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田花雨:诸佛的寂静与庄严
责任编辑:赵媛
版式策划:刘文强〓图片制作:刘文强
柘笔
亦称“渴笔”,与“湿笔”对称。中国画技法名,指笔含较少水份。干笔作画,兴于元代,行于明清,迄今不衰。清代秦祖永说:“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渍,便不能著力矣!云湿之法,莫如用干,取其易于著力,可以运用从心。大爸老人(黄公望)松字诀,惟能用干笔”又云:“沈(周)、唐(寅)干笔皴控,钩勒松秀。”亦可称“干皴”、“枯笔”、“焦笔”、“渴笔”。
《谈艺录》指出:“李营丘(成)惜墨如金,董宗伯(其昌)常有言,作画不惟惜墨,亦当惜水,古人皆以渴笔取妍,今人乃以为云林(倪瓒)一家法,不然也。”
冰彩玉髓
玉髓,或称隐晶质石英,被用作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产量丰富,被视为最便宜的宝石材料之一。
玉髓的颜色丰富多彩,有些品种具有奇特的花纹和美丽的图案,令人称奇。它以独特的美,征服大众。在古代,它是王公贵族、商贾富人的专享,如今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流行大众的玉石品种。
玉髓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是隐晶质石英的集合体,因而玉髓的质地非常细腻。玉髓质纯时,是无色或白色的,但通常会含有少量的其它矿物质,而导致五彩纷呈的颜色。当所含其他矿物质分布不均,或者规律分布时,则会出现各种图案或条带状花纹,美丽异常。
冰彩玉髓(冰种彩色玉髓)是玉髓晶粒的母体中因沁入成色矿物因子,所形成的有色玉髓品种,因而极富视觉效果。玉髓中的极品应为通体一色,质感通透。其颜色纯正亮丽,结构细腻,成玻璃状光泽。
硬度:冰彩玉髓的硬度为6—8度,制作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成本比较高。净度:在保持颜色亮丽的基础上,越通透的级别越高。色调:冰彩玉髓以无色至白色较为常见,其他颜色也均有产出,但是因为红,绿,蓝紫等颜色的宝石较多见,所以在冰种玉髓中以金黄色最为珍贵。质地:冰彩玉髓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晶莹欲滴,却又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
玉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简单的方法进行鉴别。刻划法:玉髓硬度较大,可将玻璃铜铁等刻划出痕迹的同时自身不会造成损伤。手触摸法:若是真冰彩玉髓,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观察法:将冰彩玉髓放置于光亮处观察,颜色纯正艳丽,质地如冰般剔透、且色泽均匀并有隐现的光晕。
把玩
编者按:据说最早的时候,佛陀是不要人们为他造像的。
尔后,诸佛菩萨像皆已成为抚慰人心的存在。不仅如此,也成为现世越发被市场看好的藏品之一。在中国,由皇家兴建的有名的石窟寺分布广泛,以供皇室瞻仰膜拜,比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当然,佛教于东汉初传我国已是早已知晓的事,不论是皇室还是民间,对佛陀的信仰已逾千年不灭,小型的佛教造像也在这期间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循着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一直延续至今。
其中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有所区别,二者在不同的时代均有不同的影响力,早期以汉传佛教为主,至蒙元以后,藏传佛教开始真正进入统治阶层。
假如细细梳理金铜佛像的造型与品类,一部专著的体量或许也未必见得能够完全说清,为方便起见,本文择取部分造像中的寂静像来说说金铜佛像的收藏与鉴赏。
□本报记者 赵媛 文/图
几乎所有的收藏指南上都会提到首先要鉴别佛像的材质,的确,这似乎是一个很入门级的常识。但其实,就笔者个人的感觉而言,当你真正看到一尊佛像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通常是会被造型所吸引而非材质。
有些佛像通体金色(图1),散发明艳的光泽,这类造像一般就是青铜鎏金制成,但远未有这么简单,单纯用青铜铸成的佛像与红铜(图2)、黄铜、铜合金均有色泽上的差异,甚至,关于其中各种金属的配比,又是一部专著的体量。
以宫廷造像为例,清宫造办处在制作金铜佛像时都是严格按照配比来完成的。按照现在的技术,从材质上做到一比一复刻,是件很容易的事。
不太容易复制的,就是风格了。事实上,风格是种很难在短时间内辨识的模糊概念。汉传佛教造像或许还能从当时整个时代的审美大思潮中寻得蛛丝马迹,比如魏晋佛像因其时以瘦削的宽衣博带之魏晋风骨为美,因此造像多流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且造型整体偏瘦(图3),并衣褶繁复,但总归是不脱离时代的背景与审美取向。
而藏传佛教造像的风格辨识恐怕还要难上许多。不止是时间上的风格差异,地域之间的风格差异也几近又是一部专著,来自于印度的工匠制成带有印度风格的造像(图4),来自尼泊尔和西藏本土的作品又带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且风格之间很容易互相借鉴融合。显然这些都是需要在大量接触实物的情况下慢慢积累经验方能长进。
关于造型,目前笔者手头的书籍中有一本《诸佛菩萨圣像赞》,起到了像字典一样的功能,遇有搞不懂名称的佛像可先求助于这类规范。如果到达专业级别,则还需依靠更加权威的著作《造像度量经》中提到的造像标准进行参照比对。
据说铸造佛像的工艺极其复杂,制作工序大体分为作蜡型、包裹泥衣、浇铸、鎏金、后期加工几个步骤,即便是以现在的工艺水平来仿制一尊古代佛像似乎也不是特别容易的事。
虽然无缘得见具体工序,但是我们都知道铸造钱币需要模范的道理,一尊佛像要做到肃穆庄严或狰狞可怖,表情的微妙变化对工匠的要求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况且有些造像手中持物和装饰纷繁富丽,细节处眼花缭乱,假使是对雕塑进行加工都尚且难度非凡,更不要说先通过制作蜡型其后浇铸这么复杂的工艺了。
所以,在见到一尊异常精美的鎏金铜佛像时,当你注意到它的全身比例恰当,神情细腻动人,细节处理毫无瑕疵,甚至衣褶上的花纹都被表现出来,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向它的创造者致敬呢?
提到收藏市场,金铜佛像在最近几年恐怕是少有的表现上佳的专场版块,笔者有幸参观了瀚海2013秋拍预展,对其中几件作品印象较为深刻(图5),而其中“明永乐内地宫廷增禄佛母”造像(图6)因保存完整,风格和浇铸几乎将明代宫廷造像的特点展现无遗,因此终以1426万元成交。
像这样上千万的拍品虽不多见,但曾听闻一个业内学者表达他对金铜佛像收藏的看法:部分明清金铜佛像本为旧时宫廷帝王供奉之物,其价值理应比起帝王把玩之文玩字画要略胜一筹。想来这样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而金铜佛像的价值在近年确也有逐渐攀升的态势,恐怕这和人们对市场风险的规避、对传统藏品理性的认知、对价值导向的逐渐完善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
但很重要的一点无疑就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藏家们都已对金铜佛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到其独特的收藏价值与魅力所在。
最收藏
瀚海2013秋拍——明代永乐内地宫廷增禄佛母。(图6)
清代红铜释迦牟尼像。(图2)
北魏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图3)
瀚海2013金铜佛像秋拍预展菩萨坐像。(图5)
合金铜印度风格度母立像。(图4)
清代铜鎏金药师佛。(图1)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