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成都市崇州市白塔寺举办 琴与礼乐 古琴分享会,分享会上杨皓老师介绍古琴的基本知识。(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椿根)
杨皓老师享他对 乐 的理解(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于椿根)
分享会现场,观众陶醉在古琴曲《鸥鹭忘机》中,如痴如醉。(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摄影:于椿根)
凤凰网佛教通讯员于椿根成都讯:2018年4月14日下午14时,成都市崇州市白塔寺举办 琴与礼乐 古琴分享会,来自成都、重庆的近30名古琴爱好者参加了分享会,就古琴的 礼乐 和音乐的疗愈进行了探讨。
分享会上主讲人杨皓老师介绍了古琴的创制、形状结构、声音特点等基础知识。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一种乐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承。杨皓说:古人十分重视个人的意趣修养,他们认为古琴可以 上通天地,下化人心 。从文字的创造开始,音乐的 乐 和医药的 药 ,它们的篆书 樂 与 藥 就很相似。医药调理身体,使用药材,让身体健康舒适。音乐调和心灵,是超越药材,让心灵健康舒适。
分享会上杨皓老师还为琴友弹奏了《良宵引》《鸥鹭忘机》《潇湘水云》等曲目,并一一分析了其中的礼与乐。
据悉此次分享会是白塔寺慧行文化系列展的一个活动内容,为 复兴传统文化,弘扬正信佛 ,白塔寺邀请杨皓老师举办此次古琴分享会,希望能够正面引导大家认识音乐,用音乐调和心灵、升华心性。
杨皓,字敬和,少逸游学,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在古琴、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上熏习日久。其古琴师承姑苏吴门老桐先生,现从事古琴研究和教学。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