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止 新浪佛学长期征稿
2001年,我们曾经读到过五台山沙门隆满法师发表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随笔》的有关净土法门修学的体会文章。法师的文章,核心地指出了往生极乐世界和成就佛道的根本途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隆满法师在文章中还对“发菩提心”和“一向专念”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操作进一步作了详细的阐述:“‘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是一个意思,还是两个意思?是同时生起,还是次第而作呢?我认为是一个意思,是同时生起、不一不异、无二无别的。即发菩提心要一向(不间断)、专一(不杂乱)、忆念不忘的发下去。也就是说,发菩提心要时时处处相续不断,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有情均不忘失。就象《地藏经》中婆罗门女救母时,她无论是在供养、瞻视、哭泣,还是端坐专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都无时无刻不在怀着救度母亲的深切愿望。因为当她得知念佛名号即可救母时,顿时将此无比强烈、无比迫切的救母之愿融入了佛号之中,便至诚恳切的全身心投入到念诵中去。对此我们不难体会:从表面上看,婆罗门女是在念佛号,而实际上却是在念母亲啊!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么我们不论做什么、念什么、行什么,都念念不失为救度如母众生脱离苦海的真切愿望,这就是“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 可见,念佛、念经和念咒等均是方便,而通过念诵保持愿心的长继、增强和增长才是“一向专念”的内涵。换句话说,“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虽可以由许许多多的方便来实现,但目的却都一致。”
近几年来,隆满法师随着对《地藏经》中婆罗门女救母念佛而成就佛道一事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坚信:“念佛法门”获得成就的一个必须条件——“信愿菩提心相应!”并提出“安住信愿菩提心相应欢喜”的要义。
从实际理地上讲,信愿菩提心,三位一体,无二无别。虽然分开讲,信、愿、菩提心为三,但这三者的辩证关系确是合一的,不可分离的。可以说,信就是愿,愿就是菩提心,信的真实内涵也就是菩提心。因为,我们说“信佛”,真实的内涵即是信佛的大愿。无论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等等,都是发起大愿并圆满实践之而成佛的,成就佛国土的,成就佛的一切“实能德”的。所以说“信佛”实质上就是信佛的大愿。而大愿又是佛的菩提心的具体展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文殊菩萨的十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和地藏王菩萨的无上大愿等等,都是菩提心的具体展现。所以,信佛即是信佛的菩提心。
佛是菩提心的成就者,对自己的菩提心“功德”具足圆满的信心,当众生的信愿与佛的菩提心相应时,佛是不会违背他的菩提心誓愿的,会立即兑现他的菩提心誓愿,对众生实施救度的。如《地藏经》中“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这一段经文充分表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对自己的菩提心的“实能德”的圆满信心。不然,佛怎么会肯定地说“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佛的菩提心具有无量功德。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将佛自利和利他的圆满功德分为六种:一、无为(本体空寂,不落缘起);二、无功用(无作意,任运);三、不依他觉;四、智慧;五、慈悲;六、力用(能作事业)。其中无为、无功用和不依他觉指自利的圆满,智慧、慈悲和力用指利他的圆满。此后又将佛功德具体分为六十四项:佛的法身具有三十二项自在功德,包括十力、四无所畏和十八不共法;报身和化身具有三十二项圆满功德,表现为三十二相。
当众生的信愿与佛的菩提心相应时,就会与佛感应道交,佛就会立即兑现菩提心誓愿,并实施救度。如《地藏经》所表现的:“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这一段经文充分表明,婆罗门女对佛的功德、能力的信心和救度母亲的迫切愿望,与佛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难的菩提心发生共振和感应,所以佛立即示现并实施救度之法。“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这里的“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表明婆罗门女“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的迫切愿望与佛的菩提心相应了。
