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世吞吐——一了个展”于2016年10月15日在北京宋庄89艺术空间举办,此次展览由著名艺术批评家、诗人、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岛子先生担纲策展、批评家郝青松执行策展,在展览开幕前,召开了“恶世吞吐——一了个展”学术研讨会,著名批评家岛子、郝青松、帅好、阎秉会、艾雷尔、尹丹、厉碣、久双、徐旭等嘉宾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观众开幕式现场:艺术家一了先生发言对于此次展览,一了先生说到:“他已经上山(嵩山)六年了,不想下山也不想做展览了,但此次展览痛快的做了,还表示此次展览是他展览中分量最重的,为什么呢?因为艺术是孤单的,是不可交流的,真正了解画面内涵的少之又少,但遇到89艺术空间负责人知楠女士和岛子老师,我就答应了,并且积极的准备作品。”
岛子先生接受媒体采访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展览展出一了先生近年新作“语世”系列作品三十余件。据策展人岛子先生介绍:“展览的作品是从一了上千件作品挑选出来,这也是为了探讨和商量一个主题,“恶世吞吐”是一种关怀,这种关怀是从个人的体验中出发的,关于社会,关于水墨在当代是否能承载一种‘道’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于艺术的责任,也是对于艺术家的责任。从形式语言上来说,一了的水墨特性是真实、真诚的,一种率真的态度在里面,一了的作品从书法语言的线出发,这些线都是非常自由和流畅的,线里面有“气格”存在。”
研讨会现场,主持人郝青松发言此次执行策展郝青松也表示:“一了是从不缺展览的,但是这个展览为什么在一了的展览中显得那么有分量?因为有了新的意志因素加入,也有着新的艺术判断加入。”
开幕式现场:89艺术空间,出品人知楠发言“七年前,她刚来到宋庄,偶尔一天,从门缝中看见一本杂志登刊了一了先生的作品,迅时被震到,从此“爱”上这个人——一了,89艺术空间出品人知楠女说到。“一了”这名字在知楠女士最初看来就是一目了然的意思,但接触后,才知道“一了”的意思是一了百了,是如此洒脱的解释。知楠女士说,他在一了的画面中看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水墨的当代性“精神性转型”。正是有着这样的机缘和不懈的“追逐”,精彩的展览才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在文化代群上,一了(本名朱明)属于60后艺术家,除了这一重文化身份,他还是一位结庐嵩山的禅者。一了曾在青年时代拜师禅门,修习佛法并钻研书法。1990年代初期游学中原,转益多师,从事现代书法的理论与实践,不久则以其独特、鲜明的书风自成一家而鼎立书坛。2004年,一了作为书法艺术家受邀日本文部省访学,此间,他和日本著名批评家海上雅臣结为知遇师友,亲灸井上有一书道,并深受启发,创作观念水墨《囚》。通过《囚》系列创作,一了的水墨发生了脱骨换胎的变化,迅速摆脱了流行书风、抽象水墨影响纠葛。
开幕现场一了的学生献花近年来一了隐居禅宗源地中岳嵩山主持十方精舍布道施教以生活为艺术,以艺术为生活,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母语出发蓄养文心,开创了本土艺术的现代性道路。一了的身体力行奠定了中国当代艺术“精神性转型”的优秀范式,他的思想和实践表明:水墨不只是一种艺术媒介,它还是一种与一系列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语境有着复杂关联的社会能指,一个不断终结又重临的精神开启。
展览现场批评家岛子表示:中国人只献身两场战争,人与物,人与人。所谓与天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而中国人的政治、评论和思想都集中在这两个领域,与物斗如今山穷山尽;与人斗如今无耻之尤。然而基督徒的战争根本不在这两个领域。对物和人,上帝赐给基督徒的使命只有两个:管理看守万物,爱人如己传道。于是罗马书5-8章打开了另外三个战场,那是更为惨烈、真正荣耀的战场:灵与肉的争战,信徒与上帝之间的张力和顺服,基督徒与控告者或魔鬼之间的持久冲突。许多人不理解一了水墨,深层缘由是除了看到自然之废,人心之殇,尙不明乎另外三个战场的严峻。
一了现场展览作品一了现场展览作品当代性之于艺术家个体,是一种有尊严的、追求精神自由的选择,意味着在遭受启蒙现代性的独断与破裂之后,水墨艺术必然要跨越鸿沟,重建知识与生命的统一,价值、意义与理性的统一,也必然要重新认识自然与人的一元整体存在,重建人与神的关系。本次展出作品《语世》系列是艺术家继观念水墨《囚》系列之后的持续创作。在此系列水墨绘画作品中,老虎作为灵兽的形象,生成了层出不穷的变体,演绎出无界限与周遭空间关系。灵兽在此是一个意蕴丰满的复合体,既有汉代画像石刻动物形象的灵动和神秘,也兼有摩崖石刻、石窟造像、史前岩画及草根民艺的有机综合与萃取,犹如《山海经》演绎的妄想怪诞世界。一了的笔下奔涌着横飞的翼虎、犄角鹿虎、鬼脸虎、虎头人身、人面虎身、虎神、虎身佛、虎王、虎群……林林总总,千奇百怪。艺术家凭着天才的想象力,籍由老虎—灵兽之想象,将天地兽人鬼神,寓万于一,构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能指链,混沌的自我、社会畸变、隐遁的神迹,在非存在关系中,得以鉴别、澄名和启悟。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5日。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