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教都讲的是什么呀

发布时间:2019-06-14 16:20:11作者:心经结缘网
(一)佛教的定义
所谓‘佛教’就是‘佛的教法’或‘佛陀所说的宗教’。易言之,佛教就是以佛陀释尊为开祖而尊崇信奉的宗教。

佛就是佛陀,是印度语buddha的音译,义译为觉者(已经觉悟的人),就是觉悟了社会、人生之真理的人。

所谓‘释尊’就是释迦牟尼世尊的略称,‘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出身的圣者,‘世尊’就是佛。所以也称为释迦牟尼佛,又因为释迦族的姓是瞿昙(Gotama),所以释尊也被称为瞿昙佛(Gotama-buddha)。就是二千五百年前出生在印度释迦国,开创佛教的佛陀。

此外,‘佛教’也可以说是‘成佛之教’。依照佛教的教法,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佛,这是大乘佛教的说法。将佛陀解释为具有完全人格的人,因此佛教是以人格的完成为目标。在这个意义之下,佛教可以说是‘成佛之教’。

(二)佛教的分类
关于佛教的分类有下列三项标准∶也就是(A)分为二乘或者是三乘,(B)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C)分为南方佛教和北方佛教。除此之外,也有分为显教、密教以及自力教、他力教的。不过后面这种分法主要是由日本佛教所提倡的。

显教、密教的分类是日本弘法大师空海的真言密教等派所作的分类。由于佛教的真实义是佛陀自内证的秘密,这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所以这种秘密教法称为密教。密教以外,可以言诠的佛教就是显教。

自力教、他力教的分类是日本亲鸾等人的净土教所说的,绝对皈依信奉阿弥陀佛,以求往生净土的教法,就是他力教。相对于此,依靠自己的精进努力以期人格圆满完成的圣道门教法就是自力教。

(A)二乘与三乘的分类
将佛教分为两种就是二乘,另外也可以分成三种,也就是三乘。

{a}二乘
所谓二乘,就是指小乘与大乘,也可称为声闻乘、菩萨乘。此中小乘就是声闻乘,大乘就是菩萨乘。所以‘小乘与大乘’或‘声闻乘与菩萨乘’意义是相同的。这里的乘(ya^na)是交通工具的意思。佛教是将人们从迷的此岸(现实界)渡到悟的彼岸(理想界)的交通工具,所以用乘来比喻。另外,关于二乘的用法除了上述的大乘、小乘以及声闻乘、菩萨乘以外,小乘本身也可以称为二乘。这样的二乘就是指声闻乘与缘觉乘(这是指三乘之中的前二乘)。
(1)小乘佛教∶小乘(hi^naya^na)又称为劣乘。是指小型的交通工具,或者是劣等的交通工具的意思。由于这种教法是仅以自己的完成与救济为理想的自利教,所以称为小乘。另外又称为声闻乘(s/ra^vakaya^na),这是因为小乘佛教着重在闻佛之教始得开悟的缘故。所谓声闻是指弟子。以十大弟子为首的释尊的弟子们,都称为声闻。

事实上所谓小乘、声闻乘,这些名称都是从大乘佛教的立场对部派佛教之具有轻蔑意味的称呼。部派佛教本身并不自称为小乘或声闻乘。在天台宗的教义系统里,称小乘佛教为三藏教或略称为藏教。这是因为小乘的教法是由经、律、论三藏的教法所组成的缘故。