进一步讲,菩提心是愿作佛之心,是愿承担救度一切众生得解脱成就一切种智之责任心。任何人如果真正想解脱成佛,都必须先发此心。即使是求净土往生者也应先发此心,如《无量寿经》卷下说三辈往生之人皆当发无上菩提心。由此可以看出,发菩提心,不仅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更是往生极乐世界等佛国土的正因。
佛在《大日经》第一品《入真言门住心品》中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根,方便为究竟”。隆满法师体会到这个佛法要义,指出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即是一向专念这个菩提心。所以法师才说:“即发菩提心要一向(不间断)、专一(不杂乱)、忆念不忘的发下去”。那么借助“念佛名号”这个方便,实际就是在念念在念佛的菩提心,念念在践行增上自己所发的菩提心。从真实意上讲,佛的名号的真实内涵也即是佛的菩提心。所以在念佛名号的同时,一边深信忆念佛的“实能德”菩提心,一边不忘自己的愿一切如母众生都能解脱成佛的菩提心,也就是将这种“深信”和“切愿”念念融入到这句佛号之中,就达成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要义。这就是使自己的菩提心与佛的菩提心相应,安住于此,念念在此,就是在实践自利利他的菩提心见行。对任何一位如婆罗门女一样的行者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欢喜!所以,隆满法师体会的“安住信愿菩提心相应欢喜”,是念佛成就的精髓所在。
虽然在实际运用当中,修行者全身心地将自己对佛的“大愿”、“菩提心”的“实能德”的深信和对救度一切如母众生解脱成佛的深心切愿完全融入到所持诵的一句佛号或一个咒语的方便法中,是法师所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根本要义,但是,对我们初行者,特别是初入佛门的学者来说,还是难以一时做到的。印光大师说过:“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善根,实难生信”。因此,要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在修学过程中,对“信心”、“愿心”和“菩提心”等逐一修学、培养、生起并成熟,才能在一个方便法中念念将三者融为一体而修持。
为修持方便,下面从《地藏经》中婆罗门女一心念佛救母之事迹,来谈一谈“念佛法门”之婆罗门女“信愿菩提心相应”的实际例证,以利修学。然后,再初步地介绍一下“菩提心”培养和生起的具体方法,为学者达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开启修学意乐。
一、关于“深信”的问题
在佛法修学中,信心至关重要,信心是成就的根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以肯定的说,信心有多大,根基就有多大,成就也就有多大。如果我们对佛没有信心,就无法得到佛的加被,这并不是佛不慈悲,而是我们的怀疑和诽谤障碍了我们自己。甚至对佛所说的法,乃至对法师所传讲的佛法及法师本人,都要有充足的信心,才能获得修行加被,如果怀疑甚至诽谤,不仅修行不能成就,还会造成严重的堕落。“信心”包含的层面很多,主要包括对因果的信心,对佛的“大愿”、“菩提心”的“实能德”的信心,对极乐世界和佛国土的信心,更深入的还有对所学法门的信心和传法法师的信心,乃至对一切三宝的信心,对无我空性智慧的信心和对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的大平等信心等等。从信心的程度上,还可分为净信、欲信和诚信。“净信:无由地对佛像、僧众、经书、佛塔、寺庙等生起虔诚之恭敬心,称为净信。净信的特点为:对产生信心的对境并不了解,故此等信心短暂且易生灭。欲信:了知轮回之过患而意愿断恶行善,忆念解脱之功德而希求成就,称为欲信。因未完全通达佛法奥义,欲信虽较净信稳固,但于行道中仍有波动。诚信:彼乃不退转之信心。于因果之理和三宝之不共功德心生定解,对大善知识和法生起坚定不移之信心。诚信乃圆满认知佛的出世间功德,故无迁变,并在圆满具足大信心之广大法性中,至诚祈祷。”
那么,《地藏经》中的婆罗门女具足怎样的深信呢?在“深信”方面,《地藏经》中主要展现的是地藏王菩萨在因地婆罗门女救母时,(1)对因果的深信;(2)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功德的深信;(3)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传念佛法门的深信。
(一)对因果的深信:“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这段经文中的“必生恶趣”,就是展现的婆罗门女对因果的深信不疑。特别是这个“必”字就是对深信因果的强化。而“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更是表现出婆罗门女不仅自己对因果深信,还对其母大行慈悲救度之心。可见,她对佛法讲的因果是多么的深信不疑!
其实,我们平时在谈及信佛时,概念和含义都很抽象和单调,对信佛的真正内涵缺乏充分的认识。正如有位法师讲:“什么叫信佛啊?讲很简单的了。佛教你不杀生,你做到了没有?佛教你不偷盗,你做到了没有?佛教你不邪淫,做到了没有?佛教你不饮酒,做到没有?不妄语。五戒啊,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就是不信!
