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以武为战的僧兵究竟是济世的僧人还是屠戮的魔兵?

发布时间:2019-07-12 18:27:37作者:心经结缘网

大家好我是峰哥看历史!如今盛行于世的佛教在我们的认知中,是普世救人、恪守清规、修心修身的化外之人。特别在凡世俗之人遁入空门化为僧侣之后,强调个人要清心寡欲、情欲皆弃、严守戒律,只有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沉淀后,才有可能得承大道,荣享进入极乐世界的资格。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对那些佛家僧人的认识中,他们应该简衣粗食、不问世俗、青灯一盏、终日念佛,才可谓真正的佛门子弟。虽然如今佛教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已经让很多人质疑和失望,但在千年的历史发展和变革中,佛教在中国历史席位上还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以武为战的僧兵究竟是济世的僧人还是屠戮的魔兵?

佛教最初是诞生于公元前565年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佛尊释迦牟尼的故国),是由该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所创,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如今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佛教圣地的印度,并不是佛教诞生的起始地。

佛教流入中国则始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彼时的佛教已经流传于当时汉朝掌控的西域地区,故而汉明帝派遣大臣蔡音、秦景等人求得的佛教文化是已经根据当地文化影响而发生一定变化的西域佛教。在公元68年,汉明帝主导和支持下,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寺白马寺,这是明确时间下兴建的第一座中国官办寺院,白马寺也就被后世所称之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在佛教最初进入中国时,是没有以武护院的僧人的,这时候的寺院在和平时代自然会受到王朝的保护,一旦战乱四起则往往因为曾经受到朝廷的赏赐,而成为盗贼光顾的地方,杀人越货更不在少数。

到了南北朝魏孝文帝时期,菩提达摩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而功成,创立少林武术,形成了武僧诞生地的少林派。当然,在达摩创立少林武术之前,为保护寺院安宁,多地的少林寺庙早已有习武之风,只不过到了达摩创立之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符合国情的佛教武僧派系。而少林寺一百零八房之一就包含筛选武僧的武林房,且其内部戒律不受执法僧的管束自立制度,由专人统领。

在任何王朝,一旦某一势力形成了习武之风,那么必将会成为威胁这个王朝统治的一个潜在隐患。即便是历代王朝都扶持和尊奉的佛教也不例外。这就导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佛教都受到朝廷的监控。无心外事,安于修身一直以来都是佛家寺院明哲保身得以延续的做法。

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皇恩且以人为主的佛家寺院,其绵延不绝的香火传递是离不开普通民众的朝奉信仰和王朝统治阶级的鼎力支持。也正是如此,每每王朝更替或者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不问世事的正统佛门也会下山济世,救民水火。并且更是以史为鉴,以世事选择站队。

我们最为熟知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就是体现少林武僧甚至佛教济世站队的最明确体现,同时也是惧怕王世充吞并少林寺而采取的自保的必然选择。当然,真实的历史上是并没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情,这不过是梁启超所著《中华新武术棍术科》中的渲染文学。

不过少林寺确实是在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的过程中提供了侦查和监视帮助,出力最多的武僧昙宗因不愿入仕,最后被李世民封为了大将军僧。而当时的武僧根据现状已经演变为亦卫亦军的僧兵,即看护寺院又从事基本的军事活动。另外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这些僧兵是否参与过战斗,或者杀过人。这种情况下,僧兵要么没有沾染过血迹只做情报工作,要么就是统治者为维护佛门戒律和尊严而修改过史书。

到了宋代,少林寺和皇权的联系更是越发的紧密。宋太祖赵匡胤就曾派遣军士前往少林寺学习武术。根据《宋史·范致虚传》记载,在宋徽宗时,河南尹范致虚就以僧人赵宗印任宣抚司参议官,并让其组成一支军队去抗击金兵,这只僧兵名“尊胜队”,也就是有史以来明确表示的僧兵,而非武僧。当然,后来的结果是惨败的,否则就该名流千古了,不过这群僧兵是肯定沾染血迹了。

另外在《宋史》中,还有关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之时,五台山少林寺的武僧真宝和尚,组织僧兵大战金兵,最后以身殉国的记载。

到了元代,因为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的渊源,中原地区的佛教得到了元王朝的大力推崇,使之成为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汉人地区宗教派系。忠于元王朝的佛教,也成为了元朝禁武令下可以铸造兵器、行习武之风的廷外之地。不过作为一个非汉统的封建王朝,佛教的站队以及后来对抗元末的汉人红巾军,让佛教在明王朝初期受到了朝廷严格的管控。

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对于佛教的管控逐渐减少和降低。同时,开始认可和启用僧人为兵为将,明武宗朱厚照时,就曾任用少林武僧周友曾为将,并派遣武僧组建的僧兵镇守山陕边关和征讨云南反乱地区。

特别是在明朝中叶,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横行无忌、杀人劫掠,而太久的天下太平,让明朝很多军队武备废弛,斗志薄弱。于是在嘉靖年间,兵备道任环就征召少林寺武僧为兵击杀倭寇。史料《江南经略》中也有关于僧兵杀倭寇的明确记载,而明朝时期的各种官方和民间史料中都有少林武僧应召为兵,组建僧兵队伍对抗倭寇,保家卫国的记载。并且勇猛果敢,多有胜绩,为此还有不少武僧都战死于沙场。这就是为何明朝中后期佛教得到官方支持能再度兴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之后的整个大清王朝都没有再出现过僧兵,这是因为清王朝实行严苛的禁武令,这一次佛教则没有像元朝那时忠于朝廷,而是选择了中立,甚至远离朝廷,为此还受到了清廷的打压。最后一个由少林武僧组建的僧兵则是在民国初年,由精通少林各种功法的恒林大师组建的少林寺保卫团,以对抗周围严重的匪患,来护一方安定。

其实我们纵观佛教进入中国的整个时期,其始终能延绵不绝、香火不断,不仅是得益于精神信仰的普及和认可程度,更是得到了所处时代统治阶级的推崇和支持。在以君权神授的封建时代,以信仰之名来治民驭民是非常好的统治方式。

与此同时,佛教也可以将自己普世济人的核心思想广泛传播下去,得以壮大。而在衍生出武僧这柄利器之后,以僧兵的形式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同时。还可以展现出自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家舍身精神,可以起到积极宣扬佛法佛理佛义的效果,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