那个究竟的道、开悟的境界和对道的描绘,一定是一样的。因为无论过去的人、现在的人,还是未来的人,当他们得道时,他们到达的是同一个源头,亲履的是相同的本地风光,出来后对道的描绘自然也是一样的。
比如你们都到了东华寺的最高殿堂——自在堂,回去后你们向家人朋友描绘自在堂的样子,肯定都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说明你们没有亲自到过自在堂,没有在这里待过、生活过,没有走进来再走出去。只要是到达源头的人,他们的描绘都是一样的,而且都不会错。中国的老子也是一个修行圆满的圣人,只是他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度和他有缘的人。
圣人都是以不同的形象、不同的形式来度众生,不会以同一副面孔、同一种形式来度众生。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嗜好也不同。就像同一种质地的布料为什么要染成白色、黄色、紫色、黑色等不同的颜色呢?就是为了满足众生不同的审美、口味和嗜好。外在的表现形式、视觉效果虽然不同,但里面的产品是一样的。
所谓的差别是指在途中有差别,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如果不跟究竟的比,你们都对,都修得很高。但如果跟究竟的比,你们之间是有差别的。佛说话是非常圆融圆满的,他从来没说谁是外道,谁不是外道,只说究竟与不究竟,这就是他的德行和智慧。所以佛陀没有树敌。
各个宗教到现在都是八万四千法门,并不是佛教才有八万四千法门,基督教也分了很多派系,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也都有很多派系。原因是这个法传到某个区域,就必须与这个区域的文化、习俗和本土信仰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落地生根,不被排斥。
佛教进入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佛教里面有很多形式和仪轨,在原始佛教中是没有的。所以有些人说佛教里有很多东西是迷信。没错,的确有迷信的成分,但是它能流传两三千年,说明这种迷信是众生需要的,是能帮助众生的。你不要看到这些迷信的形式就全盘否定,因为迷信里也包含了真理。比如佛教里的焚香、烧纸、点蜡烛也是迷信,可是为什么我们祭奠祖先时,要燃几支蜡烛,烧一些纸,倒一点酒,盛一点饭呢?因为我们平时就是这样孝敬父母的,所以也用同样的方式祭奠祖先。当父母亲百年去世后,我们也还是用同样的方式孝敬他们。
所以你不能说这些纯粹是迷信。也许你会问,祭祀供奉的饭,祖先也没有吃,酒,祖先也没有喝,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他们的确没有吃没有喝,但是为了向祖先表达我们敬意和感恩之心、怀念之情,我们需要一个载体、一种方式。就像世间男女之间是怎么证明对彼此的感情的呢?赠送玫瑰或者戒指就是一种方式,玫瑰或戒指就是他们爱的载体。而我们以香、烛、灯来敬奉佛菩萨也是同样的道理,香、烛、灯也是一个载体,是我们需要这些载体、这些形式。
所以,茶以载道,文以载道,武以载道,香以载情、灯以载心,道理都是一样的,这些东西都是载体,通过它们,把实质的精神与内涵传递出去。所以修道的时侯,过程也非常重要,要想有一个圆满的结果,就必须有一个圆满的过程。过程就相当于因,一旦过程不圆满,是畸形的,那么结果也是畸形的,也不会圆满。佛教特别讲究因,如果起因不好,结果肯定不好。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