,“信”字很难。信才有效;没有效,自己就要好好反省;‘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所以信佛是依教奉行,心行合一。”
(二)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功德的深信:“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在这段经文中的“倍生敬仰”展现的是婆罗门女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敬信,尤其是这个“倍”字更是表现出婆罗门女对佛的“至诚敬信”。这是我们修学佛法时必须要向地藏王菩萨所要学习的地方,更要对佛菩萨逐渐培养和生起至诚的信心。经文中“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更是说明婆罗门女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实能德”的深信。因为她深深地相信:“佛名大觉,具一切智。”尤其是她想到“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这里“必知处所”,就是表明婆罗门女对佛的功德的深信,尤其这个“必”字,更证明她对此深信不疑。也正是由于婆罗门女对因果和对佛的真心切信,所以才与佛感应道交,也即是她的至诚信心和救度母亲的愿心与佛的菩提心相应了,所以感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身,告诉她知母去处的方法。
(三)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传念佛法门的深信:“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婆罗门女听到佛说“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的念佛方法,深信不疑。所以,她礼佛结束后,立即返回家中,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一日一夜,而亲见母亲所堕之处和往生之事。这正是因为婆罗门女有对因果和佛的“实能德”的深信基础,才能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所说的念佛救母的方法深信不疑,再加上救母心切,所以才达成了愿望!
那么,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为何要教给她这个 “念佛名号”的法门呢,是因为婆罗门女接受念佛法门的前提条件已经具足。因为从“以忆母故”到“倍于常情众生之分”,说明她对救度母亲的深心切愿已经与佛的慈悲心、菩提心相应;从她“大兴供养”、“瞻礼尊容,倍生敬仰”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倘来问佛,必知处所”,表明她对佛的“功德”的信心已经十分的具足,所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才教给她这个“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法门。
二、关于“切愿”问题
在成就世间法中,如果没有迫切的愿望,人也不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而实现目标。那么,出世间法更需要深信切愿的动力支撑。这正如《念佛镜序》中所说的“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而要真正依靠念佛法门,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乃至自利利他,必须首先培养和生起真切的利他愿望。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切愿的生起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自己脱离轮回苦海的迫切愿望;二是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或至亲生起慈悲并切愿他们离苦得乐获得解脱的愿望;三是对十方三世一切如母众生生起大慈悲心并切愿他们无一遗漏地都能得到解脱成佛的愿望。下面,我们看看地藏王菩萨在因地中,是如何具足这三种切愿的。
(一)对自己脱离轮回苦海的迫切愿望。这一点根据她“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中就足以看出,地藏王菩萨因地时对自己脱离苦海的迫切愿望。因为,她如果自己没有出离苦海的迫切愿望,就不能急切地想千方设百计地劝说母亲深信因果,出离轮回痛苦。其母死后,“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这些都充分表明她相信轮回,而且不愿母亲堕到恶趣,感同身受。如果她自己不具足出离轮回苦海的迫切愿望,是不能如此迫切地去求佛救度母亲的。
