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学《坛经》,长智慧,去烦恼,求幸福。
一、《坛经 · 般若品第二》经文(系列之八 · 此品尾声)
……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已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二、经义“人生君”解
爱学习的你们啊!我此法门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无念。
“无念”的内在状态是,“明心见性”,即通过修行“见到”自心中的“真如”本性。
无念的外在表现(或者说,修行达到“无念”境界后人的生活状态)是“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
即积极履行做人的职责(赡养父母,教育子女,承担家庭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在家做一个合格的子女、父母、配偶,在外做一位合格的公民),积极追求人生理想(合理合法地求财求名求利);但在一切行为中,心永远保持清净自由,不驻留于成功,也不纠结于失败,事中积极做为,事后了无牵挂。
真正了悟了“无念”法门,一法通则万法通;真正了悟了“无念”法门,也就达到了诸佛境界;真正了悟了“无念”法门,也就修到了佛之果位。
爱学习的你们啊!佛法慈悲,普渡众生,后世得我此法者,须要在志同道合者之间传播,不得私自专有。如能立大志于修佛,并能终身修持此法不退,久后必成正果。
我们禅宗法门从佛祖起,立下了默传“心印”的规矩,在因缘成熟之时,必须用“以心传心”的方法,将“正法”留传下去,不得隐匿私有。
但要注意,对于志不同道不合者,不得传付“心印”。以免愚人因不解此法,而生出毁谤佛法的言行来。毁谤佛法一来自断佛性,难以成佛,二来损毁先人,究竟无益啊!
爱学习的你们啊,在我讲经的最后,送大家一首“无相颂”,在家出家的人都可依此自修,久后必有福报。
……
六祖说完“无相颂”后又言:“愿众生听闻顿教,见性成佛,解脱烦恼”。当时韦使君、僧尼道俗等人闻听六祖教导,各有所悟。大家作礼谢师,私下赞叹:“善哉!没想到我们广东地界也有佛出世啊!”
三、启示“人生君”评
此段经文是《坛经》“般若品”的最后一部分,总结全品概括成一“无相颂”。在“人生君”看来,此颂将《坛经》精华尽收其中,学佛之人理当注意。
细察之下,此颂重点大约包括如下三点。这三点也是《坛经》“般若品”的精华所在,当然也是对我们俗人最有启发的地方。
其一,解脱烦恼、修道、成佛的正途是返回自性,见到自性中的“清净心”并用此清净心指导自己的俗世生活与观念。做到这一点了,也就离解脱烦恼、成佛、见道不远了。
这就是“无相颂”中的“菩提本自性,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等语言的意思。
六祖反对从身外求解脱。在六祖看来,解脱烦恼、追求幸福、成就佛果要靠自己,自心中升起正确的见解了,幸福也就来了。对神佛、高僧大德的信仰膜拜再虔诚,如果自性智慧不起来,也解脱不了烦恼,追求不来幸福,成就不了佛果。
其二,成佛既然是见到“自性清净心”,那么见到“自性清净心”的人生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在六祖看来,大约应该是这样的状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认认真真尽责。对父母认真履行做儿女的责任;对儿女热情履行做父母的责任;对配偶忠诚坦荡而又宽容爱护;对学习与工作绝不敷衍潦草;对朋友与路人绝不二面三刀……。做到这一切的思想动力是“人生在世理应如此”,而不是为了博得好名声或得到什么利益。
这就是“无相颂”中“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之意吧?
对我们俗人来说,六祖“行正即是道”之意实际就是主张做一个“负责任的好人”。
做一个“负责任的好人”能幸福吗?
当然能幸福。在家承担起了父母、儿女、配偶的责任了,家庭能不和谐吗?和谐的家庭就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幸福港湾啊!工作上认真负责、对朋友忠诚友爱了,你的人格魅力也就建立起来了,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必然会领导器重、下属敬仰、朋友尊敬、甚至路人也会报之于笑脸,能不幸福吗?
其三,见性之人还应该是个“无念”、“无染”、“无著”之人:积极履行做人的职责,从容追求人生理想,但在一切行为中,心永远保持清净自由,不驻留于成功,也不纠结于失败,事中积极做为,事后了无牵挂。
这就是“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之意吧!
在六祖看来,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见性之人已通透了悟人生真谛:世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因缘聚合、生灭变化的过程,正确的人生态度理应只修原因,不纠结于结果。或者说,因明白了”因”之无奈,所以认识到了“顺纳结果,不纠结于结果”是人生之大智慧、也是人生之大积极。
这就是“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之意吧!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