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弥勒佛)是浙江省奉化市的汉族神话传说之一,在当地民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并于201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4岁的张嘉国老人被评为省级传承人。
布袋和尚,唐末五代著名僧人,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长于奉化长汀村,圆寂于奉化岳林寺,当过奉化裘村岳林庄庄主,曾在雪窦寺讲经弘法,肉身葬于奉化市区封山之腹的中塔寺。圆寂后不久,公认为弥勒化身。其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人民心目中快乐、和谐、幸福、自在的使者。他是一位来自民间、联系民众、与人为善、受人喜爱的历史人物,从唐末五代后梁时期一直流传至今。
最早传说见于988年(布袋和尚圆寂后71年)赞宁所著《宋高僧传》卷二十一中的 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 ,而后景德元年(1004年) 东吴沙门 道原所著的《景德传灯录》、南宋志磐《佛祖统纪》、清雍正《浙江通志》、清雍正《宁波府志》、1994年《奉化市志 人物传》《岳林寺志 布袋和尚传》、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奉川长汀张氏宗谱 弥勒佛传》都留下布袋和尚的传说。
布袋和尚是江南民间雕塑、陶瓷、泥塑等行业最广泛和最受欢迎的人物题材。奉化民间收藏家孙伟明收藏了涉及各种材质的弥勒造像3000多尊,有关弥勒的书画、楹联500多副(对)。工艺家陈贤高创作的木雕《布袋弥勒》、王全海创作的根雕《海天佛门》获得极大关注和好评。
弥勒的原型是唐末明州奉化县的布袋和尚,最终的大肚弥勒形象在唐末的明州、五代时的吴越王国以及宋朝以后的江浙一带演化而成。在布袋和尚圆寂后不久的宋代即开始流传各种民间传说,经元、明、清、民国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渐渐完善定型。布袋和尚传说主要流传于浙江、福建一带,辐射到港澳台地区,甚至远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
弥勒文化具有民间性、地域性、故事性、神奇性、世界性等特点。其主要内容有身世来历、童年趣事、风物传说、抑恶扬善、解危济困、僧俗和谐、出家圆寂等等,具有历史、文学、教育、联谊及促进地方发展等方面的价值。
奉化是佛教界公认的弥勒应迹圣地,雪窦寺、岳林寺、封山三塔寺是三处弥勒道场。2008年,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露天弥勒大佛造像落成。宁波市已多次举办全国弥勒文化研讨会,自2008年起连年举办中国(雪窦山)弥勒文化节。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