在日本宗时代以前的中国与日本佛教,都认为小乘佛教不只是指部派佛教,而且也包含部派以前的原始佛教。事实上,‘小乘’应该只是指形式化的部派佛教,而不应该包含初期佛教中的原始佛教与根本佛教。(2)大乘佛教∶大乘(maha^ya^na)音译为摩诃衍,是指大型的交通工具,或者优良的交通工具。这是不仅期求自我的完成与救济,而且也广泛地救助他人的自觉觉他的教法。不像小乘佛教那样只求自利,而是兼顾自利与利他,这种教法就是大乘佛教。它的理想就是最后能成为自觉觉他的佛陀,所以大乘又称为菩萨乘(bodhisat tva-ya^na)或者是佛乘(buddha-ya^na)。(3)大乘与小乘的差异∶原始佛教之后,在佛灭一百余年以后才成立的部派佛教,逐渐地形式化和形骸化,由于消失了佛教本来的宗教立场,因此在佛灭后四百年左右,才有倡导回归释尊真精神的大乘佛教出现。大乘佛教以小乘与声闻乘的名称来蔑视部派佛教,其本身的立场以传承佛教的真精神自命。因此部派佛教与初期大乘佛教的特征有其差异,这一差异的比较请参照下表∶

┌——————————————┬——————————————┐
│ 部 派 佛 教│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
│(1)以证得阿罗汉果为目的的│(1)以成佛为目的的菩萨思想│
│ 声闻思想(声闻乘)。 │ (菩萨乘)。 │
│(2)达离业报轮回之苦的他律│(2)由于成佛的愿行而自愿趋│
│ 主义(业报思想)。 │ 赴恶趣的自律主义(愿行思│
│ │ 想)。 │
│(3)共求自我的完成与解脱而│(3)救济一切众生,促使社会│
│ 修持努力的自利主义(小乘│ 整体进化向上的利他主义(│
│ )。 │ 大乘)。 │
│(4)沉滞在圣典的文句,拘泥│(4)依据般若智、无我无执着│
│ 执着于事物的‘有’的态度│ 的‘空’的态度(空)。 │
│ (有)。 │ │
│(5)理论的、学问的倾向较多│(5)比较起来,对于信仰实践│
│ ,其理论与实践往往没有关│ 的重视更甚于理论与学问,│
│ 系(理论的)。 │ 其理论并非空谈,而是实践│
│ │ 的基础(实践的)。 │
│(6)虽然是以出家众为主,但│(6)虽然是以在家大众为主,│
│ 是境界较低。 │ 但境界较高。 │
└——————————————┴——————————————┘

大乘佛教到了中期以后,重视哲学理论,渐渐地理论化、专门化,就这点来说,中期大乘佛教之信仰实践的宗教面与部派佛教相同,是一种后退与堕落。中期以后大乘佛教的特征如下∶(1)菩提心的强调,(2)为菩提心的泉源——佛性(如来藏),作哲学的考察,(3)其无我说不只是指人无我,而是包含人无我(我空)、法无我(法空)的二无我(二空),(4)心识作用不仅是指六识的表面心,而且也包含末那识、阿赖耶识等潜在心,(5)针对菩萨论、佛身论、佛土论、涅盘论作详细的哲学考察,这是在小乘佛教与初期大乘佛教里面所不曾发现的。关于小乘与大乘之差异,兹再补述如次∶

{1}声闻乘与菩萨乘∶从佛灭百余年来以后才开始的部派佛教时代起,佛教开祖佛陀就被伟大化与神格化,成为与一般人不同的特别存在。佛陀被认为具有与佛弟子根本不同的性格,也就是具有在佛弟子中所看不到的十八不共法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种‘相、好’是在菩萨时代的三阿僧只百大劫的长久时间里,聚集波罗蜜等种种善行所形成的。相对于此,佛弟子们仅仅是听闻佛陀的教诲,依教修行。只靠这种修行是一定不能成为佛陀的,至多只能得到声闻的最高悟境——阿罗汉果而已。

另一方面,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佛性,因此如果生起菩提心,就可以成为菩萨。如果怀抱着菩萨的誓愿与自觉,而逐渐积聚六波罗蜜等善行的话,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佛,即使今生不能成佛,在未来的永劫期间也必定可以成佛。具有这种自觉、决心与努力的话,绝对不可以抱着不能成佛的卑屈想法,要具有大自信,以菩萨自命而修行迈进。这就是声闻乘与菩萨乘间发心之不同所在。

