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经里,无挂碍这3个字很重要,可另外的两个字更接近于佛的境界

发布时间:2019-06-13 13:30:12作者:心经结缘网

《心经》里“无挂碍”这3个字非常重要,但真要做到“无得”这样的境界还是要多走一些路的。因为真的能做到“无得”的话,你的境界至少也是菩提的水准了。

佛经里,无挂碍这3个字很重要,可另外的两个字更接近于佛的境界

佛像

所以我平时看很多人学佛,满口佛言佛语,一身佛气。事实上这样的就是有所得,有所求,距离觉悟成佛还有十万八千里。也可能边佛的门坎都没摸到。

佛经里,无挂碍这3个字很重要,可另外的两个字更接近于佛的境界

真正觉悟或即将觉悟的人肯定是无得、无求的状态,或者说要想要觉悟就必须先达到这个无得的境界。

因为“无”才会都“有”,“有”不当有才是“无”,《心经》里说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些全都是有 了六根、六尘、五蕴之后的事情。

佛图

人的各种的感受、心态、想法、 道理,全在六根、六尘、五蕴的后面,包括佛说的道理都在这后面。虽然佛说的道理是讲前面存在的,但佛讲出来的话,却是在后面讲的。如果没有六根、六尘、五蕴,佛就讲不出六根、六尘、 五蕴之前的道理。

但是观自在到了本来,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了,佛讲的道理也没有了。

只是真实的、本来的存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还在想着佛讲的道理,你就没有观自在,也不在本来的境界,你就还在六根、六尘、五蕴里面打转。那你就只是得了佛讲的道理,没有得佛的道, 也就没有得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剧照

执着于佛说,就落在五蕴里了六根与六尘都没有,也就没有根尘所生之识了。根是器,尘是色,而识是色、受、想、行、识。离了根尘,五蕴自然也就没 有了,所以《心经》接着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意识界落在意上,属意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些都是意识,都是心里的活动,也都属于五蕴。

《心经》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呢?

因为这些都是佛讲的道理,佛的弟子们听多了,但是这些道理都属于意识。这些意识牢固了, 就落在五蕴里了,也就无法“照见五蕴皆空”了。

佛像

所以观音著萨从自己观自在的体会,告诉舍利弗,自在本空,根尘都没有,意识也没有,哪还有这些东西呢? 佛讲的道理,是因为你落在五蕴中才说的,是因为你还在意 识界才说的。

讲道理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离开意识界,为了让你 脱离根尘,为了让你“照见五蕴皆空”。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佛讲的 道理,就不要在意识界折腾了,不必费力去理解,只要老老实实地观自在就行了。

在观自在的时候,佛讲的那些道理自然就呈现 了,你自然就明白了。如果你把这些道理当作知识,你就还在意识界,还为五蕴所缚,无法脱离根尘。

因此讲解《心经》,也是一样。你就有了理解,于是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识,但这些全是色受想行识,都落在五蕴里。、

佛经

所以读《心经》,或者解《心经》,实得一无所有,有得的都是意识。理解得再好,只要有得,就失掉“观自在”之义了。

但通过观自在,以至于人可以直达本来,“苦集灭道”所讲的这些东西就全都没有了。因为你已经到了,还要那些东西干吗?这就是过河用舟,过完弃舟的道理。

“苦集灭道”是作舟用的,是在你还没有渡河时用的,现在你都已经渡过来了,舟也就没有用了,所以“无苦集灭道”,把它丢了吧。

佛经

“无智亦无得”也是如此,“智”是作舟用的,是用来理解“苦集灭道”的。“得”是对“苦集灭道”的理解,理解有得,方能行于佛道。但是“智”和“得”都是心里的活动,都没有离开五蕴。所以得自在者,“无智亦无得”。

“无得”是自在之得也是一切无得。因为在根本上,一切都没有,一切都不得。所以在无五蕴、六根、六尘之后,一切都不得,最后就归结为“无得” 二字。 因为这是从根本上说的,是讲自在的根本存在,只要还带着眼耳鼻舌身意,就会有得。

禅房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色受想行识,当然也就无得。 但是我们都带着眼耳鼻舌身意,就算你觉悟到了本来,你现在还是人,还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怎么可能无得呢?就是因为你还有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你就会落在眼耳鼻舌身意上,而你落在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色声香味触法就有了,色受想行识就有了, 各种各样的东西就都有了。所以有还是没有,就在你落不落于六根。

《心经》此处说的是,当你观自在而自觉了以后,便知道原 来我的自在是没有六根的,它是无眼耳鼻舌身意的,是一切都没有的。所以落在六根上才有,不落六根就没有。一旦觉知到这里,就知道,即使落在六根上, 即使现在看着一切都有了,但我的本 来其实没有。 六根就如同一道门, 从这道门进去,一切都有;出 了这道门,切都没有了。 我呢?我本来什么都没有。

禅境

所以《心经》告诉你:我要“无得”。因为我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不可有得。 因为有得的都不是我,故不可以有得为我, 这就是“无得”的意思。 “无得”不是说六根、六尘、五蕴没有,不是说一切没有,而是说有而不得。

因为有的东西,不是我,所以不可执之以为我。 所以我要知自在,就要有而不住,有而不取,有而不得。离一切 有,才能见自在,否则就味了自在。

少林风景

离一切有,才能得自在,否则就会被有束缚。 很多人以为《心经》说“无得”,就是这一一切都是没有了。其实不是没有,要是真的没有,你还说什么没有呢?所以有与没有,都是有条件的,而且有与没有是指向各有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代替。

所以《心经》讲“无",不是没有,而是有而不得,所以是“无得”。因此不可误解《心经》的 “无”, 否则就落了“无” 这个相。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