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学与儒学,对谭嗣同的《仁学》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6-13 13:29:59作者:心经结缘网

除了学术专著以外,论及谭嗣同与佛教关系的相关论文主要有:李尚全《晚清士大夫佛教概述》提到谭嗣同吸收佛教思想的目的,他认为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激荡的晚清,谭嗣同接纳和吸收佛教教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和儒、佛与西学的关系,以图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李双璧《佛学思想之于维新志士:以康、梁、谭为例》主要从佛教对谭嗣同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品质的养成两个方面来论述的。

佛学与儒学,对谭嗣同的《仁学》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佛学与儒学,对谭嗣同的《仁学》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他认为谭氏《仁学》杂糅了华严宗、心宗和相宗三教的观点;其次,他认为佛教教义给予谭嗣同成仁取义的精神支持;第三,他认为谭氏将佛教的坚忍、无畏、雄健刚猛精神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最后,他认为谭氏的民主、人权和平等思想也与华严宗的“不变随缘”说密切相关,并指出这种平等观念的源头是佛的慈悲情怀。

吴卫东《略论佛学思想对谭嗣同哲学思想的渗透》主要试图说明佛学对谭嗣同的影响,他认为谭嗣同接受佛学的目的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指出谭嗣同利用佛学思想来改造其“仁”的概念,并点明佛学对谭嗣同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等方面的影响。李永平《试析近代佛教思想的变迁——以谭嗣同为中心的研究》认为谭对佛教的接纳是佛教和中国社会发展互动的必然产物,他认为谭嗣同将消极、避世、涅槃的佛教哲学改造为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蔑视黑暗现实、奋不顾身、不计功利、“勇猛精进”和“大无畏”的富有战斗性的思想力量,成为团结士大夫鼓荡仁人献身、志士奋笔的时代精神。

段景莲《谭嗣同〈仁学〉的佛教倾向》指出谭氏是把佛家的“慈悲”作为其《仁学》之根本、“平等”之基础,并从“仁”开始,经过“通”与“一”而达到“众生平等”,并试图尝试在恶浊世俗间建立佛国之净土。⑧芮坤改《谭嗣同的佛学思想探微》认为谭氏从佛学中吸收的“无我”、“平等”、“心力救世”等思想是他解脱心理困境和拯救社会的主要思想资源。李一寒《佛教精神之承继与高扬——谭嗣同的“应用佛学”及其价值取向》中认为谭嗣同的佛学思想可以称作“应用佛学”,作者认为谭氏对佛学思想的吸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用佛教来解释“仁”,以此才能实现“平等如一”、“破对待”的解放作用,并达到以佛教拯救衰世的理想主张;二是以心力解除劫运,这里所说的“心力”作者认为是儒家的“愿力”,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儒家的慈悲主义;三是用佛教的“识”概念构建哲学体系,即“仁”、“识”一体的哲学建构。郭建平《〈仁学〉中的佛学思想评析》认为《仁学》全书贯穿着强烈的佛学思想,体现以佛释仁学说、佛法救世思想、“慈悲”和“轮回”观念三个特征。而张成洁《谭嗣同的殉难心态与儒佛西学——兼谈墨学对谭氏的影响》认为佛教教义对谭嗣同的一生以及最终的死亡选择影响极大,而“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生死观以及因果报应说则成为谭嗣同殉难的动机。

目前学界对谭嗣同与耶教的关系关注较少,只有少数几篇文章有所涉及。主要着眼于耶教对开阔谭嗣同的眼界以及建构谭嗣同的思想体系所起的重要作用。杨代春《谭嗣同与傅兰雅》主要通过分析谭嗣同与耶教传教士傅兰雅的交往来窥探谭氏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而张天杰、肖永明《谭嗣同〈仁学〉与耶教思想》则详细论述了谭嗣同与耶教的关系,此文认为谭嗣同在与西方传教士交往和熟悉耶教经典的过程中,从耶教思想中吸收了许多观念,如“以太”和“灵魂”等,并认为耶教思想对《仁学》的建构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首先谭嗣同从《治心免病法》这一宣传耶教思想的小册子中得到了“以太”概念,作者认为“以太”是《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谭嗣同不仅用“以太”代替了张载和王夫之理学中的“气”概念,而且还结合这一概念对他驳杂的思想加以发挥,从而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仁”的哲学体系;其次就是将耶教中的“灵魂”概念引入“仁学”体系,因为谭嗣同认为“灵魂”是耶教与其他宗教思想会通的关键点,它可以与孔教和佛教中的诸多概念相通;最后,作者认为谭嗣同将耶教思想中的“博爱”与“平等”两个观念引入其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仁一通——平等”之《仁学》核心的精神,总之,作者认为耶教对谭嗣同思想的成熟和《仁学》的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推进意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