(二)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生起慈悲并切愿她离苦得乐获得解脱的愿望。一个人生起对自己解脱的迫切愿望很难,而比此更难的就难在对亲人也能生起慈悲救度之心,并尽一切努力帮助其脱离轮回苦海。这从地藏王菩萨“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到其母死后,“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去请佛菩萨加被救度母亲的真切行动,乃至听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开示,而一边强烈地忆念着母亲,一边祈祷念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连续不断,一天一夜。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婆罗门女对救度自己母亲的真心切愿。
(三)对十方三世一切如母众生生起大慈悲心并切愿他们无一遗漏地都能得到解脱成佛的愿望。这个大愿望是成就佛道所必需的“菩提心”。地藏王菩萨之所以救母成功,并迅速成就佛道,正是因为她如实地生起了这三种切愿。正如经文所说,地藏王菩萨救母成功后,并未就此满足,而是“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可见发菩提心大愿是成佛的根本必要条件,再看看其他佛菩萨,都是发了广大菩提心愿望,并勤行护持而成就佛道的。
三、关于“菩提心”问题
隆满法师说:“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落实在闻思修中,首先要做到以圣言量(解脱者的如实知见)为标准来衡量一切,而不能仅凭一己之见来臆测。如关于菩提心,就不能单纯的理解为行善之心,若粗泛的认为是度众生的心亦欠圆满。必须依照经论所示: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慈悲和空性不二的无上圆满的觉悟智慧之心。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起的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它具有两种特征,第一:欲度一切有情出生死苦海;第二:欲成就无上菩提即成佛。这里最重要的特征是,欲度一切有情的大慈悲心和欲成就佛道而能够救度一切众生的责任心。
正如隆满法师文中所说,“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往生的重要条件,更是成佛的必要条件。其实成佛也就是“菩提心”成就。佛在《地藏经》中说:“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即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这个“先”字,就是首先必须的意思。那么“大士像”实际指的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无上大愿——大菩提心。所以说要想解脱成佛,必须首先发菩提心。地藏王菩萨之所以很快成就佛道,正是因为发了无上甚深的超过其他菩萨的大愿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并持之以恒地保持菩提心的缘故。《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说,地藏王菩萨的大愿超过文殊、普贤、观世音等菩萨的大愿。所有的大菩萨都有广大的誓愿,都是以普度众生为己任,都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都是按照这个誓愿修六度万行,普度一切需要帮助的众生。但地藏菩萨的誓愿,更是广大无边,他在因地修行时无数次从内心深处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个誓愿超出一切菩萨的誓愿。一切菩萨的誓愿都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唯独地藏菩萨的誓愿是度尽众生方成佛。
地藏王菩萨所发的菩提心是什么样子的呢?佛说:“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作为净宗学人,念一句佛号是容易的,但能恒持菩提心的念诵却是不易做到的。而菩提心的培养和生起,是需要有一定的修学基础和条件的,也就是说必须要遵循一定的修学次第。这个修学次第,初步的可以说为:(1)依止善知识;(2)培养生起出离心;(3)培养生起愿菩提心;(4)行菩提心。
(1)依止善知识