{2}业报思想与愿行思想∶依据声闻的教法,得到最高悟境的阿罗汉,是脱离轮回苦界,到达无苦安稳的理想涅盘世界的最后目的。这个理想界的最高境地称为‘无余涅盘’,这是肉体死后才可得到的脱离轮回的状态。这是业报轮回的因果问题,以脱离轮回之苦,得到涅盘之乐为目的,也是自己个人本身的问题。

相对于此,大乘菩萨的修行,从最初发起菩提心开始,就具有‘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誓愿,完全不像小乘那样,只是厌弃生死轮回之苦,期求不死涅盘之乐。大乘行者不具有苦乐与业报的念头,不仅不逃避苦,而且致力于去救济那些受苦的人,即使身赴恶趣苦界而招致苦难也在所不惜。因此,苦乐、轮回等问题是没有的,所拥有的只是济度众生的菩萨愿行而已。这种态度是自主自律的,与那种被业报苦乐所左右的他律式态度,必须加以区别。

{3}小乘与大乘∶声闻乘的根本教法,是以自我完成为目标的四谛八正道。证得四谛八正道的话,则可完成自我的人格,同时也才可能为其他众生效劳。证得声闻最高悟境的阿罗汉,并不必然是只顾自利的独善者,也可能从事教化救济世人的工作。阿罗汉(arhan、arahan)一词也可以译成‘应供’,是指有资格接受他人的供养与尊敬的人。由于阿罗汉教化世人,给世人以福德利益,他当然有承受世人尊敬供养的资格。

从这点看,阿罗汉决不是与世间完全无关系的独善者。说声闻只求自利,这是大乘佛教不太恰当的非难。在大乘佛教运动兴起的时候,部派佛教(小乘)已经形骸化,已经丧失指导教化世人的宗教性,上述大乘佛教的非难,大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吧。

如果只是为了自我人格的完成,则四谛八正道的教法已经足够。然而,大乘佛教对这点并不满足。所以菩萨的修行法,并不采用八正道,而以六波罗蜜为独特的修行法。由于八正道只包含完成自我的德目,在利他方面并未具足,所以大乘菩萨的修行法,就加上布施、忍辱等有社会意义的德目,这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在六波罗蜜的修行法里,布施排在第一位。社会上所有的人相互扶助、实践布施慈善的善行,大乘佛教以为是非常必要的。大乘佛教之所以是救济多数人的交通工具,部派佛教之所以是少数人的小型交通工具,其原因即在于此。

{4}有与空∶部派佛教里有所谓阿毗达磨的绵密教义研究,但是其中有很多是释尊所禁止涉及的‘有’(存在)的论题,释尊当时,外教有某些关于实体之有无(存在论、实在论)的说法。这些说法对于解决人生问题是毫无用处的。因此释尊对这些问题一概禁止。佛教所视为问题的,并不是本体,而是我们周围生灭变化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什么状态’,我们对它‘该怎么办’、‘该采取什么态度’,这些才是佛教徒最重要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就是缘起说。四谛八正道与十二缘起等佛教学说,都是站在上述这种立场。

不过虽然部派佛教关于有(存在)的议论脱离了佛教本来的立场,但是大乘佛教徒又恢复了释尊的正确立场,强调般若的空,使正确的缘起说复活。

{5}理论的与实践的∶部派佛教对存在论等问题曾作详细的理论研究,在各部派之间,也常有论战发生。但这些多半是与实践无关的单纯议论,因此实践修行与宗教活动都被疏忽了。在大乘方面,即企求矫正这样的弊病,对于信仰与实践的强调更甚于纯粹理论,在论述理论时,所说的也和原始佛教相同,只不过将它视为实践的基础而已。

