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印光大师 念佛三昧--莲池正脉注疏之“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注:本文是了余法师著作,印光大师修改。
安静详译白话(不含括号内的字,简体字版共计26402字。排版重新校对,增加“警惕着魔”等内容,放弃版权,请勿增删,欢迎翻印流通。)
【正文】
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
(白话详解)
这首偈子是以百丈禅师对证悟境界的描述,来说明念佛三昧所证的境界。
念佛三昧的“和念脱落”证境,与禅宗的黑漆桶“桶底脱落”彻悟本来的证境,完全一样。
“灵光”指心性。
“万法本空,与谁为侣?”万法皆是幻相,有哪一个能与法身实相为伴侣?幻相与实相不同。无侣,称之为独。
莲池大师《弥陀经要解》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离一切相,离故无相。”离,离开,指不执着。心不住着于相,则没有相可得,是“无相”。
“即一切法,即故无不相。”即,当此,指显现、观照。心显现、观照一切法,是“无不相”。
无相无不相,非得起个名字话,叫做“实相”。
“耀”指心性的照用。
“迥脱”迥,卓然。脱,超脱。
“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
“尘”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六尘。
“根尘”指色法心法。略说“五蕴”,中说“六根六尘十二处”,广说“根尘识十八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心性的照用清净,摆脱五阴束缚。
“体”心体,自性。
“露”显露。
“真常”不住不着,不生不灭,无相无不相。
“不拘文字”无法用世间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说明。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的本体,寂照不二,非文字所能描述。
“寂照不二”不生不灭,了不可得,为寂,若有生灭则不为寂。了了常知,不住不着,为照,若无知无觉如同土木顽石则不为照。寂与照犹如灯与灯光,一体不二。
“无染”心性本来清净无染,并不是因为修持而变的清净。证得念佛三昧所呈现的心,不住不着与证得三昧之前那个攀缘附会心,差别巨大。之所以差别巨大,只是自心本来的清净无染,只是被无明遮障了而已。
“圆成”心性本来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并不是因为修持而变的具足。证得念佛三昧使自心被遮障的功能重新出现,众生比佛陀的五眼六通并不少什么,众生本来就圆满具足五眼六通,只是被无明遮障了而已。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心性本来清净圆满具足一切功德,只因无明缠缚遮障而不能显露。解缠脱缚,心性自显。
“者”指上述的八句偈子。
“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百丈禅师的这个偈子开始,用法理,用禅机,去阐述念佛三昧所证的境界。
亲证三昧之后,再看这些法理、禅机,说的都是自证的境界,犹如自观掌纹,用于印证这是有利益的,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把禅机、法理,放在亲证三昧之前讲,以文字解悟去理解,很容易造成口头禅,更甚者造成拨无因果。
【正文】
功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着力。
(白话详解)
念佛功夫达到“和念脱落”的理一心念佛,才算是真正掌握念佛的方法。
“念佛法得”法,指念佛三昧。
“感应”感,感化。应,回应。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犹如母子相互忆念挂念,母子连心,虽隔千山万水,母子之间亦有心灵感应。
“道”指心性。众生自性与诸佛自性,本来一体无二。
“道交”犹如瓶子里的空气被瓶子遮障束缚,当瓶子破碎里面的空气与虚空融为一体,不再有阻隔。众生心因无明缠缚,自性不能显露,犹如瓶子里的空气被瓶子遮障束缚。“和念脱落”犹如瓶子破碎,自性显露,众生真心与诸佛真心相融一体无二。
“着力”并不是能用上力的意思。而是顺水行舟,不费推移之力,任运进道。犹如身上没有香气的人,在香料作坊里工作,身上自然就有了香气。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正文】
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白话详解)
“其相”指念佛三昧所证自性的相。
“云”“长空”“青天”,做比喻。云从长空而起,云还散于长空,浮云消尽,青天彻底显露,无一云可见,无一云可得,了知浮云如幻,了不可得。
“彻露”彻,彻底。露,显露。
“亲见本来,本无所见。”妄念从自性来,消归于自性。妄念幻生幻灭,如梦如幻,妄念只是暂时的显现,了不可得。而自性,无一妄念可见,无一妄念可得。
“无见是真见”第一个见,是或粗或细的有想之见,攀缘附会的妄念。
“无见是真见”第二个见,是自性的照用。
“无见是真见”无见,指不执着、不住不着。
“有见即随尘”执着攀缘附会之念,执着或粗或细的有想之见,被喜好厌恶的习气左右,称之为有见。内执着有我,外分别他人,分别之心增广使得自性被无明染法遮障,则为随尘。犹如长空乌云密布,遮天蔽日。
“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在事持阶段,对于攀缘附会的妄念,只是从道理上知道这些妄念是虚幻的。到了事境之中,还是难以清除对妄念的执着,被习气左右,身心不自在。由文字理解所得解悟就是这样的。犹如在大街上行走看到美女,就忍不住的去多看两眼。对于喜好或者厌恶的习气不能做主,被习气操纵,身心不自在。
在理持阶段,对于攀缘附会的妄念,很轻松的就能摆脱执着。由修持所得证悟就是这样的。犹如在大街上行走,无论看到行人的美丑,喜好或者厌恶的习气,都能够轻松做主,习气难以发起,不被习气左右,无需特意的去忍耐。
“有见、无见”解悟与证悟差别巨大。犹如游泳,看书研究理论文字,与到水里摸索探求,两者都能搞“明白”,但是二者进入游泳池,到底谁是真明白谁是假明白,立即显现出来巨大差别。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