要想超越生死,为自己和众生找到永恒幸福的解脱道路,首先,一个至关重要的次第,就是寻找并依止善知识。《华严经》云:“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因为具德的善知识是我们获得一切正见和世间及出世间一切成就的根本源泉。《弥勒请问经》云:“弥勒,当知诸声闻、缘觉及无上佛陀之解脱,智慧皆来自依止善知识;弥勒,当知众生之一切利乐皆缘自自之善根,彼亦来自善知识”。《父子合集经》云:“若能亲近善知识,是人即得慧眼清净”。《六祖坛经》云:“按佛经所说,只有威音王佛以前可以无师自通,威音王佛以后,都要有明师印证,否则都是天然外道”。严格地讲,佛法的正确弘扬和修证是一个传承的过程,而在这个传承的过程当中,具德的祖师起着与佛无别的作用。“依止善知识”的内涵即是佛法的纯正法脉代代相传的过程,也包括求道者亲近祖师大德,求得传承,并视师如佛般承事传法明眼大善知识,证悟成佛的过程。因此,“依止善知识”不仅是佛法传承和修证的核心,也是贯穿闻思修全过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无论是修行三大阿僧祗劫成佛,还是即身成佛,都离不开“依止善知识”这个重要的环节。经曰:“过现未来佛,皆示依师相。无师而成佛,过现未曾有,未来亦无有。”这从过去和现在中印各派祖师大德成就的过程都能得到验证。从禅宗上讲,初祖摩诃迦叶从释迦牟尼佛得到心印传承,历经28代后传到中国,再经达磨祖师传于二祖慧可,及后来三祖、四祖、五祖、六祖到各个宗派的祖师,其无一不是亲近上一个祖师,得个悟处,获得传承,而且大多数都是随师左右十年、二十年而成就佛道的。《华严经》云:“周遍推求明智长者,于善知识,心生渴仰;以善知识,熏习其心。于善知识,志欲坚固。方便求见,诸善知识,心不退转。愿得承事诸善知识,心无懈怠”。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领悟之后,又听到五祖大师的名字,随即离家求见五祖大师。在五祖座下,精勤承事,而得法脉传承。
因此,不仅培养和生起菩提心需要寻找依止具德的大善知识,要想安全稳妥捷径成就佛道,更离不开大德善知识。因为“依止善知识”是成就佛道的根本之根本。
但是,寻找和依止什么样的具德善知识,是要有一定标准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自封为善知识。佛在相关经典中对此有所说明,行者可以自行查找阅读。
所要依止的善知识很重要,因为他关系到你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最好是找一位有清净法脉传承、懂得全圆道次第、具有成熟修证经验、深信因果和戒律、具有大慈悲心和平等心的善知识。找到并决定依止这样的善知识,就要具足信心和恭敬心地如依止佛菩萨般地听授善知识的教导。如何依止善知识更是至关重要,这里不展开讲,请寻找有关如何依止善知识的经论,做好参考,再去依止。
(2)出离心
出离心是对于轮回的痛苦,深深的体会后自然生起的一种心念;它促使我们产生一定要从六道的生生死死中解脱出去的强烈愿望,从而走上学佛的正道,迈向解脱。比如想解渴一定体会了口渴的痛苦才会有解渴去苦之心;知道躲避烈日爆晒,寻求荫凉处,必定是过去尝过被烈日爆晒的滋味。求解脱生死也是一样的道理,必须深刻地感受到轮回之中无处不是苦的真实体验,才会生起从轮回中解脱的出离心。也许,被关在监狱中的的囚犯,最能理解出离牢笼向往自由的意义。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轮回就是一个监狱的话,就会有强烈的出离欲望。若不生起出离心,解脱则无从说起。
隆满法师说:“再如,一个人是否真正发起了愿菩提心,绝不是我们说说想想就算数,还必须要看他是否坚定不移的在作菩萨利生之行为标准。一个人若真正的发起了愿菩提心,则他时刻都会为解脱有情而无私奉献一切的。依照以上标准来衡量一下我们自己的闻思修,将心自问:我们真的在内心深处放弃对现世五欲的贪着了吗?我们真的愿出离三界吗?我们真的感受到有情之苦而发心成佛救度他们吗?”
出离心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也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即使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获得。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到人身难得、因果不虚、轮回过患和生死无常而真正生起出离六道求解脱的心,更何谈去关心、慈悲亲人和其他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发起菩提心呢?可见,要真正生起菩提心,必 须 先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那么如何才能生起出离心呢?这最好也要依止善知识的教授,遵循次第而逐渐生起。如经常阅读和思维六道轮回的种种痛苦、因果报应、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有师云:“轮回是痛苦的大蕴聚,若能深刻了知其痛苦本性,必然会生起怖畏与出离之心。”
(3)培养生起愿菩提心
法师在文章中说:般若乃一切诸佛之母,《现观庄严论》又是开启般若宝藏的钥匙。论中所示的修行次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菩提发心。如是因,如是果,只有真实发起菩提之心,才会成就真实圆满的菩提之果。否则,必定“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正如论中所说“发心证果无二别,由是中间发心难。发心非难难长继,长继方便应当说。”