{6}专门性的出家佛教与胜义的在家佛教∶部派佛教根据阿毗达磨而来的理论研究,颇为详细绵密,这是一般民众所难以理解的专门性学问,并且这些理论是民众在信仰实践时所不必要的。像这样的部派佛教,指导者们留住在寺院里,埋头作教理的研究,这对于佛教的宗教活动有所妨碍,因此遂成为佛教衰退的原因。对这种缺陷大有所感的大乘佛教徒们,乃提出可以包容所有人的信仰实践之道,这个信仰实践之道就是菩萨的修行法——六波罗蜜。其中最初所说的布施,就是在家的一般人所容易实践的德目。

而且,这里的布施是三轮空寂的布施,也就是说布施的人,对于施者、受者、施物这三者都要能不以为意。不要去期待由布施而来的果报,要将布施当做从‘空无我’的真心所发出来的慈悲行为,因此这样的布施是至高无上的。这种态度并不限于布施而已。对于戒、忍辱、智慧等项,都是用‘空’为根据的最上胜义的德目。这就是称它们为波罗蜜的原因。也就是说,大乘的教法是∶在家生活的日常一切行为,都可以与佛教的第一义教法相符,生活的场所也就是修行的道场。

{b}三乘
所谓三乘是指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三者。这是上述二乘(小乘、大乘)的细分。小乘分为声闻、缘觉二者,而大乘就是佛乘。此中,声闻乘(小乘)与佛乘(大乘)在前面已经说明过了,兹不赘述。

缘觉乘(pratyekabuddha-ya^na)又称为辟支佛乘。缘觉(pratyekabuddha,pacceka-buddha)音译为辟支佛,义译为独觉。缘觉与‘闻他人之教而开悟’的声闻不同。他并不依据别人的教法,而是由于自己观察缘起的道理才开悟的。并且与救济他人的佛陀不同,而只是以自己的开悟为目的,隐居山林,脱离世俗,是一个不救济世人的独善者。

自古相传,声闻的教法是四谛八正道,缘觉的教法是十二缘起,佛菩萨的大乘教法是六波罗蜜。但是这是站在大乘的立场所说的。只不过是大体上的一种配列。在佛教历史上,缘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谓缘觉本身的独特教法是没有的。所以像上述所做的三乘教法的区别是不应该有的。四谛八正道也好,十二缘起、六波罗蜜也好,全部都是佛教的基本教理。

(B)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的分类
依照佛教教理展开的时代来区分,可以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种。这主要是对印度本土佛教的考察。

{a}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 这是指从释尊在世时代开始,到佛灭后百年左右为止的初期佛教而言。在这期间,佛教教团不曾分裂,没有分派,全部都像最初的形态一样,和合一体。

这个初期佛教又可以分成二种,前半期是根本佛教,后半期是狭义的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是最纯粹、最根本的释尊教法,这是指从释尊在世时一直到佛灭三十年左右的佛教而言。

{b}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 佛灭后百余年,佛教教团里面,对于戒律与教理的解释产生异说,保守派与革新派之间,意见逐渐对立。革新派称为大众部(Maha^sanghika);保守派称为上座部(Therava^da^)而保持传统的形式。相传这个最初的对立分裂,是在佛灭后百年左右发生的。最初的分裂发生之后,教团内部又有某些意见相互冲突,加上佛教逐渐地在印度各地方普及发展,各地方相互之间教团的联络与关系中断,各地方的教团逐渐独立,于是根本二部派(即大众部、上座部)又逐渐分裂,二三百年之后,终于成立了所谓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就像这样,这些已分裂之各部派的佛教,就叫做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的圣典、三藏〕 各部派的圣典,是原始佛教时代所传来的阿含经与律藏。这两种圣典曾被各个传承的部派加以或多或少的改变。除此之外,各部派也传持所谓的阿毗达磨(论藏)。阿毗达磨,包含对阿含经所说语句的定义说明,以及对教理学说的分类与组织。它是各部派时代发展成立的哲学(神学)的研究。各部派都曾经制作传持阿毗达磨文献——论藏。(参照前项‘有与空’)

