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第三品提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么菩萨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把握起心动念呢?这就是《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的内容。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佛陀这里提到了“不住于相布施”这个概念。“不住于相”不能理解为“无相”。菩萨日常生活之行持中,眼之所见有色相,耳之所闻有声相,如此等等,哪里离得了相呢?
“布施”是菩萨六度之一,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施舍予人。但这个词汇,细究起来,也蛮有味道,足以体现出佛经译者对汉字训诂的造诣。《三字经》上说得好:“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启蒙学训诂,知道汉字意义的演变,有利于准确地理解原意。比如说,佛经翻译大致出现东汉和唐朝期间,这段期间,汉字的义理是怎么样的,对准确把握佛经非常重要。
“布”之本意为 棉、麻等的织成物,原为遮体之用,后由此而引申为覆盖、履护之意。故“布施”的“布”,含有心之所履护的含义。
这个“施”字,《广雅》中说:“施,予也”,即施舍、给予,通常解释中也都是取这个字义。不过在《说文解字》中说:“施,旗貌”,即“施”的本意是旗帜。若以此义解释,似乎也能通。想一想,有起心动念,便有相应的心相,像不像是竖起的心旗啊?心旗善则为善,心旗恶则为恶。
由此可见,“布施“这个词是指,心散布(覆盖)到哪里,心旗就在哪里,或者说,施舍给予就在哪里。比如说,我玩电脑,心里想到电脑,心思也就给了电脑。我想为善,心里想着善事,心思也给了善事。住相布施就是这样的,总是住在“相”上。
无住相布施不是说没有相,而是不住于任何相,包括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
比如说,菩萨听到鸟叫声,他听到了;鸟叫声停了,他也听到了—他听到的是“无鸟叫声”。而凡夫听到鸟叫声,他心里马上打起一连串妄想:这声音怎么这么好听?这是一种什么鸟啊?我去看一看,等等。他的心已经“住于鸟声”,故而听不到鸟声歇息之后的无声之声。
凡夫因住于相只能看到局部,故住相布施并不圆满;而菩萨因不住于相,能看到全体,故不住相布施很圆满。
佛陀以提问的方式,以虚空为比喻,启发须菩提,观想无住相布施的不可思量的福德: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住相”时,心布施(留布施予)在“相”上,纵使所住之“相”比银河系还大万万亿倍,终究还是可以思量。如果“不住相”,心所布施的范围,根本没有办法思量;就像虚空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供思量的参照系啊。
就像古话常说的:“量大福大”,无住相布施,既然其心量之大,不可思量,其福德之大,自然也不可思议啊!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