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繁百态,乾坤芸芸众生,徒劳百年得过,回头看罢似梦似幻似空。
人生匆匆几十载,经历着嬉笑怒骂悲欢离合,人们各自品尝着各自的人生,活着仿佛就是在追寻一个活着的意义,在寻找一个存在的道理,可活着又有何道理可讲,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存在就是道理的一部分,随心随意无拘无束便是自在。
有人通过追名逐利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人重情重义恪守着自心的准绳,只有佛家超脱世外,在追寻内心的清净,有人认为佛学即是与世无争的出世学说无欲无求,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所追寻的是最为通透世事的大智慧,体现出的是人生澄明的大境界。禅宗经典《六祖坛经》有四句禅语金言,便体现了处世立身的最高智慧。
一,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释义:人心中所念的都是恶毒的事,那么此人的行为也必定恶毒。心中所想的都是都是善念,那么他的行为也必然至善至臻。
从善还是从恶,皆是因内心所念所致,心中常存善念便施善行,反之则生恶端。
二,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释义:内心有执念不能通透之时,即使看到有大智慧的智者,在其眼中也与常人无异。一旦能通透明了得以悟道,则所见的都是智慧。
所谓“佛”非仙非神,其本意是拥有大智慧的智者,是能够不惑人生的贤能,佛家认为得大智慧的途径是通过“悟”得来的,是对心灵与尘世的不断思考而得到的通透之境。
三,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释义:以前执迷不悟之时只是一介凡夫,但自顿悟那一刻便见性成佛。
古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未得道之前,生命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但一朝得道,便能把生老病死看得透彻,对于这种心境便是得大智慧。
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
释义:任何人出生之初内心都是清净之境,无垢无尘,但随着时间与环境的转变,当人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一切的凡尘杂念便由心中生出。
所以,心中种种皆来自自性。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