总之,各部派的根本圣典,有佛陀说法的结集——阿含经,这是经藏;以及教团生活规定的集录——律藏;以及哲学著述——论藏,各部派保存的就是这三藏。

从经藏与律藏固然可以看出各部派的特征,但是因为这些是原始佛教时代所传下来的,各部派之间一致共通的地方还是很多,而论藏则是各部派独自制作的,所以虽然有多少类似相应之处出现,但是部派的色彩很浓,各部派间相互差异之处也很多。经藏与律藏包含了释尊的说法,但是论藏是后来才成立的,处理的是形式上的、繁琐的哲学理论,对一般信徒而言,是不必要的。

所谓部派佛教时代,是指原始佛教时代以后,各部派成立、完成,一直到大乘佛教兴起的这一期间,亦即西元前三世纪开始的两三百年间。可是,从西元以后,部派佛教(小乘)与大乘佛教在印度各地是并存的。依照玄奘所记,七世纪左右的印度各地,小乘部派之寺院与僧侣的数量比大乘多。

{c}大乘佛教
由于部派佛教的形式化与学问化,使佛教原有的宗教活动懈怠下来。大乘佛教就是从事恢复佛教本来面目的一种运动,这是大约在西元前一世纪左右所兴起的新佛教。这一新兴佛教轻蔑排斥旧有的部派佛教,而称其为小乘、声闻乘。并制作了与部派三藏不同的独特圣典,而冠以佛说之名。这些就是大乘经典。当然,它们的作者是不为人知的,依据他们的信念∶释尊如果在这个时代说法的话,也会像他们这样说,这是真实的佛法,这里所说的比起部派佛教所传的圣典,更能发挥释尊的真精神。对于他们所树立的这种信念,客观地看,可以说是妥当的。

〔佛说与非佛说〕 以部派佛教的立场去衡量新的大乘经典,而视之为恶魔之说,认为绝非佛说,这就是‘大乘非佛说’的主张。日本明治恭N以后,西洋的历史研究法为日本学术界所采用,佛教学者之间,也都认为大乘不是历史上的佛陀所说的。

可是所谓的‘佛说’,也是有问题的。如果只认为历史上的释尊所说的法才是佛说,那么原始经典阿含经里面也有佛弟子们所说的法,那些并不是佛说的。另外即使是佛说的阿含经,也在佛灭数百年以后才成为现在的形态。这期间由于是用记忆来传承,因此总会加上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改变,也一定不是佛陀说法的原貌。

以这样严格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原始经典也不一定是佛说。因此,现代人认为只要是传持佛陀的真精神、正确的述说佛法,也就可以视之为佛说。这样的看法,是学术界的通论,从这一意义来衡量,主张大乘经典是佛说也是可以的。

〔佛教的隆盛与缺陷〕 部派佛教的信徒们对新兴大乘佛教运动生起共鸣的人很多。这一运动也快速地在印度各地扩大普及。在部派佛教这方面,也由于大乘佛教的刺激而有所反省与改善。两者之间虽然有对立抗争,但是也逐渐地相互协助,来对抗当时新兴的外教,佛教的全盛期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本来从西元前三世纪到西元后五世纪左右的几百年间,在印度,佛教的隆盛是远超过其他宗教与哲学诸派的,在西洋学者里,也有人称呼这一时代的印度为‘佛教的印度’。但是这种说法稍嫌过份。为什么呢?因为不论佛教如何的繁荣,它只是民众精神的上层结构而已,对于下层结构的风俗习惯与阶级制度,并不能加以改造或支配。因而佛教繁荣的时代,印度社会里还是保持着印度教式的下层结构的社会组织。这就是佛教在印度本土不能生根的原因。