那么,如何发起菩提心呢?就是要通过依止善知识的教授,认识和看透世间和六道轮回的种种痛苦、人身的难得、生命的无常、因果的不虚而真正生起自己要离苦得乐的出离心。再由此扩展到自己的亲人乃至一切有情,希望他们都能解脱成佛,并生起承担这样一个救度责任的责任心。这需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下,根据《菩提道次第》等经论有关生起菩提心的具体方法而修,如由知母、念恩,生起报恩、悦意慈心、大悲心和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
“发心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就是‘七因果法’及‘自他相换法’。也有两者混合在一起而发心的方法。混合修的发心法有十一项所缘境,首先是要遮止行者粗分的爱憎,所以先修住平等舍。之后再修知母、念恩、特别念恩等修学次第。 ‘特别念恩’是指说,众生不只是在当我母亲的时候对我恩泽无边,就是众生当我的敌人时恩泽却是更大的。在我修行过程的境道果(初轮回【境】、中修行时【道】、后成佛时【果】),众生就像如意摩尼宝珠般的珍贵,他们是来成就圆满我的菩提心,所以恩泽无边。修学住平等舍、知母、念恩、特别念恩以及报恩后,会很自然的生起悦意慈。悦意慈就是不分哪个众生,我都觉得可爱,没有所谓的亲疏爱憎,全都是最可亲爱的觉受’”。
“这里的‘悦意慈心’是希望有情离苦得乐的四无量慈悲心。虽然声闻、独觉也有慈悲心,可是声闻、独觉小乘罗汉只是希望有情能够离苦得乐而已,并非是以一种责任感来承担一切有情众生的安乐,只有大乘才有这一种负责任的悲悯心。‘须自至诚荷此重担’,在此特别说明了“增上意乐”的重要,是自己真正从心深处想要去担负众生离苦得乐的责任。”
“由《海慧问经》中所说的譬喻,能跳到不净坑救拨自己独子的唯有父亲,母亲等亲友则不能,能够发起大悲心、增上意乐的,唯有大乘。所以大乘初中后三都重要的悲悯心,不仅是拥有无量的慈悲,最主要的是具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
“可是我们现有的能力,不要说是利益有情,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办法救。即使是获得了罗汉果位,能够利益有情的数目也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办法圆满他利。唯有佛才能圆满他利,所以由此思维引发欲成佛之心。”
“我们要学习的慈悲心,是能遍布一切有情的慈悲心,所缘对象是没有局限的,无论是亲友、仇敌,还是非亲非怨的中庸者,都一律对待,全部都爱。”
隆满法师说:“换个角度说,菩萨都是急于救度有情的,他们时刻不忘有情沉溺在苦海。再自我反思一下:当见到一位陌生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可曾感到和自己亲人遭遇不幸一样而悲泣难过吗?当见到一只癞蛤蟆,我们是否只会感到它令人讨厌而感受不到它随时都会失去生命的忧愁痛苦呢?若一个俄鬼突然现前,我们能否能感受到他饥饿难忍呢……?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就说明我们连对有情的关心尚且没有,还有什么资格来谈愿菩提心的生起呢?!”
“要做到这种的普遍平等的慈悲,应先修舍。舍可分为三种:行舍、受舍及无量舍。在此的修舍是说修无量舍,就是缘无量有情,不因缘亲而产生贪,不因缘怨而产生嗔,遮止爱恨、亲疏的差别。修学平等舍的时候,首先缘一个中庸的有情,他此生没有伤害也没有帮助我们。想他前世也是我的恩人,我为什么不爱他?我应该爱他才对。再想,他前世也是我的仇人,为什么我不憎恨他?尽量让自己的心保持平静,再换一个角度缘今世的亲友,想他虽然这一世对我很好,但他前世是伤害我的怨敌,所以我不必为今世他对我好而产生强烈的贪著。就像那个中庸有情,他前世也对我很好,为什么我不会对他产生贪著呢?如是思维,使远离对亲友的贪。然后再缘怨敌,想他虽然今世伤害我,可他前世是对我最有恩惠的人,我为什么要嗔恨他呢?这根本没有道理啊。这样去做思维,令心平等。”
“心的平等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建立知母的证量时,如果地基没有打稳,高凸不平,那我们的知母就没有办法真正地遍布一切有情。为了能遍布一切有情,而且是无有区别地遍布,所以我们对于亲、怨、中庸这三种的有情,要做平等的对待。”
“观修的时候,有一点很重要:一开始我们不应观总相的有情,应该观别相的有情,即应观个别的众生,必须是我们真正可以看得清对方模样的,去做观修。别相观修做得不错时,再慢慢扩展到更多的有情,最后到一切有情。如果一上来就观总相有情,好像可以对一切有情升起慈悲,但当我们看到个别有情时,慈悲心又不见了,会有这样的危险。”
这也是地藏王菩萨发起菩提心的过程,先为其母至诚发心,后为真正利乐一切罪苦众生而发起承担救度的责任心。
