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探访故宫里的藏传佛教世界

发布时间:2019-07-19 10:37:19作者:心经结缘网

▲ 故宫内通往春华门的红墙与通道。故宫,中国明清两代皇家宫殿,代表了中国宫廷建筑的最高水准,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每天吸引数以万计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但如今,故宫仍有部分未开放区域,保留着一丝神秘色彩。(摄影:冯进)

探访故宫里的藏传佛教世界

▲ 在故宫的西北隅,有片区域被总称为“中正殿”。以中正殿为中心,自南向北分布着宝华殿、雨花阁、樊宗楼等十座藏传佛教殿堂,构成了故宫内唯一全部由佛堂组成的建筑区。这些现存的佛堂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未向游人开放,雨花阁便是其中的一座。(摄影:冯进)

▲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采纳国师三世章嘉活佛的建议,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成为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雨花阁是一座外观三层、实际上内置四层的楼阁式建筑,也是清宫建筑群中唯一汉藏合璧式建筑。四层供奉的佛龛,分别代表着密宗功行品、行德品、瑜伽品、无上瑜伽品四部修行的不同层次。(摄影:冯进)

▲ 雨花阁内紫檀佛塔。打开雨花阁朱红色的大门,冬日暖阳光洒向陈列在一层门口处的一座紫檀佛塔,抬头可见悬挂着的乾隆皇帝御笔“智珠心印”匾额。紫檀佛塔里边供奉的是当年达赖喇嘛和班禅进宫时敬献的藏区老佛像。(图片来源:网络)

▲ 雨花阁内悬挂的唐卡,大多画于建立之初的1750年,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因光照会让唐卡颜色受损,雨花阁平时都遮着帘幕。拉开覆在唐卡上的帘子,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唐卡矿物颜料呈现的绚烂色彩仍清晰可见。目前故宫馆藏唐卡有1970幅,大都出自乾隆时期西藏画师之手。(图片来源:网络)

▲ 雨花阁内文物保持了从乾隆到嘉庆年间的原始陈列,每一件文物放置的时间、位置都在故宫的档案中有详细记载。阁内文物密集,参观者稍不留神便会触碰,这也是雨花阁无法向游人开放的原因之一。为了满足参观者的要求,雨花阁已经被列入“数字故宫”计划,未来还可能以VR形式向观众呈现。(图片来源:网络)

探访故宫里的藏传佛教世界

▲ 旃檀佛立像(清中期 内务府造办处 紫檀木 清宫旧藏)。为什么这里藏传佛教文物数量如此之巨?因为故宫见证了藏传佛教在中国最辉煌的历史时期。(摄影:冯进)

▲ 米勒菩萨坐像(15世纪 红铜鎏金 尼泊尔 故宫旧藏)。乾隆皇帝在位时,每天早起后,一个殿一个殿烧香,然后再到办公地乾清宫吃饭,可见这个佛堂区的重要性。(摄影:冯进)

▲ 铜镀金镶松石塔(清乾隆1736-1795 内务府造办处 清宫旧藏)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七十大寿。六世班禅进宫,成为宫廷藏传佛教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此后,随着清朝的国力衰落,藏传佛教对皇权的影响逐渐式微。(摄影:冯进)

▲ 无量寿佛坐像(清中晚期 内务府造办处 青玉嵌石 清宫旧藏)。如今,后人仍能从故宫馆藏的大量藏传佛教艺术珍品中,感受到当年藏传佛教的繁盛。故宫现馆藏宗教文物4.2万件,其中80%是藏传佛教文物,可见藏传佛教在清朝统治中的深远影响。(摄影:冯进)

▲ 大威德金刚像局部(清中期 内务府造办处 红铜 清宫旧藏)。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介绍目前藏区的大量文物散落在各个寺庙中,大部分还没有进行较为正规的普查和整理工作,文物保护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摄影:冯进)

▲ 敏捷文殊坐像(清乾隆1736-1795 内务府造办处 八成金 清宫旧藏)。为了让藏区文物得到更有效的保护,2015年,故宫博物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一份文物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博物馆建设、藏品研究与出版、文物展览、文物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开展合作,对西藏地区的考古调查也将分步进行。(摄影:冯进)

▲ 金地粉彩勾莲八宝纹五供(清乾隆1736-1795 内务府造办处 清宫旧藏)。据罗文华所长介绍,西方藏学研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佛教文化起源于印度,进入现代,对藏传佛教文化特别是喜马拉雅地区的研究,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德国都有丰硕的成果,中国应该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交流。(摄影:冯进)

转载自《今日中国》

文字:张雪

责编:李媛

图片审读:虞向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