印度从四、五世纪以来,正统派复兴,势力逐渐强大。印度教除了摄取民间信仰之外,另一方面对佛教的优良学说与戒律也加以吸收。佛教精神上的优点遂被摄入印度教之中。相反的,佛教却还在从事专门化的教理与学问的研究,在信仰实践方面也疏忽了。

这种情形,在七、八世纪以后更为显著。而就在这个时候,回教侵入印度,势力扩大。他们用武力来攻击其他宗教。佛教也在这种情势下,遭到致命的打击。经典被烧毁,佛像与寺院被破坏,僧侣被残杀。印度本土的佛教在西元1200年左右几告完全灭亡。

〔大乘佛教的三期〕印度的大乘佛教大别之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期。这三期在性格、思想与文献等方面所显现的特征都各有不同。(1)初期大乘佛教∶这是指西元前后到西元300年左右的佛教。这是大乘佛教以崭新、纯粹的形态存在的时代。以佛教的信仰实践为中心,对释尊的真精神有最好的发挥,就是这个时期的大乘佛教。关于这点在初期大乘的经书与论书里充分的表现出来。

〔初期大乘的经论〕 初期大乘的经典,有般若诸经(《大般若经》、《大品般若》、《小品般若》、《金刚般若》、《理趣般若》、《般若心经》、《仁王般若》等)、《维摩经》、《华严经》(六十卷本、八十卷本、四十卷本等)、《法华经》、《无量寿经》等,研究这些经典的学者有龙树、提婆等人。龙树著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回诤论》等重要作品。提婆也著有《百论》、《四百论》等书。(2)中期大乘佛教∶西元300年左右到650年左右,这一期间的大乘就是中期大乘佛教。在这一时代里,大乘也逐渐地从事哲学的、学术的研究考察。在当时,外教的哲学思想有大幅度的开展,所谓六派哲学等派,在这时极其兴盛。为了与他们对抗,佛教也有开展出哲学理论的必要。不只是大乘,连部派佛教,也都详细周密地开展各自的哲学思想。

可是,由于这样专门化的结果,民众信仰实践的实际面也疏忽了。因此,做为宗教的佛教,也不得不衰退。中期大乘佛教的文献里面,不论经典或论书,都含有许多哲学理论。即使是经典,也以哲学书的形态出现。如果站在哲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中期大乘佛教可以说是全部印度佛教史中,甚至于是全部印度哲学之中,最卓越的哲学思想。

〔中期大乘的经论〕 中期大乘的经典,从思想方面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系统。这三种是∶(a)论述如来藏与佛性的经典,像《如来藏经》、《胜鬘经》、《大乘涅盘经》等书皆是。(b)瑜伽行派的经典,如《解深密经》、《大乘阿毗达磨经》等书。(c)综合前二者的经典,如《楞伽经》等书。此外还有《金光明经》、《宝积经》、《大集经》等书。

对中期大乘经典加以研究,并对教理加以组织与解说的学者,为数极多。弥勒、无著、世亲(天亲)、安慧、坚慧、陈那、护法等都是。有关他们所作的哲学书,瑜伽行派有《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大乘庄严经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书。如来藏系统则有《佛性论》、《宝性论》等。上述两者的综合,有《大乘起信论》一书。

〔中期时代的佛教诸派〕 这些中期大乘的经典与论书,传译到中国的相当多。从南北朝到隋唐的中国佛教,即以之为主体而大为兴盛。此外,在印度的中期时代,有研究解释初期大乘论书——《中论》而形成的中观学派,而且相当兴盛。这个学派产生两种异说。另外瑜伽行派也有分派的现象出现。中观与瑜伽行的综合,形成了极为复杂的思想产物。这些传到中国的很少,而翻译成西藏语的现存资料则颇多。