“在观修平等舍时,要断除亲、怨所产生的贪嗔。如何观修?第一,缘一切有情众生观修。众生都和我一样,有着相同的离苦得乐的想法,具有相同的权利、相同的能力,贪著一类、损害另一类是没有道理的。第二,缘自己观修。无始以来到现在,经过了多少生生世世,今世的亲属可能前世是怨敌,今世的怨敌可能前世是亲属,谁才是真正的亲属?谁又是真正的怨敌呢?所以我不应该贪著于谁或者是嗔恨于谁,这是没有道理的。像这种平等舍的观修,主要是透过自他相换来进行的。”
“透过这两种的思维,而去远离由亲怨所产生的贪嗔。亲属和怨敌本身并非要去遮止,因为从名言上来说,亲、怨也是世间共许的部分。因缘就是这样,我们的生父生母以及其他亲友,随着因缘而决定,这不是自己可以操控掌握的。我们可以控制的是,透过思维去破斥由亲怨所产生的贪嗔,这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
“修完平等舍,把贪嗔等逆缘拿掉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为了能够引发对一切有情众生真正的爱护,像是爱自己的独生子般的成悦意之相,就要修知母、念恩、报恩,使我们修学菩提心的田地变得非常调伏,成为善田。之后,再以悦意慈心的水分来滋润此田,再种下大悲的种子,才能速疾发起菩提心。”
正如法师所要求的那样:“因此在闻思修中,我们必须切实的转变自己身心相续的愿力状态,依照“念死无常”、“出离心”、“菩提心”等教授心要,脚踏实地的行起,使它净化、升华……
(4)行菩提心
行菩提心,主要内容是“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细可分为六度万行。
正如隆满法师在文章中所说:“行菩提心就是在愿菩提心的激发下广行六度、四摄,以期早日圆满愿菩提之心。”
那么,就净土行者而言,愿菩提心培养生起以后,如何护持使之不断增上并落实到行持中呢?隆满法师所阐释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方法是个窍诀。我们还是再一次引用隆满法师的开示,以念佛方便来见行菩提心。“即发菩提心要一向(不间断)、专一(不杂乱)、忆念不忘的发下去。也就是说,发菩提心要时时处处相续不断,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有情均不忘失。”
隆满法师说:可见,念佛、念经和念咒等均是方便,而通过念诵保持愿心的长继、增强和增长才是“一向专念”的内涵。
那么,懂了这些道理,并如法地依止善知识生起了出离心、深信、切愿和菩提心,我们就可以借助“念佛名号”或“念经”“念咒”等方便,念念践行增上自己所发的菩提心,并在念佛名号的同时,将对佛的“实能德”菩提心的深信和愿一切如母众生都解脱成佛的切愿完全地融入到这句佛号之中,就达成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要义。这就是使自己的菩提心与佛的菩提心相应,安住于此,念念在此,就是在实践自利利他的菩提行,这就是最大的欢喜!真正做到如赵朴初敬集修多罗文句所说的:“如如不动,具足圆满,普为利乐众生界;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恒不忘失菩提心!”这既是成为往生佛国土的正因,更是成就佛道救度众生的根本途径。
隆满法师说:“此心一旦圆满,就意味着成佛。故知念佛实质上就是念菩提心愿,而且不只停留在嘴上,还必须贯彻到闻思修的实际行动中,去广行菩萨道。随着功行加深,世俗菩提便转为胜义菩提,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住有念,不住无念,心无所住,当下自在!”
《法事赞》(《善导大师全集》)说:“久住娑婆常没没,三恶四趣尽皆停;披毛戴角受众苦,未曾闻见圣人名。忆此疲劳长劫事,誓愿舍命见弥陀;众等身心皆踊跃,手执香花常供养。”“旷劫以来居生死,三途常没苦皆经;始服人身闻正法,犹如渴者得清泉。念念思维净土教,文文句句誓当勤;忆想当时流浪苦,专心听法入真门。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
可见,净土宗的正行是“念佛”,但如何念好这句佛号,前提条件必须具足,即出离心、信心、愿心和菩提心必须如法生起具足。我们不能仅表面单纯地口头念这句佛号,把净土宗给打折。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所以,要诵持好这句佛号,并真正实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要义,1、必须依止明眼善知识的指导;2、必须在明眼善知识的指导下,如法生起出离心、信心、愿心和菩提心;3、不能废弃闻思修,必须广闻、实修,并落实在生活中的待人处事接物上;忍辱柔和,宽以待人。只有这样,才能使这句佛号在动静的念诵中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有些许相应;才会有与佛感应道交的可能;才可能会有即生成佛的把握。最重要的是,这个“念”是以菩提心相应感到大欢喜,才是真念佛。地藏菩萨是念佛成就的好榜样!《彻悟禅师语录》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行人真能如彻悟禅师所说,具足发心、信愿,六个月可得事一心不乱;当然,这得有明师指点、训练。
南无阿弥陀佛!