总之,这个时期之佛教哲学的代表性著作也曾被外教所采用。这时的大乘有中观学派(Ma^dhyamika)与瑜伽行派(Yoga^ca^ra)两种。小乘有毗婆沙派(Vaibha^s!ika,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Sautra^ntika)两种。在中国代表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其文献极多。譬如《大毗婆沙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顺正理论》等,大部份都被译成中文。与经部关系较深的论书——《成实论》也被译成中文。(3)后期大乘佛教∶从七世纪左右开始,到十三世纪初,印度佛教灭亡为止,这段期间叫做后期大乘佛教。中期的大乘佛教,其哲学理论,陷入专门化形态,疏忽了对民众信仰实践的指导。后期的大乘佛教,就是要恢复民众的信仰实践的宗教活动。在这里,不但要保持中期的哲学理论,而且要使它们容易理解,因此用象征式的方法来表现,以实现佛教的理想。当时印度一般流行的是象征主义的怛特罗文学,依随这个风潮而成为象征主义化的,就是后期的大乘佛教。这就是真言密教。依据这种象征主义的表现法,手结印契是身密,口诵真言是语密,内心观想象征佛的种子字是意密。就依据这三密来实践佛教的理想。

依据这些象征,佛教高远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平易的显示出来。所以当时佛教的根据地东印度地方,这种新式的佛教似乎非常流行。可是不久,这种密教就与民间信仰相融合,而失去了佛教的纯正理想,丧失了其本来面目。在其他地方又承受到印度教与回教的压迫与攻击,于是佛教在印度本土几告消失于无形。

〔后期大乘佛教的文献〕 后期大乘佛教的初期文献有《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另外又有种种真言陀罗尼与仪轨之类的文献。这些大部份都被译为中文。然而在西藏文里面,则包含更多的未被汉译的密教文献。西藏佛教(喇嘛教),就是密教系统的佛教,因此在研究印度后期大乘佛教的时候,西藏文献是最重要的资料,这与研究中期大乘佛教的注释书,情形是一样的。

〔佛教对印度以外地区的传播〕 从部派佛教开始,以及初期、中期、后期的大乘佛教,都有机会经过中央亚细亚或南方海路,在一世纪左右开始传向中国,其后千余年经典类不断地被译为中文。从七世纪左右开始,到印度佛教灭亡的几百年间,印度佛教与佛典,也输入西藏并被译为西藏文。爪哇、苏门答腊等地的南海地方,在四至五世纪左右也从印度本土传入佛教,也曾经极为隆盛过。中国的佛教后来又传入朝鲜半岛与日本。另外,西藏的喇嘛教,也传入蒙古与中国的东北等地。

以上所说主要是指大乘佛教,至于部派佛教方面,传入锡兰、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南方地区的有上座部佛教,直至今日也仍然被当地人民深深地信奉。兹将其情形略述于后。

.C南方佛教与北方佛教
将佛教以地域来区分,可分成南方佛教与北方佛教两种。可是这种分类与名称是一种权宜方便的措施。主要是∶印度本土以南的佛教,叫做南方佛教或南传佛教。向北方进行的是北方佛教或北传佛教。或者是用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南方佛教比起北方佛教来,是在南方,所以叫做南方佛教。可是属于北方佛教范围里的,在古代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南海地区也是。因此若从流行地区的位置来称呼南北佛教的话,是并不完全恰当的。

{a}南方佛教(Southern Buddhism)
这是指今天的锡兰、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南方地区所曾经流行的佛教而言,又称为南传佛教。这是小乘部派佛教的一派,也可称之为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或巴利佛教(Pa^li Buddhism)。称之为巴利佛教的原因,是因为这种佛教的三藏圣典是用古印度的巴利语所传的缘故。

这种佛教是在西元前三世纪时,阿育王时代传到锡兰岛的。当时阿育王统治印度,信奉佛教,并且不只将佛教传到印度全境,甚至传到了全世界。依巴利佛教所传,当时的佛教教团曾派遣传教士到印度内外的九个地方,锡兰岛的佛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