回向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二O一三年四月初八日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随笔
五台山沙门隆满
(二OO一年二月初八日)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是一个意思,还是两个意思?是同时生起,还是次第而作呢?我认为是一个意思,是同时生起、不一不异、无二无别的。即发菩提心要一向(不间断)、专一(不杂乱)、忆念不忘的发下去。也就是说,发菩提心要时时处处相续不断,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有情均不忘失。就象《地藏经》中婆罗门女救母时,她无论是在供养、瞻视、哭泣,还是端坐专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都无时无刻不在怀着救度母亲的深切愿望。因为当她得知念佛名号即可救母时,顿时将此无比强烈、无比迫切的救母之愿融入了佛号之中,便至诚恳切的全身心投入到念诵中去。对此我们不难体会:从表面上看,婆罗门女是在念佛号,而实际上却是在念母亲啊!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么我们不论做什么、念什么、行什么,都念念不失为救度如母众生脱离苦海的真切愿望,这就是“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
可见,念佛、念经和念咒等均是方便,而通过念诵保持愿心的长继、增强和增长才是“一向专念”的内涵。换句话说,“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虽可以由许许多多的方便来实现,但目的却都一致。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极其重要。正如《华严经》所言:“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世诸佛也都是依此——愿度尽一切众生之菩提心而广行菩萨道,最终圆满成就的。婆罗门女成功的救度母亲,也是此 “善用其心”而转境的明证。
般若乃一切诸佛之母,《现观庄严论》又是开启般若宝藏的钥匙。论中所示的修行次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菩提发心。如是因,如是果,只有真实发起菩提之心,才会成就真实圆满的菩提之果。否则,必定“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故“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正如论中所说“发心证果无二别,由是中间发心难。发心非难难长继,长继方便应当说。”
总之,“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是成佛度众生的关键所在,它集中体现了佛法利益有情的宗旨,是修行的总纲。如果一个修行者不具备菩提心却想成佛,那只能是空中楼阁,如何可得?他甚至难以保证不轮入魔道,亦如经中所言“忘失菩提心,所行一切善业皆为魔业”。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落实在闻思修中,首先要做到以圣言量(解脱者的如实知见)为标准来衡量一切,而不能仅凭一己之见来臆测。如关于菩提心,就不能单纯的理解为行善之心,若粗泛的认为是度众生的心亦欠圆满。必须依照经论所示: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为利益有情而誓愿成佛的心,即为使一切有情出离生死轮回誓愿成佛来实现此目的的愿心。行菩提心就是在愿菩提心的激发下广行六度、四摄,以期早日圆满愿菩提之心。胜义菩提心就是对甚深空性之波若智的通达和证得。
再如,一个人是否真正发起了愿菩提心,绝不是我们说说想想就算数,还必须要看他是否坚定不移的在作菩萨利生之行为标准。一个人若真正的发起了愿菩提心,则他时刻都会为解脱有情而无私奉献一切的。
依照以上标准来衡量一下我们自己的闻思修,将心自问:我们真的在内心深处放弃对现世五欲的贪着了吗?我们真的愿出离三界吗?我们真的感受到有情之苦而发心成佛救度他们吗?
换个角度说,菩萨都是急于救度有情的,他们时刻不忘有情沉溺在苦海。再自我反思一下:当见到一位陌生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可曾感到和自己亲人遭遇不幸一样而悲泣难过吗?当见到一只癞蛤蟆,我们是否只会感到它令人讨厌而感受不到它随时都会失去生命的忧愁痛苦呢?若一个俄鬼突然现前,我们能否能感受到他饥饿难忍呢……?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就说明我们连对有情的关心尚且没有,还有什么资格来谈愿菩提心的生起呢?!
因此在闻思修中,我们必须切实的转变自己身心相续的愿力状态,依照“念死无常”、“出离心”、“菩提心”等教授心要,脚踏实地的行起,使它净化、升华……此心一旦圆满,就意味着成佛。故知念佛实质上就是念菩提心愿,而且不只停留在嘴上,还必须贯彻到闻思修的实际行动中,去广行菩萨道。随着功行加深,世俗菩提便转为胜义菩提,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住有念,不住无念,心无所住,当下自在!
在此过程中,切不可好高骛远。佛法是讲究相应的。念六字洪名对发菩提信者而言是成佛往生的资粮,而对自私自利者则唯种远因而已。
上述仅对“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的含义、重要性及在修行中的初步应用做了略述,期诸同修于此着眼,权作引玉之砖。若引出真玉,则“我心怡悦”。
因笔者学识微浅,难免疏漏,祈愿大德斧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